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51章 敖德萨算什么,我们要一口气打到第

      第151章 敖德萨算什么,我们要一口气打到第聂伯河!
    鲁路修仅仅用了半夜时间,就撬开了埃伯哈特上将的嘴。
    不但让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愿意乖乖合作。
    埃伯哈特甚至还意淫起将来露沙崩溃、沙皇被杀后,自己说不定能去“伏尔加德玛尼亚国”担任个什么职务。
    嗯,当然了,未来的“伏尔加德玛尼亚族”肯定也不会仍然生活在伏尔加河下游至里海沿岸那一带了。那地方是露沙的大后方腹地。
    如果两国两族将来厮杀得积下了深仇大恨,伏尔加德玛尼亚人肯定需要迁移到一块更西边或者更南边的土地,就从露沙人战后被破坏得相对地广人稀的西南边境地带找个地方建国,背靠德玛尼亚的传统势力范围以自保。
    不过这些都扯太远了。
    但不管怎么说,埃伯哈特上将连那么远的事情都开始意淫,也可见他对鲁路修计划的臣服程度有多彻底。
    到了这一步,鲁路修让他出卖露沙的任何军事利益,他都有可能去出卖了。
    ……
    次日黎明,施佩上将才刚刚从“戈本号”的舰长室里醒来。
    就看到鲁路修拿着几份文件进来了,还抽出其中一份递给施佩。
    “这是尼古拉耶夫港外围的水雷布防情况大致描述。按照这些坐标航行,就可以走一条供舰队安全进出尼古拉耶夫港的安全航道——是昨晚埃伯哈特刚刚招供的。”
    施佩并不知道鲁路修用了什么审讯手段,不过能拿到这样的成果,他已经挺满意了。
    一份水雷布防草图,如果是真的,就可以不用慢慢扫雷,而是直接神不知鬼不觉迫近到港口深处了。
    虽然帝国已经掌握了重型刮底的扫雷链,但这两种方式的突然性还是大大不同的。
    “恭喜你,只了半夜时间就成功了。”施佩上将也是由衷赞叹。
    鲁路修:“这才哪到哪,那老东西只记得尼古拉耶夫港外的安全航道情况,我还指望他再拿出塞瓦斯托波尔和叶夫帕托里亚的安全航道图呢。
    但不是太复杂了么,他记不得那么多。需要等我军打进敖德萨或是尼古拉耶夫,再从他们海军分舰队指挥部的保险柜里缴。”
    施佩上将:“那现在你需要海军凭这份图纸干什么么?还是说,任由我自行慢慢处置?”
    鲁路修斟酌了一下措辞,又刷出两份文件:“这里还有一份名单,和几封信。
    名单上是埃伯哈特上将认为可以劝降拉拢的心腹,以及黑海舰队里其他相对可靠的伏尔加德玛尼亚族军官、以及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和敖德萨造船厂里一些跟他交往密切的关系户。
    这些信么,就是他亲笔写的劝降密信,还用了他的私人印信。里面都是分析沙皇必然垮台、将来露沙被打崩后要是变成一个民族国家而非贵族国家,伏尔加德玛尼亚族的官员肯定都不会有好前途。
    总之,我们可以趁现在黑海舰队被打崩、黑海沿岸各地敌军人心惶惶、海陆军互相猜忌达到巅峰的契机,进一步加强挑拨。尽量让更多的敌海军觉得要被清算,尽量让更多的敌陆军觉得海军要背后捅刀而不敢死战只想逃跑……”
    施佩上将都听得有些不忍了,连忙打断:“你还是说你具体要我们海军怎么做吧,还有,你得到鲁普雷希特元帅的授权了么?”
    鲁路修:“当然,我做的一切,都是提前向元帅申请报备过的。不过细节有些调整,需要另外协调一些资源,我会很快搞定的。”
    施佩上将心领神会,就立刻又弄来一艘大型鱼雷艇,送鲁路修上岸,去各方协调资源,密谋一些什么事情。
    上岸之后,鲁路修很快在奥维季奥波利城内的前沿指挥所、求见了鲁普雷希特公爵,结合自己劝降埃伯哈特的最新收获,制定了一份将露沙人海陆军互相猜忌最大化的离间计划。
    当然,这份离间计划并不能直接让敌军崩溃,但绝对可以最大程度打击敌人的士气、暂时制造敌军内部的混乱。而最终的攻城和歼敌任务,还是要靠正面打硬仗的友军给力一点,这就不是鲁路修能搞定的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这场黑海战役中,鲁路修最大的贡献就是攻心。
    也多亏了如今面对的敌人还是露沙这种离心离德的泥足巨人。若是再过二十年,让鲁路修对付那些铁板一块有信仰的国家,这种离间阴招就不好使了。
    ……
    两天之后,敖德萨城正面的激烈攻坚战还在继续。
    敌我两军每天也都会付出至少四位数的战死,和更多的伤病。
    一份新的绕后登陆骚扰计划,却已新鲜出炉。
    鲁路修紧急从之前击沉露沙黑海舰队后捞起来的水兵战俘里,发展了一些刚刚被洗脑的伏尔加德玛尼亚族士兵,让他们重新弃暗投明。
    这些人在鲁路修组织的外宣攻势下,也意识到沙皇必亡、未来伏尔加德玛尼亚人继续忠于露沙肯定没好果子吃。所以他们也都真心愿意为本族而战,不再拘泥于那种对沙皇的旧式封建忠诚。
    这些士兵被鲁路修紧急洗脑后,鲁路修就找来几艘最近俘获的露沙补给船,依然挂着露沙人的旗帜,载着一部分会说露沙语的嫡系士兵,掺杂着这些刚弃暗投明的“皈依者”,准备对尼古拉耶夫的港区和造船厂区域,发动一场登陆偷袭。
    而这场偷袭,鲁路修并没有打算纯靠武力来打,他还让人把埃伯哈特上将的劝降信,稍微翻印了几份,准备到时候用来制造混乱迫降一部分尼古拉耶夫城内的守港水兵和船厂工人。
    考虑到纸质信件不好递交、为了保护埃伯哈特上将这颗棋子,暂时也不好用传单的方式撒劝降信,所以鲁路修还决定到时候直接在港外50公里以内,发短途海军密码电报,就用埃伯哈特上将交代的黑海舰队密码本发。发送的内容里,还可以夹带一些埃伯哈特上将和属下的内幕密辛,以增强可信度。
    这样多管齐下,趁乱拿下尼古拉耶夫港和造船厂难度应该不大。
    而拿下港口并不是鲁路修的最终目的,他的主要目的还是造成“上岸了的黑海舰队人人都有可能造反”这一刻板印象,让剩下还没反的黑海舰队水兵也被歧视和猜忌、不受露沙高层信任、进一步循环自我强化鲁路修的宣传工作。
    这也是任何封建王朝崩塌前、最常见的现象。当时的西方世界或许没多少人研究过这些问题,但是在改朝换代了几十次的东方世界,随便一个研究历史的读书人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所以鲁路修这样熟读二十四史的东方灵魂,在操盘这些事情的时候,就非常占优。
    古代王朝有几个是真正誓死战斗到最后一刻才崩盘的?也就是面对异族入侵的那几次,会抵抗得坚决一点,也就是顾炎武说的改朝换代“有亡国者,有亡天下者”。
    如果仅仅是“易姓改号”,只要天下丢了半数以上,前朝皇帝开始普遍怀疑属下的忠诚度,属下也普遍开始人人自危,后半程是很快就能走完的。
    只是,西方世界古代很少有大统一的改朝换代,绝大多数西方古代国家的灭亡都是被别国灭了,而不是被自己的人民灭了。
    这也导致西方的历史学家和政治从业者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不太懂如何对一个即将改朝换代的封建帝国去破鼓万人捶、加速其死亡。
    而历史上、等后来的学者借鉴完了一战的历史教训,自以为学懂了之后,他们又走上了矫枉过正的道路,到了另一个极端。
    不得不说,在这一方面,西方那些历史教训研究学者,比东方真是差太远了。
    连“每一个朝代都会因为极力避免前朝的灭亡方式,而矫枉过正走上另一个极端而最终自爆”这种在东方连中学生都知道的道理,他们都不知道。
    东方连中学生都知道,五代十国因“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而亡,所以宋会因为矫枉过正自废武功而亡。
    而在西方,研究者们吸取了“一战时太高看露沙的凝聚力了、早知道就不学施里芬那个傻逼的计划,而是回归老毛奇的东攻西守方略”的教训后,就贸然觉得“ussr只是一幢破旧的楼房,只要在门上踹一脚就会塌了”。
    一战时过于高估了一个封建帝国的凝聚力,二战时却又过于低估一种新生组织形式的凝聚力。
    一战因为动员过于彻底、被罗登道夫太过彻底的“总体战”动员搞得自爆了。二战就前怕狼后怕虎,唯恐人民负担稍微重一丁点就会自爆,最后谨小慎微到1944年才彻底转入战时经济。
    但凡他们能跟东方一样,经历上十几次大统一王朝的“易姓改号”,多见识见识,就知道“吸取前朝教训不能吸取得太狠,不能直接从油门踩死切换到刹车踩死,更不能从左满舵直接打到右满舵”。
    ……
    在鲁路修远超西方历史学家和政治从业者的“如何加速一个封建帝国内部崩溃进程”经验加持下。
    他的计划很快就取得了相对完美的进展。
    隆美尔带着那支先头登陆部队、以及能说露沙语的本国士兵、还有最新被策反投降的黑海舰队德玛尼亚族水兵,在8月10日傍晚,就悄悄顺着提前侦查出来的安全航道,开着几艘挂着露沙旗的补给船,靠上了尼古拉耶夫港。
    其实动手之前,施佩上将也让人稍微扫雷确认了一遍,但扫雷后果然发现航道上没有雷,说明埃伯哈特提供的安全航道信息是对的。
    靠港后,最初上岸的那批士兵,甚至穿的都还是露沙人自己的衣服,进港前发出的信息,也是“一批运输船队在远海被德玛尼亚海军拦截,不得不逃回己方水雷布防区,请求暂避”。
    总之就是各种利用露沙水兵的人心惶惶、管理混乱,趁乱上岸了。
    也别嫌露沙海军管理松懈,主要是黑海舰队的主力战舰都被干掉了,剩下的水兵和地勤也都临时转行了。
    人员被大量抽调去协助陆军,尼古拉耶夫连港务局的人手都配不齐。这种情况下,管理混乱也是很正常的。
    最终,隆美尔出其不意登陆成功,并同时让附近舰上的无线电台给岸上发海军密码电报,希望尼古拉耶夫那一小撮埃伯哈特上将的旧部、能够认清形势。
    当然,尼古拉耶夫城内可不仅仅有转行的露沙水兵,也是有陆军的。
    罗马尼亚方面军,在尼古拉耶夫周边防区,也累计部署了一个军的兵力。
    对于那部分陆军,鲁路修就完全不用客气了,直接用那3艘前无畏舰以240毫米主炮群和150毫米副炮群火力全开轰他娘的。
    在黑海舰队没能阻挡隆美尔上岸、海军旧部人心惶惶、陆军又被猝不及防轰了的情况下,尼古拉耶夫城内的形势很快就乱了。
    这座城市毕竟还算是后方的,距离敖德萨前线还有100公里,而且这里已经深入一处海湾了,当地守军是真没想到会被偷袭。
    隆美尔只用了一夜,就控制住了港区和造船厂,然后开始跟市区的敌人鏖战。
    整个过程中,数千名原黑海舰队水兵,以及带队军官,似乎是意识到沙皇大势已去,被老司令的密码电报所劝,愿意临阵倒戈投降。
    造船厂和码头上的工人们,也对沙皇毫无忠诚度可言,顺势直接投了。
    战火一下子烧遍了整个基辅罗斯大平原的西段海岸线,露沙人彻底被打懵逼了,这才意识到只要是沿着黑海岸边的港口,敌人可以从任何一个点上来,而己方根本提防不过来。
    虽说他们早在7月28号的时候,就首次遭遇了登陆战,当时被登陆的是德涅斯特河河口。
    但现在也才8月10号,以一战时露沙军事机器的自我适应和进化速度,两周之内想不到如何对付登陆战的对策、无法做出针对性部署,也是很正常的。
    同一个亏吃两次,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儿。
    ……
    次日,敖德萨城内的罗马尼亚方面军司令部。
    方面军司令埃弗特上将,在听说尼古拉耶夫被偷袭之后,整个人瞬间就炸了。
    “怎么可能?敌人能够如此毫无声息地通过至少60海里的水雷区、直接进入尼古拉耶夫港登陆?而且还有挂着我们旗帜的船、首批上岸的士兵还有大量操着露沙语的人?”
    从没经历过特种作战的埃弗特上将,已经彻底想象不能了。
    敌人的里胡哨招式实在太多太频繁,他的大脑接受起来都有点来不及。
    足足大脑混乱了好几个小时后,他才勉强梳理出一个结论:海军里有大量的反贼!他们就是为了干掉沙皇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连叛国都无所谓!
    越想越后怕的埃弗特上将,也不由自主地做出了一些鲁路修期望他做的动作,那就是立刻把敖德萨城内、刚刚被征为守城部队的那几千名原水兵和原海军地勤人员,统统缴械改回后勤人员、防止他们临阵倒戈!
    因为他们原先的战友、那些守在尼古拉耶夫的黑海舰队原水兵,已经有大批投敌了!
    有了尼古拉耶夫的前海军人员打样,敖德萨、叶夫帕托里亚、塞瓦斯托波尔的原海军旧部当然就都不值得信任了。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年头,小心无大错。
    而埃弗特上将的这个举动,也进一步强化了黑海周边的露沙海陆冲突。
    原本埃弗特上将只是想悄悄缴械一支部队,只是事急从权,没想扩大打击面。
    但对面有鲁路修,就是盯着他们的动作在看。
    有鲁路修这样的外宣天才拿着放大镜找茬,埃弗特上将的任何一点过激举动,都会第一时间被鲁路修抓住把柄放大。
    ……
    埃弗特出昏招后的仅仅几个小时,奥维季奥波利的德第6集团军前沿指挥部。
    鲁路修在得到消息后,立刻找到公爵,推销自己的下一步对策:
    “太好了,我们的计划可以执行下一步了。现在埃弗特已经缴械了第一支他认为不可靠的原海军人员组成的部队,我们就要宣扬,说埃弗特不信任一切海军。
    甚至可以宣扬沙皇已经不信任一切黑海舰队人员、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说,沙皇身边的神棍拉斯布金刚刚给沙皇占星了,说只要杀光黑海舰队的叛贼,帝国就能转危为安!”
    造谣的内容有多匪夷所思不要紧,反正造谣又不要什么成本。
    公爵这几天已经习惯了鲁路修的思维节奏,也对他的全盘计划有了很多铺垫了解,所以此时此刻倒也不至于再惊讶一次,只是默默点头让鲁路修放手去做:
    “老规矩,正面战场的事儿,不用你操心,你就把精力都放在造谣上。”
    鲁路修便放心大胆,继续按自己的思路操盘。
    8月12日,一些可怕的谣言,就尽可能通过一切渠道,在敖德萨和尼古拉耶夫城的露沙守军中流传。
    流传的具体途径,有德玛尼亚士兵的阵前喊话,也有伪装成露沙士兵和平民的渗透散播,甚至还包括原露沙黑海舰队的无线电密码招降。
    内容也分工很明确,比如有些涉及弯弯绕太多的谣言,就不适合普通士兵在阵前喊话。
    不过德玛尼亚帝国本来也是有一定的情报和宣传建设的,这些细节都不用鲁路修本人操心。
    德玛尼亚在露沙也有不少间谍,虽然平时工作效率低下,可关键时刻,鲁路修只要准备好宣传稿,这些人总有办法帮他散出去。
    鲁路修只要动用他作为帝国战争部宣传局副局长(分管对外宣传工作)的权限下命令即可,不用管下面的人具体怎么实现,那些东西对鲁路修而言就是一个只能整体调用的黑盒资源。
    一言以蔽之,短短两天之内,露沙官兵当中就先开始流传起“到底是谁背叛了沙皇,掀起了这一轮海军投敌的狂潮”。
    这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了已经战死的敖德萨分舰队指挥官卢金少将,以及他身边的一小撮人——当然了,露沙军队是不知道卢金少将已经战死了的,他们还以为卢金少将是被德玛尼亚人捞起来俘虏了。
    正如明明被德玛尼亚人捞起来的黑海舰队总司令埃伯哈特上将、如今却被大多数人以为已经战死殉国了。
    在德舰队的施佩上将保密工作做得够好、不让俘虏上岸的情况下,露沙人是不可能知道到底谁还活着,谁已经死了的。
    因为黑海周边的陆海军矛盾愈演愈烈,罗马尼亚方面军司令埃弗特上将也不敢装聋作哑,何况陆军作战形势越来越危急,埃弗特上将也需要一个人为他背锅。
    于是,这种流言就直接被埃弗特不加详尽调查、就直接上报彼得堡,上报到沙皇御前。
    尼古拉二世看到之后,也是震怒异常。最近这一两周之内,黑海战区的局面恶化得这么快,原来是因为卢金少将这家伙是叛国者、是跟那些反沙皇势力勾结的存在!
    沙皇终于恼羞成怒,下旨严惩卢金少将的族人。
    虽然露沙没有“夷三族”那样的刑罚,但是把卢金的所有家人都流放西伯利亚、再挑几个问题严重的毙了,还是做得到的。
    这也是战时为了安抚人心,避免罗马尼亚方面军寒心所必须做的。
    这一切,最终在8月15日尘埃落定。
    但随后,鲁路修更歹毒的后招,就连环而至。
    他开始对其他黑海舰队的动摇军官、尤其是埃伯哈特上将的嫡系,展开大范围的劝降。因为卢金之死,剩下还没投敌的黑海舰队后方各处驻军,都开始不稳,开始人人自危。
    越来越多的黑海舰队水雷布防图被弃暗投明者献给德玛尼亚军,施佩上将开始分兵搞更多的骚扰、拦截更多的黑海运输船队、甚至在其他有意投降的敌军水兵接应下,发起更多遍地开的小规模登陆。
    第聂伯河河口南岸,克里木地峡,乃至克里木半岛上的某些小港口,都遍地冒出响应德玛尼亚的露沙水兵“义军”。
    仗打到这一步,露沙罗马尼亚方面军的地面防御,算是彻底崩盘了。
    这时候已经分不清哪里有敌人,哪里是自己人,哪里还是安全的。似乎只要是靠海的地方,都有可能有自己人突然就揭竿而起响应敌军了。
    最终罗马尼亚方面军在8月16日弃守了敖德萨,埃弗特上将率领1个军的残部往北溃逃,撤往基辅方向。
    8月20日,守卫尼古拉耶夫的两个师残部也往东往北溃逃,退往第聂伯河东岸,准备重新依托第聂伯河组织防线,与当地的二线部队会师。
    倒也不是德玛尼亚的军队攻城能力真的这么猛,而是露沙陆军本来就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不想打了。
    只是原本各级将领也怕无缘无故的撤退会招来军法严惩、被枪毙。但现在有了借口,能说是“因为海军背叛了,在我们陆军背后捅刀子,我们才守不住的”,当然要趁机逃跑了。
    这也算是鲁路修给士气低落的露沙陆军递了个台阶下。
    德玛尼亚军则趁机高歌猛进,鲁普雷希特公爵一口气把之前多点渗透登陆的占领区彻底连成一片,不但拿下了从敖德萨到第聂伯河河口的全部沿海地带,还进一步从河口跨过第聂伯河,控制了整个克里姆地峡。
    切断了克里木半岛上露军与基辅罗斯大平原的陆路连接,最后一路打到克里木半岛上的叶夫帕托里亚港。
    露沙军在克里木半岛上,只剩下最后的咽喉要塞城市塞瓦斯托波尔还没攻破。
    此前德玛尼亚空袭的时候,虽然炸毁了这里的重型岸防炮台。但塞瓦斯托波尔毕竟是露沙人经营了超过50年的要塞,早在1854年战争的时候,布法联军就在这里围城了快一年才拿下的。
    所以哪怕被切断了外援,哪怕有当地的部分海军人员动摇投敌,塞瓦斯托波尔城内加上刻赤半岛、还是有半个集团军的兵力、总计4个军20万人,可以继续死守。
    但鲁普雷希特公爵打到这里之后,倒也不急于快速拿下要塞了。因为露沙人已经没有黑海舰队了,光剩一个黑海舰队的老巢母港还有什么用?不过是一颗枯藤死果罢了。
    露沙人想要死守待援,就让他们守好了。
    他们陆地上和基辅罗斯大平原联络的通道已经切断,德玛尼亚军只要守住叶夫帕托里亚至克里木地峡一线,然后依托险要跟露军对峙、高垒深沟,等着露沙人自己尝试突围或者运补给、最后一批批撞死在防线上,给露沙人持续放血即可。
    或者,露沙人可能会有侥幸心理,想趁夜摸黑用民船渡过刻赤海峡、走海路往刻赤半岛上送援兵和物资。
    但德玛尼亚海军已经掌握了黑海的绝对制海权,哪怕刻赤海峡只有10海里宽,德玛尼亚人也能想到办法把敌人的补给截杀在海上,说不定这条路也能用来给抱着侥幸心理的敌人放血。
    黑海战役打到这一阶段,就算是基本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了。
    后续想要再对基辅罗斯黑土地大平原的纵深地带发动猛攻。就需要让部队再稍作休整、把物资转运到前线囤积,甚至要等装甲车和坦克等新武器逐步列装部队。
    这至少还需要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别看目前德玛尼亚军在基辅罗斯战区的胜利形势一派繁着锦、烈火烹油。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黑海的绝对制海权之上的,以及由此带来的“只要在黑海西部沿岸地区作战,后勤补给就不会出问题”。
    而一旦离开海岸线深入内陆,其后勤补给体系还是会崩。贸然持续进攻只会很快力竭,蓄力和重新准备都是必须的。
    与此同时,敌人也不会白白眼看着德玛尼亚军在东线南路建功立业的。
    自从黑海战役开打后,南边地中海战区的布列颠尼亚人,就急得不得了,唯恐露沙人在黑海的制海权彻底崩盘后、将来海路支援露沙的航道被彻底掐死。
    所以,早在鲁路修协助鲁普雷希特打进尼古拉耶夫的时候,南边达达尼尔海峡的登陆战役,就已经正式打响了。
    本来布列颠尼亚海军大臣沃顿.斯宾塞还想再准备准备的,他觉得差不多八月底正式登陆比较合适。
    但是被德玛尼亚人在基辅罗斯的狂飙进度吓到后,沃顿紧赶慢赶,逼着部队在8月15号这天,就发起了加里波利半岛登陆作战——算算日子,那差不多相当于黑海这边敖德萨失守那天。
    幸亏驻防达达尼尔海峡和加里波利半岛地区的奥斯曼帝国陆军还算给力。
    加上德玛尼亚派给奥斯曼的总参谋长、赞德尔斯将军指挥能力也非常强。
    所以目前奥斯曼军队还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先顶住布列颠尼亚和意呆利登陆部队一阵子。
    (注:下图为黑海战役结束后,最新的实控线变化地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