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58章 梅夫人访槟,犹太人要帮阿拉伯人反法

      第258章 梅夫人访槟,犹太人要帮阿拉伯人反法
    虽然在后世的历史上,以色列和叙利亚在国家层面上是地地道道的死敌关系,但是在这个时空,至少是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前,叙利亚人和犹太人基本就没啥矛盾关系。
    叙利亚自始至终也不是一个宗教味儿特别浓的地区,至少在中东那地方,他是偏世俗的,与以色列其实是存在合作,甚至是结盟的可能性的。
    简单来说,叙利亚在二战之前本身就一直是有着反法传统的,法殖时代虽然和其他地区一样通过制造矛盾,竖分人种,里挑外撅,有意增加该地区的民族矛盾以增加当地的不稳定性,但当地反法运动一直蓬勃发展,甚至逼迫法国在二战之前就给与了他们一定的自治权。
    颇有些类似于大英和印度。
    南盟这边打算请来槟城进行演讲的阿拉维什,便是曾多次组织起义,在叙利亚地区拥有极高声望的反法起义军领袖,虽然反法起义本身失败了,但他的威望却很高,甚至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威望都很高,有着英雄的称号。
    而且此人并不是狭义的宗教主义者,其口号是:“宗教属于真主,但祖国属于所有人”,“民族的而非地域的,阿拉伯的而非教派的,独立的而非被压迫的”。
    他的演讲和主张几乎是没有宗教诉求,甚至是反宗教的。这也是郑毅认为自己能与他合作的基石。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中东地区,原教旨主义远没有后世来得厉害,几个叫得出名字的阿拉伯世界英雄几乎都是将宗教放在第二位,甚至压根就是穿西装的。
    有些时候,时代的车轮只会向前发展其实是一种独属于现代中国人的美好错觉。
    二战期间,法国在德军的铁蹄之下举起了他们真正的国旗,戴总率领的自由法国在殖民地地区大肆压榨,剥削,导致叙利亚地区的起义愈发汹涌。
    1943年时,出于战争需要,也因为美苏搞事,戴总承认叙利亚和黎巴嫩地区独立,但要求叙利亚军队帮助法国打仗,叙利亚也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向轴心国宣战。
    然而等战争结束之后,戴总又命令法军重新入侵叙利亚,并进行了两天的大马士革大屠杀。
    戴总这人就这样,极致的实用主义者,对待外国,殖民地,是一点道德和信义都不讲的,杀驴的时候连磨都不卸。
    一直到去年,法国人才从叙利亚撤军。
    而之所以法国人撤军,是因为英国人调停。
    而英国人之所以调停,是因为犹太人来了,英国人忙着搅屎。
    所以说起来,叙利亚人和以色列人之间还真是有这么一层渊源的。
    至少在这个时期,你给叙利亚人民发枪问他犹太人和法国人之间你打谁,恐怕他们99.99%以上的民众都会选择跟法国人拼了。
    要知道虽然国家是独立了,但是叙利亚的复兴社会党是从来没有承认过英法对于中东地区国境线的划分的,认为那就是帝国主义祸害中东人民的阴谋。
    毕竟民族,宗教,文化,地理,全都是乱画一气,有意将不同的民族信仰的人民硬画在了一起反而将相同民族相同信仰的民族分开到不同的国家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没憋好屁。
    相比于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怎么样跟他们叙利亚人其实关系是不大的。
    相比之下,无疑,还是黎巴嫩那边对于叙利亚来说是要重要得多的多的。
    要知道黎巴嫩和叙利亚人家历史上本来就是一家的,是法国人为了分化拉拢强行给分开的,叙利亚去统一黎巴嫩,这属于是实现国家统一。
    而且黎巴嫩地区还相对有钱,拥有港口和集中市场,是橄榄等中东经济作物的集散地,同时还是欧亚大陆的连接通道,执政的马龙派是纯纯的法国代理人。
    有必要说明的是,尽管这个时代的黎巴嫩人民确实是基督教马龙派为主要人口,但是黎巴嫩本来就是个被法国人强行割出来的概念。
    类比一下的话,相当于是日本人把中国给占了,撤离之前让上海独立,并借口上海这边大多数的人口都是日侨和入籍大和民族的铁汉奸,所以日侨和汉奸就应该才是统治上海的主体民族,你们其他华人要推翻上海日侨统治,你们就是侵略。
    这合理么?
    黎巴嫩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
    叙利亚,黎巴嫩,以及以色列,在地理位置上是个什么情况,相信后世全世界大部分的人都是比较清楚的了。
    梅夫人是何等的老辣,立刻就明白了这对于新生的以色列的好处。
    如果真的能够促成叙利亚进攻黎巴嫩,那么在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很有可能就将会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矛盾,变成阿拉伯世界本身的反殖民矛盾。
    宗教角度上来说,也将从穆穆和犹太教的矛盾,变成穆穆和基督徒,亦或者说是英法代理人的矛盾。
    梅夫人立刻便道:“我们犹太人去中东建国,不是去抢夺阿拉伯人的土地,侵占阿拉伯人的家园的,相反,我们是带着真挚的诚意,是来帮助阿拉伯人摆脱英法列强的殖民压迫的。”
    尽管这套叙事不可能压得住整个中东地区的所有人,但是至少也能分化他们,就算是那些英国殖民地依旧会仇视他们,敌视他们,至少法国的旧殖民地一定会受此影响。
    感谢法国,尤其是戴总的自由法国在中东地区的大缺大德。
    甚至即使是那些英国的殖民地中,要知道,约旦和埃及的王室都是英国人的傀儡买办。
    有些个大棋党,认为一切的地缘博弈都是大国博弈的人甚至会认为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本质就是美苏代理人以色列和英法代理人阿拉伯人之间的战争。
    虽然离谱,但是阿拉伯人的反殖民,到最后一定会反到埃及和约旦王室头上。
    这套叙事如果能做得好的话,至少可以极大的消解当地阿拉伯人对他们犹太人的仇恨,至少是让他们的内部叙事产生一定的混乱,可以极大的减轻他们犹太人的生存压力。
    当然,会往死里得罪法国。
    可得罪了也就得罪了,法国人难道没排犹么?一个名为战胜,实为战败的战败国而已。
    他们犹太人,可是在美国掌控了金融业的美利坚之父,法国人能奈他们何?
    “我回去后会和内阁提及此事,问题不大。”说着,梅夫人叹息了一口气,而后一脸认真地道:“南洋华人的政治智慧,真是太值得我们学习了,这,就是华夏文明传承千年的东方智慧么?
    我们西方的文明,做事往往只会直来直去,不懂迂回,这次从你们南盟的身上,真的学会了很多,只可惜,这次没能见到郑先生,甚是遗憾啊。”
    轿子人人抬,谁都愿意听奉承的好话,李孝式一时也是忍不住喜形于色,开始滔滔不绝的为梅夫人介绍南盟的发展历程和城市的各种建筑设施。
    刚刚经历战火的槟城如今已经焕发了新的活力,虽然战争结束还不到两年,却是已经恢复了战前的繁荣,甚至是犹有过之,李孝式一边跟梅夫人介绍,一边自己也在心中充满了自豪之感。
    当梅夫人得知这槟城一排又一排漂亮的大楼,居然都是以几乎免费的价格作为福利分给民众的时,更是不禁连连称赞,感叹着将来的以色列也要给每一个犹太人分房子之类的。
    李孝式闻言却只是笑笑没有说话,对这些犹太人,升起一股淡淡的艳羡之情,却是也忍不住有一种颇为不屑的感觉。
    他们南洋华人之所以分房子,是因为你不给分房子这些人不会将这当家,他们华人可是有祖国的。
    而且他们华人在南洋的一切都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犹太人可不是。
    人家是直接拿着钱去那地方买地的。
    又羡慕又鄙视。
    后世很多人说犹太人是抢夺了巴勒斯坦人的土地,这其实也不太对,至少在早期,犹太人的土地确实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比如大名鼎鼎的罗斯查尔德家族,他们家一家就买了九百多万亩的土地,然后无偿的赠送给了愿意去那地方生活的犹太人。
    所谓的,因为觉得犹太人可怜所以阿拉伯人好心收留的这个说法,确实是有点过于扯淡了,阿拉伯人自己都还是殖民地呢。
    事实上大英帝国的战后恢复,这笔卖地的钱还是起到了挺关键的作用的。
    当然了,阿拉伯人也可以说你买地归买地,没道理直接在买的地上建国啊,那地是你跟英国人买的,也没落我们阿拉伯人手里,这事儿在起源上本就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糊涂账。
    “我看,这槟城之内还有很多的马来人,马来人,也是信教的吧,你们华人与他们相处得似乎也还算和睦,这些人在槟城,是做仆人的么?”
    李孝式:“只能说有些是仆人吧,槟城的工资,确实还是会比其他地方更高一些的,确实有些人还是会愿意来槟城做工的。”
    “不过更多的,是已经定居在槟城的槟城马来人了,这些人在市民待遇上和华人没有任何区别,是一视同仁的,大多,都是在抗战期间立下过功勋,或是战士们的遗属。”
    “当然,一些高素质,有一定技能,或是为南盟做出过一定贡献的马来人也可以拿到槟城的正式身份,不过老实说,至少目前为止,这些人还很少。”
    “郑先生认为,华人本就是文化民族多于血缘民族的,其实只要客观上控制住移民进入的速度,马来人也是可以同化成华人的。”
    “而且客观来说,我们到底都是亚洲人,长相模样上,虽说确实是略有差别,但总得来说不算太大。”
    梅夫人:“通过控制数量来进行同化么,倒是也有一定的道理,看起来,你们相处得倒是和谐,对了,怎么很少看到印度人?”
    李孝式闻言一时间颇有一点尴尬:“这个么……额……印度人同化起来,还是太难了一些。”
    其实严格说起来,郑毅以前对印度人还真是有过同化打算的,甚至对印度人同化的打算还要更早于马来人。
    后来他才发现,印度人同化起来确实是有点难,再加上印度人即使是得到了南盟信任的精英阶层,也明显是更愿意去霹雳州和仰光生活工作的。
    目前仰光那边,印度人的数量已经比华人都多得多了,印度人被华人同化得不多,反倒是华人在那边被印度人给同化得差不多了。
    毕竟华人在印度人那边现在是实质性的高种姓。
    郑毅也是真有点害怕这种种姓文化影响了华人,甚至是和华人原本的儒家文化,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文化相结合,发展出一套另一类的歪理邪说出来,所以实际上他现在对印度人在文化上反而已经是严防死守了。
    人么,至少是很多人还是希望自我之上人人平等,自我之下等级森严的。
    “能跟我说一下,你们南洋华人是如何做到和马来人如此和睦共处,而马来人却又基本……额……基本是没什么权柄的呢?”
    李孝式:“其实也不是完全就和睦相处,就在前一段时间,也闹出过不小的麻烦,当然,主要还是英国人在后面搅屎。”
    梅夫人:“哎~,一样的,我们那边,背后基本也都是英国人在搅和,但总得来说,当地的阿拉伯人对我们的仇视……哎~,如果我们在中东还是不能立足,恐怕我们这个民族,就要被赶下海里去了,不像你们,还有个祖国可以回。”
    李孝式:“马来人总得来说宗教化没那么深,而且郑先生说过,马来人和我们华人之间的冲突,确实是种族冲突没错,但是更多的却还是阶级矛盾和城乡矛盾。”
    “城市的发展,本就离不开乡村的撑托,即使是从稳定,安全的角度来考虑,适当的让利也是有必要的,总体上,南洋的华人和南洋地区的土著,还是要相互共同依存,双赢进步的。”
    “其实要我说,梅夫人,犹太人要是想在中东能够获得安稳,太平的话,找到属于中东的马来人,尤其是吉打州的马来人还是很重要的,叙利亚和黎巴嫩,在整个中东来看,应该相对是要比其他地区的阿拉伯人世俗化得多的吧。”
    梅夫人若有所思,道:“确实,李先生,听说南洋这边马来人也有一座城市发展得非常好,与你们南洋华人相处非常和谐,是叫……叫……”
    “亚罗士打。”
    “对,是亚罗士打,能否请我,去亚罗士打看看呢?”
    “当然可以,事实上,我们南盟在亚罗士打也是有马来人武装的,其实如果,我们是说如果啊,以色列要面临战争的话,如果能雇用亚罗士打的马来师团帮助你们打仗,至少政治上,应该还是会有一定效用的。”
    公允来说,以色列的建国第一代的这些个领导人们,虽说都是锡安主义者,但还真没后世的以色列人那么疯,其实还是愿意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和睦相处的。
    起码他们都很清楚的知道,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是离不开一个健康,安全的周边环境的。
    梅夫人在历史上都是被以色列民众当做软弱派给撵下台的,而梅夫人在以色列建国第一批领导者里,就已经算是差不多最激进,最强硬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