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57章 就是要在法国头上拉屎

      第257章 就是要在法国头上拉屎
    “姑父啊,您说,那古德他靠谱么?会答应咱们的条件么,如果答应的话,英国人能办得到么?”
    刚出了大门,李剑桥就有些好奇地问郑毅道。
    郑毅叹息着摇了摇头,道:“古德是一定会答应我的,但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就算他们答应了,偷偷的,还是会有人给法国人提供武器的。”
    “更何况眼下真的麻烦的根本就不是英国,而是美国,勒克莱尔连军舰都是跟美国人租的。”
    李剑桥不解地问:“美国人跟我们关系不是很好么?他们应该也不怎么喜欢法国才对吧。”
    郑毅点头:“确实,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国际上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太复杂了,真要是想得到美国人的支持,倒也简单,我只需要想个法子,将越南的胡先生骗来弄死,美国人必然会弃法而选我。”
    李剑桥:“啊?”
    郑毅:“可是我如果真这么做了,从此之后,在国际竞争中我必然也就彻底失去了游刃有余,与苏俄,以及整个红色阵营都将结下死仇。
    更关键的是,如此一来就算法国人走了,越南本土的京族,哪怕是出于民族主义,关系也必然会严重恶化,不反法,就该反我了。哎~,本质上,还是因为铁幕啊,真他妈是吃饱了撑的。”
    眼下是1947年的年初,冷战还只是刚刚开始,远远没到白热化的地步。
    麦帅的地位仍然稳固,美国的亚洲计划也依旧在进行着,离破产还早着呢。
    南盟跟美国虽然关系亲密,但他本身跟苏俄关系也不错,也确实是还没交投名状的,他也不打算交这个投名状。
    要知道即使是冷战最激烈的时候,世界各国站队归站队,真交了投名状的也是少之又少。
    冷战时期,真的反而很少有饮稀悦,泽圣这种这么纯粹的领导人。
    “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这句话本来就是冷战时出来的。
    说得再直白一点,郑毅是只想跟在大哥后面捡漏,大哥吃肉他喝粥就行,深入嵌套进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秩序之内大快朵颐就行,反正美国跨国企业是南盟的重要股东,
    南盟得利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得利,南盟甚至可以起到帮助美国统治世界,降低和承担其秩序成本的目的。
    但这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合作是在,郑毅的势力只在英国殖民地,只在相对太平,而且与国际贸易联系紧密的区域之内的。
    说白了就是美西方的大后方,负责赚钱就行了。
    而越南,这里是冷战真正的前线,战场。
    胡先生在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都同意之间就竖起大王旗,同时打出了民族主义和赤色主义大旗。
    时机选得太差了。
    美国又怎么可能不搞他呢?
    那既然法国要上,美国这时候帮他们一把,实际上就是顺水推舟的事儿。
    英国人在这其中,其实就是个捧臭脚的。
    即便是起到了一些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大方针上也只是在追随美国人的脚步而已。
    南盟跟美国的关系当然好啊,那这就看他舍不舍得亲自下场去跟胡先生战斗了。
    他要是舍得,要是肯亲自上手去打胡先生和当地京族人,美国人肯定立刻就会改为支持南盟,让法国人死去。
    但他要是不肯对胡先生动手。
    那美国又怎么可能撤下对法国人的援助呢?
    “那如果真的是美国人在背后支持法军,我们这仗……那还能有胜算么,槟城距离海防港,毕竟还是太远了一些,我们也没有海军啊。”
    郑毅:“所以啊,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跟法国打,要想让美国人不拉偏架,咱们就必须要把水搅浑,这个事,不能只是咱们南洋的事。”
    “客观来说,咱们南盟和法国其实也都是美国人这一边阵营的,是自己人和自己人之间闹矛盾,小打小闹的时候,他们会笑呵呵地看着,甚至会两头吃好处,乃至逼迫我们给他表态,给他交投名状,比着看谁更忠心。”
    “但是如果不再是小打小闹,冲突不再局限于小小越南,而是整个南洋,整个亚洲,乃至整个世界呢?那他这个大哥就该下来和稀泥了。”
    李剑桥听了,却也只是似懂非懂,挠了挠头。
    郑毅也是挠了挠头,开始思考这一仗具体要怎么打。
    目前,在不考虑法国人有任何增兵的情况下,法国人的兵力大概也就是两三个师的样子,零零散散的其实并不完整,装甲化程度也就那么回事儿。
    真正的装甲单位不超过一个旅,大多数也就是摩托兵而已,论真实实力来说,卢将军如果真的能和李、白两位将军联手,没有郑毅的支持,也不是不能跟他们打。
    这个时空里因为郑毅的缘故,李将军和龙将军,至少在军事装备上都已经鸟枪换炮了。
    然而想也知道,他们是不可能真的将大半精力放在南洋这边的,稍微出手帮一下忙,压力就已经如山一般大了。
    速战速决,这个忙人家还能帮,讲道理,海防港落在他的手里,对于国内广西、云南这两个省未来的发展,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是大有帮助的。
    可如果时间稍微长点,郑毅是肯定不敢指望他们的。
    “至少,河内和海防港那边,要有一到两个师才稳妥,陇耀的仰光师团必须得送过去。”
    “不求能将法军赶下海去,能僵持得住就行。”
    李剑桥:“不能借助法属东印度土著本身的力量么?”
    郑毅:“当然不行了,当地土著的民族主义力量大多都在追随胡先生,这帮人,咱们只能躲着,不可以为援的。”
    如果他愿意给胡先生提供支援,打退法军不难,但这样的行为在美国人看来无疑就相当于是背叛了,无疑是得不偿失的。
    “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法属东印度进行军事投送,守住海防港不失的同时,集中我们南洋的力量,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给法国全面放血。”
    李剑桥:“可是,我觉得那古德爵士说得也对,这样的话,咱们跟法国人的梁子,是不是就太大了?就为了一个河内,一个海防港,是不是有些没必要啊。”
    郑毅:“当然也不只是为了一个海防港,你知道么,就在我今天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还忍不住埋怨,这些法国人怎么也不跟我商量商量,谈个判。”
    “可是现在我转念一想,现在我突然又觉得,这样好像挺好,这不正好可以跟法国开启一场,全面战争了么?经济下行的时候,打打仗其实也挺好的,更何况眼下这个局势,全世界都在打仗,咱们不打,显得咱跟不合群似的。”
    “南盟,虽说是在战争中有了一些作用,让人刮目相看,然而说到底我们成立的时间太短了,短到除了南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民对我们都没什么印象。”
    “即使是欧美,很多人对南盟的尊重,其实都不过是对我个人的尊重,对于南洋,很多人依旧是一个土著的,落后的形象,你信不信,至少一半左右的西方人,提起咱们南洋时,脑海里的那个形象,和太平洋岛国上那些穿着树叶子的野人是没什么区别的?”
    李剑桥:“这……我倒确实是信的,只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白种人,确实是……如果不是咱们南洋华人中有了您这样的人物,恐怕在那些白人眼里,南洋华人就是穿衣服的猴子呢。”
    “不过我倒是不担心,他们爱怎么想怎么想去吧,现在的南洋,只有您一个是世界级的人物,不过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多的。”
    郑毅却是笑着道:“你说得倒是也有道理,然而这世上的大多数人,对世界的了解其实只是一个大概的印象,很有可能,南洋就算出再多的卓越人物,在他们的眼里也是弱于英法的。”
    “更何况卓越与否,优秀与否,其实是取决于如何宣传的,媒体控制在谁的手里,谁就能够决定这个世界的认知。”
    “你信不信,即使一百年后英法已经衰落成了二流,甚至是三流国家了,他们在全世界人的眼里依旧是大国,甚至是超级大国。”
    李剑桥不禁皱眉:“这……或许吧,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郑毅:“什么用?这可就太有用了,如今的南盟,不是二战前的普通殖民地了,即便是我入主槟城以后,我们的主营业务也是化工材料,是电机,是各种资源。”
    “可是以后,我们是要卖家电,卖汽车,卖各种需要消费的工业制成品的。”
    “你说在战争开始之前,美国的汽车难道比英国的汽车来得更差么?可是一说起汽车,英国车,法国车,卖得就是比美国车更贵。”
    “美国在二战前是世界纺织业第一大国,可是美国的衣服,就是不如法国的衣服时尚,就连美国本土的富豪,也以能穿戴欧洲的衣物饰品为荣。”
    “日后,我们南盟的商品要参与国际竞争,如果我们的汽车,和那些欧美的汽车售卖相同的价钱,大多数人根本就不会关心价格,只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亚洲人的汽车,一定没有欧洲和美国人的好。”
    “日后我们生产的服装,就算能够畅销全球,可其他人还是会觉得,亚洲人织出来的衣服,没有欧美人的好看,法国人弄个编制袋子出来都会有人捧臭脚的夸它美。”
    “这个东西,就是国家形象,对于部分拥有国际视野的精英来说,或许能够很快的意识到南盟的崛起,也尊重南盟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实力。”
    “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他们永远都会认为欧美是好的,是强的,亚洲人就是比不上欧美的,甚至不止是外国人会这么认为,咱们南盟的自己人,乃至槟城的华人,也是会这么认为的。”
    “明明我们的产品不比国外做得差了,但一定会有人固执的认为国外的东西就是好,比你卖得贵几倍也是应该的。”
    “消费类工业品,一旦我们走上了低价格的道路,日后再想涨价,那可就千难万难了,这世上所有的产品都是降价容易涨价难的。”
    “只有一个办法,能够快速的将国家形象扭转,让世人意识到南盟的厉害。”李剑桥:“什么办法?”
    郑毅:“英国和法国挑一个,揍一顿,而且还不能是小揍,必须要骑在他们的脖子上拉屎,还得逼着他们说香。”
    南盟是毫无疑问有实力跟法国磕这么一下的,狗屁的老牌列强,今年开始到未来十年,也就是1958年戴总重新归来之前,郑毅都不稀罕正眼看他们。
    这个时候,南盟没有海军的弊病就真的很烦,海防港距离槟城确确实实是有点过于远了,几乎竖跨了三个国家。
    空有力量,却无法投送,想要通过真刀真枪的将法国人打出去,无疑是不太现实的。
    郑毅太清楚未来的十年法国是个什么情况了:马歇尔计划性价比最低的黑洞,一盘散沙狗屁也干不了的政府,经济发展连战败的西德都赶不上,工业能力几乎为零始终无法恢复战前,物价上涨速度堪比战前德国,身为欧洲农业大国却能陷入农业饥荒的,五常之耻,欧洲之耻。
    这个民族其实挺废物的,几百年的国运,地下的列祖列宗怕不是用了洪荒之力保佑才出了戴总这么一个二战后在他看来西方世界唯一的一个超一流政治家,他们却一点也不珍惜。
    非得说人家是独裁者给人家逼辞职了。
    这种废物国家还鸟他们干嘛?
    至少在1958年戴总重新主政法国之前,这就是个大废物。
    后世很多人都认为说法国因为在二战中投降得早,所以受损失小。
    这其实是很扯淡的,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投降比抗争伤亡少的说法,这纯粹是投降派们自己的意淫。
    维希法国和自由法国之间,自己人打自己人都打出狗脑子来了,法国工业的那点家底子也被德国搬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也在此起彼伏的游击战中打了个稀巴烂,到了战争后期整个巴黎更是都沦为了战场。
    法国光复之后,实际上得到的是一个比英国还要烂得多的烂摊子。
    维希法军就不说了,从非洲回来的法军,坚持在本土打游击的法军,在中东作战的法军。美国人支持的法军,英国人支持的法军,苏俄人支持的法军。
    所有人都说他们才是法国之光,是他们坚持斗争才打跑了德国鬼子,都认为自己的贡献更大。
    谁能来代表法国呢?谁应该摘取这颗胜利果实?
    战争胜利之前,他们还能团结在无党派的戴总身边,成为法国的最大公约数。
    战争胜利之后,法国,乃至法军,其实是从未统一的,尤其是在戴总被逼辞职下野之后。
    郑毅都不知道谁能代表法军。
    而且法国的那个政治吧……弱点还挺明显的,郑毅甚至还打算胜利之后去法国薅点法国的企业过来。
    现代人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一个冷知识:法国工人并不是二十一世纪生活好了之后被惯坏的。
    而是这个时期就已经被惯坏了。
    因为法国政坛上政党林立,没有最大公约数,而且工人们觉醒的早,动辄罢工。
    所以他们的政客就会无条件也无底线的给他们涨工资。
    马歇尔计划都还没开始呢,法国政客就开始通过涨工资的方式来拉选票了。
    可问题是这个时候也没有生产力啊,它的生产力甚至还不如战前。
    没有生产力撑拖的高工资,带来的必然是高通胀。
    而法国政客为了选票,面对高通胀所能给出的解决办法:继续涨工资。
    于是就造成了工资一直涨,物价也一直涨,却就是没人好好上班,全社会一起摆烂的窘境。
    这也是法国被称之为“马歇尔计划之耻”的原因。
    美国人大笔大笔的贷款砸进来,一点效果都没有,全社会都在这种无休无止的讨好选民中烂掉了。
    后来是实在不行了,才让戴总回来,是戴总回来之后实行实权总统制,实际上就是集权,逼工人回工厂好好干活,才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法国重新拉回到五常,欧洲两强的地位上的。
    从那之后法国一直都是集权制,它的总统几乎是全欧洲去实权最大的。
    戴总至少救了法国两次,一次是在亡国之际软饭硬吃,以极其高明的外交手段把法国这个实际上的战败国给硬推到了战胜国的位置上。
    第二次便是1958年重新执政团结法国发展工业,将法国从欧洲最烂飞速的带成欧洲两强,直到21世纪,法国人实际上在吃的也还是戴总的老底。
    几乎所有法国知名的优势产业全是戴总时期搞的。
    不过截止到郑毅穿越之前,法国人似乎并不如何感激戴总,反而认为戴总集权是独裁者,对内压制民权之类的。
    反正在戴总死后法国人慢慢的又开始没完没了的罢工,没完没了的要求涨工资,总统的权柄渐渐的事实上也在变得越来越小。
    越来越像是1958年之前的法国了。
    一个连郑毅都想趁机欺负欺负他们,在他们脖子上拉一抛屎的法国。
    李剑桥:“那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和英国人……英国人的海军不是就在新加坡么。”
    郑毅:“那不行,我们和英国人是真的接壤,一旦打起来是咬糜烂社会,影响咱们的经济发展的。法国就不一样了,反正战场又不在咱本土,我得罪他们也就得罪他们了,他们又能奈我何呢?”
    “法国,就是眼下欧美列强中,那个看起来最大,而且依然强壮,实际上却极软极软的软柿子啊,这个时候不捏,以后可就没机会了。”
    ……………………
    当天,郑毅带着人在新加坡住下,只简单歇息了一晚,便马不停蹄地飞往了暹罗,然而战场,却是已不止在于南洋。
    几乎就在郑毅的飞机都还没能到达曼谷之前,梅夫人的飞机却是已经先一步的到达了槟城。
    很显然,犹太人对于局势的危急是远在南盟之上的。
    而就在梅夫人抵达槟城在槟城的机场降落之前,南盟这边,李孝威却是已经派出了南盟这边的特使飞去了叙利亚,面见叙利亚第一任大总,库阿特li。
    “梅夫人,欢迎欢迎,您能来我们槟城考察,我们槟城人也是感到蓬荜生辉啊。”
    机场,郑毅不在李孝式就成了南盟的全权代表,亲自带着人马在机场接待了梅夫人,人刚一下飞机就死死地抓住了她的手摇晃不休。
    梅夫人同样也是握着李孝式的手握个不停,也不知是真心奉承,还是有感而发地道:“早就听说过,说南洋华人是什么东方的犹太人,如今看来,你们这些东方的犹太人,倒是比我们西方的犹太人过得好得多啊。”
    “刚才飞机没降落的时候,我就看到了槟城的景观,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啊,即便是纽约,伦敦,论及繁华,比起槟城来恐怕也没强多少。”
    “南洋的华人居然能将自己发展得这般繁荣,真是让人羡慕啊。”
    李孝式笑着将梅夫人请上了汽车,并亲自充当她的司机,笑着道:“梅夫人不介意的话,要不我带您在槟城观光一番,为您介绍一下?”
    梅夫人:“好啊,求之不得啊,我们犹太人想要建国,南盟,无疑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对象了,请允许我本人,代表我们即将建立的伟大国家,以色列,向南盟,和南洋华人,表达最真挚的敬意。”
    李孝式:“不敢,不敢,郑先生曾说过,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强盛,也最聪明的民族之一,是我们也要向犹太人多多学习才是啊。”
    “不过……是这样的,我们南盟,目前正在和法国进行战争,法国人不讲武德,突然突袭了我们南盟的城市,杀伤了我们南洋华人,郑先生也是因为此事,去暹罗商议借道之事了,实在是无法抽身亲自来见您,还望您千万不要见怪啊。”
    梅:“哦?法国人么?这……需不需要我们帮忙,进行一些国际调停?”
    李孝式:“呵呵,那倒是不用,郑先生说了,法国人不老实,要无论如何,教训他们一顿再接受调停。”
    梅夫人一愣,随即却是眼前一亮:“原来如此,南盟,有信心在南洋击败法国么?”
    李孝式:“不止是南洋,还有中东,梅夫人,我听说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最近和你们闹得很不愉快,这背后,应该都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支持的吧?”
    “尤其是法国,梅夫人,如果我们和贵国建立盟约,不知道能不能借贵国之手,让我们为叙利亚自由军也提供一些帮助呢?我们打算,邀请叙利亚的阿特拉什先生来槟城发表一些演讲,不知,能不能从贵国借道呢?”
    梅夫人:“叙利亚?是打算……”
    李孝式:“还不确定,要看叙方对大黎凡特有没有兴趣了,如果可以的话,郑先生的意思是,他愿意支持叙利亚政府,更准确的说是支持阿特拉什先生,进攻黎巴嫩,彻底的赶走法国殖民者,就是不知梅夫人对此,会不会支持。”
    梅夫人一愣:“让叙利亚去攻打黎巴嫩么?这对我们以色列也是一件好事,如果能帮得上忙的话,请务必也让我们参与其中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