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88章 皮岛的困境

      第288章 皮岛的困境
    十月,在辽东地区已进入深秋时节,气温开始逐渐走低,寒意渐浓,甚至在更北边的黑龙江流域,某些地方已飘下了第一场雪,进入冰封的初冬季节。
    当东江镇右协参将沈志祥乘坐一艘小船进抵苦娘岛(今辽宁海洋岛)时,这里却正值小岛上一年中最为舒适的季节。
    该岛与东江诸岛一样,同属温带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而到了春秋季节则气候宜人。
    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此时苦娘岛的温度并不低,波动幅度也较小,大概在10度到18度之间,白天温暖,夜晚稍凉。
    更为难得是,十月是该岛的少雨季节,降水量较少,多以小雨为主,非常干爽。
    偶尔,岛上会有海雾出现,给岛屿增添一丝朦胧的美感。
    岛上的植被和农作物已开始变色,树木、灌丛、玉米被染上了一层金黄,与周边蔚蓝的海水形成鲜明对比,别有一番景致。
    但沈志祥对这些美丽景色却视而不见,登岸后,在一名岛上护卫的引领下径直朝寨子里行去。
    经过数年的经营,这座弹丸小岛已被新华人打造成其辽海最为稳固移民中转点和贸易中心。
    裸露的码头周围,也陆续建起大片的仓库和货栈,以供往来船舶的卸载和储备货物。
    在港湾的两侧半山腰处,数座岸防炮台隐藏与其中,黑洞洞的炮口牢牢地锁住整个“u”形海湾,保卫整个小岛的安全。
    在岛上的平坝谷地,已被尽数开垦出来,栽种着大片蔬菜以及玉米、土豆、红薯等粗粮作物。
    昔日以简陋的木料和石块围成的大段木寨城墙也被一块块巨大而又厚实的岩石(水泥)所替代。
    十余名武装护卫垮刀持枪,侍立于寨门口,警惕地盯着沈志祥等一行东江镇军将。
    没有多余的话语,沈志祥命随行的数名家丁卸了武器交于岛上护卫,随即便匆匆朝新华人的官衙而去。
    不巧的是,那位新华负责人居然没在衙内,而是带着护卫巡视东寨(今海洋岛盐场村)去了。
    留守的办事人员见沈志祥面色不善,还隐隐带着一股怨气,遂着人去寻钟大帅。
    然而,直到日落西山,暮色降临,这位苦娘岛的钟大帅才不紧不慢地回到西寨(即海洋岛西邦村)。
    然后洗了手,净了面,换了一身轻便的服饰,施施然地来到官衙厅堂见沈志祥。
    “你们新华欲联黄龙谋我皮岛吗?”沈志祥神情阴郁地盯着钟明辉。
    “哟,沈将军,这话从何说起?”钟明辉笑着问道。
    “半个月前,你们新华又往旅顺送去五门火炮和三十支火铳,可有此事?”
    “没错,送去了。”钟明辉不以为意地说道:“还别说,老黄这人还是很讲究,货到付款,一点都没拖延,端得爽利得很!”
    “我们总兵大人半年前,也曾向你们提请采购六门火炮,为何以没有库存为由而拒绝我们?”沈志祥咬着牙问道。
    “那个时候,我们岛上确实没有多余的火炮库存。”钟明辉一脸真诚地解释道:“这不几个月前,我新华移民船队路过苦娘岛时,顺便给我们送来了十几门火炮嘛。”
    “既然如此,可否将我们此前所需火炮之数允于我们皮岛?”
    “你们皮岛远离陆地,哪里需要这么多火炮布防于岛上?”钟明辉审视地看着他,“建奴无以舟船之利,难不成还怕他们游水过来?”
    “虽然皮岛远离陆地,但不要忘了,冬日严寒,海上结冰,建奴也是可以浮冰而来的。”
    “你们皮岛不是每年冬季都要出动壮丁于周边海域凿冰吗?”
    “若有火炮,岛上多少要安生一点。”
    “……”钟明辉闻言,定定地看着对方,“你们沈总兵是担心黄龙过来攻皮岛?”
    “哼,黄龙这厮为了争权夺利,怕是不排除使用此等阴险手段!”
    要知道,这两年来,随着朝廷对黄龙支持力度的加大(黄龙:嗯?),黄龙所部势力增长极为迅速。
    他们当初从皮岛分立出走时,所辖兵马不过八千余,舟船六十余艘,然而待其于旅顺、广鹿岛等地站稳脚跟后,不断扩充军力,增强武备。
    截止到今年六月,粗略估算,黄龙统带兵马已超过一万九千余,水师舟船一百三十余艘,不仅陆续攻占了盖州、复州、海州、耀州等堡寨,将势力延伸至半岛北端,还收服石城岛、长山岛(即辽宁大小长山岛)等沿海诸多岛屿,几乎掩有东江镇七成以上的地盘。
    而皮岛所拥之兵不过万余出头,且半数为老弱,仅依靠铁山(今朝鲜铁山郡附近岛屿)、身弥(今朝鲜身弥岛)、椒岛(今朝鲜椒岛)、獐子岛(今朝鲜獐子岛)、鹿岛(今朝鲜鹿岛)等寥寥几座地贫人瘠的孤岛,勉力维持。
    面对愈发兵强马壮的黄龙所部,沈世魁自是有些心虚和担忧,唯恐对方报复过来,遂想通过走私之利来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
    要知道,黄龙在皮岛主政东江镇时,沈世魁等一众老东江系将领可没少排挤他,甚至还操纵了一场兵变,将黄龙搞得灰头灰脸,好不狼狈。
    虽然时过境迁,但沈世魁可不相信黄龙拥有宽广的胸怀,对此前的诸多腌臜事情不予追究。
    七月,建奴挥军西征察哈尔,并顺道进攻宣府、大同,黄龙便以东江镇总兵的身份,下令沈世魁率军“出奇捣剿”,往袭建奴侧后,以缓解京师和旅顺方向的军事压力。
    为了防止沈世魁抗命不遵,黄龙还从蓟辽总督傅宗龙那里请来了王命令牌,勒令他接令后,不得有任何延误,立即起兵发起攻击。
    沈世魁明知对方是要行借刀杀人之计,但在蓟辽总督的严令逼迫下,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亲率三千战兵杀向鸭绿江畔。
    沈世魁进抵镇江(今辽宁省丹东市九连城)后,遂将三千兵马分成三路。
    一路由千总金成功率兵五百从朝鲜义州渡江出发,按照事先规划的进攻路线,渐次攻掠青山、鞍子山、凤凰城、雪里站等地,完成任务后返回江沿堡。
    另一路由游击李成栋率五百兵从蔴埚下游渡江出发,绕道马头山,依次进攻焚掠江沿堡、宁东堡、险山堡等地,完成任务后,返回江沿堡与金成功汇合撤退。
    上述两路皆为疑兵,大张旗鼓用来吸引建奴注意力。
    最后一路为主力,由参将曲承恩、游击李国柱、李尚忠率兵两千从朝鲜昌城上游渡江出发,一路上昼伏夜出沿河道潜行,从宽甸绕至雁水岭、晾马佃,走石头山城,过火连山直抵建奴昔日老巢赫图阿拉。
    他则率皮岛水师坐守镇江,以保大军后路。
    主力部队摸索前进,一路上小心翼翼,半月有余,才进抵建奴旧都赫图阿拉附近。
    虽然,该城仅有三五百建奴甲兵驻守,但曲、李等人却不敢驱兵往攻,唯恐失陷于其中。
    不过,杀到了建奴后方,总要为了给朝廷一个交代吧。
    于是,曲承恩便率兵袭破了赫图阿拉附近的苏谷里寨(甘孤里),将寨内的建奴兵、男丁、老幼尽皆屠戮,并生擒牛录额真尖山一人,妇女、牛马极多(主要售与新华人)。
    尽管,建奴骑兵闻讯后,尾随追杀于其后,但因为战前筹划得当,再加上道路险阻崎岖,不利骑兵奔行,终是让皮岛军仅以损失百余人的代价安然撤回鸭绿江东岸。
    该部明军甚至还在七道河附近,以携带的四十多支新华铳,对追击的建奴骑兵发动了一次突袭,当场射杀十余名甲骑,其中还有一名八旗佐领。
    事后,沈世魁向蓟辽总督和辽东巡抚报捷,声称斩首奴兵三百二十余级,俘获建奴妇人六十余,缴获牛马无数。
    然而,随同参战的数名朝鲜官员却是发来此战实况,言及“岛众数千,今虽上岸,而分遣两处,才行数息,犹复徘徊,见一剃头,魂褫股战,奔溃之恐不及,如是之军,欲制新羁之铁骑,则何以异于驱羊而攻虎!”
    被人揭破实情后,沈世魁上疏强辩,将此归咎于缺马少械,并籍此向黄龙和蓟辽总督索要军马三千之数,以及大量军械装备,以振军势。
    再说了,我皮岛所部万余官兵不仅缺粮少械,而且还欠饷半年之多,在这种情况下,能打出如此“辉煌战绩”,已经很对得起朝廷了!
    应付完朝廷的事情,沈世魁还未歇口气,就从探子那里获知,黄龙所部又从新华人手里获得了数门火炮及若干火铳,并就此单独组建了一支火器营,以新华操演之法,日夜训练。
    黄龙所部占据辽东半岛,直面后金兵锋,组建火器营,多半是为了防御建奴南下侵袭。
    但沈世魁难免心里会犯嘀咕,黄龙除了向朝廷不断讨要粮饷器械外,还靠着抢掠建奴外围村寨得来的牛马财物向新华人私自购买火炮和火铳,这般不停地增加军力武备,会不会寻机跑来皮岛,将他给火并了。
    而且,新华人与黄龙如此亲密,又是帮着他打了一场登州大捷,又是给他提供火炮火铳,还派出不少军事人员帮着操演训练火器部队,俨然一副将他沈世魁排除在合作之外的架势。
    你们新华人这么做可不地道呀!
    想当初,你们想要跟我东江镇合作,想要获得移民人口,可都是我沈某人一力促成的。
    甚至,我们还在一起愉快地做走私生意。
    你们有银子和粮食,我们有毛皮、人参和东珠,将北货贸易做得风生水起,大家都有不错的进项。
    怎么着,现在搭上了黄龙这条线,就准备将我沈某人一脚踢开了?
    更让沈世魁不满的是,新华人不仅每年会从本土运来大量皮毛,而且还绕过东江镇,在其他地方开辟了另外一个毛皮进货渠道,使得整个大明沿海地区的皮毛货量骤然间增加了数倍之多,生生地将皮毛交易价格给打下去了两三成,让他们东江系因此损失了不少银钱。
    据说,新华人好像在一个叫北瀛岛的地方建立了据点,大肆收购周边土人生藩手中的皮毛,然后交由移民船直接运至登莱、苏松,以及广州,获利甚丰。
    原本由他们东江镇垄断的北货贸易,已然被新华人所打破,以至于近两年来,前往皮岛贸易的南方商人少了差不多一半。
    要知道,在辽东诸镇之中,论待遇和地位的话,东江镇绝对属于后娘养的,每年的粮饷不仅会被克扣近半,还时不时地会被拖欠,导致辖下军民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而他们皮岛所部官兵,则属于东江镇里后娘养的。
    因为他们这些老东江系势力恶了总兵黄龙,使得每年在粮饷分配过程中,都被刻意针对和刁难。
    朝廷在发来钱粮后,一般是先紧着黄龙嫡系部队分完大头,然后剩下三瓜两枣才会给皮岛送来。
    这就是使得皮岛官兵经常处于忍饥挨饿的状态,搞得沈世魁等将领很是苦恼。
    为此,他频频向蓟辽总督和辽东巡抚那里去哭诉告状,甚至还上疏至兵部,痛斥总兵黄龙贪渎、苛待部下,意图置皮岛数万军民于死地。
    然并卵!
    上至内阁兵部,下至辽东督抚,就没人理他。
    一帮子只会搞走私的兵痞,有什么值得同情的?
    况且,自毛文龙死后,你们东江镇也没打出值得称道的战绩。
    反而,三天两头地搞兵变,一群兵头杀来杀去,就会窝里横,搞自己人。
    要不是怕你们这些兵痞会破罐子破摔去投了建奴,说不定连一锭银子、一粒粮食都不给你们发来!
    没了朝廷的足额“接济”,那么为了稳定军心,沈世魁等一众东江系将领只能从走私获利中拿出一部分银钱来安抚皮岛官兵。
    唉,想想就是一把辛酸泪。
    这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要是黄龙再对他们发起一场清洗,那怕是会直接要了他们所有人的命。
    所以,为了自保,也为了获得更多的筹码,皮岛也必须适时加强一番军备。
    咱们就算不敢登陆去打建奴,但起码在黄龙准备对付我们的时候,也能拥有一定的反击能力。
    通过几次与建奴的战斗,皮岛诸将发现新华所提供的铳炮不仅性能可靠,而且威力巨大,绝对是克敌制胜的大杀器。
    将新华炮置于战船上,可以轻松地将建奴所打造的小舢板轰成碎渣,挡者披靡,无往不利。
    而新华铳也是近战利器,百步之外可破甲,装填也较为简单,比朝廷发来的三眼铳和鸟铳可强多了。
    还有新华板甲,质地坚硬,而且比甲轻便,前胸后背各套一块,绝对是最好的保命装具。
    所以,为了应对“外来威胁”,沈世魁便派从子沈志祥前来哭娘岛上,准备寻新华人购置一些铳炮和甲具,以充实一下皮岛的武装。
    前番,你们借口没有库存,没有售与我们火炮,仅给付了几十支火铳和板甲。
    那么,今日找上门来,该不至于让我们空手而归吧。
    既然你们能卖给黄龙,难道就不能卖给我们?
    “你们皮岛会不会投建奴?”钟明辉听了沈志祥的要求后,沉吟半响,突然发问道。
    “……”沈志祥闻言,立时愕然地看着他。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