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硝田
第232章 硝田
“我们这是要沤肥吗?”
几个移民将一车牛粪拉到了一座浅坑前,随即便持着铁锹把这些腌臜物费力地卸了下来,堆积在大坑里。
此时,已是四月下旬,气温也随之升高,整个大坑里散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恶臭味。
尽管他们几人用布巾遮掩了口鼻,但呛人的气味,仍不断袭来,吸入后,让人几欲作呕。
这座大坑占地约半亩见方,深度约为一二尺,底下撒了一层草木灰和植物残渣(含氮有机物),每覆盖一层粪肥,便要撒上一层草灰(调节ph值),然后又覆盖一层土壤,不断重复铺设,直到堆积至一尺多高。
在不远的地方,还有数座这样的粪坑,最上层皆覆盖了麦草或树叶,从而确保其能保持相应的湿度和温度。
这般作法,几乎与农家沤肥过程无有二致。
张小五将车上最后一点粪肥铲到坑里后,站起身来,使劲地伸展了一下腰背,然后用袖口擦了擦汗。
在将脸上遮掩的布巾摘下,朝着粪坑吐了一口浓痰,不由好奇地问道:“我瞧着上面的官人还时不时地派民兵巡视这些肥坑,是怕有人偷挖沤肥吗?”
“啥都不懂的,就别瞎乱猜!这些粪坑的腌臜物可不是用在田地里的沤肥。”孙元富将一根代表拉车趟数的签子扔了过去,语气不屑地说道:“这可是咱们新华军方在这里专门建的硝田!……知道啥叫硝田吗?告诉你,就是制造火药的原料。”
“硝田?”张小五惊讶地看着眼前的粪坑,一脸的不信,“这些腌臜物就能造火药?”
“当然!这玩意就跟农田沤肥一样,几个月后就能析出许多硝石原料,然后将这些硝石收集起来,便能制造火药。嘿,有了火药,咱们新华的火炮和火枪就能打出药子,将那些土人制得服服帖帖。”
“哦!……”张小五听得有些迷惑,但瞧对方这副趾高气扬的样子,也不好继续追问,便也装作听明白了,“咱们新华的官爷可真有本事,居然能从粪坑里弄出火药!”
“这有啥稀奇的!在大明的地界,也有这种硝田,只不过你没见识过罢了。”孙元富很乐意看到对方这般懵懂的样子,觉得心里特别畅意。
这些新来的移民,自到了我新华地界,除了比较贪吃外,还看到什么都觉稀奇,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
哪像咱们爷们,不仅在识字班认了些字,还见多了各种稀奇事,更是经常听那些读报的少年郎讲述世界各地的大事。
那些官人和军工匠人们说,这硝田的制作过程,就是一种劳什子“生物化学反应”,通过“生化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将含有“蛋”的有机物变成硝石。
这种“生物化学反应”是一种很复杂的过程,一般人可是搞不明白的。
硝田的建立,跟沤肥的步骤差不多,都是要选择地势较低、排水良好的地方,以避免粪坑积水。
还有挑些好的土壤,最好还含大量“有鸡物”,通风良好,促进硝化的活动。
硝田所需的腌臜物也皆为动物粪便,比如马粪、牛粪、尿液,以及植物残渣、麦草等。
在硝田堆积完成后,还要定期浇水,保持硝田湿润,但绝对不能积水。
每隔一段时间,还要他们这些硝田养护人员翻动堆料,以促进硝田通风和那个什么生化反应。
待几个月后,硝田里的粪便完全“生化反应”后,军工匠人们就会赶来提取硝石。
而这个阶段,就是他们这些硝田养护人最遭罪的时候。
因为,他们需要忍着刺鼻的恶臭,将硝田里的粪肥一点一点地铲到水里,让里面的反应物(硝酸盐)溶解于其中。
然后,再要将这些浸泡后的液体倒入大铁锅里煮沸,并随时捞出附在表面上的杂质,用木块浸液滴在铁器上,能迅速凝固形成晶体时,就要停止加热,静置一天后,便有大量结晶(硝酸钾)析出,是为毛硝。
毛硝溶于热水,再蒸发析出一些杂质(氯化钠等),冷却后的结晶,便得到了可为火药原料的硝石。
说实话,这活计委实“伤人”得很,干上一天的活,感觉嘴里、鼻子里全都是粪臭味,让人整天连一口饭都吃不进去。
但也没办法,上头的官人和军方将领对此追迫得甚急,期望在西夷打过来之前,能制作出更多的火药。
此前,我新华的火药都是从大明和西夷的地盘采买回来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也够用。可是,自两年前,西夷探寻到我新华的存在后,局势一度紧张起来,曾经私底下从事的走私贸易也停了,继而也断了这么一处硝石来源地。
虽然,从大明或者日本也能买些硝石回来,可以继续制作火药。
但是为了能腾出更多的舱位,从大明运回更多的移民和其他生产生活物资,硝石的采购量便被控制在一定的规模。
再者说了,船舱里载运太多的硝石,对移民的身体可不怎么好。
比如,对移民的呼吸道影响,引起咳嗽、喉咙疼痛或者呼吸困难。
比如,对移民的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性,导致瘙痒或皮疹。
比如,硝石粉尘飘到眼睛里,会引起红肿、疼痛等问题。
移民本来在长达一两个月的海上旅途中,就要忍受各种不适,遭遇诸多身体上和生理上的折磨,稍有不慎,就会患病死于非命。
若是因为船上载运大量硝石而造成移民非必要的健康问题,那可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既然,西夷的地界无法再获得硝石,而移民船队为了保障船上移民的健康尽量少载运硝石,那么新华境内想要获得足够的火药原料,只能另寻他途。
毕竟,军队训练和海上作战,需要制造大量的火药。
始兴石灰矿、广丰磁铁矿、分州煤矿等诸多矿场的采掘也是需要用到火药进行爆破的。
另外,腌制肉类和鱼干,也会用大量硝石进行防腐处理。
总之,新华对硝石的的需求还是相当大的,须臾不能断供。
因此,自两年前开始,新华政府便陆续兴建了十余处硝田,以这种土法制硝的途径,获取所需的硝石原料。
可能是考虑到硝田生产过程中,对人的身体健康多有影响,上头的官人给他们这些养护人员发放了不少护具,布巾(简易口罩)、皮革手套、皮革围裙以及防水皮靴,尽可能地避免在硝石制取过程中对他们身体的侵害。
其实,硝田生产的效率并不高,而且周期还很长,甚至还“挪用”了本就不多的粪肥资源,属实不怎么经济。
以新华政府中某些激进者的意思,最好是直接到智利北部的沙漠(阿塔卡玛沙漠)上去挖硝石,这要经济实惠得多。
不过,这里属于西班牙人的“合法领土”,想要跑过去挖矿,怕是会遭到对方的强烈反制。
以新华目前的实力,通过一场有限的战争,让西班牙人放弃启明岛在内的北美西北海岸地区,继而得到他们的正式承认应该不难。
因为,这片地区根本就没有被西班牙人纳入实质性管辖之下,在他们眼里就是一片不毛之地,除了无尽的森林和遍地的动物,啥值钱的矿产都没有。
而且,这里气候寒冷,远不如墨西哥和秘鲁那般温暖,若是遭到“土著”的强烈反抗,扔了也就扔了,没啥可心疼的。
只不过,这会让骄傲的西班牙人自尊心受到一点点伤害罢了。
新华的存在,其实并不会触及到西班牙人的核心利益。
但是,智利可不一样,紧邻秘鲁总督区核心所在,更是西班牙由此通往大西洋的关键航道。
你若是想要在智利北部占块地盘,琢磨着去挖硝石矿,那么西班牙人绝对会跟你死磕到底。
所以,新华在羽翼未丰、实力不彰的情况下,还是没有必要去过度刺激西班牙人敏感的神经。
可以意淫,但不能莽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