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印第安人的“叛乱”
第198章 印第安人的“叛乱”
目前,新华辖下的几座堡寨和众多移民定居点所需的基层管理人员,都是从移民群体中临时选拔出来的,然后通过不定期政治学习的方式对这些“干部”进行短期速成培训,使其能简单而高效地执行和监督决策委员会层层分解下来的诸多工作任务。
没错,囿于目前整个新洲华夏的人口数量不丰,经济结构也较为单一,为了提高发展速度和规模效应,决策委员会目前所施行的政策是高度的计划经济模式。
在年末,对整个经济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和总结后,就会根据所掌握的现有资源和人力,以及现阶段的需求重点,制定下个年度的各项发展指标和总体建设规划,然后将各个指标和计划分解并下发各个堡寨、工场、矿山以及众多的拓殖生产队。
基层管理人员若是具有高度的主观能动性,在保质保量地完成分解下来的各项指标和计划后,还能有其他额外的成果贡献,那自然会对其予以重点培养,给予他更多的晋升机会。
可要是基层管理人员受限于自身性格和能力的不足,只能因循而为,也没关系,只要将分配给你的任务能按时完成,便可通过政务考核,继续留任。
倘若,上面下发的诸多指标和计划不能如期交办,也无法给出合理的原因,那就会予以撤职处分,另行任命新的人选。
也就是说,在目前这种统一计划管理模式下,作为一个基层管理人员,你可以稍显愚笨,也可以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欠缺,但必须具有高度的执行力,去监督和管理所在工场、矿山、渔场、拓殖生产队的计划任务能如期和足量的完成。
刘大柱是新洲华夏为数不多的几个印第安裔基层管理人员,就属于那种典型的愚笨而又不知手段变通的人。
不过,他是最早一批投顺穿越众的印第安人,并主动寻求归化,还起了汉名,算是比较忠诚可靠的“自己人”。
数年前,在他所在的部落遭到黑熊部攻击时,直接逃到了始兴堡,从而获得应有的庇护。
在后来穿越众瓦解分化黑熊部及周边若干印第安部落时,刘大柱带着几个族人鞍前马后地效力于阵前,出过力,流过血,背过锅。
因而,在始兴堡“吸纳”了附近十余个印第安大小部落后,刘大柱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印第安事务”管理人员。
所谓的“印第安事务”,也就是通过武力胁迫和经济诱惑两种手段,让这些懒散了数百上千年的印第安人老老实实地按照新洲华夏人的安排,进行有组织地伐木、狩猎、耕地以及建房、挖矿、修路等诸多基础性生产工作。
嗯,说白了,新洲华夏就是要将“吸附”而来的印第安人转化为可供使用的人力资源,以加快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但万万没想到,在9月16日这天下午,刘大柱这厮在监督印第安人建造新宁堡城墙时,因为态度粗暴,肆意鞭挞印第安劳工,搞出了一个大乱子。
印第安人暴动了!
五月,两艘西班牙武装船不期闯入启明岛,先是在大鱼港袭击了努查努尔部落数艘捕鲸小船,还擒获了两名在船上学习捕鲸的新华人。
随后,他们又摸到始兴港,欲图探查我新洲华夏的实际情况。
尽管,凭借岸防炮台凶猛的火力,击伤其中一艘,并将其俘获。
但另外一艘西班牙武装船却趁机逃遁而去,在始兴港附近海域徘徊,遭到军方的火船夜袭后,最终消失于海上。
经此一事,新洲华夏上下皆意识到,西班牙人的威胁已是迫在眉睫,在未来某个时间里,他们一定会集大军杀来,一场恶战怕是免不了。
为此,决策委员会经过讨论后,临时修改了本年度的若干发展计划,将下半年的工作重心放到了整军备战上面。
武器坊开始加大力度生产制造火炮、火枪、刀剑长矛以及护甲装具,铁坊、矿山也相应的增加了不少人手,以提升钢铁冶炼规模。
陆战队和岸防炮台部队也加强了训练频次,使得兵营和海边不断地传来火炮的轰鸣声和火枪密集的炒豆声。
而作为防御重中之重的城墙,也开始大规模地修建。
此前,新洲华夏仅始兴堡有稍显完备的木制寨墙,而广丰堡(今萨尼奇市)和去年才建设的新宁堡则只有一道简陋的木栅栏。
这般防御措施,对付一下林中的野兽或者没什么武力的印第安人倒是能起到一点作用,但要是面对拥有火炮和火枪的西班牙军队,恐怕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于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军事威胁,这三座堡寨从六月间便开始修筑城墙,以便战时可以将所有的民众都撤入其中。
城墙建筑所采用的材料皆为水泥和大号城砖,一些关键部位还用上了大块的坚固条石,力保将三座小城都筑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从而能应对西班牙大军的猛烈围攻。为了赶工,除了在农闲时节调动大量民力参与施工外,还征用了一千五百余印第安人,加班加点,极尽催促。
说实话,印第安人本性散漫,不喜约束,要不是畏于新华人强大的武力,以及各种诱人的商品和食物,他们哪里会愿意服从管理,甘心被驱使。
即使被强行摁倒农庄里、矿场中,乃至建筑工地上,这些印第安人做事也极其拖沓敷衍,总想着偷懒躲闲。
枯燥而繁琐的农耕活动在本质上,其实是比较反人性,华夏民族也是历经数千年才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和精神。
而想要让这些“天真烂漫”、“性格奔放”的印第安人规规矩矩地耕田种地、营建做工,委实有些难为他们了。
而现在城墙的建设进度又要求得更为严格,力争在入冬前必须修筑成型,以应对西班牙人的入侵。
眼瞧着时间没剩多少天,新宁堡的城墙却只修了一半,引得各层管理人员不断加以催促,要求提高建设速度。
在这种情势下,刘大柱在监督数百名印第安人劳动过程中,不免对这些消极怠工的“同胞们”施以种种粗暴的方式,以迫使他们加快动作。
对部分懈怠偷懒的印第安人,他更是毫不手软地动辄予以鞭挞、殴打。
正午过后,他见许多印第安人吃了午饭后,仍旧懒洋洋地躺在地上晒太阳,立时挥舞着棍棒驱使他们赶紧上工。
可能是下手稍稍重了一点,劈头盖脸地打过去,直接将一名印第安壮妇给打破了头,然后倒在地上人事不省了。
然而,这个憨货还以为别人躺在地上是演戏,好让他收手不再惩罚,手里的棍棒犹自不停地继续殴打,丝毫没有怜香惜玉的态度。
他试图以此来警告所有干活的印第安人,勿要再行偷懒。
结果,这种行为激怒了其他干活的印第安人。
众人趁其不备,一拥而上,将刘大柱和另外两个监工扑倒在地,一顿拳打脚踢,揍了个半死,然后便如鸟兽散。
全都跑了!
当新宁堡负责人雷明煦召集数十名武装民兵赶来时,只看到城墙建筑工地一片狼藉,被打得头破血流的刘大柱等几个监工一脸苦相地坐在地上。
可能是畏惧新华人的报复,这些印第安人还知道收敛几分,并未对工地上的数十名华夏匠人动手,任其散去。
他们只是抢了一些工具和食物,便呼啸地四散逃往附近的密林之中。
面对此番突如其来的变故,雷明煦一边迅速派人将这里的情况报与决策委员会,一边向周边屯殖生产队发出预警信息,谨防那些暴走的印第安对移民发动袭击。
尼玛的,这事搞得真让人措手不及!
眼瞅着,就要进入秋收时节了,为了抢收地里的粮食,几乎所有的民力都要动员起来,必然使得城墙修筑无法获得更多的人工。
这几百印第安人全都蹿入林中,跑得无影无踪,若是想再将他们都给“召唤”出来,那可就费大劲了。
平白少了这么多劳动力,包括城墙修筑在内的诸多建设工程势必要大受影响,甚至会出现大范围的延误和停滞。
此事,必须予以果断处置,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大麻烦。
刘大柱固然处事粗糙,行为莽撞,但他终究是代表着新华政府的威权,不容冒犯。
这些印第安人不服“王化”,竟然敢公然“作乱”,那必须要给予一次雷霆打击,好让他们晓得我新华不仅有菩萨心肠,还有怒目金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