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魏渊:等着吧,明日朝会定有人弹劾你
第99章 魏渊:等着吧,明日朝会定有人弹劾你
“确神魂有缺。”
李妙真手一抹,收起真元。
魏安忽想起自己便宜老爹,道,“须招魂幡?”
李妙真一怔,看向他,“你有?”
招魂幡可不容易炼制。
齎材十分珍贵,每一种都极难获取!
魏安眸光黯了黯。
就是啊。
他怎会有招魂幡。
这是足以令人‘起死回生’的法器!
“以巫神教的手段,这位残缺的神魂定为秘法收束炼制。”李妙真神色凝重。
“解铃还须系铃人。”魏安接过她的话,道出这事的最优解。
他语气平稳,却有杀气。
赵守适时道,“李姑娘,鲁复眼下当如何…”
“我这儿有几张符箓。”
李妙真从蹀躞中的玉石小镜取出一些符箓,并将使用法门教与魏安、赵守。
“多谢圣女。”
魏安深深作揖道。
李妙真只看魏安神色便知其对此事看重。
“不必如此。”
她忙虚扶了扶,又道,“还须配合道丹维持身体消耗。”
“请圣女指点。”魏安揖道。
李妙真将一应细节交代好,道,“我亦有几位出身楚州的好友。”
“谢过圣女。”
魏安这声谢实是婉拒。
赵守接过话,“血屠三千里,楚州定然出大事了。”
朝堂大事,总要拉个个高的顶一顶。
魏安早已敲定主意。
“圣女,我先送你回去。”
“好。”
……
浩气楼
魏安从清光中走出来时,南宫倩柔正与魏渊汇报什么。
有些日子没见,二人见到魏安还是挺开心。
瞧魏安神色凝重,南宫倩柔告了一声,先离开。
“叔父。”魏安上前揖了揖,没半点拖泥带水,直接将鲁复之事全盘道出。
无外人在,魏安也不遮掩,脸色沉如水。
魏渊脸色也好不到哪儿去。
“血屠三千里,请朝廷派兵讨伐…”
“那你来我这儿是?”
他故意问道。
他何尝不知好侄儿这些时日与杨千幻捣鼓的东西。
“此前确在其他州布置了些锚点,北、西边境二州未布置。”
“这两座边境重城,往后出了什么岔子,朝堂上一些人一把将屎盆子扣我头上。”
“此外,这两州之地也没像样的稻种。”
魏安解释了句,又道,“兹事体大,我一人之言恐有人不信,来叔父这儿要点人一同前往,真有什么,到时也算个人证。”
魏渊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当口,决不可莽撞。
他未立即回应,沉吟思索。
小一会儿,魏渊道,“只打更人还不够。”
魏安立即领会魏渊的意思,“叔父,此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叔父报上去,不知又要拉扯多久。”
“打更人还不够分量,那便再请司天监辨真假。”
魏渊看着他,不言语。
以魏安与司天监术士的关系…
魏安哑然失笑,“那便请监正!”
魏渊起身,语气依旧沉稳,“越是这种时候,越该沉住气,不可走错一步。”
“你能按住没自行去楚州了结此事已十分好,你若果真去了楚州,发现什么,事后定要有人弹劾你。”
魏安自然知道这点。
真当他稀罕这太康县伯呢。
他实不愿牵累老师和书院。
又怕自己那些设想中道崩殂。
“等着吧,明日朝会定有人弹劾你。”
“那位,也该出招了。”
魏渊话有所指。
魏安想了想,作揖道,“劳叔父费心。”
“原也不单单冲你而来。”魏渊露出淡淡笑意。
魏安与叔父再敲定了些细节后,未立即回家,而是去了司天监。
“杨师兄,有十万火急之事,请师兄助我!”
魏安此刻语气全然发自肺腑。
正合杨千幻胃口。
杨千幻稍稍负手,“最难的地方交给我。”
二人在观星楼内消失。
……
翌日
平静的大和殿,暗流涌动。
一番奏对之后,刑部给事中袁雄走出文班,道,“陛下,臣弹劾太康县伯魏无恙丁忧期间,不守礼制,有违朝廷定制,有碍观瞻,损朝廷威严,请陛下严惩太康县伯,以示正听!”
来了!
一众大员精神一振。
对书院、魏渊、对魏安的第一枪,来了!
“哦?”
元景帝诧异了声,不怎么相信的模样,“卿可有凭证?”
众臣感慨。
陛下真是一名合格的演员。
可着大奉朝堂问问,谁人不知,袁雄早成了元景的话筒!
“陛下,臣绝非无中生有。”
袁雄从官袍袖中摸出一本奏折,双手献上。弹劾的奏折可依例交由内阁呈与元景。
也可如这般,朝堂之上呈与元景,露章面劾。
前者隐秘,尚有擐转的余地,不论对弹劾的人,还是被弹劾的人。
内阁可将奏折抽截。
后者几无什么余地。
当然,决断权在元景那儿。
大半刘公公将奏折呈给元景。
后者细细看过,并无不悦,反道,“魏卿到底年轻,小节不必过于苛责。”
袁雄道了声‘是’重退回文班。
一众大员不由疑惑。
这什么意思?
竟轻轻带过了!
走个过场?
他们方才准备好的弹药怎么办?
魏渊默默思索。
朝会之后,元景帝又将朝堂诸公召至御书房。
绝非他勤勉,连开小朝会。
是为淮王请饷一事。
褚相龙也到场,向朝堂诸公转达了淮王的狮子大开口!
三十万两军饷!
二十万石粮草!
引得朝堂诸公连连出生反对驳斥!
这个说去年旱灾、蝗灾、洪灾,粮食本就收的少!
那个说为抗灾,各地粮仓储备已去了大半,实在挤不出多余的!
总之一句话,没钱,没粮!
褚相龙显然也不是好相与的。
早早准备了应对的话。
抓住将士辛苦一通哭诉。
众大员仍不松口。
“走漕运从各地调派呢?”
元景这话一出。
众人心里便有数。
只怕到最后还是要松口。
元景一如既往支持他弟弟!
真奇了怪了!
换作以往,哪任帝皇会容忍亲弟弟手握这等重兵?
这般嚣张地向朝廷讨要军饷、粮草?
哪怕因淮王是三品武夫,也不必这般容忍他啊。
户部尚书出列道,“此去楚州,陆路、水路交替,消耗实在不小,到了楚州也所剩只怕不到一半,强行分派人力又恐耽误农忙。”
君臣之间的博弈,哪怕猜到结果,也要再搏一搏。
朝堂没钱,内帑没钱?
长公主蜂窝煤没少挣!
总要挤一点出来吧。
“陛下,臣听闻有蒸汽火车,可日行千里。”
褚相龙也不知有意还是真不明内情。
不仅朝堂诸公,元景也皱了皱眉。
“褚副将对蒸汽火车知之不多,以蒸汽火车轨道铺设的消耗,淮王未必等得起。”
一名大员出列道。
言语中淡淡的鄙视。
粗鄙的武夫!
啥也不懂!
褚相龙脸一僵。
气氛陷入凝滞。
“魏卿以为如何?”
元景开口,问向魏渊。
魏渊出列,道,“正有一事要禀报陛下。”
“此前魏安编了一部拼音法,助幼童识字开蒙,此法不论院长、紫阳居士、东柳先生皆以为易学易懂。”
说着,他从袍袖中掏出一张纸。
刘公公走下来接过,呈与元景帝。
后者仔细看过,露出欣慰,“以往有人称呼他‘魏师’,或有不足,往后,但凡读书之人,称他一声魏师,绰绰有余!”
“大伴分与众卿查看。”
元景十分开心。
他这一出一出的,真让人摸不准他对魏安的态度。
听闻魏安此子与长公主走动甚为频繁,难不成…
众人心中揣测。
刘公公先交给王贞文。
后者虽早已看过,此刻仍做足了样子。
“王卿以为如何?”
元景待王贞文传给下一人,问道。
“朗朗上口,一明了然,魏无恙于教化之道,当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王贞文调起得很高,不似他往日沉稳风格。
这还不止。
他对陈泰贺了贺,“恭喜陈侍郎,觅得佳徒,此生足矣。”
“首辅谬赞,岂可当得,他还须磨练。”陈泰忙拱手道。
怎么又说起魏无恙,说起什么拼音法?
褚相龙皱了皱眉头。
心中一阵咒骂!
一帮狗东西!
故意转移话题!
他正要开口提醒,魏渊又开口,“紫阳居士与东柳先生以为此法甚秒,遂遣人往各州教授此法,这些学子约定完成教授后,来京见魏安。”
“数日前,派去漳州、禹州的学子来京,之后陆续有学子从各州赶来京城,昨日祝冬等人来京,这数人起初分往剑州、楚州、豫州,约定在三州相接得宝县朋友,一同老景。”
“去剑州、豫州的祝冬等学子在宝县苦等时日,终等到分去楚州的鲁复,鲁复彼时已神魂残缺、伤痕累累,口中却仍不停念道…”
他道明前因后果,在关键时刻一顿,引得御书房内所有目光汇集。
众人只听得他沉声道,“血屠三千里,请朝廷派兵讨伐!”
御史房陷入一瞬的死寂。
元景率先爆发,“魏渊,无头无尾,将话说清楚!”
他这一句压下一些蠢蠢欲动之辈。
“陛下,绝无此事!”
可惜,仍有蠢货!
还不是旁人,是褚相龙!
一众大员心中冷笑。
他们分不清褚相龙真蠢还是有意隐瞒。
方才褚相龙口口声声淮王屡屡击退来犯蛮族、妖族。
元景冷眼扫过褚相龙,看向魏渊。
魏渊面不改色,“陛下,鲁复此刻在书院养伤,可随时遣司天监术士前去查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