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6章 红红火火

      黎家一桌酒, 让人议论好几天,等来县里的哥哥和哥夫,送来满满当当一车礼。
    又是糖又是布, 把人的眼睛都看花了。连着好几天, 寨子里的人聊天还要说一说。说要看谁的娘家能撑腰,就得看看陆夫郎。
    陆柳这几天都喜滋滋的,他怀孕反应大,炒酱的事也慢慢干不来,就捡着家里能干的活来办, 手头没闲着。
    早上喂过鸡和兔子,再料理好二黄, 他看草料所剩不多,又去剁草料, 给骡子攒存粮。这处收拾完,也看着小铺子的生意,选了正对着大门的长桌,把新得的算盘、账本、笔墨纸砚都摆上。
    他们现在还舍不得用这些新东西, 只是摆出来就感觉这铺面瞧着很像样了。和县城里的小铺子一样一样的!
    收了文房四宝,陆柳学认字更加勤奋,有事没事就拿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
    这桌酒过去没多久, 临近三月中旬,到了陆杨说的“野味日”。
    黎峰满寨子走走,收了一批野味送到县里去, 让这个野味日热闹起来。
    到了县里, 谢岩神秘兮兮的给他拿来一个认字本,也能叫做夫郎夸夸本。
    顺序如下:“我,我夫郎, 我夫郎乖,我夫郎很乖,我夫郎不乖,我夫郎能干……”
    谢岩让他自己夸,往后又写了一串。
    夸夸有重复字词,每一句字数也有区别,某一句记混了都没关系,往前对照着字词来,连蒙带猜的想一想,怎么都能想明白。
    “要是想不明白,说错了,那说明你也没很爱你夫郎。”谢岩是这样说的。
    黎峰:“……”
    不管记得吃力不吃力,他都记下来了。
    来一趟不容易,他想着学一些日常用字,这回又跟写信似的,跟谢岩说了很多他们打猎的顺口溜,让谢岩一并写下来。他会说顺口溜,到家就会照着念,一堆顺口溜排出来,识字量猛猛涨。
    谢岩又另外列了个单子,是常见野味的名字,后边标注了售价。
    黎峰跟陆柳都会认数字,看着售价,就能对上前面的野味名字,照着念念,多多用功,不久之后也会写了。
    这些东西拿回家,他跟陆柳在夜里都有事情干了。
    两人挑灯夜读,学不进去就互相念着听听,不一会儿就犯困。该说不说,读书真是养神,他俩一觉到天亮,精神极好。
    寨子大,他们家开始收山货以后,别家见山货能挣钱,有好些是自家拉去县里卖,也有几家挂牌子收山货。
    因他们家在山下,下了山,顺路就拐进他们家,占了个地理优势,寨子的人还是优先出货给他家。
    再是陆杨给的价格好,他没压价,他们收货就能给出好价。
    别家收山货,是要跟县里的铺面谈价,一般都是三到五文钱就给收了,再涨也是五、六文一斤。卖价都低,他们支摊子不久,算算账,都唉声叹气不干了。
    这样一来,陆柳那位县里的哥哥又人人念叨,说他追着给弟弟喂饭吃。有财力摆着,来卖山货的人更多了。
    山货里包括陆杨要的贵价山菌,大部分汇聚过来以后,黎峰看着时机不错,跟娘一起带着几样礼,拿上了糖和酒,去寨主家拜访,把收贵价山菌的事情说了。
    顺水推舟的事儿,寨主家敲锣放了话,使唤家里孩子赶车,一边敲锣一边喊,让大家伙捡了贵价的菌子,都送到黎峰家。
    原因不用说太详细,什么把控货源,才能卖出好价,不用跟这些人说太明白。说多了,他们还以为把货压自己手里,就能叫出价。
    只告诉他们,黎峰这儿有好价就行。
    这一圈宣传完,家中收山货的地盘就不够了。
    陈桂枝早说要请人一起弄,这下也不挑人,陈酒叫她姑姑,也在山脚住着,还参与炒酱了,炒酱是薄利,请他一起收菌子、晒菌子,就是开工钱。
    为着积极性,她根据斤数来定工钱。满三百斤一个价,满五百斤一个价。满千斤又是一个价。挣多拿多。
    因炒酱是几家合伙,县里有稳定的囤货后,各家每天炒两锅就够,再多一样收山货的活,忙得来。
    陈桂枝还找陆柳探了下口风,陆柳没意见。
    他最初主动找陈酒示好,也是想着两家的关系在,陈酒肯和他好好来往,叫他来做事没问题。
    陈酒会认菌子,但家里没有大秤,这回干活,就相当于是借了院子,他白天到陆柳这儿忙活,院子里堆不下的货,就用车拉到他跟王猛家晒着,等要送货,就两家一起拿货。
    为着他这事,王猛都收拾了一间空屋出来,又新搭了个雨棚。
    过了三月,夏季就不远了,天气多变,雨水说来就来,有个雨棚,收货方便。
    黎峰过去看了,有样学样的,在自家院子里也搭了个雨棚。
    他搭雨棚,是在小铺子门侧,支起木桩,搭上顶,再铺草席,把这一处的空地罩起来。
    陆柳笑呵呵望着,手里忙着做针线活。
    陈酒坐小板凳上,挑拣着山菌,说:“他们就是没事找事。”
    陆柳听惯他挑刺的话,已经能面不改色的应答:“挣钱的事,怎么叫没事呢?”
    陈酒是这样想的,他就是个帮工,黎峰搭雨棚是为着自家生意,王猛在家搭个草棚做什么?还收拾屋子出来,别人看见他都要笑他,说他真把这差事当自家的了。
    陆柳不知道王猛是怎么想的,总之夸人心里有夫郎就对了。
    他跟陈酒说:“大猛肯定是心里有你啊,你炒酱,他就给你到处收坛子。你收菌子,他就给你收拾屋子搭雨棚,说出来都是对你好,谁会笑话你?”
    陈酒哼了一声,端着圆簸箕,过去找他姑姑,不搭理陆柳了。
    陆柳还以为哪句话又说错了,把人惹生气了。
    这也没关系,他们经常这样。维系住现在的交情,两人不会骂起来、吵起来就行了。他反正是不会追过去哄的。
    眼看雨棚搭完了,他放下手里活计,进屋给黎峰倒了一大碗热茶,让他喝了解渴,也歇息歇息。
    陆柳现在不缺衣裳穿,正在做鞋子。上回他看黎峰下山,脚肿成那样,都没个合脚的鞋子穿,心里就疼着。当天没法子,给他编了一双大草鞋将就着。这阵子得空,眼看着要换季,他被家里人催着,先做了两身新衣裳换着穿,手里得空,就又抓紧做鞋子。
    黎峰忙过这头,他就把人拉到小凳子上坐,让他试试鞋子大小。
    陆柳纳好鞋底,缝好鞋面,两头只首尾缝线,虚虚连着,要让黎峰上脚试试,看看大小高矮。
    这双鞋是照着肿脚丫的大小制的,长度肯定够,关键是鞋面的高度。黎峰脚背高,鞋面低了挤脚。陆柳把鞋面做得大,比比高低,可以收收边,不然后脚跟空,脚背也空,这鞋子不跟脚,穿着难受。
    做一双大鞋子备用,再又做一双新布鞋穿。
    黎峰最近常去县里送货,除了山菌野味,各家菜园子的青菜长好,他也收了要送过去。
    去县里么,就穿体面点。免得见了哥夫,黎峰被人比下去,心里不痛快。
    去年到今年年初,谢岩都穿得灰扑扑的,他们几次见面,都没觉着有什么。
    如今谢岩去上学了,里外被料理得好,穿的衣裳颜色亮堂,用料也好。
    他们山里人,不跟人比衣料,至少要干干净净,太旧太破的衣服鞋袜,就留着在家干活穿。
    两双鞋子一块试过,陆柳拿炭笔划线,做个标记,就能继续缝制了。
    黎峰暂时没别的事,另搬个小凳子过来,挨着他坐,跟他说说话。
    “你感觉好吗?院子里杂味多,闻着难受不?”
    他就怕陆柳闻见腥气想吐,野味都是出去收货,没让人送过来。
    但人来人往的,猎户下山也是经过他们家,总有味道传来。
    陆柳还好,他这阵子吃得好,睡得好,心里也没特别惦记的事儿,吃喝上不大顺利,总会呕着想吐,慢慢换着菜式,他每顿都能吃个八分饱,并不难受。
    院子里的味道是有些杂,他每日待着,闻习惯了还好。
    陆柳还想印书卖,寨子里好些人来问了,他家纸没了,没法卖。
    “大峰,你下次去县里,要买些纸墨回家。顶针要买一个,顺道买些白线回来,我看我们那几本画册,都是用白线缝的。”
    他缝书是用麻线,灰扑扑的,不好看。
    黎峰应下,再问他:“馋不馋猪蹄?想不想吃肘子?”
    陆杨送来的吃喝多,一般的吃食都不缺,这种硬菜难得吃一回,黎峰每每问起,陆柳都馋得流口水。
    黎峰又跟他说猪头肉好吃,猪耳朵也好吃,陆柳小幅度点头,馋又不敢表现得特别馋,还心疼银子:“不是才吃过吗?过阵子再吃吧。”
    黎峰擦擦他的嘴巴,陆柳也擦擦嘴巴,根本没有流出口水!
    他哼哼道:“你真是坏。”
    黎峰再问他:“吃不吃?”
    陆柳就点头:“想吃。”
    黎峰又问他想吃什么,非要陆柳自己说出来。
    陆柳也坏,跟他说:“想吃鸡。”
    黎峰笑不出来了,戳戳他脸蛋,起身干活去。
    地里的菜长出来了,先把韭菜割了。
    割完自家的,他赶着骡子出去吆喝一声,谁家要卖韭菜,也抓紧割了,拿稻草捆起来。
    一年四季,也就冬季的青菜能叫价。别的季节都便宜。
    寨子里有人收,大家就搭着卖一卖,挣个零头。自己是不会去县里卖,那点零碎,不够一顿饭钱的。
    一把韭菜一斤出头,按照一斤算,每把两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