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77章 全家都是造反狂魔(61)

      第777章 全家都是造反狂魔(61)
    天子下令封锁消息,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对太子杀人的处罚很快就在长安城传开了。
    且不提太子护卫与亲隨们作何感想,只那些正义人士,便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不少人都自发前往廷尉府和御史府,请求他们上奏天子,严惩太子。
    无论如何,这事不应该以一个巴掌结束。
    这时,一个自称太子门客的人出面,说太子体察民情太过劳累,意识恍惚间才会將那对夫妻杀死,杀人不是太子本意,何况太子已经受到了惩罚,隨行五十多人都死了,而且也已经好好安葬了那家人,並给他们的亲人赔礼道歉了。
    这话一出,非但没能平息怒火,反而像是在本就沸腾的油锅里点了一把火一般,將所有人的怒火都烧了起来。
    惩罚?
    一个耳光的惩罚吗?
    再说太子护卫和亲隨,他们是受了太子牵累,替太子而死,並非那可怜的一家三口所害。
    至於“赔礼道歉”,如果真正了解过那家人的处境,就不会在他们一家人枉死后还將金银送去给欺压他们的族亲手中了。
    如果杀一人把他好好安葬並给他的仇人送去金银就能问心无愧的话,这世上不知道会出现多少枉死的冤魂。
    再者,那被“好生安葬”的到底是不是那一家三口的尸骨还不好说呢!
    面对士子的质疑,百姓的怨恨惶恐,朝堂採取的措施是,將那些传播“谣言”的人都抓起来,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可物极必反,朝堂越是施压,民间的悲愤情绪就越是激动,越是难以压制。
    人们的愤怒怨恨就犹如瘟疫一般,从宫內到宫外,从长安到临近的县乡,继而传遍天下。
    等到接连发生了几起士子被杀,百姓被屠的事件,又引发了数起小规模的反抗暴动之后,朝堂仿佛才意识到光靠打压並不能平息百姓的怒火,他们还需要做一些事。
    可该怎么做呢?
    人是太子杀的。
    镇压的命令是天子下的。
    现在察觉方向不对,难道还能让天子承认自己犯了错,向他脚底下那些卑微低贱的螻蚁道歉不成?
    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民怨只会更多更深更重,反抗也会愈加频繁激烈。
    ……
    新的一年又来了。
    锦晏刚睡醒,就听到外面传来了萧去疾的声音,“翁主醒来没有?”
    听侍女说锦晏已穿好衣服后,他便將他带来的新衣服拿给锦晏看。
    十分漂亮的红色衣裙和披风,绣工十分精致,上面纹里还藏著“晏”这个字。
    锦晏看了一眼便欣喜不已,她抓住衣服看了看,激动道:“北地来人了?”
    这是阿母亲手绣的衣服。
    萧去疾揉了揉她因睡觉而凌乱的头髮,温声道:“是阿母派人送来的,你快穿上看看合不合身,回头我画几幅画送到北地去。”
    他们离开北地太久了,阿母不知道他们俩长大了多少,是胖了还是瘦了,总担心他们衣服不够穿不合身,因此做了好几身衣服,他拿给锦晏的是其中最小的一身。
    但锦晏穿上后,还是稍微大了一些。
    来长安后锦晏生病的次数比往年在北地频繁了不少,且又见到了太多人间疾苦,劳心劳力,身体一直很消瘦。
    阿母若是知道,定要心疼坏了。
    像是知道萧去疾在想什么,锦晏立即道:“二哥,这衣服合身呢,我很喜欢。”
    萧去疾眼眶微热,摸了摸锦晏的脸颊,嗔道:“就你聪明,跟我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我知道该怎么回信。”
    锦晏眼睛含笑,“那二哥画我,我画二哥表兄还有大父!”
    萧去疾闻言笑了起来,“恐怕不成,待表兄回来,定要与我抢这份差事的。”
    才说著,门外就响起了一个爽朗噙笑的声音,“你又当著小晏儿的面说我的坏话!”
    话音落下,一身白衣的钟行也来到了两人面前。
    发现他肩头湿了一块,锦晏不由多看了两眼,注意到她的视线后,钟行解释道:“早上出了趟门。”
    无错版本在读!首发本小说。
    锦晏却面露怀疑,“是早上出了趟门,还是晚上出去后早上才回来?”
    钟行:“……”
    萧去疾:“……”
    微微沉默后,钟行用余光瞥了一眼萧去疾,萧去疾嘆了口气,一脸无辜。
    他可什么也没说。
    只怪妹妹太聪明了。
    被拆穿了,钟行也不尷尬,他笑著道:“知道你聪明,表兄也没想骗你,这是舅母送来的新衣服吗?我们小晏儿穿著真漂亮。”
    面对盛讚,锦晏面不改色,只是审视的看著钟行。
    对视片刻后,钟行也嘆了口气,“別看了別看了,表兄没被皇帝的郎卫杀死,要被你的眼神嚇死了。”
    锦晏和哥哥顿时都担心的看向他。
    钟行瞭然,只好当著他们的面转了个身,表示自己並没受伤,可想起什么时那种心有余悸的眼神,却表明事情根本没那么简单。
    锦晏福至心灵,问道:“表兄,你见那些起义者了吗?”
    自从太子杀人事件发生后,朝堂的一系列操作引发的民怨至今还在沸腾。
    冬日凌久,大雪不止,许许多多深知自己根本熬不过这个冬天的人,便与那些施捨他们粥饭的反抗者一起,加入了给朝廷添堵的行列当中。
    之所以说“添堵”,不是瞧不起他们的起义,而是他们人数太少不成编制,成员又都是一些活不下去的老弱病残,且没有明確的行动纲领,他们起事频繁,却只败无胜,且像是隔空瘙痒一样,无法对朝廷统治造成半点实质影响。
    正因如此,朝堂也只把他们当作“乌合之眾”,丝毫不会重视他们,甚至不少官员都在有意无意地纵容这些起事,想藉此消磨他们的生命,让他们在一次次起义中悽惨的死去,这样一来,朝廷也就不用再费心费力准备救灾了,他们也不会因为监管不力而受到处罚。
    可那些敢於拿起屠刀的人,当真是乌合之眾吗?
    锦晏冷笑。
    天子,权贵,世家,所有这么想的人,都將为他们的傲慢愚蠢付出最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