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陈铭散烟!许得胜:供起来!
第248章 陈铭散烟!许得胜:供起来!
情况上报到总部后,总部给出了回复。
同样是买!
4.4吨酒水,换二十辆坦克,这笔买卖是非常值得的。
酒水是用粮食酿造的,属于可再生资源,无非是消耗一些粮食罢了。
获取途径也多,可以自己酿造,可以从老百姓手里收购,可以从其他地方购买,还可以从鬼子伪军手上缴获。
但坦克这种装备,那可是想获取都没地方获取。
这次能以两百五十升酒水换一辆t-26,那绝对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到的好事。
要换做山城,别是4.4吨了,就是44吨他们也愿意买。
所以,得知情况后,总部略微思考后,直接拍板同意购买!
上报到后方后,同样获得了许可。
无论是陈铭还是总部,后方,都一致认为,这笔交易是值得的。
只要能消灭小鬼子,日子苦一点没关系,都是这样苦过来的。
从古至今,我们从不缺乏能吃苦的人。
统一意见后,指示发到了许得胜处。
许得胜得知后,心中了然,继续拉着帕维尔喝酒,维护这条线。
讨价还价的阶段过去后,两人又重新变成了好哥俩,要不是外貌不同,还真以为是亲兄弟呢。
两人都很高兴。
许得胜高兴自己这次立了功,利用自己的优势给根据地争取到了20辆t-26的交易。
有了这批坦克补充到特种支队当中后,不仅可以把之前战役损失的坦克补回来,还能加强装甲大队的战斗力。
同时牵上了帕维尔这条线,以后坦克后勤维护的零件获取也会轻松很多。
而帕维尔高兴,则是因为自己搞到了一大批酒水。
其实,交易的这批坦克,应该是算在两个师的武器清单当中。
因为独立支队将鬼子的战车第三师团包围在了包头,并且独立支队自己就拥有一支坦克部队,拥有使用坦克的技能。
于是远东苏军开会后在讨论,要不要在两个师的装备中,增加一批坦克的支援。
以此增强独立支队的装甲力量,让他们更有机会消灭包头的鬼子战车师团。
战车师团在鬼子那里重要性很高,要是独立支队真能把包头的那一个战车师团消灭了。
那么鬼子关东军的注意力,将会被独立支队牢牢吸引住。
这是苏军愿意看到的,所以远东军司令部开会讨论,要不要增加一批坦克的支援。
帕维尔来的时候,司令部讨论中更倾向于增加。
后面不出意外的话,确实有极大的可能在第二批武器弹药运输的清单中增加一批坦克。
于是帕维尔在许得胜试探的时候,就顺水推舟应了下来。
准备利用信息差吃一笔物资的回扣,于是才有了这场交易。
帕维尔能作为代表来运输物资,自然是有一些自己的关系的。
等回去后再将情况上报,把酒水分出去,到时候就没什么问题了。
不然就凭帕维尔一个上校师长,怎么可能有胆子卖出去20辆坦克。
坦克可是重要的军用武器,每一辆都是有数的。
况且帕维尔的师里就四辆坦克,根本无法满足20辆的需求,势必要从其他师搞到坦克。
这也是为什么帕维尔死活只同意交易20辆坦克的原因。
计划的16辆加上他自己师的4辆,可不就20辆嘛。
酒桌上,两人各自怀着各自的心思喝着酒,最终以帕维尔被许得胜放倒而结束。
将帕维尔喝倒后,许得胜起身走到了营地外,塞外的寒风吹在他的脸颊上,让他清醒了很多。
“安排人将帕维尔上校安顿好,然后开始清点武器拉回去。”
许得胜开口说道,眼中闪着精明。
帕维尔喝醉后,交接武器的人变成了他的副官。
交接过程没出现什么意外,许得胜和副官确定清单后,就完成了交接。
为了保密,没有正式签字这些流程。
毕竟现在国府才是明面上的正统,双方之间需要签字履行国际义务。
而对于我军,为了保密及涉及政治纠纷,仅通过内部清单、密电或口头确定。
完成交接后,许得胜就带人将武器弹药运回根据地。
武器大致数量如下:
莫辛-纳甘步枪一万支;ppsh-41冲锋枪约1200支,dp轻机枪 256挺,马克沁重机枪128挺,反坦克步枪 300支。
野战火炮 96门,其中76毫米m1902/30师炮64门,122mm m1938榴弹炮32门。
45mm口径的m1937反坦克炮48门,25mm口径72-k高射炮24门,120毫米迫击炮36门。
卡车/牵引车 140辆,连级配无线电台(120台)。
子弹600余万发,各类炮弹两万余发。
这么多的武器,运输是一个难题。
苏军只答应运输到集宁,剩余的路程就要由独立支队自己想办法了。
不过这难不倒陈铭,咱们什么没有,就是人多。
独立支队自己也有汽车和牵引车,加上这次苏军援助的140辆,运输火炮没什么问题。
剩余的弹药,枪支,采用人力加畜力的混合运输模式。
现在独立支队刚刚打完一场战役,兵力正是集结的时候。
鬼子在绥远现在仅剩下一个被包围的战车师团,在晋北仅剩下一个大同。
运输的路上不会出什么意外。
就拿大同的鬼子来说,别说去找独立支队运输物资队伍的麻烦了。
独立支队能不来找他们麻烦,大同的鬼子就谢天谢地了。
为了增强大同的防御,防止独立支队在攻打完绥远,集宁后回头头来打大同。
鬼子在大同增派了一个联队的兵力,加上原有的大同守军,总兵力来到了两个联队差不多七千余人。
这是驻蒙军最后的力量了,代价是抽调了武城的兵力,导致武城防御力极度空虚,鬼子只能从北平增加一些兵力加强武城的防御。
两个联队的兵力,防守大同没什么大问题,但要是敢离开城市去野战。
面对独立支队的主力,鬼子根本就没信心。
毕竟在火力方面,鬼子逊色于独立支队。
鬼子知道独立支队手里有一个装甲大队,这次他们的坦克联队的覆灭,与这支装甲大队绝对脱不了干系。
而现在鬼子华北主要的装甲力量,还被独立支队包围在了包头。
面对独立支队的装甲大队,鬼子的两个联队还真没有在数倍于自己并且敌人还有装甲力量的情况下,和独立支队在野外较量。
所以这次武器的运输,陈铭可以慢慢来,不用担心鬼子来找麻烦。
“我倒希望小鬼子能主动来找咱们的麻烦,不然鬼子缩在大同的乌龟壳里,咱们还得明年才能把他们敲掉。”
在集宁的临时指挥部中,陈铭看着武器运输的队伍,朝着身边的许得胜说道。
“不就是鬼子的乌龟壳嘛,等咱们熟悉了这批火炮,把炮兵部队训练出来后,到时候就算鬼子的乌龟壳再硬,咱们也能把它掀翻了。”
许得胜自信的说道。
手里的家伙事硬,腰板就挺得直。
西欧战场的战争烈度,可不是东亚战场能比的。
就算远东苏军只是二线部队,其炮火力量也远超鬼子。
以陈铭现在手中的力量,等掌握了新武器后,就算是鬼子最精锐的师团,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陈铭也敢碰一碰。
就大同的这七千鬼子,许得胜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也正常。
不过是一些二线部队的鬼子,靠着大同的坚固工事才能站稳脚跟。
真要野战,不过是多送一些武器装备,给田地增加一些肥力而已。
不过,就算看不上鬼子的实力,陈铭还是说道:
“现在在晋北这块地方,咱们比鬼子要强。”
“但咱们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敌人,真和鬼子交战时,一定要慎重,不能掉以轻心。”
“你现在也是一支部队的军事主官,应该知道,我们的每一道命令,背后都关系着无数战士的生命。”
爱兵如子,用兵如泥是一个成熟指挥官应该具备的素养。
“领导,我明白。”许得胜听着陈铭的话,重重的点了点头。
到了他们如今的地步,愈发明白自己肩上的重量。
以前部队规模小时,就算决断有错误,影响也不会很大。
而如今,要是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断,就有可能导致一个地区的局势完全崩坏,进而影响全军的形势。
站得越高,应当更加的谨慎。
“嗯,得胜,这次干得不错,等回去后我再给你请功。”
陈铭抽出一支烟,递给了许得胜。
许得胜看到烟盒的一瞬间,眼神猛地一凝。
“领导,这难道是?”
“嗯,奖励你的。”
陈铭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许得胜得到了陈铭肯定的答复后,呼吸有些急促,双手有些颤抖的接过了烟,小心翼翼的呵护着。
他可是从大彪那里听说过,陈铭首长有几包特殊的烟。
可是一直无缘见到,平时也没见过陈铭抽。
听大彪说,当初陈铭回来后,自在总部散出去过几支,剩余的全都收了起来。
这次察绥战役,陈铭也只在总攻开始之前抽了一支。
没想到这次陈铭竟然会奖励自己一支,许得胜心里难言激动。
仿佛手里拿的不是一支烟,而是重若泰山的宝贝。
“领导,我能先抽自己的,这支烟留着回去吗?”
许得胜面色红润的问道。
看到对方这个反应,陈铭笑了笑。
自己当初第一次回去也是这副样子。
“随你,你就算拿回家供起来都可以。”陈铭笑着说道。
“嘿嘿,是要供起来。”许得胜傻笑道。
“哈哈哈。”
听到许得胜这番话,陈铭笑了起来。
将武器顺利运回独立支队的总部后,一群不速之客来了。
看到来人,陈铭就有些头疼,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让他们找不到自己。
“陈铭,准备跑哪去啊?这么不欢迎我们吗?”
一个身披皮大衣,手拿马鞭的汉子看到陈铭后,立马大声的说道。
陈铭看到旅长,揉了揉眉心后换上了笑脸。
“哪能啊,旅长,各位首长,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
看到陈铭这幅样子,众人哈哈大笑。
“什么风?我们可是闻到了武器大炮的味道,好闻得很嘛。”
“你小子最近可是发了一笔大财,我们怎么能不来恭喜你呢?”
旅长笑着说道。
一万多支步枪,四百挺机枪,两百多门炮,还有五百多万发弹药。
这么多的武器弹药,可以说陈铭现在是全军最富有的人了。
打土豪,那可是咱们的传统。
现在旅长不就是带着人来发挥优良传统了嘛。
陈铭听着旅长的话,看着旅长背后级别一个比一个高的人,心中知道今天不出点血怕是不能善了了。
他倒不是反感将武器弹药分出去。
独立支队这次获得这么多的武器弹药,自身是用不完的,武器富裕非常多。
把富余的武器分给其他部队,那是纪律。
陈铭作为老师的学生,视野自然不止在一个独立支队,看得是全局。
只不过旅长这次就这么带着一种恭喜发财的人来,让陈铭有些猝不及防。
陈铭头疼的,是这么多首长的安全。
这么多人一起来,也不怕路上有什么危险。
简单的寒暄之后,陈铭就带着旅长和几位首长进入了独立支队的会议室。
会议议题自然是武器分配情况,当然会议开始前对陈铭的关心肯定是少不了的。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嘛。
会议开始后,陈铭按照在集宁就想好的方案,将分配方案说了出来。
简单说,主要是将轻武器,一部分重武器,按照各根据地的作战强度和需求进行分配。
比如晋南的我军部队人数多,作战烈度也更高,所以分配的就多。
晋绥的人少,还有独立支队作为屏障,作战烈度较低,分配的自然也少。
按照这些条件,陈铭进行了合理的分配计划。
当陈铭说出自己的分配计划时,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
无他,陈铭太大方了,几乎将这次援助的武器中的轻武器全拿出来了,弹药也拿出了大部分。
可以说诚意非常的足,每个根据地到手的武器弹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单说旅长就拿到了三千多支步枪,三十多挺机枪,还有十二门炮。
弹药也获得了八十万发。
其余各根据地也获得了不等武器弹药分配。
当然,这个炮不是这批苏械,而是陈铭准备替换下来的小口径火炮。
一下子拿到这么多的武器弹药,众人怎么可能不高兴呢?
毕竟这可是“打土豪”获得的武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