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46章 苏军震惊!加大援助!

      第246章 苏军震惊!加大援助!
    陈铭要关心的,是接下来根据归绥和集宁,继续周边扩张,控制更多的地盘。
    对包头的鬼子战车第三师团的封锁也要增强,防止对方突破封锁跑了。
    同时,向北打通与远东军的联系也要做,将援助的武器火炮全拉回来。
    要不趁着现在还没有入冬抓紧把火炮拉回来,等天冷了就得拖到明年四五月了。
    接下来的几天内,陈铭统筹着队伍继续扩大战果,控制着周边地区。
    归绥和集宁的一战,基本上把鬼子在绥远的主力打光了。
    剩下的地方,守军都不多,都可以称得上跑马圈地了。
    没有了鬼子作为靠山,德王的部队被许得胜的骑兵支队当成狗到处撵,斩获颇丰。
    武川,四王旗,察哈尔右翼几个旗.。
    依托集宁和归绥两座城市,独立支队的势力范围快速扩张着。
    最终扩张到与北路军接触后才停下了脚步。
    毕竟现在北路军还是友军,双方之前也有过合作,还不宜产生冲突。
    期间,北路军副官还提出,他们是绥远的长官,要求独立支队的部队撤出归绥,将归绥还给他们。
    对于这个无理的要求,陈铭直接拒绝了,也根本不可能同意。
    他们费了不小的代价,好不容易才把归绥和集宁打下来了。
    你们动动嘴皮子就想让他离开,把地盘让出去?
    打鬼子的时候没见,打完了知道回来抢东西了。
    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陈铭也没工夫去管这些事,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许得胜传回来的消息。
    许得胜的骑兵支队一路向北,遇到了外蒙地区的远东军。
    独立支队在绥远,察哈尔的动静很大,又有之前的谈判。
    双方接头很,很快就建立了联系。
    当远东军得知独立支队的战果后,非常的震惊。
    毕竟在他们印象里的八路,装备非常落后,连他们最差的新兵师都不如。
    竟然能打出这样的战果,还把鬼子的一个装甲师包围在了包头。
    这样的战果根本就不像是八路能打出来的战果。
    起初远东军还不相信,直到他们上报后派出代表考察后,这才相信了这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贵军竟然以无装甲力量,从日军手中靠着缴获,发展成一个装甲团,真是让人震惊啊!”
    “这件事就是一个军事奇迹,正常战术环境下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远东军代表得知特种支队的情况后,感叹的说道。
    接待远东军代表的是以周卫国和许得胜为首的两人。
    周卫国懂技术,负责技术军事方面的接待。
    而许得胜嘛,除了他是骑兵支队的支队长外,还有一个原因。
    许得胜特别能喝,喝白酒跟喝水一样。
    即便是远东军的代表,许得胜一个人就能把这些人喝倒。
    在代表队来的这几天里,许得胜得到了陈铭的特许,算是好好的过了一下瘾。
    而靠着许得胜的海量和豪爽,同样获得了远东军代表的认可。
    对于老毛子不对是老大哥来说,你比他们能喝,那什么都好谈。
    几天的接待后,老大哥代表们带着陈铭送的高粱酒,满意的回去了。
    之所以没送汾酒,是因为口味的差异,汾酒豌豆制曲的“青草味”不符合苏军的口感。
    但高粱酒的口感主原料是高粱,苏联伏特加的是黑麦和小麦,两种酒的差异并不大。
    而且因为高粱酒55-55%的酒精度数高于苏军伏特加的40%,高粱酒更受苏军的欢迎。
    毕竟酒精度数越高,御寒的效果越好。
    远东军代表回去后,将情况汇报了上去。
    而慈父得知独立支队的情况后,同样非常惊讶。
    本来只是打算支援一点老旧的装备以吸引鬼子关东军的注意力。
    没想到独立支队的战斗力竟然如此强悍,竟然拥有自己的装甲力量。
    这些装甲力量还不是自己生产的,而是从日军手中缴获而来的。
    诺门坎战役中,苏军知道鬼子虽然战术和装备落后,没有跟上时代。
    但鬼子不怕死和疯狂,同样让苏军印象深刻。
    独立支队能从这样的鬼子手中缴获发展出一支装甲力量,可见其实力。
    关键是,现在鬼子还有一个装甲师(战车第三师团)被一群以步兵为主的八路,包围在了包头。
    以现在的情况,这支装甲师被切断了补给还是一支孤军,被消灭是迟早的事。
    了解了独立支队的情况后,慈父的心思发生了一些转变。
    现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正在惨烈的鏖战中,双方都在不停的往里面投入军队。
    在这个关键时期(德军进攻阶段是7-11月,苏军反攻是11-次年2月),远东地区是绝对不能有威胁的。
    要是能多援助一些装备,让独立支队继续发展,把鬼子关东军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那是再好不过的买卖了。
    于是
    “不错,这一仗咱们没白打,前段时间的酒也没白喝。”
    “两个师的装备,加上一些条件的松口,咱们这次不仅消灭了小鬼子,还极大的壮大了自己。”
    陈铭很高兴。
    苏军援助的武器变多了,新增了一个师的装备。
    这个师还不是之前那样普通的师。
    这意味着,他将拿到上百门的野炮,以及大量的武器弹药。
    最关键的是,这批武器是不钱的,不像后来的援助,是要还账的。
    对于陈铭来说,这简直就是白给的东西,拿到手中能不香吗?
    至于这批装备的条件是吸引鬼子关东军的注意力,对于陈铭来说,那是顺手的事儿!
    就算苏联不提,陈铭也要和鬼子关东军掰掰手腕。
    “等拿到了这批火炮,咱们的炮兵支队也能正式组建起来了。”
    两个师的火炮,那就是96门野炮,48门反坦克炮,还有120毫米迫击炮36门。
    这么多的火炮,加上独立支队原有的火炮,组建一个炮兵支队完全没有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军工技术的援助。
    毕竟远东军的运输线就靠着一个西伯利亚铁路维持着,他们自己运输补给都困难。
    从远东军的驻地在运到独立支队的驻地,又是一道苦难。
    与其每次运输都耗费巨大,还不如直接把生产设备也运过来,让独立支队自己生产。
    当然,苏军也没那么大方,给的技术都是轻武器技术以及小口径火炮技术。
    大口径的火炮以及炮弹生产技术,对于各国来说都是核心技术,不可能轻易给出去。
    野炮的炮弹补给,依旧还要靠援助。
    但就算是这样,这批援助的价值依旧非常巨大。
    陈铭现在在军工生产方面,愁的不是原料不够,而是设备不够。
    毕竟当初大同的缴获有限,鬼子的军工设备大多都在东北地区。
    大同的设备并不多,多是生产原料运往其他地方生产的工厂。
    如大同石墨厂,大同炼钢厂,大同厂等等。
    手中的工业设备有限,兵工厂的生产效率自然受限。
    对于陈铭来说,原料肯定是不缺的,根据地这么大的地盘物资矿产丰富,就算生产效率扩充五倍都能供应上。
    缺的是足够的生产设备。
    而有了这批援助的机床和技术,纵横千里的根据地的矿产物资就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了。
    有了设备和技术,兵工厂技术人员的培养速度也能变快,为以后的工业化打好基础。
    可以说,得到了这批武器,独立支队的战斗力能实现跨越性的提升。
    “果然啊,尊严和发展都是打出来的,等着别人施舍,腰杆子一辈子都硬不起来。”
    “咱们自身硬,别人才会正眼看你。”
    独立支队总结会议上,陈铭笑着说道。
    “不错,老陈的这句话说得深刻啊,咱们能发展到如今的程度,靠的是咱们自己一枪一枪慢慢打出来的。”
    “小鬼子为什么怕我们,咱们的根据地为什么会这么大,咱们为什么能站稳脚跟?”
    “靠的就是咱们自己实力强,打到鬼子怕我们!”
    “自己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政委张正则也开口说道。
    “嗯,政委说的对,咱们要继续变强,强大到谁都不能忽视我们的存在。”
    “要让世界各国都看见,咱们国人,脊梁骨也是挺得板直!”
    “马上要入冬了,等装备到了之后,要趁着冬天这段时间加紧训练,明天开春之后必须把队伍编练起来。”
    陈铭开口说道。
    苏式火炮和日式的不同,想要熟练使用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
    不过还好苏式火炮属于傻大粗的类型,操作比较简单,操作的难度不高。
    远东军同样承诺会派一批炮兵过来教授炮兵技术,训练的难度会更低。
    同样,这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独立支队的炮兵,打得准,但对于火炮集群的使用还是不如苏军的。
    都说苏军的火炮傻大粗就觉得苏军火炮玩得不行。
    但恰恰相反,苏军的火炮玩得很六,能在东线战场压制住德军,足以见其水平。
    技术的学习,什么时候都不会嫌多。
    开完独立支队高级干部的总结会议后,陈铭开始主持庆功会。
    庆功会上,陈铭给这次立功的部队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本次察绥战役,战果非常巨大,其中立功的部队和个人数不胜数。
    有在歼灭鬼子战车第13联队中以单辆坦克消灭鬼子三辆坦克的。
    有单兵靠着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炸毁鬼子两辆坦克的战士。
    有单兵单人击毙十七名鬼子,十三名伪军的战士。
    还有以一个排,俘虏伪军一个团的。
    这些对于个人和连排来说都是巨大的战果,值得载入史册。
    对于这些杰出的个人和集体,陈铭都一一的给他们授勋。
    这还只是独立支队内部的授勋,后续陈铭还会安排他们回后方接受授勋。
    对于大集体,陈铭同样进行了表彰。
    比如此战中消灭鬼子战车第十三联队的加强第二大队和特种支队,同样授予集体功勋。
    除了战功之外,陈铭还单独表彰了许得胜,表彰他能喝,在接待远东军代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得胜在陈铭授予功勋时,整个人都美滋滋的。
    虽然他如今也不缺功劳了,但靠着能喝酒,就给部队争取到了那么多的东西,还获得了表彰,这让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那几天里,他喝酒可是喝爽了,几天就喝了以前一年的量。
    以前因为纪律,他虽然也能沾点酒,但敞开了喝那是不可能的。
    作为一支部队的军事主官,要是敢在作战时期喝醉,去陈铭的指挥部喂马都是轻的。
    可这次,不仅可以放开的喝,竟然还因为能喝受到了表彰。
    这种美事要是多来几次就好了。
    庆功会持续了一个下午。
    陈铭对每一个立功的个人和集体都进行了表彰。
    表彰结束后,他将那些需要总部决定的表彰报了上去。
    结果基本没什么意外,陈铭上报的表彰,通常只会高不会低。
    至于陈铭自己,对于如今的他来说,已经不需要这些东西了。
    独立支队内部进行表彰庆功的时候,外界同样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次的战役,是一场战略级的战役,引起的连锁反应,足以掀起惊涛骇浪。
    以前的战役,哪怕是大同战役,都只是区域性的战役。
    而这次的察绥战役,从名字上看都知道,它涉及范围之广,参战兵力之多,歼敌战果之盛。
    我军掌握的所有舆论媒体,全都不留余力的进行宣传。
    “号外号外,察绥大捷!”
    “号外号外,独立支队拿下归绥,歼敌无数,重创日军装甲师团。”
    “号外号外,日军颓势已显,反攻的时候到了!”
    “.”
    各大报社进行着铺天盖地的宣传,标题一个比一个夸张。
    甚至有一家报社,把这场战役标志成抗战的转折点。
    鬼子对于这些报社的宣传,自然采取了封锁的策略。
    然而,这种时候,从来都不缺不怕死的国人。
    即便日军出动了大量特务在占领区内封锁消息,这些消息依旧流传开了。
    属于是越堵扩散得越快。
    仅仅几天功夫,大江南北的人们都知道了这场大捷!
    对于全国人民来说,这场胜利,是提前给过年准备的最好的礼物。
    很多地方还没过年就放起了鞭炮,即便是一些拮据的家庭,也拿出了一些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庆祝。
    陈铭的声望,已经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跃成为国内名声最盛的将领。
    根据地内因此迎来了大量的人口,进一步提升了战争潜力。
    而当后续一系列的绝密的细节慢慢放出来后,这场舆论被推向了更高潮!
    ps:推荐一本书《抗战:我真不懂什么叫特种作战》,军事大精品作者新作,质量有保证,可以放心阅读。拉胯了回来骂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