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9章 算无遗策·王云裳

      宣平坊。
    琅琊王府。
    王昭文收起了奏报,事情果然跟姐姐谋划的一样。
    “陆大帅那边有什么动静?”
    户部侍郎李安石答话。
    “下朝之后,与定国公回府喝酒。”
    “线人匯报,多是聊了一些战场的事情。”
    “再无其他。”
    魏谦接话:“龙渊李氏、河东裴氏、弘农杨氏。”
    “三家相聚,密谋何事,不得而知。”
    “不过大帅在三日后,宴请城中富商望江楼商谈。”
    “想来三大世家不会善罢甘休。”
    王昭文沉思一番,忽然想到了什么。
    “江南道郑伏龙管辖之地湖州,是不是发生了一起动乱?”
    李魏两人对视一眼:“正是。”
    他心有谋算,让下人备轿进宫。
    未央宫。
    王云裳还在批阅奏摺。
    就听得宫女来报,国舅求见。
    怀揣著疑惑,放下了手中的奏摺。
    王昭文屈身行礼。
    “微臣拜见皇后娘娘,愿皇后万福金安。”
    王云裳抬手赐座,屏蔽左右,轻声问道。
    “大哥你怎么来了?”
    “李观澜受我们挑唆事情已成,如今陆沉舟与世家视同水火。”
    王昭文开门见山:“湖州动乱,郑伏龙平叛失败。”
    “我想可以做些文章把苗头引过去,不让他们的视线落在我们的身上。”
    如今局面非常明朗。
    一旦得利,马上就有人怀疑这件事的幕后主使。
    所以,必须要有第三方从中搅局,祸水东引。
    王云裳才思过人,很快就明白了大哥的想法。
    “定国公站队陆沉舟。”
    “而郑伏龙前线失利,这就让世家拿到了把柄。”
    王昭文微微頷首,笑道。
    “最为关键的是,这个湖州的叛军姓李。”
    话分一头。
    陆沉舟从定国公府出来后总觉得不对劲。
    郑擒虎说得对,这件事的背后像是有人在故意挑动。
    玛德,这群老古董玩弄人心一个比一个厉害。
    他怎么可能斗得过。
    要不要把三哥调过来?
    思考再三他还是决定静观其变。
    哥们有坦克,一力破万法!
    还怕什么阴谋诡计。
    回府之后狠狠地教训了赵云一番。
    要不是你管不好手下的人,搞得我们不占道理。
    老子直接把李家全给突突了!
    同时黑甲军开始戒严,让赵云带人去世家地盘挑事。
    就专门玩以大欺小的套路。
    当然陆沉舟不是为了效仿。
    被人欺负了一声不吭,不是他的作风。
    兰蕙殿,长乐公主寢宫。
    小侍女云岫急匆匆地跑进来。
    宋知意望著她上气不接下气的模样。
    又倒了一杯热茶。
    “怎么样?”
    云岫摇了摇头。
    “没事了公主,侯爷没有被陛下责罚。”
    “反而是驍骑將军赵云,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那李观澜呢?”
    “这个奴婢没有打听到具体的消息,但是听说被罢职流放了。”
    望著公主心不在焉的模样,云岫不禁撅起嘴巴劝解。
    “公主您就不要操心了,这些事情不是您能插手的。”
    “什么啊,我就是好奇而已。”
    拙劣的谎言,云岫怎么可能会相信。
    以前的公主从来不会关心政事。
    更別提让她去打听朝中的消息。
    这一次明明就是担心冠军侯,还死要面子地嘴硬。
    “公主,冠军侯太年轻了。”
    “恐怕斗不过那些老狐狸啊!”
    对此,宋知意深有体会。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缓缓起身。
    “备马,我要出宫。”
    “啊!”
    “公主,您又要去冠军侯啊!”
    “別了吧,上次我们....”
    接收到宋知意不悦的眼神。
    小侍女缩了缩脖子,连忙著手去办。
    “什么?”
    “要我去帮他?”
    六王爷宋寧把头摇成了破浪鼓。
    掺和这件事那不是相当於自寻死路吗?
    陛下都不下场站台。
    他这个当王爷的怎么敢越俎代庖。
    “爹爹~”
    宋知意开始撒娇,摇著老父亲的胳膊。
    “不是您说的,让我跟侯爷好好相处。”
    “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做墙头草啊!”
    宋寧脸色有些尷尬,连忙辩解。
    “这不是墙头草,这是保全其身。”
    “我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这件事不是我们能掺和的。”
    说到这里,宋寧有些疑惑。
    “你这还没嫁过去就胳膊肘往外拐?”
    “爹!”
    宋知意拖长了尾音,有著被识破的无能狂怒。
    “你在胡说些什么!”
    “我就是担心冠军侯这样的豪杰,明明立下了这么多汗马功劳。”
    “却被朝中大臣如此猜忌,岂不是令天下將士寒心吗?”
    “这些手握重兵的大將军。”
    “哪个不是备受忌惮,古往今来就没有一个善终的。”
    宋寧满头黑线,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
    你都是从哪知道的。
    女儿啊,你看点那些话本小说吧。
    不过有一点说得很对。
    陛下非常忌惮。
    想以联姻手段麻痹陆沉舟。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字里行间都是这个想法。
    深思片刻,他只好道。
    “明日我试试下拜帖,邀请他到府上做客。”
    次日朝会,由世家代表裴靖苍,率先发难。
    “陛下,湖州平叛失败,此事定有猫腻。”
    一位武將脸色不悦,直接开口。
    “你什么意思?”
    裴靖苍脸色平淡:“我没什么意思,以事论事罢了。”
    “郑伏龙向来战无不胜。”
    “怎么可能栽倒在一个小小的叛军手中?”
    “很难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养寇自重啊。”
    定国公的心腹直接开喷。
    “你放屁!”
    “胜败乃兵家常事。”
    “伏龙连年征战,人困马乏。”
    “难道一次失利,就说明养寇自重?”
    一位文官搭腔。
    “民间有云:山高皇帝远。”
    “真真假假,谁又能知道其中猫腻。”
    “如今郑伏龙手握重兵。”
    “意气风发,可谓膨胀得很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谁都知道这句话在暗指何人。
    都齐齐看向了前方剑履上殿的人影。
    陆沉舟面无表情只打哈欠,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又一武將冷哼道。
    “养寇自重?这个骂名我们还担当不起。”
    “这湖州叛军姓李,谁知道是不是李家在通敌纵容。”
    “你放屁!”
    “姓李就能安到我们头上吗?”
    “明知道大帅入京,李观澜背后挑起爭端。”
    “目的是什么?还不是让陛下责罚。”
    “没有黑甲军,这群叛军就少了一大阻力。”
    “要说巧合,谁信啊!”
    “这难道不是巧合吗?”
    “打了败仗还不是郑伏龙不行,这也能甩锅?”
    “为什么打败仗?”
    “是谁在负责后勤粮秣供应和转运!”
    “以往粮草都没有差错。”
    “一到了这个姓李的头上就延误.....”
    “不是你们通敌纵容谁信?”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整个太极殿吵得不可开交。
    “肃静!”
    隨著大太监的一声呵斥。
    殿內才慢慢地安静下来。
    “定国公。”
    宋符看向了武將为首的老者。
    “此事,你有何意见?”
    郑擒虎微微摇头。
    “陛下,老臣没有意见。”
    “伏龙打了败仗,这是不爭事实,理应受到惩罚。”
    “此战是李家负责后勤供应和转运。”
    “其中失利,他们要负一半责任。”
    此时,陆沉舟站出来说话。
    “臣附议!”
    没办法,人家昨天帮了他。
    人情世故还得走一下。
    宋符不动声色。
    强忍著內心的激动,沉声说道。
    “既然如此....”
    “暂且夺去郑伏龙平叛將军一职,以观后效。”
    “负责后勤的李明泰即日问斩。”
    “其家眷流放岭南,后勤之事,暂由裴侍郎担任。”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临阵换將,本就是军中大忌。
    为了確保郑伏龙不譁变。
    只能夺去官职,既是保护,也是小惩。
    就是让武將们觉得皇帝在重用他。
    后勤之事交予裴氏担任。
    又让世家觉得皇帝站在他们这一边。
    还要依靠他们制衡跋扈的武將。
    三方都觉得自己小赚。
    “那湖州平叛一事.....”
    “陛下该委任何人?”
    说话的是兵部尚书。
    自然而然地岔开了话题。
    定国公的心腹刚想说话,就被郑擒虎一个眼神制止。
    “陛下,兵马大元帅在此。”
    “还有谁,能担起这个责任呢?”
    裴靖苍拱手出列。
    “听闻黑甲军百战百胜。”
    “平定一个小小叛乱还不是易如反掌。”
    心里想的却是。
    要是让我负责后勤,非得让你知道我世家的厉害。
    “臣附议。”
    “臣附议。”
    陆沉舟微微挑眉。
    这算是他们对我的示好?
    但转念一想就明白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
    他们这是打算利用后勤来做些文章。
    陆沉舟直接拒绝。
    “陛下,臣不敢请旨。”
    “省得有人说我手握重兵,膨胀的很。”
    文武百官一阵哑然。
    但是这一切都在王云裳的算计之中。
    陆沉舟一旦答应。
    陈兵潼关的大军就会撤走。
    洛阳就少了一份威胁。
    如果他不答应,宋符又能提拔自己的亲信。
    简直是秦始皇摸电门,贏麻了。
    “这....”
    宋符有些为难,又看向了堂下大臣。
    “哪位爱卿,愿意领兵平叛?”
    “杨爱卿?”
    “老臣对於江南道了解不多,有道知己知己,恐怕难以胜任。”
    “杜將军?”
    “末將麾下均是步兵,长途跋涉难以支持,实在是太耗粮草了。”
    文武两派默不作声。
    你不去我也不去。
    你去我就在后面整死你。
    大殿陷入安静。
    角落早就被安排好的一位小將出列。
    “陛下,末將愿意领兵平叛!”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
    既然不是对方的人,那就让他去。
    宋符假装为难,表示以后再议。
    隨后脸色不悦的下了朝。
    什么皇帝,还不是要看我们世家的脸色。
    文官这么想,武將们也是如此。
    两天扯皮,互相抱怨推辞。
    宋符又在公开场合“说漏嘴”,甚至愿意下罪己詔。
    陆沉舟表示庆阳有事。
    潼关大军需要返回镇压边疆,目前无军可派。
    气冲冲的宋符只能让原来那位小將领兵平叛。
    自此,世家没了忌惮。
    开始疯狂针对陆沉舟。
    就你手中的一千轻骑,能翻起什么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