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4章 二十艘战列舰之间的决战

      第164章 二十艘战列舰之间的决战
    随着炮战的开始,双方的战列舰队列也已经彻底明晰。
    赫尔曼少将和冯.埃森上将,各自分别躲在“拿骚号”和“塞瓦斯托波尔号”战列舰的司令塔里,用高倍望远镜观测着对面的敌舰队。
    赫尔曼少将这边,为首带队的是4艘“拿骚级”战列舰,按照战列线依次是拿骚号、威斯特法伦号、莱茵兰号、波森号。
    然后是3艘“腓特烈三世级”前无畏舰,腓特烈三世号、卡尔大公号、巴巴罗萨号。
    所以一共是7艘战列舰组成的战列线。
    “拿骚级”已经很众所周知了。一言以蔽之,这是最早的德系无畏舰,单舷可集中最多8门280毫米50倍径主炮,主装最厚处300毫米,就是慢了点,极速19节。
    而“腓特烈三世级”是一批上世纪98年造的老船,主炮口径只有240毫米,跟之前卖给奥斯曼人黑海舰队的“维切尔斯巴赫级”差不多。属于前无畏舰中主炮射速很快,但没什么威力的那种。
    同时,“腓特烈三世级”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极速只有17节,带上这么几个拖油瓶,才可以进一步拖慢赫尔曼分舰队“逃命”的速度,让一会儿的慢吞吞逃跑显得更逼真,也更能勾引敌人持续投入追击。
    “腓特烈三世级”一共造了5艘,如今的保养状态也都还行,但其中有2艘分别叫“威廉一世号”和“威廉二世号”。公海舰队总司令波尔上将觉得把那些船拉出来诱敌有些不敬,所以扣下了。
    “威廉一世”毕竟是帝国的缔造者,而且当今皇帝和他爷爷的关系也很好。相比之下今上和父亲“腓特烈三世”的关系倒是不太好。
    因为今上是仇布的,但先帝因为他老婆是布列颠尼亚公主,外交上比较亲布。所以拿先帝命名的军舰当诱饵,问题倒是不大。
    ……
    与此同时,对面的露沙舰队一侧,冯.埃森上将把自己的战列线排成了如下格局:
    首先是4艘“甘古特级”,甘古特号、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塞瓦斯托波尔号、波尔塔瓦号。
    随后,便是波罗的海舰队目前能动弹的全部前无畏舰:
    包括2艘“保罗一世级”前无畏舰,保罗一世号、圣安德烈号;
    1艘“博罗季诺级”前无畏舰,斯拉瓦号;
    3艘“叶卡捷琳娜二世级”,罗斯季斯拉夫号、十二使徒号、格奥尔基号;
    换言之,露沙舰队的组成是4+6,一共10艘主力舰。
    双方的无畏舰数量都是4艘,论火力露沙舰队明显要强一些,毕竟“拿骚级”是1907年造的,而“甘古特级”是1911年造的。
    在无畏舰刚诞生那几年,差4年设计时间就足以错过很多技术革新了。
    前无畏舰方面,德露对比是3对6。
    露沙人的“保罗一世级”和“博罗季诺级”都算是“前无畏巅峰/半步无畏舰”的存在了,分别是1904年和1907年的设计。
    所以这3艘船明显比德系的“腓特烈三世级”强半个档次。
    但露沙人最后的3艘“叶卡捷琳娜二世级”,就纯属凑数的了,这些船都是1888年的设计,至今已经有25年舰龄了。航速只有16节,排水量也才刚刚1万多吨,还不如十几年后的装甲巡洋舰重。
    虽然装备了3座双联装305毫米主炮,一共6门,看起来火力密度不错,但用的是1886年款老式35倍径炮,而且射界很差,朝任意方向最多还是只有4门炮可以同时开火。
    ……
    “敌人的舰队航速差距比我们更明显,他们的‘甘古特级’可以开到24节高航速,算是介于普通战列舰和战巡之间了,但他们老旧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级’才16节,比我们的前无畏舰还更慢1节。
    我们应该在确保全部主炮塔有射界的前提下,尽量呈现往西南方撤退的姿态,且战且走,保持距离。这样敌人一旦急于求战,他们的‘甘古特级’就会被迫提速,而那3艘‘叶卡捷琳娜二世级’提不上来,场面很快就会从7打10变回7打7。”
    赫尔曼少将在望远镜里反复观察了敌我舰队的校射情况后,很快做出了一个精准的判断。
    利用航速差,是有可能让敌人最慢的3艘老船来不及进入战场的。
    这也是无畏舰和前无畏舰一起编队作战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果非要一起进场,无畏舰就得迁就前无畏的龟速。
    一般情况下很少有国家的海军会这样编组,但今天情况非常特殊,敌我双方都这么干了,这一劣势也就扯平了。
    德舰队很快在赫尔曼少将的指挥下微微转向,同时所有大炮倒是完全没闲着,继续朝着左舷狂轰。
    冯.埃森上将见状后,也往着西南方追去,而且航向角偏西的程度比赫尔曼少将更多了约30度,这样才能边打边接近。
    半小时的最初接触后,双方的距离也很快从20公里,一路打到了16~17公里。
    双方的前无畏因为火控太差,打不了那么远距离的炮战,仍然在毫无准头地彼此乱丢炮弹。
    但无畏舰之间,却已经取得了彼此的第一个命中战果。
    赫尔曼少将的座舰、“拿骚号”,在交战正式开始后的第31分钟、清晨7点46分,以1枚280毫米穿甲弹,于16700米的距离上,命中了露沙舰队首位的“甘古特号”。
    “咣铛!”一声令人牙酸的金属闷响后,随之而来便是剧烈的爆炸,一团火云瞬间从“甘古特号”甲板中部升起。
    “命中了!这个位置,是炸到烟囱了,还是2号炮塔、抑或3号炮塔?”
    赫尔曼少将一阵激动,毕竟他本人就亲自坐镇在“拿骚号”上,一直盯着对面的首舰(但非旗舰),那颗炮弹就是在其全程盯视下爆炸的。
    火团看起来不小,乍一看让赫尔曼满怀期待,但七八秒后随着烟火渐散,他才发现敌人的中央两座主炮塔都安然无恙。
    至于刚才的大团火光,其实是因为露沙人部署在主炮塔上方的双联装3吋反鱼雷艇副炮被炸了、堆在那儿的一堆3寸小炮弹也殉爆了。只是这些炮弹太小,所以看着声势挺大,实则对主炮塔“有烟无伤”。
    “甘古特级”这种奇葩而又独门的小口径副炮布局,也是没有办法。
    因为“甘古特级”的主炮塔布局几乎占用了整个甲板,连军舰中部都有主炮塔、打的时候要向两舷旋转。导致两舷没法再塞副炮塔,塞了就会阻挡主炮射界,便只好把小口径高平两用炮塞到主炮塔脑门顶上了。
    这种布局,也颇有毛系“士兵买挂票挂在坦克外面跟车行军”的风格了,居然让肉给铁当肉盾。
    一旦被敌人命中,主炮塔虽然没事,但主炮塔脑门上的小炮和炮兵就必然团灭。
    此外,刚才的爆炸也导致夹在两座中部主炮塔之间的主烟囱,被一些弹片穿透了。
    浓烟不再全部从烟囱顶部冒出,而是会从侧壁被炸坏的小口子里溢出几分,虽然不影响军舰的动力,却也导致烟雾干扰了“甘古特号”舰桥火控的观测。
    “该死,敌人的主炮塔装甲很强,我们的280毫米炮弹根本穿不了!”
    赫尔曼少将不甘心地咒骂了一句。
    “甘古特级”的主装甲带,其实比德玛尼亚人的战巡都要薄弱,只有227毫米,也就是9吋。
    所以理论上,如今这番对炮,“甘古特级”未必能讨到好去,其属性过于偏重航速和火力,牺牲了防护。
    其9寸的主装甲带,只要不是交战距离太远,基本上是被“拿骚”的280炮随便穿的。
    然而,“甘古特级”的防护薄弱也是有例外的,那就是其主炮塔防护非常强,4座炮塔都堆到了305的钢板厚度,足以扛住“拿骚级”的280炮,甚至换“赫尔戈兰级”的305炮来,也一样穿不了。
    露沙人把有限的钢板防护重量,都侧重于“对火力的防护”了,确保敌人穿不了自己的主炮塔、爆不到输弹井。至于其他地方,反正防不过来,穿就穿吧。
    这一点上,德系的装甲分布思路是刚好与之相反的。“拿骚级”主炮的口径是280,所以炮塔正面装甲也被设为280,倒是水线主装有300。
    换言之德舰的水线主装比炮塔正面厚1寸,更注重整舰的抗沉性。露舰却是主装比炮塔正面薄3寸。
    初次命中没穿,并没太干扰到双方的心态。
    所有炮兵继续热火朝天地扬弹、装弹,在彼此指挥官的校准命令下精准微调,打出一轮轮致命的炮弹。
    7时55分和58,距离首次命中后仅仅9和12分钟,在15300米的距离上,“拿骚号”又命中了“甘古特号”两炮。
    而其他各舰仍然尚未开张,这也是由于双方战列线呈锐角渐进、越靠队列前方的军舰彼此距离越近。
    “拿骚号”和“甘古特号”已经打到15公里了,后面船之间的距离还要再递增约1公里,队尾彼此相距20公里以上,那么远当然打不中。
    露沙人不可能每次都运气好,所以第2炮命中了廊炮层,轻易炸毁了“甘古特号”右舷前方的3门152副炮,炮位上那几枚待发弹殉爆,进一步掀开了廊炮甲板。
    第3炮命中“甘古特”右舷主装甲带,也扎扎实实穿透了,在水线以上1点5米处撕开一个口子。
    随着船身的起伏与海浪的周期涌动,每次右舷下探时都会涌进数十吨海水,还导致其右舷油舱破漏。
    黑黑的重油立刻在海面上飘散开来,形成了黑色的航迹。
    “怎么回事!敌人都命中‘甘古特号’3炮了!他们却一发都没命中!这些废物平时训练都干了些什么!”
    冯.埃森上将在望远镜里看着也是干着急,都忍不住想砸望远镜。多亏司令塔里的望远镜都固定在舱壁上,这才没被砸掉。
    “司令!他们肯定也尽力了,‘甘古特号’这次的战备状态不好,您是知道的。”
    一旁的“塞瓦斯托波尔号”舰长列夫.米克拉依维奇上校诚恳地安慰总司令,让他消消气。
    冯.埃森上将闻言也不由颓然。
    他当然知道“甘古特号”状态不好,事实上他就是因此才调整“塞瓦斯托波尔号”作为自己的临时旗舰。
    因为出发前的那场水兵闹事,“甘古特号”是最重的重灾区,整场水兵闹事,最后一共被沙皇卫队枪毙了700多人,其中200多人都是“甘古特号”上的。
    全舰约两成的船员在出战前夜被毙了,只能换临时调岗的训练兵顶上来,或是让新兵去干不重要的体力活,让其他岗位微调一下。
    就拿炮术岗来说,因为一成多的炮兵被毙了,很多炮位都让上舰督战的沙皇卫队去客串搬运炮弹的体力活,让老装填手去负责操作炮塔转向和俯仰。
    这样的调整肯定会影响战斗力,整个舰队的炮击速度和精度为此下降一两成都是很正常的。
    一支被沙皇逼着出战的舰队,果然一上来就蒙受了不幸。
    “甘古特号”就这样白白单方面挨了敌人3炮后,熬到8点01分才终于取得第一个战果。
    1枚305穿甲弹炸中了“拿骚号”的左舷前方主炮塔附近,虽然没有直接命中,但也炸坏了炮塔座圈,炸毁了轴承,让炮塔彻底没法旋转了。
    “拿骚号”的火力因此锐减了四分之一,看上去算是取得了一些好结果。
    随后,排在战列线2、3位置的双方各舰,也陆续开张。
    “威斯特法伦号”在8点10分左右,命中“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2炮,将其船头炸穿。后者则完全没有战果、白白挨打。
    “莱茵兰”也在8点15左右,命中“塞瓦斯托波尔号”2炮,弹片横扫了后者的主炮塔顶3寸小炮,还炸毁了副舰桥,导致上层建筑大破,人员伤亡极重。
    但“塞瓦斯托波尔号”竟也还击了“莱茵兰号”2炮,命中率丝毫不逊,可很快露沙人就发现了惊人的一幕——这2炮全都结结实实炸在了“莱茵兰号”的主装甲带上,但全部没有穿透、只是在浅表爆炸,崩落了一些装甲碎片而已。
    “什么?好不容易命中了,居然无法穿透?!”
    冯.埃森上将只觉一阵血压飙升。
    “塞瓦斯托波尔号”是全部4艘“甘古特级”里状态最好的,因为本舰没有卷入水兵闹事,没有人被枪毙,所有士兵都是训练有素的,这才被总司令选为临时旗舰。
    他们的炮术也对得起自己的状态,跟德玛尼亚人打出了1比1的命中率,也打出了露沙海军的尊严。
    可是,居然全都无法击穿!
    露沙的305毫米主炮,打不穿德舰的300毫米主装,至少在16公里的距离上确实打不穿。
    德舰“低攻高防”的特性,在这一刻展露无疑。
    但偏偏德舰的“低攻”,在面对露沙人的9寸主装时,偏偏又刚好够用了,这场面就非常尴尬——
    但凡今天不是打汉科角海战、而是日德兰海战,对面是布列颠尼亚人的“柏勒罗丰级”,以“拿骚”的火力就没那么容易穿主装了。有时候就是不能差这么1~2吋的钢板厚度。
    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冯.埃森上将面前:己方士兵因为人员被杀了一部分,磨合不够炮术不精,现在穿透力也不足再在15公里的距离上交战,吃亏就太大了。
    这时候要么撤退,要么继续急速逼上去最好到12公里左右交战。那样就能从“敌人能击穿我主装、我击穿不了敌人主装”的状态,变成“彼此都能击穿”。
    但拉进到12公里,彼此命中率都会陡然提升,那就是纯搏命的打法了,一旦不利,到时候受损的军舰会很难撤下来,只能一口气打到底了。
    冯.埃森上将很想“见坏就收”,跟身边督战的那名沙皇卫队旅的旅长打个商量。
    但对方却表示,他不懂海军,他只是来帮陛下监督海军有没有人变节。
    冯.埃森一想,仗打到现在,己方就是纯亏,可以说什么实质性战果都没捞到——总不能说在“莱茵兰号”装甲带上打出几个小坑、打坏“拿骚号”一座炮塔,就算是“战功”了吧?
    这样纯亏地收兵回去,估计也免不了被当成“做局的叛国者”挨枪毙了。
    还是死战到底,证明自己的荣誉吧。
    拼了!
    “加速靠拢!各舰把交战距离拉进到12公里!我们的炮术磨合不够,只能拉近距离确保彼此击穿了!”
    “再打右舵15、航向235,别管敌人队首的2艘船了,让‘甘古特号’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转火敌3号舰‘莱茵兰号’!”
    冯.埃森上将一咬牙下达了这道悲壮的命令。
    露沙人的4艘“甘古特级”全部提到了极速的24节,以7节的航速差、45度的大夹角,理论上每小时就可以和敌舰拉进9公里的距离。
    所以再拉进3公里,只要20分钟就做得到。
    但把队列夹角拉到45度,也会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队首的2艘船,要一对一跟正对面的船打,其二号主炮塔会失去射界。
    这就逼得他们只能放弃目前的目标、朝敌舰队后一位甚至后两位的敌人开火。
    如果双方已经取得了不少战果、击中敌人好几炮进入效力射了,冯.埃森上将是绝对不会下这么外行的命令的。
    一旦切换目标,就意味着之前的校射数据都作废了,又要重新校射。
    但问题就在于,结合眼下的实际情况,“甘古特号”的炮术太烂,打了半天“拿骚号”除了中了一炮舷侧主炮座圈,就再也没战果。2号舰则是至今完全无战果。
    既然如此,现在换目标,沉没成本还不算太高。反正前2艘船上被毙了几百名水兵,战斗素质本来就低,就让它们去扛伤转火吧。
    冯.埃森现在只想集中己方前3艘的火力,干掉“莱茵兰”,哪怕付出“甘古特号”跟对方换命,也已经值了,还能给沙皇一个交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