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仙舟临城
想到这里,陈恆心中微喜,但很快又冷静下来。
他深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眼下最要紧的是先参悟这“青影步”的奥妙,至於后续的遁术,待日后修为提升再作打算。
他收敛心神,仔细研读玉简中的內容。
银色符文在识海中流转,化作一道道玄妙的轨跡,仿佛有青色虚影在其间穿梭。
“原来如此……”
陈恆若有所悟,指尖不自觉地隨著符文轨跡轻轻划动,体內法力也隨之缓缓运转。
然而,当他尝试按照玉简所述催动法力时,却猛然发现——这功法的复杂程度远超想像!
每一道符文轨跡都暗含变化,法力运转的路径更是繁复无比,稍有偏差便会前功尽弃。
“难怪是筑基期才能完全施展的遁术,连前半部的功法都如此难以掌握……”
陈恆额头渗出细密汗珠,不得不停下参悟。
他粗略估算,若想基本掌握“青影步”,至少需要六个月的工夫。
而若要真正熟练运用,恐怕得耗费一年以上的时间!
这还仅仅是前半部,若是完整的“青影遁”,修炼难度恐怕更加惊人。
不过,陈恆並未因此气馁。
他闭目调息片刻,待状態恢復后,再度尝试。
这一次,他不再急於求成,而是专注於理解最基础的法力运转方式。
渐渐地,他的身形似乎变得略微轻盈,脚下隱约有清风浮动,但距离真正的“青影步”还差得远。
“果然没那么简单……”
陈恆苦笑摇头。
按照这个进度,想在半月后的宗门核查前有所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並不急躁。
修仙之路漫长,稳扎稳打才是正道。
月光如水,静静洒在屋內。
陈恆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每一次都只推进一点点,確保不出现差错。
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他才停下修炼。
虽然进展缓慢,但他能感觉到,自己对这门遁术的理解正在逐步加深。
收起玉简,陈恆长舒一口气。
陈恆不禁想到半个月后的核查,逐渐陷入沉思。
他目光微闪,心中已有计较。
谭子维等人在此地逗留了许久,除了半年前参与剿灭劫修的行动外,几乎没干过一件正事。
陈恆虽也闭关修炼了半年,但那是在他確认此地无事可生的情况下才安心闭关的。
若他能提前从种种线索中察觉东阳城可能会遭受劫修袭扰,他绝不会丟下一城凡人去闭关修炼。
更何况,如果此次任务失败,作为参与者之一的陈恆,肯定难逃极为严厉的惩罚。
而谭子维等人,在宗门执事来此核查当日,绝对会將自己在东阳城的表现避轻就重,甚至直接不提自己在此地做的荒唐事。
陈恆心中思绪如潮,他清楚谭子维等人在东阳城的表现不佳,若此次核查出现问题,自己作为驻守弟子的一员也难辞其咎。
不过,他同样明白谭子维等人会儘量將事情往好的方面描述,以掩盖自己的过失。
陈恆决定先通过自己的手段了解此次核查的具体情况。
紧接著,他神念一动,那块搜索麵板便浮现在他眼前,他快速在上面搜索著:
此次宗门派来核查东阳城驻守情况的外门执事弟子是何人?
隨著搜索完毕,搜索麵板上开始出现一些模糊的影像和文字。
片刻后,陈恆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竟然是岳川,上次在云竹坊市,正是他给自己介绍此次任务,並递交任务令牌。
作为外门执事,岳川的修为已达到链气期八层。
在外门弟子中,这已算是相当出色的实力,他也因此被视为最有希望进入內门的人选之一。
陈恆不禁回想起当日的情况。
从岳川当时的一言一行来看,他似乎是想与自己结交。
他大概以为自己能在这种特殊的时期下领取到这份堪称美差的任务,是因为有背景和人脉,所以才刻意与自己接近。
但他殊不知,自己能领到这份任务,其实多亏了苏婉秋。
若不是她,自己恐怕会在回宗后,动用碧落仙子先前承诺的那一次请她出手的机会,来换取这样一份不用上战场、只需在后方驻守的轻鬆任务。
想起苏婉秋,陈恆的心思不禁渐渐飘远。
陈恆颇为喜欢此女的行事作风与性情,更別提她还有一副恍若九天仙子的绝世容顏。
他不禁开始畅想,若是未来修行有成,或许可以……
思绪飘远,他回想起两人初次相识的场景,再到上次收到那块玉简。
紧接著,陈恆立马回过神来,摇了摇头,此刻他不能沉溺於这些回忆,宗门核查之事才是当务之急。
他站起身,负手而立,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方的天空。
岳川作为此次核查的执事弟子,其性格和行事风格经过上次一事陈恆多少有些了解。
岳川为人精明,做事细致,而且颇有些圆滑世故。
陈恆不禁思索,若是自己继续维持那股神秘感,让对方始终捉摸不透自己背后究竟有无背景或人脉,说不定会收穫意想不到的结果。
想到这里,陈恆嘴角微微上扬。
他决定在核查当日,继续保持那种若即若离的態度,既不刻意亲近岳川,也不显得疏远。
这种微妙的距离感,往往最能引起对方的重视。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恆一边继续参悟“青影步“和日常修炼,一边为即將到来的核查做准备。
他特意换上了崭新的青阳宗外门弟子服饰,腰间悬掛著弟子身份令牌,整个人显得精神奕奕。
与此同时,谭子维等人也收敛了许多。
他们不再夜夜笙歌,而是装模作样地在城內巡视,甚至主动修补了几处破损的城墙。
邓振宇还特意去拜访了几户在剿灭劫修时受到惊嚇的百姓,送上些银两作为补偿。
……
核查的日子很快到来。
这日清晨,东阳城上空突然出现一艘飞船。
只见其上站著许多修士,为首之人正是岳川。
当东阳城中的凡人们见到这一幕,纷纷止住脚步,抬头望著这艘会飞的船,震惊不已,有人甚至跪在地上高呼仙师,敬若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