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逆炼一道先天法力!采集“万物气 万
随之,赵云将心神沉入内天地,那片由这些年积攒的法力,所铺就成的浩瀚汪洋,便骤然蒸腾而起。
无尽法力化作璀璨光流,开始源源不断地向着黄芽之种涌入,
同时催动着那一点先天真意,想要看看将这些磅礴法力逆反先天,究竟能熔炼出多少先天法力?
这时,王腾也发现这枚“先天黄芽之种”的潜力当真是大啊!
当浩瀚如波涛的法力之海奔涌不断灌注到“先天黄芽之种”时,皆被其如鲸吞虹吸般贪婪吮吸,借着这股力量催动逆反先天之理,再融合物质转化法的玄妙,推动法力向先天之气蜕变。
可就在此时,赵云却陡然发现——即便将内天地中整片法力之海完全转化,竟连一滴先天法力都未能凝成!
乃至最终只生出一丝丝细微到极致的先天法力,若非运足精神力仔细察看,根本无法察觉其存在。
这逆反先天的比例实在太过悬殊,穷尽内天地的无尽法力,竟只换来这么一抹微光?
“还不如用这些法力去拦道抢劫,收获恐怕都比这丰厚!”
赵云心中忍不住苦笑。
不过这道先天法力的诞生,也确实证明了赵云今后将拥有制造先天之物的巨大潜力!
只是“法力”二字,却成了他心头的难题。
未来的他,就曾忧虑法力不够用,没想到如今法力已如汪洋浩瀚,面对逆反先天时,却依旧脆弱得如同干涸沙漠中即将被烈日灼热气化的水滴,瞬间便陷入干渴之境!
不过内天地中这抹先天法力扩散的涟漪,却如鸿蒙初开的微光,在内天地虚空里静静悬浮,虽映照出修行之路的艰难,却也有种无法言语的大道之理涌上心头在阐述……更加强大的本质!
随后,赵云便只得开始吸收灵气,一边接引道功库中本就磅礴如潮的天地灵气,一边吞噬极品灵石里的精纯灵气,全力恢复内天地中枯竭的法力。
此外他体表那层世界界壁胎膜,也就是他常用的“世界鼎”原本形态,此刻正紧紧覆盖在肌肤之上,鼎身道道世界之力流转,辅助他快速吸收、凝炼灵气,将其转化为精纯法力,注入内天地。
随之,外界出现一股如银河倒灌的灵气洪流,源源不断涌入他的体内,朝着早已干涸的法力之海奔涌而去!
费了足足三天功夫,且快将一枚极品灵石之中的灵气抽空,赵云才终于将内天地中的法力之海重新填补完好,恢复到巅峰状态!
“这逆反先天,简直是吞法力的无底洞!”
“而且三天功夫才转化出一抹先天法力,就这体量,凑成一丝都得几百抹,想凝练出一道完整的先天法力,单靠我现在的境界,没个几年时间根本不可能!”
“更别说,这点先天法力和先前吞噬的先天玉石里蕴含的相比,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赵云越想越觉得,这耗费的物资和转化出的先天之气比例完全失衡,实在太不划算……
但转念一想,这本质上是“由低阶法力逆转高阶先天法力”的代位差,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出现损耗,本就在预料之中……就是损耗太大了点。
想通这一点,赵云便暂时放弃了继续逆转先天的尝试,没办法,损耗实在太大,眼下这般消耗,属实得不偿失。
更何况,“先天黄芽之种”既已凝练完成,后续的修行路径本就清晰:
只需采集天地万物中的“万物气、万灵之灵、与万物物质”,将其投入内天地中,经过阴阳火炼化,提炼出最精纯的本源精华,再以这些精华为“土壤”,将“先天黄芽之种”埋入其中。
如此一来,“先天黄芽之种”便能在“万物土壤”中缓缓吸收浩瀚力量,借万物本源滋养自身,一点点萌芽、生长,逐步走向成熟大药,然后采摘……
不过“万物气”这东西,在练气第二层“食气境”时,赵云就曾炼化过万种物质气息,
所以这第一种“万物气”,本就蕴含在他如今无尽的法力之中,无需额外寻找;
而“万物物质”,更是在物质转化法的覆盖范畴内,加之赵云早就解析过无穷无尽的普通凡物,就连灵材也在宝矿库里逐一研究过!
刚好能作为“先天黄芽之种”扎根的“土壤”,这便达成了培育黄芽的两个基础条件。
至于第三个条件“万灵之灵”,其实也有部分基础:
当初凝练阴阳火时,他曾用阴阳五行灵材淬炼出阴阳五行灵粹与阴阳五行灵性,
所以他自身道基中,本就蕴含着不少五行之灵的力量!
接下来采集“万灵之灵”的过程中,便可省去收集五行灵材中“灵”的步骤,能省不少功夫。
这么算下来,赵云培育“先天黄芽之种”所需的“土壤”,比其他修士要省心得多。
但即便再省心,那“行万里路、过万重山、见万重水”的修行历程,那在一重又一重天地间,见证人与物从繁华到枯寂的种种感悟,依旧是必经之路,缺一不可。
毕竟万灵之灵再多、再强盛,也替代不了修士自身的体悟。
而且修行本就是极为个人的事,熔炼万灵之灵时,必须以自身的“灵”为主导,才能将外来的灵性与自身道基融合。
而自身的灵性虽由灵魂自然孕育,可若直接从灵魂中抽取灵性来主导,虽有玄妙之处,伤的却是自身本体根基,绝非明智之举。
且在修行之中,常有感悟涌现、心境蜕变,亦有种种境界突破的状态。
正好可以借着采集万物之灵的旅程,将这些灵感中蕴含的灵性摘录出来为己用,
犯不得为了一点自身之灵,去强行提炼灵魂深处那缕尚未成熟的至臻真灵!
而且那般做法,太过损伤灵魂与真灵根基,实在得不偿失……
赵云心中暗忖后,便将念头落到了实处,
接下来的两天里,他都在宝药库中忙碌,
且是对着库中那些氤氲着灵光的灵药、凝结着千年道韵的宝药,只小心翼翼采撷其中一丝一毫的灵性,
这般克制的从灵药中摄取一丝一毫灵性,既已足够满足培育“先天黄芽之种”生长所需“土壤”的多样性要求,无需采集过多,
同时这般丝毫数量的采集“万灵之灵”,对这些宝药造成的损伤也几乎微不可察。
如此一来,便不会引发宝药库内出现大乱子,更不用担心被人抓住把柄,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