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4章 :天师下山,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耶律洪基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咆哮,他从丑时等到卯时,中军竟然没能推进分毫。
    直到晨曦破晓,阳光普照。
    他才看清,眼前的尸山血海。
    百米长的甬道,硬生生被三米高尸山铺满。
    姜明空就这样站在尸山之上,脚下是依旧汩汩而流的万人血池。
    耶律洪基咽了一口口水,不敢置信的看著雁门关甬道。
    “这不可能!你怎么可能有如此体力!”
    种师道拄刀站在雁门关內,看著姜明空那原本仅有几缕银丝的长髮,一夜之间,尽染雪银。
    城中一夜鏖战,宋军足足阵亡两万多人。
    这才剿灭了翻越城墙,大杀四方的三千铁珊卫。
    姜明空的目光望向耶律洪基,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
    他其实很想一剑砍了耶律洪基,但那样一来,辽军的撤退也不过是暂时为之。
    辽国新君,会以为耶律洪基报仇为名。
    团结一心,转化日渐浓郁的內部矛盾为外部矛盾。
    届时再犯,便是哀兵必胜。
    耶律洪基看著披头散髮的姜明空,他不知道对方是人还是鬼。
    姜明空恢復了一丝內力,在此时施展传音搜魂,其中夹杂著自己的强大精神力。
    “等著我!”
    听到这三个字的耶律洪基,肝胆欲裂,一屁股从战马上摔了下来,昏死过去。
    梦中的耶律洪基,只感觉天地苍茫,儘是渺渺白云。
    三个字不断的迴荡在他的耳边,哪怕他堵住耳朵,依然能听到那冷入骨髓,不带丝毫情感的三个字。
    “等著我!”
    他猛地惊醒,险些从床榻上滚落。
    一旁的亲军护卫反应迅速,如影隨形腿施展,瞬间衝上前来,扶住耶律洪基。
    “陛下!”
    回过神来的耶律洪基,低头一看,赫然看到自己的营帐之中,摆著八颗头颅。
    当他看到这八个头颅的时候,似乎又听到了那三个字:“等著我!”
    耶律洪基一把抓过护卫腰间钢刀,护在自己身前。
    护卫这时才看到地上不知什么时候多出的八颗头颅。
    “他来了!他真的来了!”
    耶律洪基有些歇斯底里,他忽然发出癲狂的大笑声:“哈哈哈!你来呀!我不怕你!”
    “我不怕你!”
    北府宰相兼南院枢密使萧阿剌见状,只得下了退兵的命令。
    姜明空没有理会前来探望的天使,更没有理会种师道。
    他只在雁门山上结庐而居,全然不理山下之事情。
    若是没有不老长春泉的精华,姜明空恐怕早在那一夜,就力竭而亡了。
    逍遥派自逍遥三老开始,分为三脉,隨著李银川的身死,她这一脉也断了传承。
    擂鼓山与縹緲峰同样派了弟子前来,在雁门山的半山腰处建了石屋,落草修行。
    “师叔祖,您可不知道,我新收的徒儿,那叫一个天才!”
    “我这一身医术,不过十年,就被他学了个七七八八了!”
    年过八旬的薛慕华,隔三差五就会上山,与姜明空炫耀他的关门弟子。
    聋哑谷这一脉,函谷八友收了个弟子,名为“黄逸仙”。
    一身根骨不俗,得了函谷八友的倾囊相授。
    姜明空更是將《神照经》、《唐诗剑法》以及“凌波微步”留在这一脉,作为传承根基。
    灵鷲宫更是在梅兰竹菊四姐妹的打理下,井井有条。
    姜明空休养了一个月后,天使再次找上门来。
    这次,他同样带来了一封圣旨。
    “敕曰:朕闻道家之学,源远流长,逍遥道法玄妙精微。”
    “今有段氏延庆,道骨仙风,德才兼备,精研道家之术,造诣非凡。”
    “特封段氏延庆为『逍遥洞玄至道天师尊通微显化真人』。”
    “领天下佛道事!”
    “钦此!”
    姜明空没有拒绝,也没表现出太过在意,上一个“领天下佛道事”之人,正是林灵素。
    看著一箱箱的黄白之物,姜明空指了指山下的城关:“送去给种师道吧,他应该更需要这些!”
    “如果陛下有心,还请帮忙搜集儒、释、道三教以及诸子百家经典,贫道愿在这雁门山上,继续编修《万寿道藏》。”
    平静的日子,总是会被各种意外打破。
    自从耶律洪基返回上京城后,並未坚持几日,便已“寿终正寢”。
    辽国也如姜明空想的那般,同仇敌愾,磨刀霍霍。
    姜明空恰在此时到辽国走了一圈,耗时三个月。
    辽国三品以上官员,尽皆身首异处。
    即便是那些为民请命的清廉贤士,依旧未能逃过毒手。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姜明空只希望边关安寧,不论是刚刚崛起的女真部落,还是日渐没落的契丹,都是他的敌人。
    所以,完顏阿骨打英年早逝。
    未能完成他在歷史上一统东北诸部落,最终反辽建国的壮举。
    之后的二十年里,姜明空每一年都会去辽国、女贞以及西夏、吐蕃走一遭。
    凡是被他发现,极有天赋又身具不俗传承的武者,都死在了他的剑下。
    与之相反的,则是大宋江湖。
    逍遥两脉积极入世,不论是擂鼓山的黄逸仙,还是灵鷲宫的梁红玉,皆为一时之俊杰。
    姜明空动了心思,甚至亲赴相州汤阴,收了一名三岁稚童为自己的大弟子,其名“岳飞”。
    为了让岳飞可纵横战场,姜明空每日都会带著岳飞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动作。
    尊师重道又孝顺听话的岳飞,从不怀疑姜明空的动机。
    若是如今的少林主持虚竹看到这些动作,一定会认出,这就是少林寺武学之根基《易筋经》。
    《龙象般若功》被姜明空拿来打熬岳飞的筋骨气力。
    《罗汉伏魔神功》成了岳飞最不愿修炼的武功,因为修炼这门功夫,需要静心打坐。
    还在贪玩年纪的他,自然討厌每日这最枯燥最乏味的半个时辰。
    虽说孩童的筋脉还未发育成熟,不適合修炼武功。
    但从小修炼也有从小修炼的好处,那就是岳飞的经脉会长成最適合这些功法的样子。
    有著薛慕华与姜明空两位医道圣手,以及汴京无数珍贵药草的支持。
    岳飞的武道之路可谓一帆风顺,甚至未来有望突破到大宗师境界。
    “师尊,我们这是要下山吗?”
    来到雁门山五年,这还是姜明空第一次带著他下山游歷。
    岳飞的母亲在一旁收拾包袱细软:“娘会在家等你回来,出门在外,一定要听你师父的话,记住了吗?”
    岳飞乖巧的点点头,背著几乎与自己身子差不多大的大包袱,跟在两手空空的自家师尊身后……
    一年后,姜明空带著岳飞以及另外一名稚童回到雁门山。
    “师弟,以后这就是咱们的家了!”
    岳飞有板有眼的照顾著刚刚收入门墙的小师弟。
    稚童虽然年幼,双目却炯炯有神:“中孚记下了,还要请师兄多多关照!”
    姜明空满意的看著两小,心中却隱有明悟。
    所谓“动机”,有时候並未对人,也可对己。
    自己所作所为的最终目標,就是自己做这件事的动机所在。
    窥破敌手动机,隱藏自身动机,此之谓“博弈”。
    二弟子名为王中孚,数十年后,他有了另外一个响亮的名號“重阳子”王重阳。
    他的青梅竹马“林朝英”,则被收在灵鷲宫门下,作为新一代的尊主培养。
    时光悠悠,转眼间,距离姜明空与林灵素约定的二十年已不足三月。
    赵宋的皇帝,也从宋哲宗“赵煦”这位颇有才干的圣天子。
    换成了书画一绝的风流皇帝宋徽宗“赵佶”。
    他的样貌也从二十年前的帅气大叔,变成了如邵雍那般的银髮老者。
    “圣旨到!”
    这一次的天使,还未见人,便已先闻其声,足见其之骄狂与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