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0章 曹轩的执政理念

      曹轩等人到达无终城的第三天,曹操便率领著中军浩浩荡荡地抵达了。
    一时间,城外尘土飞扬,旌旗蔽日,整齐的军阵绵延数里,把小小的无终城都给挤满了。
    曹轩与张辽、田畴等人早早便在城门外等候。
    曹操端坐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如炬,扫视著眼前的无终城。
    三人连忙上前行礼道:“拜见司空。”
    曹操並没有理会曹轩,而是衝著张辽点了点头,然后快步来到田畴面前,满面春风的说道:“老夫盼先生,就像大旱盼甘霖吶!
    先生久在北疆,对乌桓內情和山川地势瞭若指掌,此次愿意出山相助,实乃我军之福啊。”
    田畴恭敬地回道:“草民田畴,久闻曹公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哈哈,先生莫要多礼,咱们还是先进城吧。”
    “司空请。”
    无终城並不是一座大城,所以曹操下驻的地方选在了城中田氏祖宅。
    眾人进入府邸后,曹操又和张辽、田畴等人寒暄几句,便屏退左右,只留下了曹轩一人。
    看著面色黝黑的曹轩,曹操一脸欣慰的说道:“黑了,也壮了,看来这一路也没少吃苦啊。”
    “祖父,这一路虽说辛苦,但孙儿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哦,说来听听。”
    “祖父,这一路走来,给孙儿最深的印象莫过於民生凋敝了。
    孙儿沿途所见,许多村庄十室九空,百姓流离失所,不是被战乱驱赶,就是被乌桓劫掠,农田荒废,饿殍遍野,惨状令人痛心啊。”曹轩轻嘆一声道。
    曹操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道:“连续多年战乱,百姓们確实受苦了,但大乱之后方能大治,现在天下还未一统,要想恢復民生谈何容易啊?”
    “祖父英明,但孙儿还有另外一些想法。”
    “但说无妨。”
    “这一路行来,孙儿还看到,在这艰难之时,地方豪强们却只顾自身利益,囤积粮食,压榨百姓。
    而百姓们为了生存,也不得不依附他们,成为他们的私兵,这也使得地方上的局势变得更加混乱。”曹轩缓缓回道。
    曹操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道:“这些豪强,只顾一己之私,全然不顾天下苍生。
    待北方平定,老夫定要下手好好整治一番。”
    “祖父,士族豪强这个毒瘤已经存在数百年了,要想彻底根治,恐怕得需要数代人的功夫。
    但现在北方连年战乱,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所以孙儿斗胆献上一策,还请祖父应允。”曹轩拱手回道。
    “你先说吧。”
    “军屯。”
    “哈哈,臭小子,早在建安元年,老夫就已经开始在许都附近进行军屯了,休要拾人牙慧。”曹操笑骂道。
    曹轩赔笑道:“祖父,孙儿所说的军屯和您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了?”
    “一旦此战胜利,我军必定会获得许多胡人俘虏,不知祖父想著如何处理他们?”
    “这个问题可难不倒老夫,老夫心中早有预案,可选其强壮者编入军中,充实我军兵力。
    妇幼老弱则留在当地军屯即可。”曹操摸著鬍鬚缓缓回道。
    “可祖父您好像忘了一件事。”
    “何事?”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中原连年征战,人口凋敝,若放任胡人壮大,那一旦他们起了异心,岂不就成了滔天之祸?”
    曹操听了曹轩的话,微微一怔,隨后陷入了沉思中,片刻后方才缓缓问道:“那依你之意呢?”
    “依孙儿之见,朝廷可下达一个法令,以汉人为奴要按照人头交税,而胡人则不需要。
    豪门大族皆以利益为先,到那时,他们自然会更倾向於购买胡人为奴。如此一来,既能將胡人分散於各豪门大族之间,削弱其聚眾生乱的可能性;又能逼迫豪门大族们释放汉人奴僕,充实中原人口,岂不是一举两得?”
    “若豪门大族借胡人之力生乱呢?”
    “所有进入中原为奴的胡人皆需阉割,如此一来,大家用起来也放心,官府也方便统计。”曹轩笑著回道。
    听了这话,曹操不禁咽了口唾沫,他的目光紧紧锁住曹轩,似乎想要从这个孙儿脸上找到一丝玩笑的痕跡,可映入眼帘的只有曹轩那篤定的神色。
    “轩儿,这个主意是贾詡给你出的?还是你自己的意思?”
    “孙儿不敢欺瞒祖父,这些皆是孙儿自己所思所得。
    当今天下,看似我曹家已占据上风,但却还有许多隱忧。
    在孙儿看来,其中最棘手、威胁最大的,当属胡人与豪族这两大势力。”曹轩一脸严肃的回道。
    “哎,看来老夫还真是小瞧你了。
    这种方法不是不行,但时机还未到,还是再等等吧。
    乌桓人本与我汉人比邻而居,驯服起来也容易一些,当今天下未定,还是以教化为主。
    至於豪族么?现在贸然与他们开战,更是得不偿失,这其中的利害关係你可明白?”曹操语重心长的说道。
    “孙儿明白,请祖父放心,孙儿不会急功近利的。”
    “好了,老夫也乏了,你先退下吧。”
    “诺,祖父。”
    待曹轩离开后,曹操长嘆一声,立刻吩咐道:“让军师来一趟。”
    很快程昱便匆匆赶到,踏入屋內,见曹操神色凝重,拱手行礼道:“主公,不知唤煜所为何事?”
    “坐吧,咱们慢慢谈。”
    思虑再三,曹操还是把刚才曹轩所献之策告诉了程昱,然后嘆了口气道:“老夫也不知道该欣慰还是该发愁?老夫的孙儿已经开始露出獠牙了。”
    “主公,其实此事很简单,不过就是轩公子和丕公子的治国理念不同,这才令您担忧的。”程昱一语道破曹操心中纠结。
    “仲德深知吾心啊。
    但不知仲德更倾向於谁呢?”
    程昱微微一愣,思虑良久,方才咬著牙回道:“属下觉著轩公子所言才是长治久安之策。
    胡人要防,豪门大族更要防。”
    “说说你的理由。”
    “一个想著拉拢豪族,稳固当下局势,以获取他们的支持来快速安定天下;另一个却要借乱世来削弱豪族,著眼於长远的长治久安,其中差距,一目了然。
    再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个王朝很难连续出现多位雄主,主公在世,可以压制住豪门世家,丕公子也许勉强可以,但后继之君呢?
    如果在丕公子这代人身上,不能彻底解决掉士族问题,將来势必会出现皇权衰微,朝政完全被世家大族把控的现象,到那时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
    “哼,胡说八道,老夫身为汉臣,怎可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说罢曹操便拂袖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