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35章 球状闪电雷暴(4k)

      第435章 球状闪电雷暴(4k)
    在讲述『量子不確定性原理”的时候,就离不开人类首个能將宏观物质量子化的手段球状闪电。
    在丁仪的讲述中,几十万名学生渐渐了解了“球状闪电』的前因后果,以及丁仪过去的一些往事。
    按照目前主流的说法,球状闪电有了第一次正规的科学记载是在1837年,在英国工业革命前夕,由法国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弗朗索瓦·阿拉戈发表的著作《论雷电》中,记录了37处球状闪电现象。
    但球状闪电现象显然不可能只存在於近代,这种民间俗称“滚地雷”的现象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一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记录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记述,而欧洲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公元1195年,英国修士格维斯目睹了一场伴隨由球状闪电组成的雷暴。
    如果这位修道士没有『夸张描写”的话,那么发生在公元1195年的那场由“球状闪电”组成的雷暴,將是人类记载以来最大规模的自然球状闪电奇观。
    丁仪对学生们说,这是一次自然范围內【量子不確定性原理】的暴动。
    除此之外,明代张居正也有关於球状闪电的详细记载张居正这个事情歷史並无记录,但杨老言之凿凿的告诉丁仪,张居正见过球状闪电。
    整的丁仪有些不知所措。
    而近代人类第一次对球状闪电进行系统性研究是在1959年。
    丁仪讲述了这一段几乎被尘封的歷史。
    在1959年,苏联开始了绝密3141项目,即对球状闪电以及其武器化的研究。负责人尼古拉伊·纳尔诺夫是苏联院士。亚歷山大·格莫夫从莫斯科大学物理学博士毕业后参与到此项目中。
    其中,丁仪的两位好友陈博士、林云,就与亚歷山大·格莫夫博士有一些渊源,关於苏联绝密的3141项目,中国政府也没有相关情报,丁仪最后也是从陈博士这里才知道的。
    相比於丁仪,陈博土才是那个追隨了一生球状闪电的那个人。
    按照陈博士对亚歷山大博士的转述,1962年,苏联3141项目基地第一次成功產生球状闪电。
    在此后,苏联3141项目基地共进行了一千多次激发球状闪电的实验,但最终只產出了27颗球状闪电,据项目负责人所说:球状闪电產出过程【毫无规律】,苏联3141项目因失败而告终。
    几乎是在同一年,一名美国肯特大学电磁学教授在纽约的某个机场亲眼看到了一个球状闪电,球状闪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被科学界承认。
    在此之后,时间来到20世纪九十年代,年轻的丁仪第一次登上了球状闪电的舞台。
    讲到这里的时候,丁仪对教室里的学生们露出了一个柔和的笑容。
    “大家现在都知道球状闪电是什么了,对吗?”
    台下用不太整齐的声音附和著:“宏电子~”
    丁仪点点头:“1998年,我提出球状闪电是可见的观点,未被激发的球状闪电(空泡)
    是透明球体,能使光线弯曲。隨后我宣布了那个在当时还很惊人的结论一一球状闪电是[宏电子]。”
    下面有学生说:“您是对的,球状闪电就是宏电子。”
    丁仪摇摇头,“我是错的。”
    下面的学生有些惊。
    不知道从为什么,学生们总感觉今天的物理课似乎与往常不太一样,有脑袋灵活的学生已经偷偷打开了手机或者光脑的录像功能一一虽然智子在直播,但是万一丁老师讲到了什么嚇人的东西,政府一定会掐断智子直播的。
    “丁老师,现在外面对於微观的深入已经来到了质子级,甚至都能把微观粒子低维展开了,无数对於宏原子的研究都表明您是正確的——您为什么要说是错误的呢?”有学生问。
    丁仪直截了当的承认:“我酷爱蒙题——-得益於对物理的直觉,我在过去蒙对了无数的物理题,但对於球状闪电,我显然是蒙了一个看似正確,实则错误的答案。”
    丁仪缓缓说道:“球状闪电是不確定的。”
    “什么意思?”哪怕是最聪明的学生此时此刻也已经搞不懂丁仪是想表达什么了。
    丁仪正欲回答。
    偌大的教室里,忽然出现了一名完全漆黑的人型生物,它穿著人类的衣服,出现在了丁仪的面前。
    “排险者!”
    “传感器!”
    “黑脸大人!”
    “臥槽好帅。”
    “伟大的真理祭坛之主!赐予我知识吧一一”
    “加强!!!”
    教室里瞬间惊呼起来,乱七八糟的叫什么的都有,甚至还有公元人清华学生趁机搞抽象。
    而提前打开录像功能的学生激动狠狠一拍大腿。
    控制智子的政府工作人员则反应极快的掐断了直播。
    正在看直播的37万人看著黑屏陷入沉思。
    站在后面西子也同样满脸愣然。
    “我能来听课吗?”排险者传感器对丁仪说。
    丁仪面无感情的开始吟唱:“根据知识密封原则——”
    报復,赤裸裸的报復,这老头还挺记仇的。
    他还惦记著爱因斯坦环赤道粒子加速器呢。
    但排险者传感器並无情绪,它说道:“听完你的课后,我可以自毁。”
    “啊?”
    “什么?”
    “排险者传感器先生,您不要开这种嚇人的玩笑。”
    学生们停止了抽象,嚇得紧忙阻拦。
    “理由?”丁仪平静的问。
    “朝闻道,夕死可矣。”排险者传感器给出了回答。
    丁仪重述了一遍:“球状闪电是不確定的。”
    “宏电子理论,以及宏电子的存在,只不过是球状闪电的表达形式之一。”
    “正如『水”可以是山间的溪流、天上的雨雪,也可以是杯中的液体、寒冬的冰块一这些形態或流动、或凝固、或飘落,却都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呈现;球状闪电的『宏电子』形態,通过宏电子去释放球状闪电,本质上与將液態水蒸发为水蒸气没有什么区別。”
    “球状闪电是不確定的,宏电子也是不確定的,它们是伟大的【不確定性原理】的一部分,一个表现一一注意,我剥夺了『量子”的前缀。我说的是【不確定性原理】,而非【量子不確定性原理】。』
    丁仪转过头,用粉笔將“量子”两个字狠狠划掉。
    似乎如此便可以將【不確定性原理】从量子力学的大框架中摘出来了似的。
    “请问,不確定性原理的適用的范围是?”排险者传感器问道。
    丁仪选下粉笔,声音掷地有声。
    “全宇宙。”
    学生们面面相,似乎大多没有能理解这其中蕴含的消息。
    “宇宙是不確定性的?”有学生呢喃。
    排险者传感器追问了一句:“所以说,不確定性原理是適用於全宇宙的底层逻辑之一,因此不在大一统模型公式的覆盖范围当中?”
    “不是不在,而是你们所谓的大一统公式並不存在。”丁仪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这对於狂妄的他来讲是很反常的事情。
    丁仪冷冰冰的说道。
    “对於宇宙的概括,要立足於宇宙之外,想要得到宇宙大一统模型,就要站在超宇宙的视角上去看。
    你们排险者也好,接收的上个宇宙纪元遗產的星云文明也罢,都是本宇宙產生的文明,真以为付出一次小小的真空衰变灾难作为代价,就足以得出真正的宇宙大一统公式?
    你们神未免也太小瞧这个宇宙了。”
    排险者传感器陷入沉默,它整理著自己的资料库。
    上一个宇宙纪元的灭亡確实是因为真空衰变灾难,只不过星云文明搞出真空衰变灾难时,当时的宇宙还处於十一维状態—因此真空衰变是以十一维光速扩散的。
    宇宙也因此『光速去世”。
    现如今的三维宇宙反而因为光速有限,真空衰变的危害被缩小了很多,反而不是那么的可怕。
    排险者是从首个从在星云文明残存的信息体中解析出了“宇宙大一统模型”的文明,后来排险者又將该理论主动共享给了包括归零者在內的绝对光明规则神。
    但所有知晓宇宙大一统模型公式的神级文明,都很快意识到了一件事大一统模型似乎无法解释所谓的“量子不確定性原理”。
    生命的思想也好、宇宙的思想也好,都有著『灵光一闪”的效应,无法被捕捉预测,哪怕是同步了一个生命体的记忆,完全复製出两个一样的生灵,放在相同的环境中,仍然有细微的概率会做出不同的行为,进而衍生出不同的人生。
    而且按照因果论,如果大一统模型公式真的完全有效,那么將意味著宇宙范围內必然会诞生一尊对本宇宙“全知全能”的神。
    宇宙大一统模型公式本身就意味著对本宇宙“全知全解”。
    但这样的神並没有存在,故说明,大一统模型公式並没有实现对宇宙的全解析。
    只是神们找不到问题所在,只能归咎於『量子的不確定性原理”,而且大一统模型公式几乎適用所有物理规则,久而久之,也就没神去纠结这个问题了。
    神级文明已经习惯了这么一个带有著微弱『不確定”性的世界,这样的宇宙反而更加有趣。
    至於黑板上的第二条“宇称不守恆”,作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宇宙异常小现象,此时似乎反而得不到关注了。
    想明白了一切关键之后,排险者传感器做好了履行承诺的准备。
    排险者传感器说:“按照约定,我接下来將会自毁。”
    丁仪平静道说:“你自毁的第二天,我就会让太阳系联邦搞一个『环太阳赤道粒子加速器”,超级大的功率,可以撞碎夸克的那种,想想都爽。”
    排险者传感器那古井无波的黑色面容终於僵住了。
    它陷入底层逻辑矛盾的衝突。
    “履行承诺自毁”与“排除风险本能”的衝突。
    “你”排险者传感器指著丁仪。
    “去吧,死去吧。”丁仪微微一笑。
    排险者传感器停顿了半天,最终才憋出了一句话:“我等其他传感器过来换班。”
    “需要多久?”
    “最近的传感器在1682光年外。”
    “那真是恭喜你,可以带著答案再活一千六百八十二年了,我们当年可是只有30分钟呢。”丁仪阴阳怪气的说。
    排险者传感器羞愧的离开了教室。
    丁仪的表情也一下子平静了下来,他看著鸦雀无声的教室,声音沉稳。
    “没交学费的人已经滚蛋了,剩下的都是交了学费的对吧。”
    “我们继续上课。”
    但就在丁仪准备將“不確定性原理”与“宇称不守恆”连在一起讲解的时候,教室里的那颗六维智子忽然五维展开,形成了一个直径十多米的镜面球体,飞到了黑板的位置。
    丁仪眉头一皱,主动让开了位置。
    智子面向全班学生开启了紧急直播。
    【紧急直播通报:太阳系防务顾问罗辑,就三体第二舰队出现明確异动一事,於月球“静海”联合指挥中心通过智子向全人类发表讲话:直播將在三分钟后开始,请所有非紧急作业人员注意收听。
    “哦,新闻开始了,同学们先看电视吧。”丁仪无所谓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