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印文第二,显密圆通(二合一)
第100章 印文第二,显密圆通(二合一)
陈玄对众精怪抱拳说道:“此番战胜心魔,有劳诸位相助,日后若有好处,定然不会忘记诸位。”
长青公笑眯眯地抚须道:“公子太客气了,能修成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两大阵法,我等已经受了公子恩惠,岂能恬不知耻,再与公子讨要好处。”
功德灵气,不过是外物。
这两道大阵修成,六大精怪获得的好处,远远要比修为增长来的实际。
陈玄与众精怪告辞,离开了画卷天地的寒春峰,出了海岳道人设下的天地禁制。
如释,性全,海岳三位道人与陈玄道贺:“玄鉴道友收拢心念,连破三境,可喜可贺。”
陈玄与三位道人郑重稽首:“多亏了众道友指点迷津,不知祖师是否出关?”
海岳说道:“师父正在山巅等你,玄鉴道友自去便是。”
陈玄拜别了三位道人,径直往方寸山巅而去。
他一介外人,在这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修行许久,还受了菩提一众弟子照拂,理应去与祖师道谢一声。
不多时,陈玄便来到了方寸山巅。
菩提祖师高坐蒲团,手托拂尘,慈眉善目道:“玄鉴来了。”
陈玄郑重稽首:“晚辈陈玄,虽为外人,忝在山门修道,受祖师并一众师兄照拂,今已收拢三道心念,降服心魔,三教学问皆有涉猎,侥幸连破三境,跻身炼神圆满之境,今特来与祖师拜谢。”
菩提祖师抬手抚须道:“不需多礼,此亦是你悟性非常,故而有此造化。”
那真武择徒的眼光确实不错,有此一位弟子,未来兼通三教学问,无论是在天庭,灵山,还是人间,皆是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菩提祖师见他一身气象非凡,故而问他道:“玄鉴此番,收拢慈悲心,仁爱心,长生心,可对自身修行有所体悟?”
陈玄道心通明,福至心灵地答道:“此番以三教学问收拢三家心念,明心见性,关键之处乃是在‘见’之一字上。”
菩提祖师笑问:“可曾‘见’得什么?”
陈玄答道:“儒家学问,以人为本,克己复礼为仁,教我从此见得自身性善性恶;道家学问,清净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上天入地,乃是见得天地之广阔;佛家学问,显密圆通,照见众生疾苦,乃是教我见得万物众生。”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此为我修道之根基,三家学问融合一身,方才是这条大道之始。”
菩提祖师赞许道:“玄鉴悟得此道,殊为不易,你之道号之中,因有一‘鉴’字,颇与佛家有缘,我且送你一场造化。”
说罢,祖师一挥拂尘。
陈玄体内的本命法宝青玉法印自动被牵引而出,悬浮在菩提祖师面前。
祖师看向那一方法印,上下四方,乃是六合之象,只有下方刻印有“玄鉴幽微”四字本命印文。
此青玉乃是西王母所赠,上面那四字却是太上老君所刻,经过陈玄精血灌注,方才成为他的本命印文。
菩提祖师伸出一指,在那青玉法印的侧方亦刻下四字印文,每一笔落下,皆是道力在陈玄本命法宝之上的显化。
片刻之后,印文侧面的青玉碎屑簌簌而落,露出四个字样。
显、密、圆、通
菩提祖师刻下这四字印文之后,对陈玄说道:“此四字印文,与你那‘玄鉴幽微’正好相反,‘玄鉴幽微’乃是洞悉通明之印文,此四字却是将心相天地投射于外界,也可将外界之物困于心相天地之内。”
“凭你内外如何显化,圆融通达,自成天地。”
“待你修成天仙之境,万里山河,海岳沧溟,不在心外,只在此心之中。”
陈玄收回青玉法印,谢过了菩提祖师赐下印文。
有了此印文,他等于拥有了一座自成道场的小天地,心力越高,显化出来的心相天地便越接近真实。
既然收了好处,自然也该替人办事。
菩提祖师门下弟子助陈玄观道修行,收拢心念,虽有祖师允准,终归到底是陈玄亲身观道,凭借学问砥砺道心,自己争来的。
这四字印文,却是祖师亲自赐下,另属别的因果。
菩提祖师道:“你与我那小弟子悟空因果纠缠,早来此处五年,且不知他日后惹出什么祸端,玄鉴小友通晓因果,但他日后有难,小友念起今日因果,还请不吝相助。”
陈玄道:“悟空与我乃是结伴道友,不须祖师吩咐,但他日后有难,我定当竭力相助。”
菩提祖师微微点头:“如此,你在山中修行事了,在此枯坐修道无益,可以下山往那北方而去了。”
陈玄闻言有些恍惚。
算来他在山中修道,不过数载光阴,却是忽然而已。
菩提祖师既然说了他在此处枯坐修道无益,便说明他结金丹证地仙的契机不在此处。
陈玄再拜谢过祖师,说道:“我即刻去与悟空作别,便下山赶赴北俱芦洲而去。”
说罢,他辞别祖师,回到三星洞中,早见菩提座下弟子俱在。
传他通背拳的广法,化作猎户一家考验他和悟空的大衍,智信,慧远,化作樵夫指引他们上山的真弘,指点陈玄修行的如释,性全,海岳,还有教悟空习字练字的颖聪。
最后是那与陈玄一道结伴求道的悟空。
悟空见陈玄到来,上前欣喜道:“道兄,道兄,俺如今听闻师父讲经说道,跟随众师兄吐纳炼气,已经筑得修道根基矣!”
陈玄笑道:“如此,便算是入道修行之始了。”
不久后,在他踏入炼精化气境界之前,菩提祖师便会传他大品天仙诀,以及那用来躲避地仙三灾的地煞七十二变之法,更有筋斗云一个跟头便是十万八千里。
悟空得了功法,修行自会一日千里,在出世之前吸收千年万年的天地灵气,皆会化作修为,导致那地仙三灾提前到来。
他更有躲三灾之法,轻而易举便能度过三灾,成就天仙之境。
但此天仙却是太乙散数,不受天庭敕封认可,不曾司掌仙职,只能算作不老不死,不能算作不灭不朽。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陈玄与悟空的因果,到此暂且告一段落。
他上前与悟空稽首道:“往昔与你偶遇之时,我本该去北俱芦洲荡魔除妖,追寻我之长生大道,然而因果无常,随你到这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修行数载,裨益良多。”
“如今承蒙众师兄与祖师照顾,我已在此处修行圆满,该重新启程向北而去了。”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悟空道友,我今下山,日后有缘再见。”
悟空怔怔地看着陈玄,闻听此言,方才醒悟两人原不是一路之人,只是刚好命运交汇,结伴而行,在这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共同修行了一段时间。
他要往北而去,寻他的长生大道。
作为离开果山之后交到的第一个朋友,陈玄对他来说亦师亦友,自不必多说。
悟空嘴上喊着道兄,实则心里将陈玄放在了和一众同门师兄同样的地位。
这猴儿抓耳挠腮,欲要挽留陈玄在此继续随他修道,怎奈他的长生大道不在此处,可若是就此别离,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千言万语,最终悟空扯住陈玄的袖子说道:“道兄此去,不知何日再见?”
陈玄笑言:“我若修成长生大道,朝游北海暮宿苍梧,自去你的果山寻你,你若修成长生大道,亦能来武当山寻我。”
“但成长生仙体,天上地下,三界四洲,何处不能相见?”
“众位道友,悟空道友,就此别过。”
陈玄朝着菩提祖师座下十位弟子郑重稽首。
悟空与众师兄还礼,与他道别。
只见那头别木簪,身穿道袍的青年道人,再不留恋。
转身下山,孤身向北而去。
北俱芦洲。
以日月国之北为界限,天丁力士搬山采石,在那山岭之上建起一条蜿蜒曲折长达数万里的城墙,用来抵御北方妖邪南下。
此城之北土地皆是紫色,又称边墙紫塞。
城墙上皆是天兵天将驻守,若有号令传来,便随众同袍御风赶赴北地,诛杀妖邪,无所调遣之时,便驻守在城墙之上。
紫塞之内,乃是一座天上宫阙,落地生根在那群峰之中最高的一座山巅,就用作真武荡魔天尊统率众神将,发号施令的行宫。
天上更有那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镇守北天门,游奕灵官往返于北极驱邪院和那边墙紫塞的真武行宫之间。
但有调令,数万天兵便自北天门发出,浩浩荡荡杀向北方妖邪聚汇之地。
此时正值一场荡魔结束。
众天兵天将为防止妖邪卷土重来,依旧先在紫塞城头候旨。
行宫之中,真武荡魔天尊高居宝座。
左右两侧乃是龟蛇二将,面前两边六丁神将,六甲神将依次排开,最下面是王灵官和马灵官两位,一个手持金鞭眉心开法眼,一个手持金砖眉心亦开法眼。
却说两位灵官自离了武当山,随真武荡魔天尊在北方剪伐妖邪功勋卓著,先后被雷部和火部擢升为天庭正神。
王善在雷部录名,华光亦在火部录名,如今两位灵官一个是雷部正神,一个是火部正神。
两位灵官虽在两部录名,却依旧属于真武麾下佐使,各自领五千天兵天将,驻守紫塞东西二处。
真武天尊道:“此番荡魔,虽然直入妖魔腹地,却不过斩杀了些许小妖,那些个妖王想是提前知晓了风声,故而向北躲避。”
“众将且休整一段时日,我即刻奏请上界北极驱邪院派遣巡视灵官查访一番,寻觅那些个妖王的踪迹。”
“待确定妖魔位置,再发兵向北不迟。”
众神将闻言神色一松,这北地荡魔一事动辄万里追妖,便是神仙也扛不住连番作战。
况且那些个法力低微的天兵天将在征讨之中,神体多有受创,需要功德修补方才能恢复战力。
更别说有些神将,刚刚由凡间英魂升入天庭成神,修成神体没多久,就在那北地妖邪的潮水中金身破碎,化作魂魄重入轮回。
王灵官和马灵官先行告退,自去镇守边墙。
真武对这些直属神将说道:“有事尽快禀报,无事便散了,各自淬炼金身,为下一场荡魔做十足准备。”
众神将皆道无事。
各自散去之际,申猴一屁股坐在行宫门口的地上,摸出腰间的葫芦,葫芦里装着他自己酿的酒水,仰头灌了一大口。
“痛快!”
现在想想还是在武当山安享香火快活。
在这北地荡魔之时,连酒水都只能等回到行宫之中,并且短时间内没有出征调令的时候才能喝个尽兴。
午马一把夺走他的酒葫芦道:“好你个猴头,当着天尊的面喝酒,若是教游奕灵官瞧见了,准上奏咱们这些神将纵情享乐,教一众天兵天将在前面拼死拼活。”
申猴直接躺在地上,头枕双手道:“你这老马儿,荡魔之时只顾出蛮力,我却要协助天尊探测那些个妖王藏匿在何处,此举十分耗费心神,喝口酒怎么了。”
子鼠道:“你这猴头,抢功劳抢到我头上了,那探测妖王所在一事,分明是借助我的神通方能寻踪觅迹。”
申猴道:“龟老哥,蛇老哥,你两个评评理,没了我坐镇甲申之位,鼠老弟莫管什么神通,凭你的真身个头,早被那大妖一脚踩得金身破碎了。”
龟将笑道:“我看你这猴头莫不是喝昏了头,六丁六甲共同司掌神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岂有分开谈功过一说。”
蛇将阴阳怪气道:“我看这甲申之位,随便从下界捉只猴子上来补缺,也不是不行。”
众神将皆是哈哈大笑。
申猴讨了个没趣,嘟囔道:“听你们说话忒无趣,若是玄鉴老弟在此,他必不会如此挤兑我。”
“天尊,不知陈玄如今是否结丹?”
众神将皆与陈玄关系不错,早便盼望着他能证得地仙,前来北地一同荡魔,于是齐齐看向真武。
真武见众神将还未散去,反而聊起了陈玄,当下心念一动,推衍了一番陈玄离开武当山后的因果。
他未曾直接来北方,倒是意料之中。
只不过与一位石猴一路向西去往西牛贺洲,之后数年的一段因果便仿佛断开了一般,被法力高强的大能抹去,不能推衍。
真武微微皱眉,西牛贺洲能有这般抹去因果之大神通的,只有灵山几位资历悠久的佛老。
然而此手段似佛非佛,似道非道,却是让人捉摸不透。
好在这数载因果模糊之后,重又清晰起来,陈玄如今已是炼神圆满之境,只差一步便能证得地仙,御风赶来北地荡魔。
而且他正在朝着北俱芦洲而来,想是打算在北上途中结丹。
真武说道:“他已在来的路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