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好起来的金鸡奖
第414章 好起来的金鸡奖
洪昌。
沈良的飞机落地后,人还没走出vip通道,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带著惊喜的女声。
“沈导。”
回头一看,只见一袭白裙的董萱带著助理迈著小碎步往前走。
“董小姐?”
“沈导,没想到能在这遇到您。”
董萱面露笑容的打著招呼。
“是,挺巧的。”
沈良笑著点了点头,邀请道。
“要不,一起?”
“可以吗?”
董萱有点惊讶,难道沈良不担心狗仔乱写?
今年的金鸡奖不一样。
大不一样。
往届金鸡奖,很多大咖根本不给面子,想不来就不来,想放鸽子就放鸽子。
每年的金鸡奖往往都会被媒体写作『星光黯淡』。
报导来,报导去,也就撑门面的那几位大咖值得多写点版面。
破船还有三根钉。
金鸡奖再怎么没落,找几个人站台还是可以的,但,拋开站台的,以及入围、获奖的那些。
很多人都不会捧场。
这种情况在今年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只因金鸡百即將进行改制的消息传开了。
金鸡奖虽然暂时还没有大改的计划,但跟金鸡孪生的百,明年要进行重磅改制。
无论那些港台明星怎么想,內地的票房產出能力,经济附带价值都在飞速崛起。
吃哪里的饭,就要照顾哪里的面子。
捧场,那是必须的。
何况。
现在主导金鸡百的人可不是小卡拉米,而是北电的院长,人脉广阔。
不看僧面看佛面。
哪怕只看北电这块招牌,也要给面。
再有。
正在热映的《建国大业》剧组也会抵达金鸡百电影节进行宣传,单单这部电影就能拉出一大堆熟练。
最后。
两岸关係日趋缓和也是一项重要因素,一如沈良即將前往金马奖一样。
今年的金鸡奖,也有很多宝岛电影人的身影。
包括候孝閒在內的一眾名导,也都赶到现场支持。
“当然。”
沈良微微一笑,接著就跟董萱,以及她的助理一起走出通道。
他知道外面有一大堆狗仔、记者之类的,不仅有內地媒体,还有港台地区的媒体。
相比於內地,那边的版本更加领先。
没有实锤的东西都能写出一大堆八卦,现在有同行的照片,指不定会怎么编排。
说不定『从良记』又要復更了。
不过。
沈良不在乎。
走就走了,走得光明正大,他也不担心程好吃醋,她知道董萱的大老板是谁。
董萱这次参加金鸡奖,是以入围者的身份而来,她凭藉《立春》里的小张老师一角,入围了今年金鸡奖最佳女配角。
《立春》是顾常伟导演,文丽丫头主演,幕后的投资方是保利华亿。
“快,快,快,赶紧拍。”
接机口,看到沈良出现,旁边湾湾口音的记者立刻拍了拍摄影师。
“赶紧把他们拍下来。”
“师傅,师傅,沈良出现了,他旁边还跟著董萱。”
不远处,风行工作室的新人记者黄问鼎连忙喊了喊身边的老师。
沈良和董萱怎么会一起出现?
难道是同行?
也不对啊。
经常跟娱乐线的人都知道,沈良日常出行大多数都是私人飞机,航班信息都查不到。
如果真的是同行,那就有意思了。
隨著沈良知名度越来越高,过往的一些旧帐也被『翻』了出来。
比如当初拿到威尼斯银狮奖的短片《调音师》,女舞者的角色据说最早是董萱。
这件事得到了很多人的印证。
包括电影学院的老师,都提过这事。
具体什么原因,外人不清楚,但有一件事却特別清晰,女舞者的角色最后交给了黄圣伊。
看看黄圣伊现在的发展,再看看董萱。
虽然董萱的知名度也不低,《雪女神龙》、《八大豪侠》等作品收视率都不错。
但。
跟黄圣伊的发展一对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一个还在电影里演配角,另一个人却成了电影的主咖。
有些人私下就討论过,如果当年拿到那个角色的人是董萱,她和黄圣伊的人生会不会对调?
一个小时后,沈良携董萱现身洪昌机场的消息就登上了港台地区的新闻平台。
雅虎新闻娱乐版块,高高掛起。
不过。
內地这边基本没什么动静,只是零星的几篇报导。
“师傅,今天我们为什么没跟?”
傍晚,出去吃饭的时候,黄问鼎还没想明白,沈良那么大的热度,自家师傅怎么不跟。
“跟了也没用。”
老张耸了耸肩。
“那些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没必要报导。”
“蛤?”
黄问鼎更不解了。
他们是娱乐新闻记者啊,虽然没证,不是正儿八经的记者,但既然吃这碗饭,那就要遵循职业惯例。
娱记又不是財经时政记者。
哪需要那么多的证据確凿,他们要做的是炒热。
“再跟个半年,你就懂了。”
老张没有明说,因为有些事没法说,毕竟,沈良的身份地位不一般。
不是普通的导演。
也不是普通的企业家。
人家还是一张名片,北电的名片,国內青年电影人的名片,国內青年企业家的名片,国內优秀青年的名片。
从前到后,这些名片是层层递进。
越靠后,越厉害。
所以。
大多数情况下,跟沈良相关的新闻,他们都不报,除非是深光主动告知,或者买了通告。
非必要,不特別报导。
即使报导,也都是一些常规的报导,没有標题党,没有震惊部。
真那么干了,说不定稿件就发不出去,发出去了,说不准过段时间就会被下架。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意味著工作白干。
久而久之,稍微熟悉业內的老油子,都不会跟沈良那条线。
至於那些传闻嘛。
娱乐圈里真真假假,谁知道是不是真的,便是真的,那又如何,圈內都这样。
一个资深娱记如果真的放开了写,敞开了报,能不能曝出去,另说,真曝出去,那也是自绝后路。
毕竟,有些內容太炸裂。
你敢写,別人未必敢对外发。
另一边。
抵达主办方的酒店后,沈良婉拒了董萱的邀请,办好入住,先洗了个澡,然后补了个觉。
晚上还有一场大战等著他。
別误会。
不是那种大战,而是酒桌上的战斗。
今天晚上的局是他发起的,到场的不仅有深光自己人,还有港台电影人。
程龙也在。
他可能会晚点到。
其他的还有《叶问》、《风声》、《画皮》、《疯狂的遗愿》、《梅兰芳》等剧组。
零零总总有个二十多桌。
作为半个东道主,一圈喝下来,不是大战是什么?
小憩一会,时间刚好四点,沈良稍微换了一套衣服,然后便直奔酒店的宴会厅。
走进宴会厅,张辉军已经提前到场,他正在跟酒店工作人员对接最后的布置。
“小良,你来的正好,你看看,这是今晚的菜单。”
“好,我看看。”
接过菜单,上面都是一些常规的宴会菜,冷菜八个,热菜十二个,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海里潜的。
一应俱全。
“怎么样?”
眼看沈良放下菜单,张辉军顺口问道。
“挺好,菜色看样子不错,而且整体口味不是很重,很合適。”
因为镜头的缘故,娱乐圈里的演员,不论男女,都需要保持一个好身材。
那种大鱼大肉,不说不能吃,而是要少吃。
今天的晚宴菜色丰富,却没那么油腻,吃的是食材本身,唯一比赛重口的大约便是葱烧海参。
“行,那就按照这个上吧。”
跟酒店的主厨约好上餐时间,张辉军又带著沈良在宴会厅里逛了一圈,视察了一圈。
宴会,宴会,不可能只是单纯的吃喝。
在宴会之前,现场还有一点『小小地』仪式,有发言环节,內容无非是老一套,展望过去,预期未来。
“时间差不多了,小良,跟我一块去迎一迎?”
“当然。”
虽说沈良已经是国內数一数二的有钱人,圈內地位也非比寻常,但他能走到这一步,也少不了老张、老穆、老何等人的鼎力支持。
別的不提,深光如今的幕后团队,有多少是北电走出来的?
但凡有个好苗子,都被老何他们三个先內推了。
沈良这个人又不是那种不识好歹的人,而且,迎一迎也是应当的。
没过一会,嘉宾们陆续来到现场。
“大哥,欢迎,欢迎。”
“……”
“徐导(老怪),这边,你的座位在那边。”
……
“曹老师(宝平),我带你过去。”
……
“黄博,你过来一下,帮忙引引人。”
……
“侯导,欢迎,欢迎。”
……
“杰纶,这边,我找个人带你过去。”
……
“……”
很快。
沈良就成了最忙碌的人,今天很多嘉宾,也是衝著他的面子来捧场。
总得好好关照一下。
大几十人,每人说一句话,几秒钟,那也是几十分钟。
嘴巴都快说干了。
幸好还有老张在旁边,国內的导演们,诸如凯子哥、田壮壮等人,都是他负责接待。
都是同学。
好说。
虽然乾的是迎宾的活,但张辉军脸上的笑容却没停过,还不是那种假笑,是发自內心的高兴。
不仅是金鸡奖好了起来,他也好了起来。
就是老何、老穆今天不在,装得有点不得劲,虽然今天也有很多78级的同学到场。
但人都有亲疏远近。
他和老穆、老何也因为沈良这条线,结成了铁桿同盟,在他们面前『装』一下,才更有成就感。
老张一度怀疑,这两个老傢伙是故意不来的。
不想看到他威风的一面。
免得难受啊。
对了。
就像《疯狂的遗愿》里的那句话,既怕兄弟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这部电影目前虽说没有上映,但在北电內部已经举办过试映,对於这类电影,从前的学院派,那是嗤之以鼻。
什么喜剧片,说来说去,绕不开屎尿屁。
没什么含金量。
现在,那不一样了。
电影学院內部也『分裂』了。
有些人仍然是对商业片敬谢不敏,根本瞧不上,另外一部分老师、学生,那是趋之若鶩。
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商业片明显比文艺片更有搞头。
十年前,拍文艺片的瞧不上拍商业片的,不单纯是艺术角度的问题,算经济帐,文艺片的回本率、收益率是吊打商业片。
在电影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成本低的优势,被文艺片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两年,隨著国內电影市场稳步走高,商业片不再是『赔本赚吆喝』的代名词。
它是真赚钱。
製片方能赚钱,导演能赚,编剧、摄影的收入也不低,演员嘛,更別说了。
片酬一个个都是翻倍涨。
大家都能吃到饭,谁不往这个赛道钻。
是夜。
看著星光璀璨的现场,老张酒没喝几杯,人就有点醉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
瞅瞅今年金鸡百的嘉宾阵容,往前数十年,二十年,也找不到比这一届更豪华的。
改制,改得好啊。
再看看到场的媒体,网上的討论,微博的热搜,金鸡奖不再像前几年那样,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闭幕,哪些电影拿奖都没什么人关注。
醉了。
老张是真醉了,他一高兴,忍不住多喝了几杯。
散场时,他走路都有点歪歪斜斜。
还是沈良和黄博一起把他送回了房间。
“老板,我记得张院之前挺能喝的啊,今天怎么醉了?”
安顿好老张,走出房间后,黄博忍不住嘀咕道。
“可能是年纪大了吧。”
沈良打趣道。
“人年纪越大,酒量是越差。”
“……”
这话,黄博没敢接。
哪怕张院没在现场,他也没接。
他又不傻。
老板和张院是什么关係,老板又是什么级別。
“行了,回去早点休息吧,明天你可是主角。”
沈良没在继续逗黄博。
“老板,我哪算得上主角。”
黄博笑著道:“您才是。”
“你怎么不是,一部《斗牛》,一部《铁人》,你都是主演,两部电影都入围了金鸡。”
沈良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好准备吧,明天说不定还要上台说词,別到时候什么都没准备。”
言罢。
沈良转身走了,看著他的背影,黄博有点懵了。
难道自己真有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