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43章 人书,生死簿

      第543章 人书,生死簿
    八月二十一。
    姗姗来迟的镇辽军主力终于抵达了幽州城,而后马不停蹄继续南下。
    一副着急忙慌的急行军模样。
    只是就在所有人都暗中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这些混蛋竟然没走多远就又停下了。
    不问还好,一问就是仓促行军,军资调配出了问题。
    然后就是伸手跟州牧府要钱要粮。
    “你……你们无耻!”
    “州牧调拨了那么钱粮,足以养你们十年!如何不够?”
    面对州牧府来人的怒斥,负责军需的中军行军司马有些奇怪。
    “我何时说过不够?”
    “只是这军资往来调配,殊为麻烦,这一路又是急行军,出了点岔子也是正常。”
    说着,一脸郑重地表示。
    “你放心,只要后方的军资供应陆续跟上,大军即刻便可继续动身。”
    狗屁!
    要是你镇辽军的军资调配能力如此孱弱。
    早就被北边那些蛮族覆灭多少次了!
    州牧府来人心中怒骂,可明面上却无法有力的反驳。
    几次催促无果后,只能回去跟袁奉禀告。
    可他们没想到本该着急上火的州牧袁奉,竟只淡淡道了一句“知道了,随他去吧”,就将他们打发了。
    面对袁奉的不急不躁,一众州牧府属官满脸错愕的同时,焦急无比。
    他们大多出身周边各地世族高门。
    虽说以黄天军目前行军路线来看,似乎意在直取幽州,不一定会波及自家地盘。
    可这种事情谁敢赌?
    之前他们还能作壁上观,现在随着黄天军的不断逼近,眼看着就要烧到自家的地盘,他们如何能够不急?
    所以接下来他们话锋一转,竟是反过来劝谏袁奉为苍生黎庶计,尽快拿出钱粮,以此来保证镇辽军的‘顺利’进军。
    如此强烈的前后反差,袁奉差点被气笑了。
    不过在考虑到自己还需要这些人替自己装点门面,袁奉还是压制住心中的恼怒,选择了暂退一步。
    点头答应再拿出一部分钱粮。
    只是与此同时,他也表示。
    “为了请动镇辽军出兵,本州牧已经几乎倾尽所有,如今府库空虚,剩下的还需要你们也出上一份力。”
    不是?
    咱们给你袁某人效力,替你打工,怎么还要带资上班?
    一众州牧府属官有些傻眼。
    只是哪怕再是舍不得、不情愿,在如今这火烧眉毛的紧要关头,众人也不得割肉出血了。
    就这样很快汇聚了一大笔不菲的资粮送入镇辽军中。
    “如今钱粮军资已经到位,诸位可以出兵了吧?”
    看着州牧府来人脸上掩饰不住的急切,负责军需的行军司马一脸古怪。
    老实说,他有些被州牧府眼下的行动力小小震惊一下。
    ‘若这些家伙平日里也能如此齐心合力,保持这样的效率,别说是黄天军了,咱们镇辽军怕是也要敬畏三分……’
    中军行军司马心中腹诽。
    正苦苦思索着如何再编造一个理由拖上几日的时候,有军将突然走了进来。
    瞥了一眼新送来的那大笔军资,军将顺势冷冷扫过那几位州牧府来人,这才对行军司马笑道。
    “军资可备好了?”
    见行军司马点头,而后便道。
    “那就好。”
    “某这就上请中郎,请中郎即刻发兵!”
    你看,这就是诚信!
    钱粮到位,说走就走!
    几乎就在这笔钱粮军资运抵军中的半个时辰后,已经停留了两日的十数万大军迅速拔营。
    而这时,连战连捷、破城十数座的黄天大军裹挟着泼天大势,也已经临近幽州城百二十里之地。
    这百二十里距离,看似不近。
    可对于双方加起来大几十万兵马来说,已经算是近在咫尺。
    大战一触即发。
    ……
    八月二十四。
    赵牧的前军万骑跟李靖的主力大军完成了汇合。
    不过双方因此并未合为一部,李靖反而又调拨了两个万骑给赵牧,并且让冯参充当了赵牧的副手。
    至此,赵牧、冯参率铁骑三万游离于大军主力之外。
    八月二十五。
    寻到机会的赵牧,趁黄天军攻取阴平的关口,突然从侧翼引兵斜插黄天军后方。
    尽管黄天军早就已经有防备,可三万铁骑相较于原先的万骑,看似只是人数翻了三倍,但实际增加的战力又岂止三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战,黄天军再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时间,损兵折将。
    期间,黄天军中有七境真仙按捺不住,以黄天道法肆虐战场,意图扭转战局,一举覆灭没入阵中的三万铁骑。
    可就在这时,一壮硕悍将策马冲上虚空。
    只一刀便撕裂了那黄天道法汇聚的黄天之势。
    再一刀,满是震惊的苍髯头颅便已经高高飞起。
    临空摄住真仙首级的冯参,哈哈大笑。
    “某家冯参,今日斩仙于此!”
    “何人敢与某家一战!”
    郎朗大笑,音滚如潮。
    原本嘈杂混乱的战场,甚至为此寂静了一瞬。
    望着那道于虚空策马扬刀宛如魔神在世的身影,无数黄天道兵被震慑当场。
    与之相对,衣甲染血的三万镇辽铁骑却是振臂嘶吼。
    “万胜!”
    冯参目光睥睨,落下九天,遥望远处的黄天中军。
    几瞬之后,止住大笑。
    而后手中长刀垂落。
    “儿郎们!攻!杀他个郎朗乾坤!”
    “攻!攻!攻!”
    临阵斩将,本就裹挟山倾之势而来的三万铁骑,此刻士气高涨,更是纵横无匹!
    须臾间,便将阻拦在阵前的黄天大军冲击得七零八落,杀敌无数。
    等到那一道道身具擎天之相的黄天力士,脚踏虚空即将加入战场的时候,那三万铁骑却是抢先一步杀穿敌阵,策马扬长而去。
    “无耻鼠辈!可敢折身与我等再战三百回合?”
    三百回合?
    你当这是戏台子呢?
    战场之上的生死、胜负,很多时候只在须臾之间,所谓鏖战不止、血流不休的死战,那只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给对手来上一拳,而对手打不到自己那才是本事。
    就这样,三万铁骑在骤然冲出一通乱杀后,便迅速撤离战场。
    接连得胜,已经打出心气的黄天军哪受得了这样的窝囊气,瞬间分出数股紧追不舍。
    而就在这时,原本扬长而去的镇辽铁骑却是陡然调拨马首,悍然杀了一个回马枪。
    不止如此,远处的地平线上竟几乎同时现出了一道黑色的丝线。
    并且以极快的速度‘编织’如布帛,几乎转眼间便于这片辽阔之地迅速铺开。
    而后就这么抢先一步,冲着前来追击的黄天军腰腹撞去。
    “镇辽军!”
    “冲锋!”正如曾经说过的那样,骑军冲锋从来不需要振奋人心的战鼓。
    因为脚下大地就是这世上最好的战鼓!
    而他们座下战马纷飞的四蹄,就是这世上最有力的鼓槌!
    每一下擂动大地带起的响动,都足以震天撼地。
    让敌人心生胆寒,让己方热血沸腾。
    如此临阵,战无不胜!
    “攻!”
    前有调转方向的三万铁骑山倾而来。
    后有一时摸不清数量的铁骑,直击己方最薄弱的腰腹。
    原本气势如虹的追击大军瞬间陷入了首尾不能兼顾的混乱之中。
    而战阵一乱,后果不问可知。
    若不是这些黄天道兵有信仰加持,不缺悍不畏死的敢战道兵,再加上正在攻城的黄天大军觉察到事情不妙,及时派出了大军来援。
    只此一役,怕是这些前来追击的十万大军,便全都要葬送于此。
    可饶是如此,这一战也是损失惨重。
    不但普通道兵损失大半,就连作为核心战力的黄天力士也被隐匿在铁骑中的镇辽军强者斩杀不下数十尊!
    最关键的是这一前一后的接连惨败,对于军心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
    短短一日,几乎将黄天军这些日子以来连战连捷、接连破城积累的无敌大势,摧毁得一干二净。
    “先暂缓攻城吧。”
    “休整一下,明日再说。”
    阴平为一郡府治,城坚墙高。
    再加上有这半月时间缓冲,做了充足的准备。
    想要拿下,自然不会像之前那些小城一般轻松。
    听到渠帅程元义这话,若是之前他们定要出声反驳,可现在不少人都只能耷拉着个脑袋,选择沉默。
    毕竟要不是他们强烈请战,甚至搬出了大贤良师,程元义也不会无奈同意他们贸然追击。
    所以此战之败,罪在他们。
    “此战损失惨重,皆我等之过!还请渠帅降罪!”
    面对诸将的请罪,程元义瞥了他们一眼,最后叹息一声。
    “是非功过,战后再论,现在……”
    “都起来吧。”
    没有天生的名将、老将。
    所谓名将、老将,又有哪个不是用无数尸骨层层叠叠垒筑而成?
    他黄天道终究是……根基太浅。
    中军大帐中,气氛沉闷。
    好半晌后,见程元义一直不说话,终于有军将忍不住神色讷讷道。
    “渠帅,接下来该怎么办?”
    手持黄天道经不时翻阅的程元义没有抬头,淡淡道。
    “明日做好防备,继续攻城。”
    阴平作为幽州的重要节点,横亘在前。
    是必须要拿下的。
    否则无论是接下来长驱直入,还是来日事有不谐的退路,都是一大威胁。
    等到程元义说完这话,在场诸将彼此对视一眼,随后小心翼翼地继续问道。
    “那……等拿下阴平之后呢?”
    程元义眼皮微抬,而后重新垂落。
    等到手中道经翻过一页,才淡淡道。
    “任他千般手段,我只一路去。”
    进入幽州以来,与镇辽军的大小交锋,都无疑证明了程元义战前预估的正确。
    分兵是不可能分兵的。
    与兵家一脉那些里胡哨的兵法、战术相比,他黄天军提鞋都不配。
    唯一能够倚仗的就是以势压人。
    一路夺城、前进,然后逼迫镇辽军不得不跟自己打上一场大决战。
    只要能够一战定乾坤,彻底覆灭、哪怕只是重创镇辽军,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至于说……败?
    不!他程元义不会败!黄天道更不可能败!
    将手中道经放下,程元义忽然抬首问道。
    “本帅让你们做的事情,准备得如何了?”
    帐中诸将闻言,神色一阵迟疑。
    “渠帅,当真要如此做?”
    “那些……他们……这是不是有些有违我黄天道义?”
    程元义手指轻敲桌案,最后叹息道。
    “本帅也是无奈之举。”
    说完这话,程元义目光扫过帐中诸将,沉声道。
    “为大业,为大贤良师人人如龙的大宏愿,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
    当手里的牌面,不足以保证自己最终能够取胜的时候,动用手段增加手里的底牌,也就成了必要的事情。
    没有沿途的白骨铺路、尸骸作阶梯。
    如何能够成就大业?
    又如何实现大贤良师那亘古未有的煌煌宏愿?
    所以纵然今日有所牺牲,也是值得的。
    ……
    八月二十六,黄天军再攻阴平。
    期间,赵牧三万铁骑小股试探,见外围黄天军防备严密,便又缩了回去。
    这已经不是黄天军第一次蓄力一拳,打在了空处了。
    也算是习惯了下来。
    只是这样一来,就苦了阴平。
    就这样支撑了两日的阴平城,在黄天军近乎疯狂的攻势下,就此告破。
    和之前一样,拼死抵挡的阴平世族高门尽数被屠。
    那一颗颗便悬挂于城头怒目圆瞪望向远方的头颅,似乎在质问镇辽军为何见死不救。
    眼看这一幕的镇辽军将,有人心生叹息。
    更多的则是冷眼视之。
    屁股决定脑袋。
    双方从来不是一拨人,没有情义牵绊、又无利益瓜葛,救你是情分,不救也是理所应当。
    况且乌丸一族兴起的这么多年,未必没有这些人在暗中施加手脚。
    只是接下来的一幕,就让他们有些意外了。
    因为这一次的黄天军,并没有如之前那般,对城中百姓做到几乎秋毫无犯。
    “这些乱贼在搞什么鬼?他们是要强拉普通百姓从军?”
    有些不解的镇辽诸将,不禁皱眉。
    他们不明白强拉这些普通百姓进入军中,除了徒增死伤、甚至拖累己方阵型,又有什么用。
    而这时,动用法眼望向阴平上空的赵牧,却是敏锐觉察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并且瞬间传念于韩绍。
    对此,韩绍在沉默了一阵后,语气颇为无奈地自语一声。
    “人书,生死簿……”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