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2章 云霄山上有羽士

      第132章 云霄山上有羽士
    郁川城。
    凌霄派,云霄山。
    云气弥漫之中,临崖山前,一方亭台之上,两名长须男子坐在石桌之前对弈。
    两人均穿着淡青色的道袍,梳着道髻,左首那人瞧着约摸四五十岁,相貌清癯,一把长髯须长三尺,腰间后背别着一个晶莹温润的白玉镶银葫芦。
    右首那人年纪瞧着稍微长一些,已有老态,不过额宽颈健,颧骨高耸,眉眼神丰,三缕长须垂到胸口,腰间却是斜插着一把火红色的六方天蓬尺。
    “清辽,你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
    右首三须老者捋须微微一笑,捻着一枚白子,举棋不定。
    “不容易呐!”
    左首长髯男子笑呵呵,将手中的黑子丢入棋奁之中,站起身来,双袖一展,
    “黑白交征,棋布错峙,和师兄对弈这么多年,总算是小胜一手。”
    三须老者笑眯眯说道:
    “黑白无常,枯荣有常,这世上古往今来,哪有常胜不败的将军?这人呐,得不了道还真得服老,这天下终归是年轻人的天下。”
    “师兄精神矍铄,风华正茂,又合和南北,泽披天下,这话会不会说得太早了些…”
    长髯男子长笑一声,神色萧索,负手转身,望着茫茫云海,过得良久,方淡淡道,
    “山中无岁月,和师兄手谈一局却是整整过了两年。”
    “人来。”
    话音才落,一名穿着同样制式道袍的中年修士从山中云雾中出来,平眉大目,赫然正是丁天石。
    只见他上前三步站定,貌态恭谦,躬身拱手道:
    “弟子丁天石参见羽士「囊萤映雪」、「烈火辨日」。”
    三须老者瞥了他一眼,笑道:
    “原来是「袖中火」来了,好久不见,不错,修为又长进了。”
    丁天石丝毫不敢抬头:
    “多谢羽士挂念,弟子愚钝,耗时十年,方方突破筑基后期。”
    三须老者笑容云淡风轻:
    “你这个年纪不错了,站了十日累了吧?”
    丁天石摇头说道:
    “回羽士,天石小宗子弟出身,仙宗不以弟子卑鄙,最终能得羽士垂青,上得云霄,筑得仙基,实乃三生有幸,短短十日,不敢劳羽士挂齿。”
    三须老者捋须笑道:
    “清辽,你这族中关门弟子倒是成器,后继有人呐!”
    这两位长须青袍男子正是如今受「阆风巅」之命,坐镇郁川的两位黄庭羽士,郁川四大家族丁家和姜家的老祖,「囊萤映雪」丁清辽和「烈火辨日」姜太青。
    “师兄高赞了。”
    丁清辽并没有转身,负手但观云海,淡淡说道,
    “说罢,何事?”
    丁天石恭声说道:
    “二位羽士,太和经武宴已经准备就绪,苍梧、南淮、云浮三郡领队皆已到达,如今正在峰上候着,等待羽士的召见。”
    “哦?都到了吗?”
    姜太青端坐在石桌之前,手指轻动,便只见身前刻在石桌里的棋盘上,一枚枚黑白二子宛如活了一般,蹦蹦跳跳、争先恐后地跳入各自的棋奁之中。
    须臾之间,棋盘上一干二净。
    随后拂袖轻轻擦拭棋盘,眯着眼睛笑问道:
    “说说罢,都是哪几家的孩子来了?”
    丁天石禀奏道:
    “回二位羽士,江左领队为「春江水」裴砚苏、「碧微剑」陈抱冲,淮上领队为「碧烟罗」漆敛柔、「魄寒声」吴寒朔,南淮领队为「阴阳壶」孙如是、「既济鼎」俞青梅。”
    “俞…青梅?”
    丁清辽转过身来,目中疑有异色,缓缓张开问道,
    “师兄,太平又有新晋羽士?”
    姜太青垂眉微微点头,轻叹一声,
    “两年前,南淮华家奉命出征,在青黎边境三刀山遇伏,满族覆灭,「离焰定海」华迎春与黎巫山商部大巫耻裂骨殊途同归,三刀山至今暴雨倾盆,山火不止。”
    “后来,听说「阆风巅」有人去了一趟,随后我听闻,覆水镇俞家的上空天生异象,腾黄得景,出了一个「水府寻离」俞啸声。”
    丁清辽脸色微变,浅笑一声:
    “原是如此,师兄同我坐在这云霄山上‘悟道’石亭之中,对弈两年之久,师弟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想师兄却是运筹帷幄,坐知千里。”
    姜太青笑笑说道:
    “清辽,等你到了我这把年纪就会明白,这人老了呐,有时候总爱打瞌睡,说来也怪,睡着睡着就会梦见一些事情,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是吗?”
    丁清辽干笑一声,脸上云淡风轻,不着痕迹,复又坐下,对丁天石说道,
    “继续说罢。”
    丁天石听着二人谈笑间,纵横千里之遥,捭阖生死之中,南淮一名羽士战死陨落,另一名羽士突破崛起,缘起缘落,掌生掌灭,心头震骇万分,但脸上没敢露出半分,只说道:
    “弟子按二位羽士嘱咐,已经将主核官令牌,分发给六位同门,再加上弟子与「扶光尺」姜玉君、「离阳焰」荀澹台,此次太和经武宴共计九位主核官,再加上云霄山上诸位同门,核校官计有已七十二位之数,共计八十一位。”
    “此外,根据城府处统计,此次太和经武宴共计参加修士三百六十一名,其中地元级二百八十八名,天元级七十三名,均已签到领令,入太和学宫,准备就绪。”
    “嗯。”
    姜太青缓缓点头,
    “不错,虑无不周,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天石事情办得妥当…”
    言罢又呵呵笑了一声,问道,
    “「扶光尺」?这小丫头脸皮薄,筑基起个名字都不敢来问我,总算是得了仙基,要不然一个凝元修士去当主核官,有够丢人。”
    丁天石丝毫不敢犹豫,回道:
    “回「烈火辨日」,得姜家传讯,玉君小姐年前已经筑得仙基「大日金乌轮」,道基稳固,轮盘流转!”
    “【乾阳炎合】”
    丁清辽眼露笑色,搂了一把胸前长髯,轻声说道,
    “那不错,恭喜师兄!”
    “何来之喜?”
    姜太青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但随即转瞬而逝,摇头轻叹一声,站起身来,捋了捋自己的三绺长须,
    “家族不举,人才凋敝,一代不如一代…清辽,若不是还有你我这把老骨头守着窝,这些个小辈只怕连翅膀都长不硬,巢就给人掀了…”
    “师兄高义薄云,舔犊情深。”
    丁清辽见他站起,当即也跟着拢袖站了起来,对丁天石道,
    “都晓了,下去通知另外八位主核官,一刻之内山中凌霄阁议事。”
    …………
    云霄山。
    凌霄阁,凌霄殿。
    在云气弥漫的大殿之上,九名服色多彩、气质出众的年轻男女分立左右,容貌各有千秋,貌态飘逸出尘,让人一望之下,便不觉眼前一亮。
    凌霄殿作为门派庄严肃穆的议事重地,殿前禁止喧哗私语,此乃青神仙宗凌霄派的门规。
    是故九人先后跨殿门而入,分站左右,皆是垂头束手,噤若寒蝉,不敢妄语。
    裴砚苏瞧了漆敛柔一眼,没想到人家秀颜偏朝一边,神色冷冰冰,压根就不看他,一时自找没趣,苦笑一声。
    陈抱冲好奇地瞧着自己左边一名身穿淡青色裙裾的少女,刘海遮眉,脸蛋微润,瞧着颇为可爱,只可惜人家不加颜色,神情清泠至极,一声不吭站在裴砚苏身后,而裴砚苏身前则是一个面留短须、相貌威严的黑衣道士。
    这黑衣道士陈抱冲自然知晓,乃是南淮出了名的仙宗筑基后期道士「阴阳壶」孙如是。
    此人虽然姓孙,却没有跟从太平掌门、孙家老祖黄庭羽士「水火未济」孙果真,而拜在南淮仙宗号称器艺双绝的扁家老祖,黄庭羽士「白玉拂尘」扁冷士门下。
    孙如是据说青出于蓝胜于蓝,炼器手法已经炉火纯青,「阴阳壶」之名大有赶超师父「白玉拂尘」之势。
    不过他这次带的这名叫作「既济鼎」俞青梅的筑基女修,却是第一次见,为此,陈抱冲不禁多看了两眼。
    “好了,别看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前看后看,再看人家姑娘都害羞了,若是看得上,过后自个儿去说。”
    陈抱冲耳边突然传来一个少女用灵识传过来的轻笑调侃声,微微侧目,却是站在右手边的姜玉君似笑非笑瞧着自己,登时脸上一红,无声一笑,用灵识回应道:
    “玉君小姐误会了,只是这位师妹新晋,面孔有些生,故而多看两眼。”
    “得了,你们江左修士都是和裴砚苏一个德性,假正经,喜欢就喜欢,有什么好遮遮掩掩,唉,可怜我家漆师姐,现在还在生某个人的气!”
    陈抱冲无奈一笑,知晓姜玉君和漆敛柔关系密切,爱屋及乌,记恨裴砚苏,连着把自己也恨上了,
    “玉君小姐,裴师兄其实很挂念漆师姐,和我说过好几回了,只是他这人呀,你知道,心高气傲,死鸭子嘴硬,不肯低头,要不你劝劝漆师姐?”
    “我才不劝呢,我自己八字都还没有一撇,我凭什么给人当红娘,对我有什么好处?”
    “陈抱冲,其实我觉得你挺不错的,要不你别看人家姑娘了,好生下点功夫来追追我,让我也试试被人喜欢是什么感觉?”
    “我也可以让你试试爱而不得又是什么感觉!”
    陈抱冲吓了一跳,神色惶恐,不自禁退后一步,引得站在最前方默不作声的丁天石发觉,回头瞧了一眼,登时尴尬万分,赶紧垂头下来。
    姜玉君见他窘样,轻轻掩口一笑,忽然只察觉前方有到目光如利剑般扫来,立刻变脸肃然,低着头,不敢再开玩笑。
    吴寒朔回头冷冷扫了一眼姜玉君,不知道她在笑什么,又忍不住望了一眼前方的漆敛柔,瞧着她的神情,登时心中难受至极,斜眼冷冷瞧着旁边的裴砚苏,双目宛如利刺一般,仿佛想刺透他的心!
    丁天石回首瞧了陈抱冲一眼,微微皱眉,不明此次江左的驻山羽士「翠琅绿玉」为何要派出这般刚刚筑基的年轻修士前来,纵使是自家的关门弟子,但资历尚浅,经验不足,只怕大会开始之后,主持不周,难以服众。
    陈抱冲的窘迫转瞬即逝,他知晓是这姜家大小姐故意开玩笑,目光流转,微微瞥了一眼吴寒朔旁边左首的一人,身材纤瘦,穿着一件白色襦衣,眼神清澈,却不拘一格,大大咧咧负手站着。
    这是郁川四大家族荀家的驻山筑基修士「离阳焰」荀澹台,也是淮右仙宗的修士,修为已经到了筑基中期,这人陈抱冲也是第一次见。
    这九人站位各有讲究。
    漆敛柔、丁天石、孙如是,三位筑基后期修士站在最前。
    荀澹台、吴寒朔、裴砚苏,三位筑基中期修士紧随其后。
    陈抱冲、姜玉君、俞青梅,三位刚刚筑基修士落在最尾。
    这九位青神四派仙宗的年轻翘楚,默不作声,各怀心思,静静等待郁川两位羽士的到来!
    凌霄大殿之上有四把玉质圈椅,并排而列,旁边两座青铜鹤立灯台灵灯映照,圈椅背后的墙上则是一幅泼墨山水画,画中笔墨纵横,气势磅礴,却是画的是郁川一山一水,怀山和淮水。
    倏忽之间,殿上鹤立灯台的灵灯摇曳了一下,圈椅上已然多了两个人。
    丁天石赶紧低头俯首,漆敛柔紧随其后,孙如是毕恭毕敬,身后裴砚苏、吴寒朔等六人急忙躬身拱手,屏气凝声,大气都不敢出。
    九位仙宗修士各自敛态,异口同声:
    “弟子参见羽士。”
    殿上有人呵呵一笑,正是姜太青的声音,
    “都到齐了,青年才俊,满堂华彩,赏心悦目,不错不错!”
    “…「囊萤映雪」羽士,你来说罢。”
    “诸位。”
    丁清辽正襟危坐,扫了殿下一眼,淡淡说道:
    “春去秋来,又是八年寒暑,我青神四郡承蒙仙祖庇护,上下一心,日益兴盛,太和经武之盛宴,乃我青神劫劫长存,生生不息之根本,乃我青神子弟于蒙昧黑暗中寻求昭昭大道之明灯,八年往复,不可断绝。”
    “吾辈修行之道,路漫漫而修远,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尔等身为此次太和经武的主核官,代表着乃是青神四派仙宗的脸面,自当秉持公正,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时不能调,人事那可必,严于律己,恪守本心,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大道朝天,独善其身,须知从中百过,片叶不沾身的道理。”
    话音落下,宛如晨钟悠扬,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九人齐声应道:“谨遵羽士教诲。”
    “嗯。”
    丁清辽微微点头,沉声道,
    “好了,多说无益,公道自在人心,尔等各司其职,各就各位,午时一到,我与「烈火辨日」羽士、「阆风巅」星官大人会出现陵淮河上,开启「地煞九宫台」。”
    “太和经武宴正式开始!”
    感谢书友8383的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