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章 非七万众不得守城

      第6章 非七万众不得守城
    “天津月港设市舶司,关税许你二十抽一。”
    不等吴襄反应过来。
    朱由检再次抛出杀手锏,“令郎封爵,你总领海防。”
    “再加开海特许,就算爱卿的舰队能驶到红毛番的老家,也没人会说什么。”
    吴襄眼中精光暴涨,却又瞬间掩去,“京师如今兵不满万,陛下可知李自成带来了多少门红夷大炮?“
    “那朕若是能给你兵呢!”朱由检扶剑挺立。
    那眼神那气魄,让吴襄莫名想到了还是建州卫都督佥事的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起兵,一统建州女真,发布七大恨,一战尽没大明精锐的努尔哈赤!
    那是一代雄主才有的英姿!
    吴襄一时错愕,愣神片刻,才反应过来。
    盯着墙上舆图,口中喃喃自语,“有兵……若是有兵……”
    而后浑浊老眼猛然迸发精光。
    “老臣斗胆,请调七万精兵!“
    “七万?“王承恩失声惊呼,“京营满打满算不过.“
    “陛下有所不知。”
    吴襄蘸着茶水在案几画出九宫,“德胜门需两万弩手,朝阳门要三千重铳,阜成门.”
    “陛下想守住京师,非七万众不得守城!”
    “若是陛下只想守上一段时间,等各路勤王师,老臣只要三万精兵,便可撑到犬子到来。”
    朱由检摩挲着腰间玉珏,那是周皇后妆奁里唯一完整的物件,“若朕给足七万之数.”
    “老臣以项上人头作保!”吴镶胸脯拍的砰砰作响。
    “城在人在!”
    ……
    朱由检在铁骑的保护下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临走时还带上了总兵府内的两万七千两白银,四百石军粮,十七套镀金餐具和四十斤羊肉。
    日头已上三竿。
    一夜未睡的吴襄,此刻毫无倦意,正用朱笔在《守城录》上勾画。
    写到左安门需三千游骑时忽然大笑出声。
    “哈哈哈,朱家真该坐这江山啊!”
    “父亲在笑什么?”吴襄三子吴三辅捧着京营布防图进来。
    “笑我自作聪明啊。”
    吴襄蘸墨圈住崇文门,“任凭朱家子孙如何败家,每到亡国之际便有英主俊臣挽大厦于将倾啊!”
    “前有成祖靖难,中有于少保护国,今又有崇祯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整个千户的重甲铁骑,连我都未察觉便出现在京师之中。”
    “而我竟然还试图当第二个于少保严嵩,可笑至极。”
    “不过,他以为用开海权就能拴住我吴家,也太小瞧我了吧。”
    笔锋突然顿住,在宣纸上洇出墨团。
    庭院里传来甲胄铿锵声,三千营的铁骑正在轮岗。
    吴襄压低声音,“传信给你兄长,关宁军主力每日只行三十里,尽量避开闯军睄骑,另派两千骑为先锋,抢占蓟镇,随时候命。”
    “那京师“
    “就是要让李自成把皇帝逼到绝境!”
    “我倒要看看,陛下手里还有多少家底。”
    “等闯军粮尽,我们再雷霆一击。届时辽东辽饷、海运关税、京营兵权.”
    吴襄仿佛看到了自己封王的场面。
    ……
    从吴襄府上离开之后,朱由检并没有回皇宫。
    而是带着铁骑继续向宣武门赶去。
    在宣武门外,就是明朝最精锐的部队,京营校场所在。
    最鼎盛时,庞大的校场中驻扎着三大营二十万大军!
    只不过现在吗……
    朱由检驻马宣武门下,望着城楼上斑驳的“神京锁钥“匾额。
    当年成祖皇帝亲题的金漆早已剥落,露出朽木里密密麻麻的虫洞,像极了这座摇摇欲坠的江山。
    “开城门!“王承恩尖细的嗓音刺破晨雾。
    铁闸绞盘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厚重庞大的木门被打开。
    三千营铁骑护着天子鱼贯而出。
    一股春风中夹杂着若有若无的腐臭味,那是伤口溃烂与陈年霉烂混杂的气味。
    萧索寂寥的校场上,只有寥寥几面旗帜飘扬。
    只有精致厚重的木制围墙,还在诉说京营往日辉煌。
    校场辕门处,襄城伯李国祯正带着十余名千户跪迎。
    这位世袭勋贵此刻浑身发抖,官服前襟竟洇出一片深色水渍。
    他身后歪斜的军旗上,“神机“二字已被蛀成缕空,活似张残缺的蛛网。
    见朱由检出现,李国桢当即大呼。
    “臣臣李国祯恭迎圣驾!“
    话音未落,校场深处突然传来木架倾倒的巨响,惊起漫天黄尘。
    三千营铁骑片刻间便组成圆月阵,将朱由检护在中间。
    “陛下容禀!“李国祯吓坏了,赶忙解释,“可能是……是神机营起的砲倒了,臣刚刚正操练他们起砲呢。”
    朱由检听到这理由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李国桢所说的起砲不是大炮,而是类似投石机的固定式抛射装置。
    神机营竟然已经沦落到玩投石机了,这还是唯一成建制的军队,也不怪吴襄听到让他守城,比让他去死都难受。
    但这也不能怪李国桢,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从铁骑中策马而出,朱由检没有在乎那声巨响,而是直接问道。
    “朕让你挑选千名堪战之兵,爱卿做的怎么样了?”
    李国桢赶忙回应,“京营现有战兵五千七百人,其中能开二石弓者二百,善使火铳者九十,负重甲奔行五里尚有余力者四百,勇卫营溃军内无伤残者三百七十。“
    把溃军里没明显伤口的都给算上,看样子李国桢确实尽力了。
    朱由检点点头,“带朕去看。“
    李国桢连连躬身,带着十几个千户立在辕门两侧。
    等朱由检进入之后才跟上,走在侧后方为天子指路。
    李国桢所说千名堪战之兵已经集结完毕。
    散乱的站在庞大校场一角,
    有的肩上扛着万历年制火绳枪,有的身着弘治年间锁子甲,朱由检甚至还看到有人穿着纸甲。
    按照李国桢的说法,那是跟着周遇吉在宁武关死战的勇卫营残军。
    听到熟悉的名字,朱由检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周遇吉也算明末京师方面最后一个能打的将领了,如果他不死,也用不着朱由检去把吴襄提上来。
    哪怕这个看上去精明的李国桢给力一点,他也不至于去跟吴襄聊城守。
    见朱由检到来,千名杂兵稀稀散散的跪倒在地,有的喊万岁,有的喊皇爷,有的喊陛下。
    甚至还有人当众朝他要赏赐。
    看的朱由检眉头紧皱。
    词条真的可以让这群溃兵脱胎换骨吗??
    李国桢也看到朱由检紧锁的眉头,冲着散兵连连喝骂,却始终无法让场面安静下来。
    朱由检没办法,只能抬起右手。
    玄甲骑兵顿时齐声呼喝。
    “静!”
    声震九霄,杀气四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