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她来做那个掌控一切、制定规则的人。
郭贵妃并没有做多余的事,她知道,最让李纯生疑就是自己——她也有意让李纯如此怀疑自己,但这样一来,她若是有什么异动,必定会第一时间被察觉。
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尽管郭贵妃十分迫切地想要立刻就分出个结果,可她更知道,若是这会儿还把自己搭进去,会让那些关心她、爱护她的人伤心失望。
所以郭贵妃唯一做的,就是大张旗鼓地关心李纯。
她不仅每天早晚亲自过去探视一次,还会额外准备三餐饭食和安神补汤,命人送去。
不出意外,李纯一次也没有同意见她,送去的东西也总是原样送回,但郭贵妃做这些,本来就只是做给人看的。
第一是给李纯看,不断刺激他,让他生出疑心。
第二是做给朝野看,她这个贵妃在皇帝生病的时候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并没有任何携带。
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做给后宫嫔妃看。
李纯对外宣称自己内宠众多,生怕她们在郭贵妃手底下受委屈,所以不册封她为皇后,倒也不完全只是借口。
尽管他现在还不像是后期那样骄傲自满、恣意放纵,但在女色上确实也不怎么节制,如今宫中皇子和公主各有十几位,妃嫔的数目自然只会更加庞大。
这么多人的恩宠都系于李纯一人身上,得知他病倒了,哪里还能坐得住?
不只是要在李纯面前抢表现、争宠,更是因为这涉及到了她们的终身之事。
若是李纯有个万一,没有孩子的嫔妃,待遇必然会一落千丈,就算是有孩子的,若是孩子尚且年幼,她们自然要为将来做打算,若是孩子已经大了,那更要争取更好的前程。
而这些,都绕不过李纯。
之前李纯发病的时候,人在紫宸殿,那里算是前朝,后宫嫔妃自然不能过去,郭贵妃也只是紧急被请过去主持大局。
但李纯醒过来之后,就迁到了后面的蓬莱殿。这里是后宫的范围,嫔妃们自然也可以各显神通了。
像郭贵妃那样坚持不懈地送吃食和药汤,是最笨的办法,大部分稍有宠爱的嫔妃,在宫里都会有自己的人脉。皇帝身边的宫人内侍,一直都是这些后宫嫔妃结交的主要对象,如今就到了用得上的时候了。
于是李纯身边突然热闹了起来。
李纯搬到蓬莱殿,本意是想躲清静——紫宸殿虽然也是他的起居之地,但同时也是常朝之所,随时都可能有朝臣前来求见,奏报公务,他现在这样,实在不想见朝臣,这才迁到后面。
但他很快就发现,就算见不到面,很多人也有办法在他面前刷存在感。
李纯身边侍奉的宫人内侍数量着实不少。
他以前从未关注过这些人,对李纯来说,这些人就像是殿里的摆设和器物一样,虽然不可或缺,但无事也不会特意留心。
但现在李纯看谁都可疑,这些宫人内侍竟也突然入了他的眼。
不留意还好,这一留意,李纯才发现,自己身边根本没几个清白干净的人,每个人背后基本上都能牵扯一方势力,或是来自后宫嫔妃、或是皇亲国戚、或是前朝大臣,有些人甚至牵扯了不止一个势力。
其实要是在平时,李纯也能很容易想到,就算他身边真有别人安排的钉子,那也不可能所有人全都是钉子。这些宫人内侍又不傻,不管是谁给出的好处,难道能比皇帝给的更多吗?
只不过在人情社会,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自然免不了会有些来往、有些交情。
既然有了交情,那在恰当的时候给对方行个方便,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放在从前,李纯根本不会在意这种小事,毕竟他自己也是个会收钱办事的皇帝,对这些规则同样了然于心。
然而现在毕竟不是从前了,现在的李纯,正处在最不安的时刻,对于任何风吹草动都十分警惕,自然无法容忍自己身边的人全都跟外面的人有牵扯。
今日能替他们传递消息,异日会不会将他的消息传递出去?
说不定已经有他的消息被传出去了。
不然雁来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提议要追试天下僧道,而天兵好端端的,又怎么会注意到那个本不起眼的笑道观?
阴谋论这种事是没法解释的,怀疑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反而越想越恐怖。
此刻,李纯就感觉自己身边已经被人编织出了一张密实的大网,将他网罗其中,无论往哪边挣扎似乎都找不到出路。
这种感觉他其实久已有之,但以前还能用理智压下去,现在却做不到了。
但越是心有怀疑,越是感觉恐怖,他反而越是什么都不能表现出来。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李纯这只惊弓之鸟,或许早晚有一天会像是郭贵妃所期待的那样,自己吓自己,最后活生生被吓死。
但李纯毕竟不是普通人,他是皇帝,而且是已经登基数年,手握大权的皇帝。
在感觉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不会像普通人那样一味地害怕和躲避,而是会选择主动去解决。
李纯叫来了李炳,俱文珍和梁守谦。
他对这三人也不是完全放心,但能买通这三人的存在,总归是不多的。而且李纯手里总要有人办事,干脆就让他们三人互相制衡,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李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第一,将他身边的人全都换了,他们三个亲自去选人,务必要选来历清白,背后没有任何势力牵扯的那种。
第二,调更多内卫过来负责蓬莱殿的守卫工作,保持外松内紧的状态,一旦发现有任何人与外人接触,或是对外传递消息,便从严处置。
三人都不傻,一听就知道皇帝在怀疑什么。
不仅仅是怀疑,李纯明显还想将所有有异动的人全都抓出来。
真按照他这个方案来,必然会造成很多误伤。毕竟皇帝的身体出了问题,谁能不在意、不关注?并不意味着就对李纯心怀恶意,打听到了消息也未必会做什么。
但是看着面沉如水的李纯,没有人敢开口反对。
皇帝的意志立刻得到了彻底的执行。
……
雁来只看到了直播的后半段,也就是李纯吐血之后的事。
虽然玩家时不时就能整出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但这件事仍旧完全超出了雁来的预料。
不过这次让她吃惊的不是玩家,而是李纯。
不管是李纯居然在服丹,还是李纯被气到吐血,又或是李纯差点就中风瘫痪……每一条都在她的预料之外。
李纯不是才三十多吗?就算按照历史也还有十年好活呢。
雁来总共就见过李纯一次,脑海里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所以不太确定他是不是像玩家说的那样,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但就算是原本正常的人,磕了药估计也会变得不正常。
她倒也没有矫情地替对方惋惜,毕竟李纯变成这样,对她来说不算是完全的坏事。
一开始穿越的时候,雁来确实没有想过“以后”——对那个时候的她来说,活下去,并且让更多的人活下去,真正力挽狂澜,改变西域的局势,就已经占据了全部的精力。
但是西域的情况稍微稳定下来之后,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摆在了她的面前。
当时雁来曾经犹豫过,如果回鹘、吐蕃和大唐都愿意维护和平的局面,那她还要继续发动战争吗?
战争、即使是有玩家参与的战争,对很多人来说,也依旧是残酷的。
有玩家的帮助,平推整个世界很容易,但那是她想要的吗?
不过很快她就在郭昕的提醒之下,意识到真正的、永久的和平是不存在的。
人心与利益永远都是难以预料。
之后的发展也确实如此。
而雁来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明晰了自己的想法:想要达成她设想中的那个和平的世界,那个比盛唐更繁荣、更强大、更完美的世界,有且只有一个办法——
她来做那个掌控一切、制定规则的人。
也是在那之后,雁来初步定下了自己穿越之后的人生目标。
不是系统为她指定的任务,不是玩家期待的剧情进展,而是在这方世界的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雁来将之称为“史书单开一章”。
虽然在司马迁的《史记》出现之后,历代修史便都以纪传体为本,但除了《史记》本身之外,二十四史中的其他史书,都只有本纪、列传、志、表,几种,而不再有“世家”。
诸侯和勋贵相关的内容都被并入了列传之中。
所以她已经没有机会像《陈涉世家》、《留侯世家》那样把自己的名字留在章节开头,来个《雁来世家》了。
《旧唐书》、《新唐书》的列传里虽然也有单人成传的,但数量很少。
与其去跟别人挤版面,雁来觉得不如干脆上本纪。
就算是唐人讳莫如深的武则天,也有一章《则天皇后本纪》,她的待遇总不至于比这更低吧?
既然有了这样的打算,那她跟李纯就早晚有一天要对上。
不过雁来并不着急,她还那么年轻,又已经占尽优势,完全可以按部就班、水到渠成地办好这件事。
所以她怎么也没想到,最大的助攻居然会是来自于李纯本人。
这多不好意思啊……
雁来将玩家拍摄的视频都找出来看过之后,便有些好奇地询问郝主任,“现在皇帝那边是什么情况?”
“不知道。”郝主任说。
“不知道?”雁来惊愕。
“是真的不知道。”郝主任对此也很意外,“皇帝应该是封锁了消息,所以现在,就连天兵也打探不到大明宫中的动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