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9章 一缕金灿灿的日光落在了雁来头顶的金冠上。

      元和五年四月十八日,天气晴好,诸事皆宜。
    新任回鹘可汗的受封典礼自然就被选定在了这一天。
    天才刚蒙蒙亮,西边的天空上还有几点疏星闪烁着,前几天抵达牙帐的大唐使团就被一阵激昂的乐曲声吵醒。
    这一回主使的大臣,还是玩家的老熟人徐复。他推开窗户,看着外面已经忙碌起来的玩家,便急忙叫醒了自己的同僚们,梳洗过后,吃了早餐,换上官袍,几人就被玩家领着去了可敦城。
    今天,他们要作为使者,代表大唐皇帝宣读册封新任回鹘可汗的诏书,并将玺印等物授予雁来,然后她才算是正式获得了大唐朝廷的认可。
    前几天就已经排练过数次,因此今天只是再确定了一遍流程,这些使者就闲下来了。
    不过他们也不能乱走,只能聚在一起说话。
    好在为了方便百姓前来观礼,册封的地点被安排在了可敦城的城门楼上。所以这会儿,待在门楼后方的几人,得以居高临下地眺望这座从前只在文书中见过的小城。
    方方正正的格局,简直跟长安一模一样,不过只有一横一竖两条大街,没有长安十二街那么大。
    不过说是小城,但街道宽阔、屋宇高大,还是给人以一种轩朗之感。尤其这段时间玩家还和可敦城的居民一起,将这座城市从里到外清理了一遍,看起来分外干净整洁。
    “这样一看,要不是气候不同,还以为仍在长安呢。”身边的同僚感叹着。
    “是啊,还是这里好。”徐复也由衷点头。
    到了回鹘,他就不免想起自己上回出使吐蕃的情形,忍不住将两边放在一起比较。
    不过本来就不具备可比性。
    毕竟那时候,天兵还只局限于西域一地,哪怕实力再强大,也威胁不到吐蕃,高富帅又只有一个人,他们只能想方设法、借力打力,才能在逻些城里找到一条出路。
    而现在,天兵已经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了。
    想到这里,徐复又忍不住唏嘘起来,才过了不到两年时间,他这个御史中丞还是御史中丞,天兵却早已不是那时的天兵。
    正想着,就见负责引导他们的天兵大步走了过来,笑道“老徐,紧张不?”
    “还真有些紧张。”徐复深吸了一口气。
    能不紧张吗?他这个御史中丞从加官变成实职,还是多亏了天兵呢。但他虽然也在天兵这边混到了“老徐”的称呼,其实却还没有见过雁来。第一次见面就是这样庄重肃穆、不容有失的场合,由不得他不紧张。
    “放轻松。”天兵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该我们出场了。”
    “这么早?”众人不由得转头望向东边。
    太阳都还没有升起。
    “就是赶时间呢。”天兵说,“快快快,看一下有没有漏下的东西。”
    众人被催促着,也不由生出几分紧张感,急忙清点好东西,跟着她往外走。
    到了外面,正好看到雁来的队伍朝这边疾驰而来。
    她们是从牙帐那边过来,没有乘车,所有人都骑马。雁来走在最前面,红衣白马,格外醒目。
    徐复总觉得她连身姿似乎比后面的人更高一些,细看才发现是那匹白马比别的马更高。这马儿浑身雪白、骨骼肌肉匀整,显得十分神骏,让人忍不住想起传说中的天马。
    它冲过来的速度是那样快,但到了近前,停下时却又如此轻盈,像风吹来了一片白云。
    但比马儿更耀眼的是马上的人。
    雁来身着圆领窄袖大红团龙纹长袍,头戴一顶高高的黄金头冠,用绶带在颏下系结固定,冠后垂带至腰。腰束金玉带,上佩短刀、砺石、火石袋等物,是标准的回鹘可汗的装束。
    她骑乘着龙驹飞驰而至,红色的袍角在风中翻飞,白色的毡靴纤尘不染。
    日出前的天光还有些暗,她就像是是一团灼灼燃烧的火焰,点亮了这片空间。
    英姿飒爽,光彩照人。
    周遭所有的一切都成了她的背景。
    十来个扮作侍从的天兵也是相似的装扮,只是袍服、系带和腰带的颜色都不同,帽子也只是普通毡帽。她们手中高举着权杖、盾牌、伞盖、龙纹扇、宝刀、弓箭等仪仗和礼器,簇拥在雁来两侧。
    再后面,是一支由天兵组成的骑兵,军容整肃、动作划一,看起来气势磅礴。
    到了近前,骑兵队伍迅速分成十来支小队,在右边的空地上列队。
    左边是回鹘各部首领带来的精锐骑兵,这会儿全都转过头来,沉默地打量着天兵。
    很多消息不灵通的回鹘部落,其实至今也还是有些稀里糊涂的。
    他们知道天兵很厉害,知道安允合带着人去打大唐却被天兵打回来了,也知道天兵给曷萨特勤报了仇,但也就仅限于知道而已,具体是什么情况,天兵又究竟厉害到了什么程度,却根本没有概念。
    这一刻,他们才算是看到了天兵的军队。
    众人不由在心里暗暗比较,至少在令行禁止这一方面,那种扑面而来的整肃气势,就算是最精锐的回鹘骑兵也略有不如。
    至于上战场之后的表现,就更不用提了——人人都知道天兵能复活,他们是不会畏惧死亡与伤痛的。
    但这支骑兵,也只是今天的背景。
    军队前面是百姓,有回鹘人,也有可敦城的唐人,还有粟特人,周边其他别部的牧民……所有人挤挤挨挨地站在一起,似乎连民族和语言的隔阂都消散了很多。
    按理说,应该是军队在近处护卫,观礼的百姓留在外层,但雁来又不怕有人刺杀,干脆就让这些特意过来观礼的百姓离得近一些。
    相较于排列整齐的军队,百姓的队伍看起来乱糟糟的。
    但在雁来的马儿来到近处时,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向两侧让开,分出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中,白马驮着雁来,缓缓走到城楼下。
    “可恶,居然是回鹘可汗限定皮肤!藏得也太好了叭,事前居然一点消息都没透露出来!”
    身边突然响起的声音拉回了徐复的注意力,转头看去,就见那位天兵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下面,口中发出各种碎碎念。
    徐复有些好笑,既然是回鹘可汗的受封大典,衣着自然也是按照回鹘的风俗来,这有什么可奇怪的?
    “呜呜呜呜呜为什么我没选上侍从,我好恨!”玩家对徐复的视线浑然不觉,还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虽然现在这个位置也能近距离观礼,但是跟那些侍从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的,最重要的是不方便合影!
    现在玩家的数量实在太多,想跟雁帅合影已经越来越难了,何况还是今天这样的场合?
    想着想着,玩家突然扭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徐复。
    徐复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自己的视线被发现了,结果玩家直勾勾地盯着他手里的圣旨,“老徐啊,你这个圣旨能不能让我替你捧着啊,不能近距离看到雁帅我要死了。”
    徐复嘴角抽了抽,还是不习惯天兵这种夸张的说法,无奈地道,“但你的衣裳与我们不同,一眼就能看出。”
    玩家低头看了看自己,她今天当然也穿得很好看,但确实跟大唐官服完全不同,只得长长叹气,“那算了,今天这种重要场合,要是出了问题,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徐复还想安慰一句,结果她已经一秒收拾好心情,提醒道,“快快快,准备上场了。”
    原来他们说话间,雁来已经来到城楼下,下了马,整顿衣冠之后,在侍从的簇拥下,缓缓朝门楼上走来。
    没错,就是直接走上来……因为天兵拆掉了门楼正中间的栏杆,搭了个梯子直到地面。
    徐复昨天看到的时候,就已经吃惊过一回了。
    在城楼举办大典,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大唐与民同乐的典礼都会如此,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和花萼相辉楼,都是为此而建。
    但因为城楼兼有御敌的作用,楼梯都是设置在左右两侧。就算是皇帝登楼,也只能从两边走,这还是徐复头一回看到拆掉栏杆直接搭梯子的。
    但天兵似乎觉得理所应当。
    这可是受封大典哎,主角怎么能走侧面?
    反正这个栏杆拆了再建也不费劲。
    脑海里闪着这些纷乱的念头,徐复见雁来已经在楼上站定,才深吸一口气,手捧圣旨,领着身后捧金册、玺印等物的其他使者,迈着四方步走了出去。
    在楼上楼下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手中的卷轴似乎也有了额外的分量。
    徐复将它展开,开始宣读诏书。
    省略掉一大堆的套话,以及那个长得十分拗口的封号,整篇诏书其实就说了一句话:册封雁来为武康可汗。
    克定祸乱曰武,安乐抚民曰康。
    没跟历代可汗一样整什么“仁义礼智信”,雁来挺满意的。
    宣读完毕之后,雁来从徐复手中接过诏书,然后是金册、玺印。剩下的那些杂物,就让身后的侍从来接手了。
    她自己则是一手诏书,一手册宝,转过身去面对众人,那双浅蓝色的眸子注视着楼下的百姓和军队。
    然后她缓缓举起双手。
    就在这一刹那,仿佛事先排演过似的,东边的地平线上,清晨的朝阳终于挣脱了大地的束缚,跃入天空,将第一缕光芒撒向人间。
    一缕金灿灿的日光落在了雁来头顶的金冠上,折射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如同神迹。
    ……
    徐复才刚走到城楼侧面,胳膊就被旁边的天兵用力抓住了。
    他转过头,就见她嘴里发出吚吚呜呜的不明声音,看起来激动得快要哭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