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这两件事, 谭桢不需要思考,也可以得出答案。
如果没有“无”,谭国只会倒得更快, 败得更狠……除了她协助捉妖,她师弟在军营之中传递的各种军机密报也十分有用,让谭军这边及时知道了燕军的行进路线和各种部署……虽然这种情报有时并没有什么用, 因为即便知道了燕军的行进路线,谭国也调不出多余的兵前去支援。
至于另一个问题其实也没有什么悬念。
能去翟国, 当然也能去武国。
甚至谭桢不得不承认,“无”的确对谭国恩重如山, 屡次身先士卒,战略兵法上也屡出奇招。她极其欣赏这样的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钦佩和亲近之意……由她而起, 她对武国也是有几分感激的。
在如此危局, 武国呼吁清君侧发出结盟书,大大缓解了谭国压力。
但公是公、私是私;恩是恩、利是利。谭桢分得很清楚, 事关一国利益, 绝对不能含糊。武国有恩,不代表她谭桢就要将自身的权力、尊严、地位,乃至国民的性命双手奉上。
商悯停顿片刻,见谭桢一时没有回答, 这才道:“谭公莫要怪在下话说得难听,谭国不算小国,可是国力距离六强国亦有差距。谭燕大战,谭国输, 无论去往何方,都摆脱不了寄人篱下的宿命, 复国不过是遥遥无期的幻影……”
“大人是想说,你可以给我这个承诺,让武国帮助我复国吗?”谭桢面容冷漠。
“没有任何一个国可以给你这个承诺,如果我此刻给了你这个承诺,你可以认定我就是在说谎,只是想笼络国君的心罢了。”商悯眉稍微微上挑,“武国唯一能承诺的,只是尽举国之力抗妖罢了。”
承诺人人都会说,尤其在这个节骨眼上。
谭桢的怀疑和不信任已经显露在了明面上,为了笼络人心,商悯理应说谎,她已经习惯于说谎了,她的谎言天衣无缝,寻常人根本难以看破……可是她不想。
她固然可以靠着一个临时的谎言来安抚谭桢之心,可是这样的谎言有什么用呢?谭国复国的前提是妖族尽除,她连妖族尽除的承诺都不敢轻易许诺,更妄论帮谭桢复国。
这样的谎言就算一时蒙蔽了谭桢,她也早晚能回过味儿来。
对于除妖这件事,商悯不做承诺,但是她有决心。
她决心要除尽妖魔,让他们再也不能将人当做棋子,随意摆布。
“谭公请想,你我相识这些时日,我这位武国人,可有仗着自己襄助者的身份对谭公居高临下,对谭国内政指手画脚?”
“可有因谭国战局不利刻意劝导,让谭国往投武的方向走?”
“可有因翟国可能成为武国一统天下的大敌,而不顾对方相助罔顾事实暗加指责,好让你在两国之间产生偏向性?”
“可有信守承诺,尽心尽力助谭国除妖?”
“在下为何而来,人品如何,都做了何事,谭公与我相处日久,应当足以看清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商悯道,“以我为起始,谭公可看整个武国,是否值得谭公投靠,是否值得你押注……效忠!”
真是……毫不掩饰的野心啊。谭桢想。
倒像是挑开了话头,于是终于能把心里话说出口了。也是,事到如今,各方局势已经明朗,又有先皇“以贤为帝”的遗旨在,好像也没什么好遮掩的了。
有了这道遗旨,岂非各国只要认为自己君主贤德,便可称帝?他国如此想,武国也是如此想。
“武王想做新皇?”谭桢语气莫测。
商悯笑了一声,对她拱手:“有何不可?谭公若想,也可称皇。”
颤栗的感觉从脊背蔓延到后脖颈,谭桢没想到眼前这个人竟然将称皇说得如此轻易,好像对此事并无强烈的敬畏之心。
谭桢从未想过称皇。
甚至她也从未想过反燕。
如果不是谭国被攻打,一国上下走投无路,谭桢就算继承了国君之位,也只会走父亲的老路,做一个忠国忠君、恪守本分的国主。
“谭公为何不称皇?”商悯笑问。
这个问题光说问出来就有一种大逆不道的感觉,谭桢尽力克服心理的难关,思考这个问题答案。
“我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坐上那个位置,那可是皇帝,天下共主……”她道。
“谭公太仁善,太自谦内敛。”商悯收敛了笑容,“各国诸侯谁没有野心?他们都想做皇帝,人人都想做皇帝。他们想当皇帝的理由很简单,只是想要攫取权力,享受美色、金钱、珍馐……享受他人的供奉。谭公想要治国,想要百姓安乐,你不敢承诺能让天下百姓安乐,所以敬畏皇帝之位。”
谭桢看她,“武王认为,若他成皇,可以还天下一个盛世,可以让人人安居乐业吗?”
“武王?”商悯脸色略微古怪。
如果是父亲商溯,他或许也会有这样的野望和想法,如果是商悯,她更是会有这般想法。
在这个世界,商悯是个异类,名副其实的异类。或许有人会和她怀有类似的想法,但是这种人太少太少。
因为商悯想当皇帝的本质原因不是为了达成权倾天下的究极个人目标,而是要达成人人富足、天下大同的终极成就。
纵观前世历史传说中的千古一帝,史书上留名的会是政绩,古往今来皇帝何其多,为何只有少数几人才被称为圣明之君?不是因为他们当了皇帝,而是因为他们治理天下出色,所以才被称为好皇帝。
“不管是武王,还是未来的武王……他们都是如此想的。”商悯收回飘远的思绪,“如果,坐在当今大燕皇位上的是一位圣明之君,世上也没有妖魔之患,谭公可愿效忠这样一位君主?”
“求之不得。”谭桢眼神复杂。
从年少启蒙时,再到现在,她所接受的教导一直是这样……做个好国君,做个好人臣。世道逼她当不成人臣,甚至也没法做好一个国君。
商悯一直觉得自己和谭桢在治国理念上是有几分像的,可是世道太乱,谭桢的治国抱负无法实现,领兵打仗她又不在行,如果是太平盛世,她应当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挺好吧?
“此时谈那些事情可能太早了,且看今后吧。”商悯道,“此外谭公可能有所误会,我不想让你投靠翟国,并不是全然因为翟王可能是武国一统天下的大敌,我是担心……翟国之中有那真正的大敌。”
谭桢已然麻木,这话她怎会听不懂呢?
“你不是在诓我吧?”她还是忍不住发出了这句疑问。
眼下身边仅有她一人传递各国内外消息,安插在他国的密探传来的情报还没有她传来的快,谭桢是真怕自己不知不觉间进入了对方精心编制的茧之中,使她只能听见对方想让她知道的消息。
“我对列祖列宗起誓,绝无半句虚言。”商悯道。
对于诸国王侯后代来说,这个誓言算是相当重了,因为等死了之后进入地宫,他们祖宗的魂儿可能真的还存在……
谭桢听了一愣,对谎言没了质疑,可是心中紧接着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只是怀疑,还是已经确定?”
“怀疑而已,不排除那里有谭闻秋的人,虽然只是怀疑,但八九不离十。”商悯道。
这句才是编瞎话,她是真没办法把孔朔的事告诉谭桢,谭桢毕竟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以后她遭遇了意外,或者中了什么幻境,极有可能泄露商悯的秘密。
谭闻秋的事情与谭国利益切身相关,商悯这才告知。
谭桢闭上眼睛,苍凉道:“人族的王朝,竟然已经沦落为妖窟了。”
商悯侧目看她两眼,不禁问:“谭公可消气了?”
谭桢眉毛一动,睁开眼睛看着她,平淡道:“气又如何?不气又如何?改变不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武国图谋之事我已了解,翟国的隐患我也知晓了,走投无路之时……唯有武国。你是想让我明白这个吧……现在我已然明白了。”
她没有轻易许下会投奔武国的诺言。
她需要更长时间进行考虑和观察,可同时也知道,这个时间不是她想有就有的,长短也不是她能决定的……能够决定的是谭闻秋。
只看她何时发动血屠大阵。
“那个大阵你真的确定有吗?”谭桢又一次确认道。
“很快就能确定了。”商悯道。
确定有无血屠大阵的办法很简单,魂魄出窍,前往地底寻找即可。一次不成就多次……如果血屠大阵规模和笼罩范围较大,一次潜入应当就能看见流淌的血河。
如果规模小,可能需要多次潜入,虽然会对魂魄和身体造成很大的负担,可是这也说明大阵的破坏力会稍微小那么一点……
“还有一事。”谭桢侧过脸来,面容上显出几分似笑非笑的神色,“既然拿列祖列宗起誓,说明大人祖上,不是等闲之辈吧?”
商悯一句“何以见得”卡在了喉咙口,也觉得这么装下去好像也没意思了,谭桢估计老早就发现端倪了,这次她又以与武国的立场劝说了许多,有些话,不是一个谋士或者臣子该说的。
那些话,只有国君和国君继承者能说。
谭桢就是国君,所以她感知格外敏锐。
“不是故意要隐瞒谭公,实在是身份敏感。先前你我二人并无多少信任,只有同一阵线的同盟情谊罢了,说出身份,可能会引起猜忌。路总要一步一步走,我也要让你一点一点明白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否值得信任。”商悯歉然颔首,“谭公所料不错,我便是武国大公主,商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