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1章 张公子借钱

      第211章 张公子借钱
    苏澄在思考老爹那边的交代。
    老爹不惩罚归不惩罚,他肯定不能就这样无动于衷,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苏澄知道老爹知道他在这次的收购案件中做了手脚。
    以老东西的脑子,肯定知道他收了钱。
    但收了多少,怎么收的,老爹那边可能还不知道。
    所以苏澄想着的是,自己是不是要在老爹那边表示表示?
    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自己靠本事拿到手里的钱。
    假设不给家里表示表示的话,那老爹肯定心里不平衡。
    那么问题来了。
    苏澄要表示多少钱合适?
    继张烊文给张乐康打过电话以后,苏澄也决定给老东西通个电话,先试探试探他的态度。
    这就叫:以动制静。
    电话拨过去。
    没人接。
    “嗯?”
    “怎么不接。”
    “这老不死的已经抱着小秘睡觉了吗?还是在多人运动啊!”
    一想到老爹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自己只能在郊区的出租屋,苏澄就来气。
    我给你表示个蛋!
    苏澄给老爹的银行卡里转账了500块钱过去,并且发了一条留言消息:老爸,发奖金了,买两件衣服吧。
    发完这个消息,苏澄松了口气。
    600万,给老东西500。
    嗯……大概就是0.0084%。
    老爹在苏澄心里就值这么多!
    老东西心里平不平衡不知道,反正苏澄心里平衡多了。
    除此之外,苏澄其实还有一层考虑。
    苏澄给老爹转的越多,那就说明自己贪污的越多。
    即便老爹默认自己可以有这种行为,但多少还是会影响到自己。
    所以500块钱,再给他买点礼品。
    嗯!
    不能再多了!
    就这样!
    第二天一早。
    苏澄来到公司。
    打完卡以后,张烊文便敲门进入他的办公室。
    “澄哥,吃早饭了吗?”
    “吃过了。”
    “吃的什么呀?”
    “鸡蛋灌饼,豆浆,你呢?”
    “我就随便对付了点。”
    苏澄表面镇定,其实心里已经偷着乐了。
    对!
    就应该这样。
    张烊文是来京州“打拼”的,肯定不能天天吃巴黎倍儿甜,喝七八十块钱的咖啡啊!
    反正就一句话。
    张烊文表现的越好,就越能争取到减刑,越早出狱。
    两人简单聊了聊,眼看着就要到上班的点儿了,张烊文这才支支吾吾说出了他私事。
    借钱?
    苏澄:???
    “是这样子的澄哥……”
    张烊文略带尴尬地解释了一下,大概就是那套家里资金出现问题,然后自己手里没有钱的真实理由。
    “我申请了一张信用卡,还在审批,可能要过几天才下来。”
    “澄哥,等过几天我爸把钱给我转过来以后,我第一时间还你,按照最高利率给你算利息。”
    这是张烊文第一次借钱,不知道该不该借,能不能借,苏澄会不会借给他,所以特意提到了利息。
    昨天晚上也是第一次接触信用卡一类的小额信贷。
    你提利息,那我是为了利息借给你的,还是为了帮你这个人借给你的?
    从苏澄的视角来看,张烊文开口借钱的方式算是比较失败的。
    换作一般人,苏澄就不会借给他了。
    “不要利息。”
    “钱我借给你,信用卡就别弄了,别碰那玩意儿。”
    苏澄帮张烊文避开这个提前消费的坑。
    “你要借多少钱?”
    张烊文想了想:“两万吧。”
    嗯……
    不愧是张公子啊。
    找同事借钱,开口就是两万。
    一般他们这种刚熟络起来的同事关系,即便现在属于同一个小团体,也不会有这么大的“信用额度”。
    更何况张烊文没帮过他们什么大忙,还是实习生身份,指不定哪天就被清退了。
    但谁让他是金虹集团的张公子呢?
    “可以。”
    苏澄也不给张烊文打折扣。
    借两万他就给两万。
    张烊文有点忐忑,他没想到苏澄竟然这么痛快。
    果然没看错苏澄!
    不像之前的他。
    想当大哥但又没大哥的样子。
    苏澄的风范才是一个好大哥。
    “借钱归借钱,但我还是要给你提个醒。”
    苏澄要说的不是张烊文的消费问题,这是张烊文自己的事儿。
    他如果还这么入不敷出的消费,那指定还不上这个钱,生活陷入拮据的恶性循环。
    苏澄想说的是,让张烊文不要指望着家里一时半会能把钱给他。
    这是个值得注意的点。
    因为苏澄非常清楚老东西他们的套路。
    把钱从张烊文手里要走,肯定就没想着还回来,这是对张烊文的经济削弱。
    现在的张烊文在老爹的眼里,应该属于“痛苦适应”阶段。
    如果张烊文继续想着老爹迟早会给自己钱,到时候一次性就能都还清,那就大错特错了。
    所以还是要自己节制自己。
    不过也不排除,张烊文找家里哭爹喊娘,说自己实在过不下去了,拿到一些救济金。
    “家里的生意出现问题,可能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嗯嗯,我知道了澄哥。”
    “你把银行卡号告诉我。”
    苏澄很痛快地给张烊文转了两万块钱。
    他用银行卡转账不怕老东西查到。
    给家里的表示是一码事。
    借钱给同事又是一码事。
    这没啥好怕的。
    苏澄反而想向老爹那边传达‘自己借钱给张烊文’这个讯息,让他们知道张烊文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张烊文走后。
    苏澄开始思考,他该怎么缓解和叶黎之间的关系。
    “要不拿小陈挡一枪?”
    这个想法在苏澄脑子里一闪而过,很快就被他给否定了。
    说小陈拿了股份,自己只是出了点建议,然后利用专属联络官的身份多报了点,让小陈多赚了一些?
    这个谎言有点拙劣,很容易被叶黎揭穿。
    只要对苏澄有利,小陈肯定会帮自己圆谎的。
    但叶黎可不是傻子,哪怕小陈帮自己圆谎,叶黎也不会相信的。
    况且。
    假设把小陈扯进来,那苏澄就是“罪加一等”了。
    “不对。”
    “不对不对不对。”
    苏澄发现自己竟然试图利用小陈的悲惨经历试图博得叶黎的同情心,然后取得原谅。
    “我草我怎么会想出这么畜生的办法啊!”
    “难道我现在已经变成了半个畜生!”
    苏澄有点慌,同时又有点害怕。
    他已经察觉到了自己在逻辑上悄无声息的转变。
    现在他还能意识到自己的方法不对。
    妈的万一以后没这个意识了,那可就完蛋了。
    苏澄想着要不要去纹个身,学着那些社会老东西在腕背上纹个类似于“忍”之类的字,来提醒自己。
    “嗯……好像更傻逼了。”
    苏澄还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敲响,张烊文重新折返了回来。
    “澄哥,邓主管说让你过去开会,5号会议室。”
    “哦哦,好。”
    苏澄没再继续思考,整理了一下衣服便前往开会地点。
    5号会议室。
    “苏组长来啦?”
    邓强热情地跟苏澄打招呼。
    邓强自从上了主管以后,为人谦逊了很多,讲话做事都很低调,而且平常也会关心同事们的一些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变得很平易近人。
    包括张烊文在内的一众新同事都以为他是个亲近和善的领导,完全不知道他之前是一副什么样的面孔。
    叶黎也在,不过她在面对苏澄的时候脸色冷淡,明显没多大的搭话兴趣。
    除了邓强和叶黎。
    会议室里还有一男一女。
    如果苏澄没记错的话,他们应该是业务咨询二组的同事。
    女组长林琳。
    她穿着一件香槟色羊绒混丝西装,内搭的珍珠母贝光泽吊带裙,垂坠出流动性的褶皱,收腰设计在肋骨下方收束成黄金分割点。
    副组长袁鑫豪。
    身上的深海军蓝三件套没有品牌,但却是私人定制的款式,150支super 110's精纺羊毛在会议室的射灯下泛起雾面涟漪,驳领翻折角度相当标准,一看就价值不菲。
    咨询行业的人比金融行业的精英更干练低调,没有那么高调奢靡浮夸,更注重面料、裁剪、版型,颜色也更倾向于选择中性偏冷的色调。
    两人的穿着都是冷色调,但又加入了一些柔和色,既体面又能增强专业形象,而且不失专业的亲和力,无时无刻不彰显着自信和权威感。
    这才是精英中的精英。
    既然邓强把他和叶黎,还有二组的组长副组长叫过来开会,那苏澄就不禁好奇起来这是个什么会议了。
    “人都到了,现在开始开会。”
    “昨天下午,我们公司接到一个大客户的委托案件……”
    邓强简单地开始介绍客户的情况和案件相关信息。
    这个案件的委托方是杜鹃。
    杜鹃是一个国际大牌,专业做面包、糕点、烘焙的,在同行业里算是第一梯队的品牌。
    案件的问题是,他们的其中一项烘焙业务碰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多次改进口味、配方都没能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所以就找到了晟跃咨询,希望他们能客观的调查研究,给出一份合适的改进方案。
    “这次的案件工作量可能比较大,所以联合你们两个组联合执行。”
    “报酬就按照集团条例进行分成。”
    “客户那边有钱,即便是小石头也能分到不少钱。”
    帝豪集团关于不同小组联合执行案件的条例大概就是赢家通吃。
    他们私底下叫大石头和小石头。
    谁砸下去的水大,作用大,谁拿更多的报酬。
    相反,小石头没什么作用,但有参与,所以拿到的报酬更少。
    大石头拿80%,小石头拿20%。
    邓强很快补充:“不过我不建议你们用a条例,这样不利于你们工作的开展,b条例更适合你们。”
    所谓的b条例,就相当于7组和2组暂时合并为一个联合小组,由他们自己商量出一个组长和副组长暂时掌握人员分配和资源调动的权力,一般由两个组的组长出任联合小组。
    至于报酬的分配,就是按照普通小组的分配方式,按照贡献分配。
    帝豪集团从来都不是一个公平的超级大厂,大家只讲贡献和功绩。
    这两种条例都是能够促使和激发员工积极性和战斗力的方式。
    二组是一个大组,全部加起来有二三十号人,是建制非常齐全的咨询团队。
    大组内的分工明确,每个人谁负责什么,职责范围非常清晰。
    林琳这支团队无需任何改动,拎出去单干都可以迅速成立一家咨询公司。
    相比较于叶黎的七组,人数就显得少很多了,他们是一个小组,期间一直都在招人,建制就没满过。
    这两者都有各自的好处。
    小组的自由度比较高,大组的效率高。
    不过从往年的调查统计平均来看,还是大组解决的案件更多,速度更快。
    但叶黎苏澄他们所在的小组功绩也不错,依旧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和功绩。
    在案件的质量上没什么差别,只是两种不同的团队运作模式。
    苏澄一听邓强这么说,很快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儿。
    这次的案件重点并不是奖金,而是年末的评优评先。
    什么优秀小组,最佳团队,最佳个人之类的。
    像他们这些咨询团队,最重要的就是招牌,靠自己招揽到的案件终究是少数,绝大部分案件都是公司指派或者总部指派。
    就像苏澄个人招揽到的案件,其实也就一个咖啡馆案件。
    《心动信号》是苏澄给他们组刷业绩用的。
    主管拥有分配案件的权力,这在咨询公司可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权力。
    假设邓强还是副主管,那他就得跟别人商量。
    主管就不一样了。
    邓强现在可以光明正大的指派哪个小组执行哪个案件,哪怕他是临时主管。
    二组在林琳的带领下,一直以来表现的都不错,在晟跃咨询可以算得上是头牌之一。
    但这次案件也不是一个2组就能解决的。
    像这种大案子可遇不可求。
    晟跃的各个小组风格不同,擅长的领域不同,但能力和智慧都差不多,那具体分给谁,就得看和主管的关系怎么样了。
    退一万步讲,这种大案子,哪怕做的拉稀,只要能参与就能分钱。
    所以邓强喊上了苏澄所在的七组。
    这种大好事儿,他要是不喊苏澄,明天就要被苏澄给威胁一顿。
    至于邓强有没有私心?
    那当然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