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10章 姜老二完蛋

      高汉林手上的这篇文章, 不仅骂人骂得比他好,还写了一些高汉林不知道的事情。
    高汉林安排了记者去上海县城了解姜老二的事迹,但因为很多民众不敢说姜老二的坏话的缘故, 他们了解到的事情并不多。
    这篇文章却不同,上面指名道姓, 列出时间地点,写了不少姜老二做过的恶事, 还直接写出了姜老二的后台是谁。
    里面还另附一张纸,表示这些内容绝对真实可靠。
    高汉林有调查到一些东西, 只是不那么详细而已, 他也觉得, 这些应该是真的。
    这个姜老二,真的太猖狂了!
    高汉林思考过后, 开口:“把我的文章撤下来, 把这篇文章放上去!等等,这篇文章很长, 怕是要专门增加一张报纸去印, 我们明日的报纸, 多加一张!”
    高汉林没在信封里找到这篇文章的作者的真实姓名和地址。
    对此他能理解。
    这个作者不止骂姜老二,还骂上海县城的官员,很容易被人记恨。
    他为了安全起见,不愿意让人知道他的身份很正常。
    高汉林带着手底下的编辑忙碌起来。
    另一边, 上海县城, 姜老二正在大发雷霆。
    昨天早上, 码头的事情发生以后,姜老二和他的几个手下,就一起被抓走了。
    此时的监狱, 环境非常糟糕,伙食也很差,一些穷人被抓进去关上一段时间,可能就没命了。
    但姜老二待的,并不是这样的监狱。
    有钱有权的人,住的监狱非常舒服。
    这里有布置得非常奢华的房间,有美味的食物,甚至有专门伺候他们的人。
    姜老二并未在监狱里受罪。
    在给自己找了个替罪羊以后,他还被放了出来。
    他是昨晚上出来的,而他一出来,就安排了人去调查云景的身份。
    他不知道云景是谁,但有一点很肯定。
    他要云景死。
    当时已经很晚,姜老二的手下虽然接了任务,但没有马上行动,打算等第二天再出发。
    然后今天,上海那些刊登新闻的报纸,几乎都刊登了昨天发生在码头上的事情。
    其中很多报纸,还骂了他。
    姜老二不理解。
    不过就是死了几个烟鬼而已,事情怎么就闹得那么大?
    那些烟鬼的家里人,都巴不得他们去死,又哪里需要这些报纸来可怜那些人?
    报纸上还写得过于夸张。
    他们竟然说他杀了上百人,他又不是没脑子的,怎么可能干出这种事情!
    姜老二又让人去查这是怎么回事。
    而他的手下刚出发没多久,他的靠山,就又把他叫去骂了一顿,说他没把事情办好,影响了自己的名声。
    今天这一天,姜老二焦头烂额。
    现在,天色暗下,他安排出去调查云景和那些报社的人,也终于回来了。
    姜老二将人叫来,先问起云景。
    “姜爷,我们打听了一番,没打听出云景的身份,只知道他跟南城书局的一个编辑认识,那个编辑是费家的远房亲戚,不好下手……”
    姜老二的手下知道姜老二很生气,办事的时候,也就不敢怠慢。
    他们绑架了《新小说报》一个编辑的家人,又派人把那个编辑叫回来,然后威逼利诱,让对方说出云景的身份。
    然而这人对云景的情况并不了解,只知道跟南城书局的费中绪有关。
    姜老二的手下马不停蹄,又去打听费中绪。
    费中绪的家人不在上海,他们找不到人威胁费中绪,最重要的是,把马棚楼给费中绪住的那家人,背景很大。
    谭大盛是上海的外来人口,那人可不一样!人家在本地有些势力。
    姜老二真要对上对方,倒霉的大概率是姜老二。
    姜老二听完手下人的汇报,勃然大怒:“一群没用的废物!”
    说完,他扇了面前的人一巴掌。
    姜老二的手下被打得侧过脸,嘴里出现些许血腥味。
    但他一句辩解都不敢说,低下头乖乖认罚。
    深吸一口气,姜老二再次开口:“你们去盯着费中绪,看他都跟什么人接触,然后一一调查。”
    在手下答应下来以后,他又问起另一件事:“那些报社都是怎么回事?怎么所有的报社,一起刊登我们卖吗啡的事情?”
    那人道:“姜爷,我们打听了,是有政府的人给报社的人打电话,报社的人才对这件事这么关注的。”
    谭大盛并不是自己给报社打电话的,他托了别人去打。
    因此,姜老二的人并未查到他身上。
    姜老二更加生气,把手下臭骂一顿。
    骂完,他又叮嘱手下人,让他们安分点。
    现在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他肯定什么都不能做。
    只能小心一点,等风头过去。
    姜老二知道百姓是健忘的。
    过上几天,有别的新闻出来,他们就会忘记码头这边发生的事情,所以,他打算低调行事。
    但他低调不起来。
    他第二天早上起来看报纸的时候,发现《上海日报》上,出现了一篇骂他,并且揭露他罪行的文章。
    这篇文章甚至不止骂他,就连他背后的那位都骂了!
    这个东兴到底是谁?他就不怕死的吗?
    而且,他做过的事情,这人是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的?
    之前姜老二就怀疑自己手底下有内鬼,而现在,他愈发确定这一点。
    他一定要弄死那些背叛他的人!
    上海县城,洪家。
    洪永祥出国后,洪掌柜就不再看铺子,而是将铺子交给大儿子打理。
    他大儿子再过几年就四十了,洪家的铺子,其实早就可以交给对方管理。
    洪掌柜之前一直没交,是想多存点钱,将来好贴补小儿子。
    现在小儿子出国去了,回来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洪掌柜也就不再为他打算,转手将铺子给了大儿子。
    如此一来,洪掌柜也就闲了下来。
    他现在早上起来,先去茶馆喝一壶茶,然后回家吃早餐,接着再出去听评弹或者听戏。
    今日他去茶馆以后,又听人说了很多码头那边的事情。
    他觉得码头那边应该没死太多人,毕竟后来只抬出几具尸体。
    但其他人告诉他:“尸体虽然没抬出几具,但还有一些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据说有些尸体,被姜老二扔河里喂鱼了。”
    “昨儿个就有人在码头那边,到处找儿子。”
    ……
    洪掌柜听闻此事,问了几句,然后发现那个到处找儿子的王老太,竟然是他孙女买回来的王大丫的奶奶。
    前几天,他孙女买了个小丫头回来,为着这件事,他儿媳妇跟他孙女,还吵了一架。
    他儿媳妇觉得他孙女乱花钱,觉得他们家不需要小丫鬟,他孙女买个人回来是浪费钱和粮食。
    他孙女却觉得,这是花的自己的钱,别人管不着。
    闹到后来,他孙女还往家里交了王大丫的伙食费,然后他儿媳妇就哭爹喊娘,说女儿不听话……
    最后还是洪掌柜出面,将孙女交的伙食费还回去,又让儿媳妇别闹了。
    总之,王大丫留在他家成了定局,他孙女还给王大丫改了个名字,叫王画。
    洪掌柜知道王画的奶奶卖掉王画,是为了拿钱给儿子买戒烟药。
    现在王画的爹不见了……莫非死在了码头上?
    洪掌柜听完,心有戚戚焉。
    他眼瞅着天亮了,就往家里走去,结果刚到家门口,就看到王画在跟一个老太太聊天。
    王画还泪流满面。
    “王画,这是?”洪掌柜询问王画。
    王画擦了擦自己的眼泪,声音嘶哑地开口:“老爷,这是我奶奶。”
    那老太太这时突然跪下,朝着洪掌柜磕头:“洪老爷,谢谢你收留我家大丫,你们家的恩德,我下辈子当牛做马来还。”
    洪掌柜隐约察觉到一些不对劲,想问几句,然而那老太太,已经麻利地爬起来离开了。
    洪掌柜问了王画,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王画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以前,奶奶出去当帮工,父亲到处混日子,王画的弟弟妹妹,都是王画在照顾,家里做饭打扫,这些也都是王画干的。
    但自从王画被卖,这两个孩子就没人照看了。
    前天一大早,王画的父亲出去买戒烟药,结果一去不回后,王老太心里担心,就跑出去找儿子。
    两个孩子在家里饿得受不住,又没人看着,就去河边捞鱼捉虾,最后一起掉河里,没了命。
    昨天王老太在外面找了一天,找儿子,也找孙子孙女,但只找到孙子孙女的尸体。
    王画哭得不行,她巴不得自己爹死了,但对自己的弟弟妹妹,是有感情的。
    那两个孩子,可以说是她带大的。
    前几日,洪掌柜的儿媳妇一直嚷嚷着要把王画退回去,把钱要回来,现在瞧见王画哭得惨,反倒是不说这件事了,还把自己的咸鸭蛋给了王画。
    洪掌柜也觉得王画惨,同时有些担心王老太。
    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王老太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她应该不至于干傻事?再怎么说,她还有王画这个孙女儿在。
    洪家在王画的哭声里吃了早饭。
    吃过早饭,洪掌柜就翻开了今日的报纸。
    虽然洪永祥已经不在《上海日报》工作,但洪掌柜依旧每天都买《上海日报》。
    不过他不怎么看,更喜欢看《新小说报》。
    云景的小说,写得真好!
    不过洪掌柜怀疑《一个士兵》这篇小说,不是桑景云写的,桑景云一个小姑娘,哪能知道西方战场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