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1章 轰动

      谭峥泓一大早起来, 折腾自己的头发的时候,卖报的报童,已经将今日的报纸拿到手, 开始叫卖。
    这些报童大多不识字,看不懂报纸, 但他们会提前了解报纸内容并大声吆喝,以此吸引老百姓买报纸。
    比如今天, 报童就喊着:“快来买快来看!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了!”
    “欧洲战场新情况!俄国爆发粮食危机!”
    “头版头条!两小开为花魁大打出手!”
    而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人在喊跟《真假千金》有关的内容。
    “《真假千金》登完, 想看的快来买!”
    “云景先生新书明日就将刊登!”
    “想知道云景先生的新书是什么吗?买份《新小说报》吧!”
    “《真假千金》出英文版, 卖到欧洲!”
    “云景先生的小说, 连洋人都喜欢!”
    ……
    《新小说报》的那些读者,每日都会固定购买报纸, 无需报童宣传。
    但报童、报摊之间也是有竞争的, 他们大声叫喊,能吸引读者到他们这里购买报纸, 而非别处。
    一个正在读中学的学生一大早出门, 拿着母亲给的钱去买油条, 就听到了这叫卖声。
    他平日里,是不买《新小说报》的,都是跟同学借报纸看。
    但今日,听说《真假千金》完结, 还听说这书要出英文版……他忍不住花钱买了一份报纸。
    他身上只有用来买油条的钱, 买了报纸后, 他就没钱买足够多的油条了,回去之后肯定会被念叨。
    可就算这样,他也想要这份报纸。
    他很想看故事, 但更想知道《真假千金》是不是真的要出英文版,也就迫不及待地将报纸翻到最后一页。
    “小说《真假千金》将译为英文,刊行于英吉利与南洋。”
    这学生深吸一口气,心情激荡。
    他们国家的书,竟然也能在西方出版?
    云景先生,真的太给他们长面子了!
    茶楼里。
    说书先生拿着《新小说报》进门,就笑着开口:“诸位,今日《真假千金》完结!”
    茶楼里的老听众闻言,很是失落:“这书这么快便完结了?”
    “我觉得这书,还有许多能写。”
    “我也觉得!云景先生完全可以写他们生养子女,教书育人。”
    ……
    喜欢这个故事的人,都巴不得这个故事能长一点,此时甚至有些舍不得听结尾。
    但也有人道:“可算完结了!这书就是害人的东西,不该被写出来!”
    “确实,一些小年轻看了这书,就开始忤逆不孝!”
    “我那侄女儿,婚事早已谈好,近日突然闹着要解除婚约……都是这书害的!”
    ……
    那些喜爱这本书的人,当即开口:“你们若不喜欢,大可以去别处喝茶,为何要来这里打扰我们听故事?”
    对《真假千金》不满的人道:“这茶楼又不是你开的?我想来就来!”
    不喜欢《真假千金》这本书的人很多,这茶楼里,就有七八个。
    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这故事不满,但又忍不住想知道后续,就一边听一边抱怨。
    当然,他们中也有人,就是故意来找茬的。
    一些年轻人在看过《真假千金》后,不愿意接受父母安排的包办婚姻,努力抗争,这让他们的父母很生气。
    他们觉得子女“不听话”,是云景和《真假千金》的错,也就来茶楼发泄情绪。
    “《真假千金》这种书,就不该被写出来!”
    “云景写这书,破坏了中外关系!依我看,应该把他抓起来!”
    “这书该禁止!”
    ……
    说书先生看着这闹哄哄的场面,清了清嗓子,大声开口:“诸位,我还有两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众人都被吸引了注意力,说书先生就道:“首先,是云景先生的新书,明日就会在报纸上登出!”
    有人欣喜,也有人嗤之以鼻。
    这时,说书先生又道:“还有就是,《真假千金》这部书,将被翻译成英文,在英国和南洋出版!”
    在场所有人都愣住。
    说书先生道:“听说这书,是洋人看上之后,主动要求翻译的!洋人觉得这书是一部好书!”
    有人闻言欢呼起来,那些不喜欢这本书的人,却都表情讪讪。
    这个时候,中外差距非常大!
    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他看到纽约街头汽车来来往往,他看到几十层高的摩天大楼矗立在街道边,他还乘坐了电梯。
    在美国,还不论男女,不论贫富,都能接受教育。
    那是一个对他来说,有些不可思议的世界。
    而在这个年代,见到这些的人,不止李鸿章。
    所有出国读书的人,都见识到了列强的强大。
    生活在租界的人,对这一切也很了解。
    租界的汽车、电车,乃至自行车,哪样不是从国外来的?
    此时很多人,打从心眼里觉得,他们国家比不上国外。
    这些人对洋人推崇备至,他们觉得西方人喜欢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
    现在,一本他们国家的人写的书,竟然能在国外出版!
    外国人都喜欢这本书,他们哪还敢说这本书不好?
    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地方发生。
    一些这段时间一直在骂《真假千金》这本书的人,现在再不敢骂。
    而在一所学校里,有学生拿着新小说报登高演讲:“我们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我们的父母的思想是封建的,若是我们听从他们,只会成为跟他们一样封建的人,没办法改变这个世界!我们要自由,我们要读书,我们要走出不一样的路……”
    说着说着,他还道:“诸位,《真假千金》将被翻译成英文出版,我们国家的小说,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我觉得当代年轻人,都该看一看这本书!”
    《真假千金》虽然很火,但也不是所有人都看过的。
    可现在,听说这本书要在国外出版,很多原本不爱看书,或者对这个故事完全没兴趣的人,都开始到处借报纸,想要读一读这本书。
    《上海日报》编辑部,主编高汉林从别人嘴里得知此事,心情复杂。
    他一直不喜欢黄培成,但黄培成的运气是真的好!
    他考虑过后,对报社新来的,负责接替洪永祥的工作的年轻人道:“你去写一篇报道,将《真假千金》要在国外出版的事情写出,刊登在明日的报纸上,记住,放第二版。”
    他是不会让报社那些老人去写这篇报道的,也不会刊登在头版头条!
    租界,那个喜欢听自己儿子的姨太太读《真假千金》的老太太,得知这本书要在国外出版,连连开口:“我就知道我眼光不差,我就知道云景先生是个能耐人!”
    她儿子的那些姨太太纷纷开口奉承。
    她们真的很喜欢这本书。
    她们没办法像金月季一样挣脱命运,但看到金月季过得好,她们就开心了。
    她们还开始学认字,不求学得多好,只求将来有了孩子,可以给孩子念念书。
    而在桑景云跟着谭峥泓学英文的时候,《新小说报》今日份的报纸,已经全部卖完。
    很多老读者有事耽搁,没能早早买报纸,然后就买不到了!
    甚至还出现了有人高价售卖今日份《新小说报》的事情。
    黄培成得知此事,立刻就让印刷房的工人加班加点,多印刷三千份今日的报纸。
    他就知道,《真假千金》出英文版,还能在英国出版这件事,会引起轰动。
    一开始,他是想在今日,把《一个士兵》的开篇内容放在《真假千金》后面发出来的,但考虑过后,并没有这么做。
    等明日,再给读者一些震撼!
    黄培成心情好,然后不可避免,想到了谭峥泓。
    云景先生的这个读者,当真是一个好读者!
    若是以前,谭峥泓早上起来后,肯定第一时间翻看《新小说报》,然后就会跟自己父亲,跟家里的佣人,狠狠夸奖一番云景先生。
    但今日,他被桑景云的身份弄昏了头脑,不曾翻开过《新小说报》,也就不知道《真假千金》登完的事情,外面的种种,也一无所知。
    这会儿,他脑袋晕乎乎的,教桑景云英文时,那声音都不太对劲了,瞧着有些过于雀跃。
    好在这并不影响桑景云的学习。
    桑景云认认真真学了两个小时,中间,还吃了谭峥泓今日带来的姜撞奶。
    谭家的厨子真不错,会做很多点心。
    学到十一点,桑景云带着谭峥泓下楼吃午饭。
    吃饭时,谭峥泓依然有些晕乎,时不时看着桑景云傻笑。
    桑钱氏有些无语,这孩子傻乎乎的,遇到的要不是她孙女儿,怕是早就被骗得团团转!
    当然现在也没好到哪里去。
    吃过饭,谭峥泓很是不舍,不想离开。
    反正谭峥泓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份,桑景云道:“我下午要写小说,不能与你说话,但你往后若是有空,可以带书来我家,在我的书房里学习。”
    谭峥泓闻言眼睛一亮:“我平日里,都是有空的!”
    “那我们可以一起工作学习。”桑景云道。
    谭峥泓点了点头,开开心心地离开。
    桑景云见状,上楼去写小说,结果她写了不到半小时,满头大汗的谭峥泓就回来了:“桑小姐,我回去带了一些书……今日我就有空,可以在你家翻译《真假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