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3章

      是啊, 庄王到底为什么火急火燎要坑杀李虎军,不让他们好好地招安呢。
    他二人一个天皇贵胄,一个泥腿子, 这二人应该没机会结怨,亦不可能有仇。
    沈持也想不通。
    脚步声由远及近而来。
    前院。
    “阿池哥, ”沈知秋穿了一身崭新的儒袍从外头进来,手里提了礼, 轻声问:“嫂子来了?”
    他是来探望嫂子史玉皎的。
    沈持和史玉皎一块儿迎出来:“阿秋来了,快来屋里头坐。”
    进屋后寒暄几句, 落座, 喝茶, 沈持悄声用手指蘸水在几上写道:对了阿秋,你在寿张的时候, 有没有听说李虎一众和庄王殿下有什么过节?
    沈知秋眉头微皱, 仔细想了想说道:“我在寿张城中停留的时日太短,没接触过李虎, 王有仁又从未提起过。”
    “阿池哥为何问起这个?”
    沈持又在几上写道:庄王殿下命我坑杀李虎军。
    沈知秋的脸色白了白:“……你打算怎么办?”
    沈持低声道:“我去一趟寿张, 尽快遣李虎等人前往昆明府。”
    沈知秋面带忧色:“只身前去……”万一李虎出尔反尔, 又不肯招安了,岂不是要杀了沈持。
    “没事的,”沈持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他不敢杀我。”
    沈知秋看了史玉皎一眼,她迎着他的目光:“我身负皇命, 走不开, 不过, ”她犹疑了下说道:“李虎应该没这么大胆。”
    “纵然他见了我有这种想法,”沈持说道:“只要我开了口,他会打消这个念头的。”
    “那……阿池哥你什么时候去寿张?”沈知秋还是不放心:“要不, 跟圣上请个示,多带些兵马过去。”
    沈持:“不用,只与我随行的官员,和尤将军带百余兵士即可。”
    带的将士多了,难保李虎不生出戒备心,招安如何能顺利。
    “你什么时候走?”沈知秋又问。
    沈持看看四下无人才说道:“明日。”他正要去知会六部的同僚和尤凤——招安之后,要暂时接管李虎的兵马。
    沈知秋说道:“据我所知,李虎是个性情中人,他把手下兄弟的命看得很重,而王有仁官瘾很大,有小心思,他十分想招安入仕,阿池哥或可以利用这一点儿,对他们分而治之。”
    沈持:“嗯。”
    “总之,阿池哥,”沈知秋又交代一遍:“你要当心。”说罢,他饮完一盏茶:“阿池哥,嫂子,那我就回去了。”
    沈持和史玉皎送他出来:“阿秋,之后你跟我们去京城吧?家里人在一处也好有个照应。”
    “我还没看够大好河山呢,”沈知秋笑得澄澈明净:“等到了仲秋时分,我想去西北看看。”
    去看看塞下秋来,长烟落日。
    “嗯,游兴不错,”沈持笑笑:“不过,记得抽空回去看看阿爷阿奶。”
    沈知秋没有答应,只说道:“我先走了。”
    沈持目送他走远,心中没来由添了几丝淡淡的愁绪,不过等他转身进屋后,又全抛开了。
    他要全力以赴招安李虎之事,分不出心来顾及别的。
    ……
    黄昏。
    济南知府孔及府里。
    庄王萧承钧派人来请孔及:“孔大人,殿下请您过去一趟。”
    孔及正在屋里吃晚饭,听说庄王要见他,举着筷子的手微微哆嗦了下,哑声道:“这就来。”
    他的夫人李氏看到了,脸色变得灰白:“老爷,去更衣吧。”
    孔及:“哦,更衣,更衣。”
    他去里屋换了官袍,临走前对李氏说道:“我去去就来。”
    李氏的手紧紧掐着帕子,右眼皮跳个不住:“嗯。”
    随着他的脚步声离去,她忽然想起当年她刚嫁进孔家时,那会儿,他还是个穷秀才,闲暇时兴致勃勃地教她认字,她内心总是不想学,在她看来,一个男人读书写文章,最终目的就是要当官,而且是做官,而且是做大官。她只要缝补衣服,端茶倒水就行了,读书识字耗费精神,不划算。
    后来丈夫果真中了进士,也做了官,从微末的七品县令一路高升至济南同知,李氏也渐渐变得满面春风,那日,当孔及接到调令,乘坐马车到齐州来上任,看到家宅的门匾上描上朱红的“孔府”二字时,这让李氏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她开始大声使唤下人,穿丝绸新式样的衣裳,和城中的贵夫人们交好……沉湎于这种富贵生活几年之后,她开始不满,抱怨知府夫人比她神气,穿戴也比她好,夜里给丈夫吹枕头风:“你要是再升升,当上正四品的知府就好了,那得多少人巴结呢……”
    孔及总是翻过身去,心思很重地应一声:“快了。”
    有一天,从寿张来了几个人,拉着车,里面放着一堆很重的东西,他们在后院敲敲打打,很快他屋里放了一件甲胄,李氏虽没什么才学却颇有见识,窥见后吓了一跳:“老爷,这……这东西是杀头的啊……”
    “住嘴,”那日,孔及异常暴躁:“这不是我要的,一会儿有人来拿,会送走的。”
    李氏瘫软在地:“老爷,你是不是……”她心中害怕极了:“和别人在密谋……”造反。
    孔及把她扶起来:“夫人,如今我实话对你说了吧,这是京里头的大皇子要的。”
    当年孔及进京赶考,曾去还是大皇子的萧承钧府中拜见,期望得到他的提携,这她是知道的:“殿下……殿下为何要这样东西?”
    孔及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老爷……”李氏哆哆嗦嗦:“赶紧送走吧。”
    孔及:“今夜就有人来拿,唉。”
    那次送走甲胄后,大约过了小半年,到了年底,孔及就被提拔成为了济南知府,李氏也如愿当上了知府夫人。
    然而打那之后很长一阵子,孔及却面色憔悴,总是惴惴不安。
    ……
    孔及到了皇室行宫,进去见萧承钧。
    满满一桌子的佳肴,走在门外都能闻到馋人的香味儿。
    萧承钧却嫌弃地看着桌子上热腾腾的油旋儿——大概是当主食之一给他品尝的,叱责下人:“这么粗鄙的吃食不要端给本王。”
    他吃不来这种廉价的东西。
    服侍他的婢女赶紧将盘子撤走:“是,殿下。”
    孔及恰好在此时进来:“殿下,是臣的错,臣明日就给殿下另选新的厨子送来。”
    萧承钧摆摆手屏退婢女。
    “五年前给本王打造甲胄的铁匠龚老二,”而后他翘起二郎腿,幽幽地问:“是不是后来跑到了李虎那里?”
    五年前,他曾让孔及给他打造过一副甲胄,此物后来被他利用前大理寺卿贺俊之的手,扳倒了二皇子萧承稷,让一个嫡出的皇子至今没被封王。
    孔及吓得连忙俯跪于地:“臣一时不察,没看好让他跑了。”他结结巴巴地问:“李虎军中有甲胄吗?”
    “这次在寿州与他们交手,”萧承钧说道:“本王亲眼看见了,李虎的手下穿的甲胄与当年那件一模一样的。”
    孔及的脸几乎贴到了地上:“……臣疏忽。”
    “如今沈持执意要招安李虎一伙人,无论本王如何劝说都不肯坑杀那些贼寇,”萧承钧戾声问:“要是查出来,孔大人该怎么办?”
    李虎招安,兵器一应等东西必然被沈持等人接手,而姓沈的是个极细致又记性好的人,要是有人认出里头的甲胄,提一嘴它与当年他诬陷二皇子萧承稷的一样,刨根问底下来,查清楚当年的事,他就完了。
    “臣……该如何办事,”孔及急道:“请殿下差遣。”
    萧承钧眯了眯眼,声音变得阴鸷起来:“在你的地盘上,别让他活着。”等沈持死了,招安李虎的事也跟着就黄了。
    孔及听完吓得猝然大汗淋漓:“殿下……臣手中只有衙役,不,他们一块儿上也不是沈夫人的对手啊。”
    萧承钧:“本王同他说了要坑杀李虎等众之后,你猜他会怎样?”
    孔及摇头如拨浪鼓:“臣愚钝,臣不知,求殿下明示。”
    “以他的行事,”萧承钧冷笑道:“他会亲自前往寿张招安李虎,然后,尽快遣走他们。”
    “等姓沈的离开齐州,进了寿张城内,是最好的动手机会,他死了,”庄王拖着长音:“就是——是贼寇杀的。”
    孔及疑惑地道:“……可是叫谁动手呢。”
    萧承钧脸上露出不耐:“济南的府兵难道不听你的吗?孔大人。”
    “尤将军……”孔及说道:“他……听臣的。”
    萧承钧:“这不就好办了。”
    “是,”孔及说道:“臣这就告退,去见见尤将军。”
    ……
    翌日,沈持带着随行的六部同僚,济南府兵将领尤凤,还有百余名兵士前往寿州。
    一行人马不停蹄,大半日就到了。
    送信进城后,李虎率手下众人来到寿张城外,他们袒着上身,将手中的兵器掷在一旁,跪拜在地:“小人李虎见过沈大人。”
    沈持下马后宣读朝廷的招安圣旨,他的声音清越洪亮,官话字正腔圆,中气十足隐有震慑力,读完后犹在回荡。
    “罪民遵旨谢恩。”李虎等众齐声道。
    “李将军请起,”沈持说道:“快快更衣吧。”
    意思是让李虎等人穿好衣裳。
    尤凤暂时接管了招安的军队,不知为何,他今日有些心不在焉,讷讷的,半晌才说道:“你们既要招安,日后当好好耕种,不要有其他想法了。”
    虽然远离故土是一种愁绪,但昆明府无战事,去耕种何尝不能活下去,李虎一众人想通了之后欣然答应:“是,只要有田种,俺们就知足了。”
    还有人听说铜仁挖矿赚银子,来求沈持:“俺们能不能去挖矿,还没娶媳妇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