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45章 回程在即,大阪或者名古屋也要加入南盟?

      第245章 回程在即,大阪或者名古屋也要加入南盟?
    尽管南洋那边,在郑毅不在的时候已经发生了越来越多的事情,有些还颇为棘手,但郑毅还是坚持在日本一直待到了1947年的年初。
    他本来甚至还想待到东京审判结束的,奈何这所谓的国际法庭做事太过于磨磨唧唧,从46年5月3日开始审,审了足有大半年居然都还是没有审完。
    郑毅也是无奈,只得从槟城派了许生理为代表替他参与,他自己,则确实是不不好再待下去的了。
    临别之际,整理这几个月在日本的所得,却是连郑毅都忍不住心生了几分感慨。
    战前的四大财团有三个都被他搬去了新加坡,而且光是他个人就占股了30%,当然,到了新加坡之后肯定得安排他们拆分就是了。
    整个日本,大型的工厂中,除了炼铁钢炉、化工高炉、造船龙门吊,这种确实是太难以搬迁的大型设备没有办法只能留在日本之外,其余的中小型设备能搬的都已经给搬走了,整个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一口气倒退了至少三十年都不止。
    整个日本社会的中坚人口流失超过了两百万,而且郑毅在日本的所有主流城市之中都有设立了移民处,欢迎日本民众往南洋移民。
    当然,门槛会比较高,后续的移民怎么着也得会点汉语,如果没有高中以上学历的话至少要有一技之长,能证明是这次大打包中的漏网之鱼。
    亦或者是未婚,且三十岁以下,长得确实是漂亮的大美女。
    当然,有钱也行,能在槟城商品房区域买下至少一栋房子的,这种人南盟永远都是欢迎的。
    八所大学,共三十万师生,乃至部分的初中高中老师,如今都已经在新加坡了。
    正所谓再穷不能穷教育,南洋华人本来就是极重教育,再加上是郑毅亲自主抓,新加坡那边也不敢怠慢,新的校舍肯定是不可能那么快就建好的,却是也将这三十万人都安顿了下来。
    分在于原先英国殖民者的各个行政机构之内,直接在以前英国人的办公室之内就开始上课了。
    日本的土地改革仍在继续,而且如火如荼,但有了赵春树和背后的南盟军亲自入局,速度却是要比历史上快得多的,当然,乱子也大得多,几个月来就没有一天是不开枪,不死人的。
    保守估计,最近几个月被打死的日本人至少有超过了十万人,虽然埋下了不少的隐患,但确实是在顺利的推进的。
    郑毅这边接到的投诉和求情信足有好大的两个箱子,但郑毅看都没看全都给扔了,即使是丰田利三郎亲自找他说情也不好使。
    在他看来那些农村的日本大地主就没有无辜的,几乎全是侵华战争的参与者,甚至是鼓动者,家里几乎没有没当中高级军官的。
    赵春树那帮人做事或许确实会过分一些,就连逼良为娼这种事也不是没有,他都不知道这货是怎么搭上的关系,与中东那边的叙利亚自由军居然都有了联系。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叙利亚,可是全球唯一一个还有超大型,合法,人口贩卖市场的区域。
    据他所知,这段时间赵春树往那边是卖了不少人的,男的女的都有。
    只是他选择了装不知道罢了,丰田利三郎和吉田找到他,他也只是说自己一定彻查。
    那我查不出来是因为我能力有限么。
    这些人,哪怕是赵春树杀他们全家,也没什么不好接受的。
    南盟一直以来对日做事讲究的都是个恩怨分明,和战争没关系,或是相对关系不大的普通日本百姓,郑毅可以用“被昭和政府蒙蔽”来为他们开拓,甚至是除那些菊军团等特殊军团普通的,普通基层士兵的战争罪行,只是等待和接受东京审判的审判结果。
    事实上据他所知,虽然是模糊地带,但是厦门商会和琼州商会那帮人至少在日本招募了三千名以上的日本海军士兵。
    因为新加坡要发展航运生意,确实是实在太缺乏有相关经验的水手了,郑毅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对于切实推进了战争进程,在战争进程中充当了主导作用的所谓的,贵族团体,郑毅是真的巴不得这些战争余孽统统去下地狱的。
    有些事他身为一个在国际上都必须有所体面的大人物,是不能做的,也必须维系自己讲文明懂礼貌的人设。
    日本的煤矿,银矿,以及冶金、化工等产业,以及住友银行,和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的多块核心地皮,大多都在住友集团的名下。
    在郑毅的强烈建议和不懈努力之下,整个住友集团的所有管理层,和日本军方战犯一道都被送上了军事法庭。
    这个据说有三百多年历史,比清王朝都还要长的日本最老财团,终于在郑毅的手里烟消云散,成为了真正的历史。
    住友旗下的所有产业都被拆分和拍卖,不过这年头日本本土谁也没有多少钱,就是有,他们也不敢露出来,以至于这些产业在拍卖中大多数都落入了南盟之手。
    郑毅自己是没有参与的,他赚得已经够多了,他本人对日本的不动产意向也不大,但南盟的其他人,尤其是那些槟城日侨们,却是宛如一群贪婪的秃鹰,开始在住友的尸体上大快朵颐了起来。
    听说连丰田利三郎都出钱在银座那边买下了一整条街,并将其委托给了赵春树打理。
    当然,还有一些小玩意,郑毅也是要在走之前尽可能的搜刮带走的。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依然还是东京大学的办公室里,郑毅拿着这幅王羲之《丧乱贴》看得不禁连连点头:
    “真不愧是书圣的作品啊,你看这个字,端得是龙飞凤舞,铁画银钩,好东西,是我中华文明的无上瑰宝啊。”
    他其实也不太懂书法的,但是王羲之这三个字的分量,他还是很清楚的。
    这幅《丧乱帖》一直被认为是日本的国宝之一,虽然日本方面一直说,这东西是早在唐朝的时候,由他们日本的遣唐使通过正当的外交手段获得的。
    可他妈谁信啊!
    王羲之的东西在唐代也是国宝啊,妥妥的皇家珍藏,哪个唐朝皇帝会这么不靠谱,将其赏赐给倭奴呢?
    不管是怎么来的吧,合法也好不合法的也好,反正现在是郑毅的了,这倒也未尝不算是物归原主。
    “吉田先生,有心了,这份临别赠礼,我很喜欢。”将东西收好,郑毅心满意足地对吉田点头道。
    吉田的脸色当然是不太好的,甚至可以用很难看来形容,这幅丧乱帖虽然不太可能是什么遣唐使弄来的,但早于日军侵华却是肯定的,也确是日本国宝。(大概率是光绪在戊戌变法阶段送给日本的礼物)
    他身为日本老大,却将日本国宝拱手送人,这怎么看都是堪称国耻的。
    可这东西是郑毅亲自跟他开口讨要,他能有什么办法呢?不给么?
    南盟在日本可是有十万驻军的。
    “郑先生喜欢就好,其实,中日友谊,一直以来都是源远流长,我们动静的旧城至今还叫大唐城,还有着许多的大唐,大宋风格的中国建筑。”
    “将时间的尺度放得更长一些,和平交流,才是中日之间的主流啊,这幅丧乱帖,就是中日千年以来,友谊的见证啊。”
    郑毅点了点头,对此倒是也不置可否。
    心里却是忍不住想:【这东西,我是要还回国内,还是自己留着呢?要是自己留着,到底算公家的,也弄个博物馆对外展览,还是当自己的私人珍藏,留着当传家宝呢?】
    却是一时之间也没了主意。
    将这幅书圣的至宝放下,办公室内却是同样摆满了其他来自于中国的奇珍异宝。
    战果时代的“金银错狩猎纹铜镜”,商代的“双羊尊”,唐梁令瓒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宋徽宗的《四季图》,宋李公麟的《维摩天女像》,宋李迪的《红白芙蓉图》,佛教珍宝《十六罗汉图》《开宝大藏经》,北宋的汝窑,南宋的官窑,等等等等,明清时代的普通官窑器皿书画甚至都没有资格在郑毅的办公室出现。
    全都是日本各大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现在则全都归了郑毅。
    几个大型的博物馆内,陈列的中国文物总数超过了10万件,郑毅是一定都要带走的。
    都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英国博物馆出来,可是大英博物馆如果要和东京帝国博物馆相比,算个屁啊!
    日本人不但抢的比英国人多,而且客观来说,日本人也比英国人识货啊。
    尤其是字画类作品,日本人保存的要比英国人好太多了。
    这些都还是让吉田给他送来的,也即是所谓的传承有序的,在各大博物馆中公然展出的东西,大多都是侵华战争之前,在清末和民国军阀混战期间通过各种手段,按日本人的说法是合法流入日本的东西。
    至于侵华战争之后,那日本掠夺的文物就已经没数了,仅日本人自己统计就超过了360万件。
    中国文物在海外保有量最多的国家一定是日本,甚至其他的所有外国加一块也比不上日本的一个零头的。
    说话间,赵春树却是到了,没等进门,就大声地嚷嚷:“郑爷,这段时间俺们收上来的中国古董都给您装船了,嘿嘿,共装了四十几万箱,俺们也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好家伙,装了足足三艘货轮呢啊。”
    “还他妈有人说这东西是传家宝,我传家他大爷,当场就让我给宰了,男人卖给煤矿去挖煤,女人统统卖去叙利亚,嘿嘿,啊?哦~,郑爷办公室里有客人啊,那我待会儿再来。”
    郑毅:“…………”
    吉田:“…………”
    吉田是外交系统出身,在侵华战争之前就曾做过沈阳,上海,天津,济南等多地的外交官员,是地道的中国通,那普通话说的比赵春树本人都标准。
    根本不存在听不懂中文的问题。
    甚至丫曾在天津使馆做过领事,连赵春树的天津话他都听得门清毫不费力。
    可能这赵春树这话,也就是故意说给吉田听的吧。
    但反正郑毅听了之后是真挺尴尬的。
    “咳咳,额……那什么,吉田啊,我就要走了,南盟那边的事情太多,还等着我去处理呢。”
    吉田点头:“欢迎郑先生您随时再回来,诸般恩情仇怨,现在已经难以评说,是日本发动了战争,现在这般,也是咎由自取,难得郑先生您能做到恩怨分明,无论如何,救了我日本数百万计的性命,在下,感激不尽。”
    “日本的经济,如今与南洋已经深深地绑定在了一起,无论过往,今后,必然是日本得利,则南盟得利,南盟强盛,则日本跟着富裕。”
    “敢问郑先生,如今的日本,可称得上是南盟的盟友了么?”
    【果然,老子就知道你丫亲自来为老子送行准是没憋好屁。】
    日本和南盟是不是盟友关系?
    你就看美国么,美国和日本是不是盟友关系?
    人才都给他们挖断层了,而且以后还会继续挖,即使他对日本政坛没什么兴趣,也不可能否认得了他对日本政治的影响力。
    甚至不夸张的说,未来日本三十年内绝大部分的社会精英,都会是从南盟回去的“爱国人才”。
    那些日本本土成长起来的“精英”,至少九成都会跟南盟有联系,甚至是其中一半左右都是会去南洋留学,亦或者是子女润新加坡的。
    这还不算盟友那啥算盟友啊。
    只不过这种问题,眼下他是不太好承认的就是了。
    毕竟现在连那东京审判都没有结束,日本还处于战争罪行的清算期。
    这个时候,郑毅身为一名中国人,要是敢说出,日本是南盟的亲密盟友这种话,这个影响就实在有些太大啊了。
    他敢肯定,他要是敢跟吉田说这个话,明天吉田就敢跟日本记者联合炒作,让郑毅知道知道什么叫新闻学的魅力时刻。
    莫说对日本和国际上会有什么影响,光是在南盟内部,就有些交代不过去,民愤会很大的。
    虽然事实就是这么个情况,但政治场合,事实这东西哪能瞎说啊。
    老实说,他还是挺尊敬吉田的。到底是个外交系统的文官,也确实和他都是老朋友了,战后这段时间,接手的也着实称得上是个超级烂的烂摊子,虽然日本的战后政府确实是有着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吉田确实一直在竭尽所能的希望日本尽可能的摆脱战争影响。
    中国人么,对这种人,即使立场上相对,也会有些由衷的敬佩,更何况在郑毅看来,日本战后最重要的一任老大,正式启用下村治,开启“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将日本送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池田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
    历史上,吉田将日本的经济发展完全赖在了美军的身上,吃美国的贷款和援助吃得是不亦乐乎,也确实是成功的将日本从战后泥潭中给拉了出来。
    而这个时空,因为郑毅的缘故,美国基本就没给日本什么贷款和援助。
    郑毅一口气弄走几百万人,而且客观来说他用来收购日本企业,和为了搬迁日本各学校所付出的成本中有大量是在日本当地的。
    南盟的企业来招工,并不是所有职位都有资格拖家带口的带家人走的,那给点安家费自然也是应有之义。
    以前大家买猪仔还得给两个钱呢。
    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对于当前的日本社会来说确实称得上是至关重要,少饿死了不少人。
    然后很明显的,吉田就把日本未来的发展,给依赖在南盟身上了。
    这几个月来郑毅每次看到吉田,都有一种看到树懒,要往自己大腿上抱的错觉。
    只得道:“日本的经济确实,与南盟可以算是深度绑定的关系,这倒是没错,吉田,你认为日本现在,还有什么优势呢?”
    吉田毫不犹豫地便道:“自然是相对较高的人口素质,受教育程度,以及与中华文明相近的文化结构,当然,还有目前正在南盟工作的,超过三百万人,而且以后还会越来越多的日侨。”
    显然,是早就做好了打算的,而且这些话很明显是针对郑毅的针对性正确答案。
    “你认为,日本将来要如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呢?”
    吉田:“其一,当然是侨汇收入,目前,在南盟工作和生活的日侨是三百万,我相信,未来的几年之内,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的增长,五百万,六百万,乃至更多也不是不可能,想来,郑先生是不会拒绝的吧?”
    郑毅点头:“确实,无论如何,日本人要想融入南盟,确实是要远比当地的土著要容易得多,日本人学习中文的速度,也确实是出奇的快。”
    吉田:“日本,不过就是中文的一种方言么,中日友谊,源远流长,南盟,好日本,都是中华文明中分离出来的一股支流么,自然是更加容易的相互汇聚。”
    郑毅:“…………”
    好家伙,脸都不要了。
    郑毅:“你可以将心放到肚子里,我既然答应过你不会给日侨汇款设置限制,就一定不会,我可以跟你保证,南盟的日侨往日本国内汇款不会有任何的阻拦的。”
    事实上想拦也拦不住,这玩意他们南洋华人是最有发言权的,英国人以前也拦过南洋华人往国内汇钱,根本没有用,甚至在抗战初期因为一些特殊情况的原因,南洋华人干脆将赚的钱换了银元用肉身往回捎。
    郑毅也不觉得自己要拦得话就能拦得住,平白恶了他和南盟日侨的关系。
    即便是现在,南盟这边每个月往国内汇的各类钱款都在一亿南币以上。
    吉田心下松了口气,却道:“当然,当然,郑先生的信誉,人品,全日本上下哪个不知,哪个不晓呢?在下又怎么会信不过郑先生呢。”
    “除了侨汇之外,日本将来要想发展,能倚仗的,也就只有这些受过一定教育的,高素质廉价劳动力了,郑先生,日本现在的劳动力价格真的很便宜,想来,您对此也已经有所了解。”
    “重建日本的过程中,不知郑先生您是否愿意扶持我们日本,做一些廉价劳动力的配套工作呢?日本的冶金,炼铁,纺织,化工,终究是有着一定的底子的啊。”
    “另外据我所知,南盟现在的劳动力价格并不便宜,拥有一定劳动力素质的人口,终究还是少数,不知郑先生能不能允许,由我们日本公司这边组成工程队,去槟城和新加坡进行一个临时性的外劳呢?”
    郑毅想了想,却是点头道:“无论我允许与否,这件事都是必然会发生的,日侨是南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丰田兄弟俩为首,在南盟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和企业的日本人并不在少数。”
    “南盟的用工成本较高也是事实,以这些人为首,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通过使用日本的劳动力来降低生产成本,按理来说,我身为南盟的主席不应该反对,这是商业行为。”
    “只是……如今的南盟,扩张的速度终究是有点快了,不能,只考虑几个城市,甚至是只考虑槟城和新加坡这两个城市的利益吧。”
    “马来半岛上,加尔曼丹岛,乃至缅甸,印度,暹罗,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严格来说都应该算是咱们南盟的附属势力,这个廉价劳动力么……”
    “根据我们南盟首席经济学家下村治的经济理念,南盟经济现在最大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扩大内需,创建属于东南亚的区域性工业品牌,以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对此,也是深以为然啊。”
    神特么南盟首席经济学家下村治,吉田对此也是无力吐槽。
    却是也只得臭不要脸地道:“我们日本,也可以加入南盟啊!东京加入南盟怎么样?如果郑先生觉得东京不合适,那么大阪如何呢?”
    郑毅:“诶????还可以这样么?”
    吉田:“为什么不可以呢?郑先生,南盟在日本有驻军,我们的彼此还是深度绑定,日元与南币强挂钩,如果郑先生认为可以的话,我们随时愿意和南盟签订外贸协议,对南盟成员实施零关税政策,可以执行南盟的税法,乃至于,让日本发展起来的企业去槟城上市。”
    “即使我不去管,日本的富豪,恐怕也有至少一多半,是愿意将钱财存进槟城的银行里去的,而且以后,我相信愿意这样做的日本富豪只会更多。”
    “这和日本已经整个加入了南盟,又有什么区别呢?”
    “日本现在,关税和南盟一样,产业高度依赖南盟的指导,大量的成员直接移民了南盟,税法也和南盟一样,未来必将也是南盟产品的市场倾销地。”
    “原料,劳动力,金融,人才,市场,乃至驻军,日本现在分明已经是全方位的与南盟进行绑定了,难道在南盟的眼里,我们日本还是外人么?”
    “马来人,印度人,爪哇人,难道跟南盟的连结,真的比日本更近么?难道我们日本人,不才应该是南盟的自己人么?”
    郑毅:“…………”
    这个吉田,好像说得还真有道理。
    其实帮扶日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因为它是日本,郑毅如果帮助日本致富的话,南盟内部的很多华人都会受不了,甚至就连郑毅本人,也都有点接受不了。
    单纯从利益角度来说,日本人确实是和南盟很亲热的。
    但假如郑毅回去宣传,日本人是咱们的好兄弟,日本人好,就是咱们南盟好,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外包的机会,
    我们要尽量交给刚刚跟我们进行了战争,并且在战争中表现的极为畜牲日本人,
    不要给那些在战争中跟我们并肩作战的暹罗人,马来人,印度人,爪哇人。
    南盟的社会内部非炸了不可!
    利益归利益情感归情感,国际政治虽然确实是以利益为基本原则的,但总不能完全不考虑情感吧。
    只得道:“你说得,只能说是也许有道理,但是暂时来说,确实是不太合适。”
    “单纯的务工的话,目前南盟不是没有外包,只是主要用的都是印度人和马来人,未来有产业转移的话,
    即使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需要优先往暹罗,马来亚,缅甸等地去进行产业转移,这些地区,毕竟都是有城市加入了南盟的啊。”
    吉田:“我们也可以加入南盟啊!我们整个日本,都可以加入南盟啊!”
    好家伙,闹了半天是在这儿等着呢。
    郑毅闻言却是忍不住的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
    你丫想得倒是挺美,直接从战败国变成战胜国了么?
    “南盟,终究只是一个非国家行为体,目前的南盟成员,都还是以城市为单位的,也可以称之为是城邦联合体。”
    吉田马上道:“东京,东京,东京可以加入南盟。”
    郑毅一时也是哭笑不得:“东京要加入南盟,我也得敢要啊。”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东京的人口在二战时就已经超过700万了,这还只是东京城的城区人口数量,如果算上大东京都市圈的话,一千万人口肯定是挡不住的。
    战争期间虽然损失了一些,但是从各地,尤其是从中国和朝鲜回归的日本侨民,大部分也都是停在东京的,相比于战争时期一定是只会更多不会更少的。
    具体到底有多少人口缺乏准确的人口统计,但若是算上整个大东京都市圈的话,很有可能是超过两千万的。
    南盟的核心都市圈一共才多少人口啊!
    这特么是谁在吞并谁?
    再说这么搞的话麦大帅恐怕都无法接受。
    很简单的道理,东京要是都成了南盟的了,那美国对日本到底是制裁还是不制裁?驻军是接着驻还是撤走?
    这是在亚洲地区创造了个什么玩意啊?那不真成了大东亚共荣了么?
    吉田:“那如果是大阪,或者名古屋,横滨,神户,札幌等地呢?就没有适合加入南盟的城市么?如果有的话,我们日本方面,愿意为此让渡相应的全部主权啊!”
    郑毅:“…………”
    一时间,他还真的是有点动心。
    老实说按他的想法来说,是不太想再在短时间内继续吸纳新的城市加盟的。
    现有的这些城市他都顾不过来呢,除了新加坡之外,其他的城市都有点没来得及去正儿八经的好好开发。
    发展得太快,其实也不是好事儿,南盟现有的力量是有限的,难免会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
    但要是大阪,名古屋这种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设施,甚至是高素质人口的城市,郑毅还真的有点动心。
    况且这城市实际上就是一个窗口。
    利用亚罗士打,南盟可以很轻易的将影响力辐射整个马来亚,利用斯里巴加湾和山口洋,可以辐射整个加里曼丹岛。
    趁着现在英国人还没有完全退出,东南亚各地没有独立建国的历史空窗期,南盟通过对特定城市的控制,基本就可以完成度对整个地区的控制。
    客观来说,后世的印尼对加尔曼丹岛的控制力,真不一定就比郑毅现在对加尔曼丹的掌控能力要强。
    也就只有印度是除外的,加尔各答虽说是承诺要加入南盟,但南盟给印度面子,在那边是不驻军,不带武器,甚至是遵守当地法律的,不可能通过这一个城市影响整个印度。
    如果能在日本开个窗……
    这可是日本啊……
    即便是被他挖得人才都几乎断层,这个国家的底子在这摆着呢,即便是无法像历史上一样一度成为世界第二,但跻身于世界前十,问题真不大。
    这可是战前列强。
    民族性和文化方面更是没问题,这就是儒家文化,事实上真正打破所谓的人种优越论的就是日本,也确实是日本人向世界证明:不是只有白人才能做发达国家的。
    不动心是假的。
    然而……
    “兹事体大,此事,我却是无法现在就答应,待我回去,过些时日再说吧。”
    说着,郑毅快速地将桌面上的那些书画一捧,跑去找到李剑桥:“这些国宝,你命人好好收着,送到我的私人飞机上去,从此以后,这些就都是咱们南盟的大宝贝了。”
    真让大阪或者名古屋加入南盟的话,会有人觉得不爽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