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4章

      第134章
    槟城的地道是打三年前就开始挖的,中途还和日本,美国,欧洲等地方租了盾构机,虽然二战前的盾构机效率也就那样,但依然已经将其挖得非常可观了。
    “丰田先生请看,全城,共打算挖掘三条主地道,用来在日后修建地铁。”
    “整个地道宽十八米,举架高四米,通风良好,每十米就有一通风设备,我们脚下的地面做了硬化,墙壁也都贴了瓷砖,上面还用钢筋架了钢梁,铺了金属板,
    整体上,这地道位于底下二十米以下,就这么说吧,即使天上的炮弹像雨点一样的落下来,人待在地道里,也基本感觉不到,更不用担心炸塌。”
    说着,郑毅带着丰田利三郎一边抽着雪茄聊着天,却是一边走向了地道深处。
    丰田利三郎其实是不太明白郑毅为什么要在地道里见他,又为什么要和他说这些的。
    见郑毅提起这个话题,自然也只能顺着话头接下来道:“一直听闻,郑先生对槟城的地铁项目极其的重视,
    每个月都要亲自下视察,施工如有懈怠,更是会严惩不贷,料来,槟城人民,马上就能用上地铁了吧。”
    郑毅却道:“这地道根本就不是用来做地铁的。”
    丰田利三郎:“啊?”
    郑毅:“我挖这条地道,是用来打仗的,如若不然,我也不会在顶梁上架设那么多的钢筋,甚至还铺设金属板了,你看我这地道挖的,双向通车都没问题。”
    “不止如此,我还特意搞了很多个大型的地下室,每一个都可以供几万人一块躲避,睡觉。”
    “当然,如果战争结束,这地道确实是会用来修地铁了,这些地道也确实是按照地铁路线来进行规划的。”
    丰田利三郎:“打仗?郑先生要和谁打仗?”
    郑毅:“日本啊,当然,准确的说,是日本右翼和极右翼军国主义。”
    226兵变之后,日本急速右转,军政两界都在军国主义扩张的道路上疯狂的踩着油门。
    以前他说他挖地道是为了防备日本人,除了他自己本人之外所有人都当个笑话,而现在,对于许多聪明人来说,却是也成了不得不考虑的选项了。
    比如丰田利三郎。
    他和丰田纺织,本来就是为了逃离日本军国主义而跑出来的。
    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是两头下注,日本这仗要是打赢了,丰田汽车就是战争的功臣,丰田纺织的叛逃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污点而已。
    日本这仗要是打输了,至少还留下了丰田纺织的这个火种,足以在战后保证丰田集团东山再起,仍然是世界级的大型工业集团。
    然而不管怎么说,丰田利三郎目前的利益已经是与日本的国家利益完全背离,做了国家的叛徒了的,相对的,他却是反而更能理解郑毅。
    当然,还因为他们现在主地道挖得差不多,该挖辅地道和地道支线了,那个再用地铁为借口也说不过去,莫不如做个二战的吹哨人。
    丰田利三郎:“郑先生认为,军国主义不但会进攻中国,甚至还会进攻到槟城来么?
    他要是都打到槟城来……在侵略中国的同时,还要向英美荷法宣战?
    郑先生,226兵变中胜利的到底是统制派啊,不是皇道派那些纯纯的疯子。”
    一时间,丰田利三郎却是不禁也汗流浃背,虽然他们两兄弟里,他明明是押注日本必败的那一个,但骤然听到这么惊悚的事,还是让他有些懵。
    这他妈能赢就真是见鬼了啊。
    郑毅则是干脆为其推演道:“日本侵略中国已是必然,这是在公然撕毁和挑战凡尔赛条约之后的世界格局,美英法不可能坐视,荷兰肯定也是跟着美英法走的,这个你承认吧?”
    丰田利三郎点头。
    做生意做到他们这般大的地步,已经不可能不懂政治,乃至国际政治了,甚至他们只会比这世界上绝大多数政客看得都明白。
    “日本挑战英美主导的世界格局,英美就算不直接出手,也一定会对日本进行制裁。”
    顿了顿,郑毅补充道:“我现在对英美政坛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您也看到了,来槟城跟我合作的这些企业,都是超大型的跨国集团,英美在制裁的时候如果犹豫,我也是可以添一把火的。”
    丰田利三郎点头,认可了郑毅的这个说法。
    他要是不认可他们丰田也不会分家,他也不会叛国啊。
    郑毅:“英美制裁,日本就没有钢铁和石油,反而中国会得到一批军火和武器,我也一定会给国内一定的支持。”
    “钢铁也就罢了,通过废钢回收,实在不行将民用的钢铁融了造枪炮武器,也能维持一段时间,可是没有石油,在现代战争中是寸步难行的。”
    “军舰要石油,坦克要石油,甚至制造火药也需要石油。”
    说着,郑毅还补充了一下:“槟城虽然没有石油,但全南洋的炼油都在我这儿,自226之后,你们日本人一滴油也别想从我这买得到了。”
    丰田利三郎:“嗯,这一点,我也想到了,如果能从俄国买到石油,这战争倒是还能进行得下去,如果不能……”
    郑毅:“如果不能,等待日本的就只有两条路了,一条是认输投降,接受国际调停,另一条,就是抢。”
    “抢石油的话,要么,就是向西,抢俄国人的,要么就只能是向南,抢南洋的。”
    “抢俄国人的,就意味着同时和中俄开战,中俄可以坦然联手,胜算渺茫不说,日本海军也将彻底沦为陪衬,我猜,海军方面应该是不会让内阁通过这个战略的。”
    “不抢俄国的,那就只能抢南洋的了,那你说如果日本把整个印尼都给打下来,抢到了石油,那英美联军肯定是都已经败了,
    菲律宾肯定是也已经拿下了,既然这样,他们怎么可能不顺便打一下槟城呢?”
    丰田利三郎闻言皱着眉,考虑了很久。
    竟是惊讶的发现,这一切真的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其实不管是打俄国,从俄国手里抢石油,还是打东南亚,从欧美手里抢石油,丰田利三郎都认为日本没什么胜算。
    要么是面对中俄联军,要么是面对中美英联军。
    这他妈简直就是个地狱笑话。
    “哎~,我明白了,郑先生,您的担心,确实……并非是毫无道理。”
    “丰田先生,日本的几家大财阀之中,有心想要分头下注的,应该不会只有丰田一家吧,
    别的不说,我就不信安田家没人想逃离日本军国主义,我对安田银行没有兴趣,但我对日精和日产,那可是相当有兴趣的啊。”
    “据我所知,安田善次郎先生活着的时候,也曾经担任过日本纺织协会的会长,其旗下也是有着大量的纺织工业的,我相信,您二位一定是非常熟悉的吧?”
    丰田利三郎:“善次郎先生是我们丰田的贵人,曾经提携过我,算是……我的亦师亦友的一位非常尊敬的前辈吧。”
    郑毅:“既然如此,您肯定也不希望他的家人,和他所创办的企业,最终给日本军国主义陪葬吧?”
    丰田利三郎:“我明白了,我会帮忙劝导,让他们家族尽可能的搬来南洋的,只是,郑先生,您的胃口真的很大啊。”
    郑毅:“大么?还好吧,我这也是尽量在救人罢了,这个时期,还留在日本的企业家,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被绑上军国主义的列车,最终一起走向覆灭的。”
    丰田利三郎:“可是,槟城似乎已经并没有足够多的人口,来承载如此多的优秀企业了。”
    你看他,又提。
    他一个搞纺织的,对人口是极其敏感的。郑毅虽然心里也是没谱,但是跟丰田利三郎肯定还是要将牛逼尽可能的提前吹出去的。
    “你放心,人口问题,我心里已经有了万全之策,你别忘了,我背后是有中国的,
    中国人口四万万,与我们槟城都是同文同种,只要槟城这地方的好企业足够多,怎么可能没有足够的人口呢?”
    “人口问题,对槟城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城建速度跟不上罢了,现在槟城只有不到四百万人,还有那么多没地方住,只能住大通铺的人呢。”
    “纺织业也好,工业人口也罢,只要城建跟上了,人,根本不是个事儿,现在槟城的主要问题还是城建。”
    这话郑毅自己说得都心虚。
    现在的郑毅,心态上就像是一个什么都想要,什么宝贝都想往家划拉的守财奴,这些世界级知名的企业就是他眼里的宝贝,槟城乃至槟岛就是他的家。
    也不管弄过来之后能不能消化吸收得了,弄过来就再说么。
    人口不够,再想办法便是。
    淡水不够,再想办法便是。
    土地不够,再想办法便是。
    港口不够,再想办法便是。
    先把肉烂在锅里,再想怎么吃。
    他在欧美也算个名人,大企业家,大科学家,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永磁电机和化学纤维这两个都是诺奖级的应用发明,他是稳拿的,只不过诺奖不可能短时间内给同一个人颁两次,所以大概率是这两个发明中二选一给郑毅发一个。
    他这么大的名人,发表的文章必然也获得了英美社会的高度关注。
    当然,关注之后英美社会都是当笑话看的。
    虽然郑毅的战局推演的过程其实很严谨也很相信,但可惜英美国民都不信他,只当他这个科学家不懂战争,亦或者是不懂国际政治。
    当然,也有人认为郑教授这只是爱国而已,毕竟他是中国人么,日本向英美荷法宣战这种事听起来就搞笑,但如果只是侵华的话,即使是欧美的上层精英,也已经看到了。
    郑毅也不在意,他提前几年吹哨,目的有二,其一是对欧美吹哨,最不济也能在二战之后给他博一个先见之明的名声。
    若是能让英美两国稍稍放下一点傲慢,对日本稍稍重视一点,提前做好战争准备,太平洋战争的历史都会改写也说不定呢?
    严格来说,英美两国在太平洋战争前期之所以会大败亏输,几乎将其亚洲军事力量完全覆灭,被日本占据整个东南亚,真不是说日本的战术有多高明,军士有多优秀。
    真就是几乎完全是由于英美对日本疏于防范,而且轻敌,傲慢,自大。
    英国的士兵直到亲眼看到日本人的战斗机之前始终都不信亚洲人会开飞机。
    若非是这种完全没有丝毫道理的极度傲慢,又怎么可能让日本成功的席卷东南亚。
    郑毅心想,他这个哨,凑个36年就开始吹,每年都吹上那么几次,若是因为他的吹哨和提醒,哪怕只是能让战争开始之前英美方面对日本的威胁稍加重视,提前做好准备。
    那说不定日本就打不下菲律宾,也打不下新加坡了。
    那槟城不就不用打仗了么
    虽然这样的话他的地道就白挖了,但他可太乐意白挖了啊。
    作为一个大国际资本家,他其实和日本那些财阀都是一样的,能靠做生意赚钱,谁有病啊,愿意打仗。
    而另一个方面,却是为了给日本吹哨了。
    挖地道也好,发表文章也好,就是为了告诉日本社会内,那些还算正常的人,尤其是那些财阀,告诉他们,你们的军国主义政府,远比你们想象中来得疯。
    他们是会打槟城的。
    槟城上面有英国海军和美国空军,我都尚且如此小心,分明就是认定了这些日本军国主义实体会想英美荷法宣战么。
    宣战之后能不能赢,你们自己判断。
    要是害怕战后清算,欢迎大家像你们日本著名企业丰田去学习。
    而且效果似乎非常不错,短短两天之后,郑毅就通过丰田利三郎,和安田家族联系上了。
    安田家族打算彻底退出安田财团中的一切生意,只带走部分现金,以及日本精工搬来槟城落局。
    因为安田财团的主业是银行业和保险业,这种金融业的业务是很难搬过来的,搬过来也只是钱而已,郑毅对钱根本无所谓,他也不缺钱,而是缺工业。
    他们家应该是四大财团中实体工业相对最少的一个,也正因为如此,日本右翼才敢于去悍然刺杀其创始人安田善次郎,
    而且在杀人之后很顺利的就将他们安田家族排挤出了企业集团之外。
    安田也是四大财阀中,唯一一个创始人家族完全和财团没关系的财团。
    所以说啊,啥时候都得是实业为王,搞金融的,再有钱人家也是说整死你就整死你,甚至都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当然,相对搞实业搞得少,也是相比于其他财阀来说的,通过投资并购,安田还是有那么几家实业的,最有名气的,自然便是日产和日精了。
    郑毅倒是想要日产,但和丰田汽车一样,汽车业军方那边看得也紧,而且安田和日产的关系也只不过是投钱而已,也就是所谓的金主爸爸。
    在安田善次郎遇刺,安田财团与日本军方已经彻底翻脸的现在,狗屁的金主爸爸,人家不认了,你又能如何?
    靠金融赚钱很虚的,只有和平年代的时候你是大爷,稍有动荡都没人拿你当回事儿了。
    日精就想对会好很多了,日精的主营业务毕竟是做表的,尤其是手表。
    军方本身对其不重视,而且日产在战争年代可以造车,日精在战争年代能干嘛?光造仪器仪表来养活公司么?
    要知道手表这个东西,在眼下的20世纪,还是奢侈品的,谁家男人能戴上一块手表,在这个时代至少也是个中产阶级。
    战端一开,尤其是这种军国主义下的全面战争,做手表的就真完了。
    所以日精选择搬迁,如果日本只是简简单单的打个中国,他至少能借着槟城“国际自由”港的特殊地位,将自身品牌打入欧美市场,混成个国际品牌,减少战争对自己的影响。
    若是日本真疯了,真的攻打东南亚甚至是攻打槟城。
    他至少能躲过一个战败清算的命运。
    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知道,日本向英美荷法中五国同时宣战是在找死。
    36年刚刚经历过226政变的日本军部,还没来得及控制全日本的各行各业,也确实是都没意识到日精的重要性。
    泰有机械掌握了独有的小电机技术,日精借口要与泰有机械合作,搞什么电机手表,并搞榨汁机,剃须刀等等一样的小家电领域,竟是也成功的从日本逃了一多半的精华出来。
    而郑毅当然也对他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毕竟泰有机械一直以来做的都是大的,工业机械加工,日精的到来,算是一下子就补足了槟城在精密加工领域上的不足。
    在没有数控机床的时代,精密制造这一行最贵的就是老师傅,各个都是大宝贝,资产什么的反倒是都无所谓。
    这个日精,居然一口气带过来四百多名专注于精工领域的技术老师傅,彻底补足了槟城工业生产的短板。
    当然,郑毅也知道,他的人口危机,用工不够的问题,以及和人口问题息息相关的粮食问题,这下就更紧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