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86章 防夷?

      第286章 防夷?
    “哦,你们老师当真如此说吗?”
    就在新洲华夏使臣孟胜新前往紫禁城太和殿觐见大明崇祯皇帝时,在会同馆内,钦天监监副李天经正与新华使团中的两名少年讨论程大位所著《直指算法统宗》方面的问题。
    当他谈及如何将这本集历代之大成的算筹学说推广至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尤其要传至西夷国度时,却遭到对方的委婉提醒。
    那名新华使团少年言及,若是大明的诸多先进“科学技术”流入西夷国度后,会让华夏大地在某种程度上丧失技术优势和文明优势。
    西夷本就善于模仿和学习,一旦他们掌握了这些流传过去的科技知识,必然会加速其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种此消彼长情况,西夷就会在诸多方面超越东方华夏世界,从而在科技、文化、军事,乃至民生经济等领域形成对大明的全面优势。
    这个世界上终究还是文明与文明的竞争,民族与民族的搏杀,一旦东方华夏世界在各个方面落后于西夷,那么必然会遭到对方的打压和侵略,甚至沦为对方掠夺和殖民的对象。
    李天经听后,很是惊讶,表现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我大明煌煌屹立于世界的中心,威布四海,向来以宽广的胸怀,仁和的心态,包容的气度,迎接万邦来朝,纳百川之河。
    不论是周边藩属小邦,还是欧罗巴西夷,我大明皆以赤诚相待,无以为欺。
    西人来我大明想要学我华夏文化,深研历代先贤之说,我们自是毫无保留授与他们,更未生出弊帚自珍的心思。
    可是,依这名新华使团少年所说,我大明的诸多“科技文化”最好不要轻易教授给西夷外邦,以防“技术泄密”,从而削弱了自身的技术优势,壮大了对手的实力。
    说实话,他们这些大明技术官员还真的从未往这方面想过。
    “奇巧之术”不应该互相交流,彼此学习,通过双方之间的讨论和借鉴,才能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吗?
    比如,刚刚完成的《崇祯历书》,就是在汤若望等几个西方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协助下,方才顺利修订成稿。
    而且,他们还从西方传来了许多大明未曾有过的学识,比如平面三角学和球面三角学,笔算方法,以及带来了一些西方火炮制造的技术,并著有《火攻挈要》一书。
    难不成,我们需要提防他们这些耶稣会传教士吗?
    “我们老师说过,当今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西方欧罗巴正在开始崛起,殖民扩张加剧,整个世界的权力格局也在进行重塑。”田小冬端起茶壶,给这位钦天监的大人倒了一杯茶,然后继续说道。
    “老师还说,这一时期全球的主基调就是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资源的争夺、科技的进步以及军事力量的较量,可谓是野蛮的丛林世界,奉行弱肉强食的原则。强者,掠夺一切,弱者,等待灭亡。”
    “大人恐怕还不知道吧,西夷此时已经开始凭借他们先进的火器技术、航海能力和组织效率,对诸多大陆上的原生文明进行了残酷的征服和掠夺。”
    “美洲的原住民在西夷殖民者的枪炮和疾病中大量消亡,非洲的昆仑奴被贩卖为悲惨的奴隶,东方的一些古老帝国则逐渐沦为他们掠食的目标。”
    “这种赤果果的强权政治,体现了当下国际关系的残酷本质:强大的国家通过武力和技术优势掠夺弱智,而弱者则往往无力反抗。”
    李天经听到这里,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颤,茶水险些洒出。他放下茶杯,语气中带着几分震惊:“你是说,西夷已经在海外如此肆虐?”
    那名少年点点头,继续说道:“数年前,荷兰红毛夷曾数度侵犯东南沿海,占澎湖,夺东番(即台湾),袭福建。若非大明尚有一战之力,未让其得逞,怕是红毛夷会如南洋爪哇、苏门答腊那般,侵入沿海之地,掠大明之财。”
    “你们老师的意思是,若我大明积贫积弱,无力对抗西方夷人,也会沦为他们侵袭和掠夺的对象?”李天经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是的,一定会这样的。”坐在一旁的何守有非常笃定地说道:“大人肯定不知道,在万历年间,窃据吕宋的西班牙人曾制定了一个入侵并征服大明的庞大作战计划。”
    “他们准备动用4000到6000名士兵组成远征军,先是占领大明的沿海地区,然后逐步向内陆推进,最终吞灭整个大明,将他们的天主教传播到华夏大陆。”
    “4000-6000名士兵就想征服我们大明?”李天经顿时被惊到了,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与愤怒,“西人何敢如此狂妄?”
    “其实,在西人看来,制定此番入侵计划并非张狂。”何守有摇摇头说道:“老师曾给我们说过,西人在征服美洲的过程中,相继灭亡数个历史传承悠久的庞大帝国,但每次出动的军力并不多,仅数百之兵。”
    “他们甚至在击败一个名为印加的土人王国,兵力之数不过一百余人。他们自持有威力巨大的火器,锋利的刀剑,坚硬的铠甲,还有土人未曾见过的战马,便一路屠灭无数城邦王国,最终夺下了数个大明领土的殖民地。”
    “嘶……”李天经倒吸了一口气,“西夷竟如此……凶蛮!”
    “嗯,也不是西夷凶蛮的问题。”田小冬接过话来,“我们老师说,在这个世界上,一旦落后就要挨打,贫弱就要受欺。”
    “落后就要挨打?”李天经低声重复着这句话,仿佛在咀嚼其中的深意。
    “没错,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拥有雄厚的实力,才能不怕别人欺上门来。”
    “而且,老师还说,古人所提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呵……”李天经听了,苦笑一声,随即玩味地看着两名新华使团少年,“那你们说说,新华算不算非我大明族类?”
    “……”
    两名少年对视一眼,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李天经见状,哈哈一笑,摆了摆手:“罢了,罢了。今日与你们一番交谈,倒是让我受益匪浅。或许,我们这些老朽之人,也该好好想想大明的未来了。”
    两名少年微微一笑,恭敬地行了一礼:“大人英明。”
    “跟你们一比,我可一点都不英明了。”李天经苦笑着说道:“想不到你们小小年纪,在受得你们老师一番教导后,居然有此见识。……呵呵,未来可期呀!”
    “不敢受大人夸赞。”
    李天经笑了笑,端起茶杯慢慢地品酌,但眉头却不由紧锁了起来。
    我们在同海外西人的学识交流中,难道真的需要防夷吗?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