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55章 临海堡(二)

      第155章 临海堡(二)
    “你要实在憋不住,就大声地笑出来吧!”
    站在高高的瞭望塔上,齐永泽四下看了看周边的情形,除了无尽的森林和沼泽,就再无其他任何可入眼的景色,看久了,便很是无趣了。
    转过头来,发现卫仲龙仍在不时地瞄他两眼,脸上还带着一副便秘的表情,肩膀还一耸一耸的,显见是在憋笑,顿时有些着恼,随即没好气地说道:“反正,你搁这事,都笑了一天了。老子倒要看看你,这新鲜劲什么时候过去!”
    “哈哈哈……”卫仲龙顿时爆发出一阵狂笑声,引得下面的移民频频抬头望过来。
    “小心点,不要载下去了。……摔着了,可没人能医治!”
    “小泽呀,你说那个阿伊努人部落头领要招你为驸马,多好的事情!你咋不愿意呢?”
    “滚蛋!”齐永泽笑骂道:“他娘的一个不到六十人的部落,那叫招驸马?你要是想当这个驸马,我亲自给你去保个媒,甚至还做主,将寨子里的积存的几匹布送过去,给你当聘礼!”
    “可是,人家部落头领是看上你了!”卫仲龙笑着说道:“我觉得吧,你跟这个部落联姻还挺好,正好可以表示我们汉番一家亲的宗旨。到时候,那部落头领死了,你还能以驸马的身份继承整个部落。啧啧……,你想想,整个部落的族人都得听你的,可以做一把国王的瘾!”
    “国王的瘾?”齐永泽哑然失笑,“手底下拢共就六十来个国民?算了吧,要不你去做?”
    “呵呵……,我是没这大福气,做不来这个土邦国王。”卫仲龙摆了摆手,随即一脸探寻的意味,“哎,说说看,那个阿依努小公主长得咋样?是不是太不上眼,所以不惜与他们决裂的姿态,也要拒绝这门姻缘?”
    “唉……”齐永泽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说道:“你说,阿伊努人在后世的时候,看着还像那么一回事,有点欧洲面孔,虽说算不上好看,但也不至于难看吧?但现在你也瞧见了,这男的一个个浑身是毛,一把胡须几乎将整张脸都遮盖完了,长得还跟狗熊一般模样。估计,跟这个时候的野女真差不多。”
    “而他们的女人,咋跟南太平洋岛上那些土著女子一样,喜欢在身上刺得里胡哨的。问题是,你纹身就纹在身体上,衣服穿多点,也就看不到了。可她们竟然将脸上也纹得怪兮兮的,尤其是在嘴上纹个男人一样的胡须,这着实让人无法接受。”
    阿伊努人是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皮肤比较黑,五官具有着欧罗巴人种的典型特征,身体粗壮,体毛丰富。
    男性一般会留着长长的胡须,而女性竟然也会刻意模仿,她们认为留着胡须是一种美丽的标志。
    因而,阿依努女人除了精心修饰的手、额头和手臂之外纹有各种符号图腾,最大的特色就是嘴的边缘纹上蓝色纹路,像一圈男人的胡子一样。
    她们认为,有唇纹的女人死后在灵界可以更好地替丈夫说话。
    也有一种说法就是,阴间鬼怪害怕长胡子的女人,在嘴边纹了唇纹,死后就不会受到鬼怪侵害。
    “你说说,一个女人就算长得还可以,但嘴边留了那么一圈‘胡子’像什么样子?这让人看了,根本就没有任何亲近的欲望。……冷不丁的,还以为自己娶了一个男人!”
    “哈哈哈……”卫仲龙再次大笑起来,弯着腰,手指着他,眼泪都要出来了,“……你要是真的娶一个带回去,估计咱们整个启明岛的人都得过来瞧稀奇。呵,还别说,这阿依努女人嘴边一圈‘胡子’,让人看起来才真正的是女身男相了!”
    “那可不!”齐永泽深以为然,“别说我了,恐怕就是咱们寨子里的其他三十三个男人(不幸患病死亡两人),再饥渴难耐,多半也很难瞧得上这些阿依努女人。所以呀,想要娶媳妇,还得靠从大明境内弄过来。即使大明那边距离太远不好招揽的话,弄些日本人、朝鲜人也能将就。”
    “哎,这个时候,移民船队该来了吧?”卫仲龙敛了笑容,下意识地朝海边望了望。
    “应该要来了。”齐永泽也露出期盼的神情,“这次来了,最少也得给我们留下一百人,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对旁边的阿依努部落形成压倒性优势。要不然,天知道他们会不会来我们临海堡强行招一个驸马过去!”
    “哈哈……”卫仲龙拍了怕他的肩膀,笑着说道:“要是在移民船队未到之前,阿依努人打破了我们的临海堡,你就牺牲一下,勉强娶了那个留了一嘴胡须的阿依努小公主,从而避免我们遭到无端伤害。”“他们不会真的敢攻来吧?”齐永泽担忧地说道:“这打起来的话,我们凭借着优势装备固然不怵他们,但寨子外面栽种的那些蔬菜、土豆和大豆可就遭殃了,这眼看着马上就要收获,可不能毁了我们的粮食根基。”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再加上阿依努部落的人帮忙,临海堡总共开垦出了一百五十多亩地,除了栽有各类蔬菜外,还种植了大量土豆、大豆和红薯等杂粮。
    另外,在今年开春时节,还试验性地种了二十几亩小麦,但收成很是可怜,估计总共还不到七百公斤,算是略胜于无。
    其实,临海堡所在的地方并不是一块好地,除了河谷两侧平坝能开垦出一些田地外,其他地方遍布森林和沼泽,想要获得农业大发展,非得下一番功夫才行。
    不过,附近海域便是久负盛名的北海道渔场,每年的冬季渔汛(12月至次年2月)和春季渔汛(三月至五月),寒暖流的交汇,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量鱼类聚集于此。
    在渔汛期间,鲑鱼、狭鳕、鲱鱼、拟沙丁鱼、秋刀鱼等众多鱼类密密麻麻洄游在这片海域,随便一网下去,便能收获满满。
    另外,在临海堡周边的林子里,还有一群一群的梅鹿,随处可见的棕熊,以及不时闪现的北狐,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
    这使得临海堡粮食消耗并不大,去年船队离去后给他们留下的近十吨稻米,迄今为止,也就消耗了一半。
    不过,为长远计,卫仲龙和齐永泽还是组织人开辟了一百多亩农田,种植了不少杂粮作物,以补充临海堡的粮食库存。
    尽管,穿越众为这座据点的定位是中途补给点,能为移民船队提供大量新鲜副食和淡水,并没有硬性要求他们在短期内实现自给,更没有太大的发展目标要求。
    但是,他们两人却不甘就此沉寂,更不愿安于现状。
    他们想要将临海堡发展成临近大陆的一座前沿基地,据此在未来经略整个北海道,乃至日本、朝鲜,以及辽东,最终成为跨太平洋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要知道,在后世,北海道可是日本最大的粮仓,占据了其国内耕地的四分之一,粮食自给率高达200%以上,小麦、水稻、马铃薯、牛肉和乳制品等产量均居日本第一。
    更不消说,这座岛上还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稍加开发利用,便能获得一定的工业基础能力。
    更为关键的是,目前北海道可以算是一块“无主”之地。
    除了松前藩在西南沿海地区修筑了一座福山城,宣示对附近的虾夷地实施统治外,大部分北海道地区皆为蛮荒地带,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阿依努部落,过着采集、狩猎的原始生活。
    而且,松前藩开拓虾夷地并没有获得德川幕府的大力支持,只是被授予“黑印状”,独占与阿伊努族人的皮毛贸易,开发力度相当有限。
    若是动作快得话,绝对能在日本幕府和松前藩有所反应前,在北海道占据几处关键要冲,并修筑大量坚固堡垒,从而迅速在岛上站稳脚跟。
    “所以,此次移民船队抵达后,若是仅给我们留下一百人,恐怕对我们而言,也是远远不够的。”
    (阿伊努妇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