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皮岛(四)
第152章 皮岛(四)
“好大一艘船,若将其夺之,便可纵横辽海,再无惧靼虏矣!”
当刘兴沛与沈世魁乘坐一艘小船逐渐接近停泊于海上的“破浪号”时,不由发出阵阵赞叹,眼中也露出炽热的神情。
东江镇虽有水军规模数千余,大小战船百余艘,在辽海一带,也能牢牢占据着主动权。
但是,所辖船只都是一些吨位不大的小船,甚至连一艘威力巨大的鸟船都没有,跟眼前这两艘大船比起来,就显得甚是寒碜。
“我们能夺得下吗?”沈世魁笑着问道。
“它要是停驻不动,在咱们蜂拥围攻下,定能夺下!”刘兴沛暗自盘算了一下,低声说道。
“他们这两艘船远远地停驻在海上,可不就是防着我们夺船嘛!”沈世魁回头瞧了一眼远处皮岛的位置,说道:“这两艘大船,帆面广阔,桅杆高耸,若是跑起来的话,咱们所有的船定然都撵不上它们。据陈光福所报,这两艘大船上还布置了不少红夷大炮,威力非同小可。”
“对付这种大船,自然不能正面以敌。”刘兴沛摇摇头说道:“说不得就要利用夜袭,或者火攻船,要么派人使计诈取。嗯,他们不是要以粮食换辽民嘛,咱们索性弄数百甲兵混入其中,趁其不备,暴起攻之,说不定就能一举将其夺下了!”
“呵,四将军好计谋!”沈世魁虚赞了一句。
你们刘氏兄弟还真当人家傻呀,会让你派出甲兵混入其中?
刘氏,有七兄弟,分别为刘兴祚、刘兴治、刘兴基、刘兴沛、刘兴梁、刘兴贤、刘兴邦(刘兴沛、刘兴邦非亲兄弟),原本为辽东开原人,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刘兴祚因“初未入学,冒用衣巾”而遭受开原道军将鞭挞羞辱,便携刘兴治等六兄弟投了建奴,得奴酋努尔哈赤赏识,授予备御之职,还给他起了女真名“爱塔”。
后来,刘兴祚娶了代善之子萨哈廉的乳母之女为妻。
后金开国后,他成为后金汉将之中第三号人物,地位仅次于抚顺额驸李永芳和施吾里额驸佟养性。
到了崇祯元年(1628年)春,刘兴祚对靼虏渐生不满,而又心怀大明,便以诈死之计,从后金成功叛逃至皮岛,被朝廷授予游击将军。
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后,分东江镇二万八千官兵为四协,刘兴祚领其中一协。
在今年正月间,奴酋皇太极率军围攻永平城,闻刘兴祚领兵攻袭青山,遂派阿巴泰、济尔哈朗等率五百甲兵击之,阵斩刘兴祚,并将其尸首拖回,砍成数段,枭首示众。
不过,刘兴祚的战死,也由此引发了皮岛兵变。
因为,坊间传闻,说刘兴祚不仅没战死沙场,而且还在阵前降了后金。
暂署东江镇事的副总兵陈继盛于四月就将此传闻密报新任督师孙承宗,还说被后金俘虏的刘兴贤传秘信与尚在皮岛的刘兴治,欲将其招降引为内应。
刘兴治也听到类似传闻,加上刘兴祚麾下的吴坚忠来到皮岛,向刘兴治密告关内对刘兴祚之死的疑心以及将要调兵为名杀死刘兴治等谣言。
恰好此时,孙承宗调兵檄文传至皮岛,刘兴治便信以为真,遂于四月十一日借为其兄设斋招魂之机,杀死前来吊唁的陈继盛等东江将领,自领东江镇,占据了皮岛。
可以说,这个时候,刘氏兄弟对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极为敏感,疑神疑鬼地怀疑一切。
在刘兴治不在皮岛之际,来了这么两艘大船,说要用粮食换辽民,听着就觉得诡异异常。
我大明近年来,那是天灾人祸不断,吃不饱饭的流民简直不要太多。
随便在某个沿海港口吆喝一下,说是给一口饱饭,那绝对乌央乌央地涌过来,争先恐后地登上你的大船。
所以,你们这两艘船真的是来我皮岛招揽辽民的吗?
“若是你们不信的话,那不如我们就立刻进行交易。”魏应滨再次受到皮岛来人的质疑后,很是郁闷,“我们现在便将一百石稻米装入你们所乘小船之中,稍后,你们就将一百辽民送至我们船上。”
“你们运来多少粮食?”沈世魁看了看刘兴沛,然后一脸热切地问道。“约莫一万石南方稻米。”
“一万石!”沈世魁闻言,顿时露出惊喜的神情。
这要是有一万石粮食,那就可以让岛上数万军民捱半个多月!
“这一万石不是全给你们的。”魏应滨说道:“再者而言,我们两艘船也装不了这么多人。嗯,最多换一千人!”
“全为青壮吗?”
“七成青壮,三成妇孺。”魏应滨迟疑了一下,说道:“暂时不要……老人。不过,若是技艺娴熟的匠人,我们也可以放宽收纳标准。”
“一千石粮食换一千人,肯定是不行的。”沈世魁微微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至少给我们五千石。……一手给粮食,一手交人!”
“两千石。”
“……四千石。”
“三千五百石吧!不能再多了,这些粮食,我们也需要拉回拓殖地以补库存缺额。”
要不是看在你们东江镇的能稍稍牵制一下建奴的份上,给你们一千石都嫌多!
都饿的上顿没下顿了,还敢装大爷,跟我们讨价还价?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沈世魁瞄了两眼布置在甲板上的数门火炮,伸手指了指,“我们需要……两门火炮。”
本来想开口讨要五门火炮,可转念一想,这火炮价值不菲,对方未必舍得“送”给他们,遂试探性地要了两门。
据说,这玩意部署在辽东几座重要的关城要隘上,着实让靼虏吃了不少苦头。
若是能搞几门红夷大炮摆在皮岛上,那绝对是致命的大杀器。
它的威力可比东江镇现有装备的那些虎蹲炮大多了。
“红夷大炮轰击之下,糜烂数里”!
“似兹火器,真所谓不饷之兵、不秣之马,无敌于天下之神物也!”
昔日,宁远大捷,袁督师于城头,面对来袭靼虏,下令“万炮齐发,……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
这些番商要是能给几门火炮,不妨再额外给他们一些其他好处。
“目前,这火炮不能给你们。”魏应滨摇摇头说道:“不过,我们可以给你们二十支西洋铳。但作为交换条件是,你们得给我们十个熟练的皮匠。”
东江镇的主要财源之一就是走私贸易,通过在朝鲜、辽东收购或者劫掠而来的皮毛、人参、鹿茸,以及用铁器、火器、布帛等物资从后金那里换来的参貂,私下里发卖给大陆上的走私商人。
故而,皮岛上拥有不少皮毛鞣制匠人,每年处理的皮毛数以万计,对启明岛来说,算是急需引入的“技术人才”。
“二十支西洋铳?”沈世魁沉吟片刻,不是很满意对方给出的“价格”,随即说道:“我们东江镇有火铳,倒是不怎么需要。一门火炮,我们给你十五个皮匠,另外再附赠一百张上等貂皮。”
“……”魏应滨不由再次打量了一番这名东江镇军将,感觉他一点都不像军人,倒像一个十足的市侩商人,简直就是锱铢必较。
“你们会不会将火炮转手就倒卖给建奴?”
“嗯?……”沈世魁闻言,顿时一愣,下意识地转头看着刘兴沛。
话说,这些海外的番商如何知道我们东江镇跟建奴建有走私渠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