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进军朔州
第602章 进军朔州
佟乔年和张守廉遛鸟回来之后不久,酉阳土司营又派人过来了。而且领头的竟然还是不久前揭示的“老”熟人——那个年近六旬还要给白三小姐当贴身护卫的女兵,舒四婆。
刚见到舒四婆的时候佟乔年还很轻视她,甚至还因此对整个酉阳土司援军产生了怀疑。认为这就是典型的“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不过,在听说这老太太不但于二十年前参加过播州之役,还亲自带队参与了对海龙屯的围攻之后,佟乔年就收起了一切轻视与怀疑。这种岁数的老将就是一块儿活宝,除了体力稍弱,很难与敌人长久鏖战以外,几乎没有任何缺点。
“舒老夫人,咱们又见面了,”佟乔年走到舒四婆的面前,先作了个揖。“您老吉祥。”
舒四婆虽然听不懂,但善意的表示她还是立刻就明白了。于是她主动还了一揖,并道:“老身见过佟将军。”
佟乔年冲着舒四婆笑了笑,然后侧过头喊了一句:“有能说话的人吧?”
“有的,有的,”一个看起来很精干的中年男人应声走出人群,拜道:“小生能听懂将军说话。只望将军海涵,暂恕小生乡音浓重。”
佟乔年听得眉头一挑。这个中年男人说的虽然是北方话,但那挥之不去的南方口音还是重得硌耳朵。“呵呵,至少不用笔谈了。”
“多谢佟将军。”中年男人又一拜。
佟乔年摆摆手,问那中年男人:“你们这是要从我这儿出边?”
这显然是一句废话,不过那个中年男人还是郑重地回答了:“回将军的话,我们就是要您这里出边。还望将军能够行个方便。”
“没什么方不方便的,”佟乔年伸出手,“请你们把官凭给我看一下。”
“请稍等。”中年男人先冲佟乔年点了点头,然后又转头看向舒四婆。“四婆,这位将军要看咱们的官凭。”
“好。”舒四婆早有准备,当即就把官凭掏了出来。“佟将军请吧。”
佟乔年从舒四婆手里接过官凭,仔细地看了一遍就将之还了回去。“您收好。”
“有劳。”舒四婆接过官凭,还没揣回怀里,就又听见了佟乔年的声音:“这回怎么不是白三小姐带队啦?”
这回,舒四婆不能再靠表情和动作猜意思,只能回头看向那个中年男人。“冉老五,这位佟将军刚才说了什么?”
“佟将军问您,这次怎么不是三小姐带队。”被舒四婆称作冉老五的中年男人的表情明显奇怪了不少。
舒四婆先是一怔,但很快就笑了起来。“告诉他吧。”
“佟将军,”冉老五看向佟乔年,尽可能简短、委婉地说道:“三小姐身上还有伤,不方便带队。”
“白三小姐受伤了?怎么伤的?严重吗?”尽管虎山关门和酉阳营的驻地之间也就隔着十几里地,但语言隔阂远比距离来得深远。
“还”冉老五本能地想用“还好”搪塞过去,但这两个字和白再香的深意明显是冲突的。于是,冉老五生生地将那两个字咽了下去,并改答道:“挺重的,只怕还得一两个月才能恢复过来。”
“这么重?”佟乔年一惊,“为什么?”
佟乔年下意识地看了舒四婆一眼。无论如何,这老太太似乎也不该因为这件事情就笑起来才是。
“唉!”冉老五敏锐地注意到了佟乔年目光的移动。于是硬苦着脸,对舒四婆去了个暗示。舒四婆一怔,旋即把脸给垮了下来。
“佟将军,那个事情您应该也知道。”冉老五对佟乔年说。
“我知道什么?”佟乔年疑惑地皱起了眉头。
冉老五凑到佟乔年的身边小声地说道:“三小姐就是因为带回鞑子信使的事情当众挨了夫人的军棍。”
“啊?”这番“后果”明显,但严重缺少“前因”的话直接把佟乔年给说懵了。佟乔年眨眨眼睛,努力地思考了一番,也压低声音道:“为了保密?有那个必要吗”佟乔年顿了一下,骇然道:“不对吧?这不反倒把事情给宣扬出去了吗?”
“理由不是那个。”冉老五解释说:“那个事情本身是没问题的。三小姐挨军棍,主要还是因为三小姐本来不该走您这儿回来。”
“只因为走错路就吃军棍?这白三小姐不是白夫人的亲妹妹吗?”佟乔年惊讶道。
“两码事,”冉老五后退半步,提高声调,正色说道:“三小姐虽然是夫人的亲妹妹,但三小姐违抗了夫人的军令,主动带队偏离既定的行军路线,那就应该按照军法处置,又怎么能徇私枉法呢?”
“白夫人还真是铁面无私啊”佟乔年被这义正词严的话给说得一愣一愣的,“话说,上面到底给你们酉阳营派了什么差事,这两天怎么出去这么多人?”佟乔年主动压低声音,凑到冉老五的身边耳语道:“上面是不是要你们去抓那些去串通朝鲜的鞑子了?”
冉老五想了想。“我觉得有可能。”
“觉得?”佟乔年看了看舒四婆,“这位老夫人亲自押着那两个鞑子和那个汉人回来。白夫人没必要对她也这么讳莫如深吧?白夫人到底给你们派了什么差事?”
冉老五倒也没什么犹豫,直接就撂了:“白夫人命令我们去朔州那边,捕杀所有经过我们防区的人。无论汉夷。”
“朔州?”佟乔年怔了一下,“朝鲜那边?”
冉老五点点头,又主动补了一句:“朔州对面就是长甸。这两个地方之间只有一条江隔着。”
“哦!我明白了,”佟乔年的脸上显出了恍然的神色。“前两天出边的兄弟是去长甸、苏甸那边抓人,而你们则是去防那个“万一”的?”
“应该是了。”冉老五也是这么想的。
“长甸那边挺远的吧,你们带够粮食了吗?”
冉老五说道:“我们带了足供半月的干粮。而且上面还给我们发了银子,让我们能在当地向朝鲜人买粮。”
“半月粮,还备着银子买粮,”佟乔年愕然道,“你们这是要在那边待多久?”
“夫人让我们至少在那边待十天,最好半个月。”冉老五说道。
“半个月?”佟乔年一笑。“这是守株待兔啊?”
“差不多。”冉老五也跟着轻轻一笑。
“也真是苦了你们了。”佟乔年由衷说道。
“劳您挂怀,”冉老五拱手一拜,“但其实也没什么,酉阳司本来就在山沟沟里。比起辽沈之间那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我们这些没事儿就往山里钻的野猴子其实更习惯这里。前提是不下雪。”
“哪有这么说自己的啊?”佟乔年被面前这人给逗乐了。“你们过来的时候应该撞见了袁参政他们的队伍了吧?”随口问完这句,佟乔年便转过头,对站在外围,区隔着他和普通士兵的亲随们打了个手势。
亲随会意,立刻喊了一声:“把城门升起来!”
“是撞见了。快过河的时候撞见了。”中年男人侧头望了城门一眼,“袁参政他们是来送谁出城的吗?”
“是接人进城。”佟乔年主动解释道:“袁参政他们带着仪仗过来,是要接朝鲜那边派来给皇上贺寿的圣节使。”
“这时候来”冉老五又压低了声音。“怕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吧?”
“我也觉得他们太早了些。”佟乔年摇头道,“不过我想,他们此来应该和咱们手上的事儿没有直接的关系。”
“此话怎讲?”冉老五问道。
“离得远啊,”佟乔年解释道:“圣节使一定是朝鲜国王派出来的。那通敌的鸟儿王若不乱挪屁股,这会儿肯定在汉阳坐着。汉阳到咱们这儿差不多得走一千里地。来回就是二千里,就算什么地方走了消息,也不会这么快就派人过来。”
中年男人深深地点了点头。“佟将军觉得朝鲜国王是不是真的通敌了?”
“我看多半是。”佟乔年愤愤不平地说,“不然姜弘立那个害死乔游击的狗贼为什么还活着?”
佟乔年不像那些能参与庙算的高官那般知道许多事情,但他手下很多本地士兵都曾在原镇江游击乔一琦的麾下当差,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甚至还是参加过萨尔浒之战的溃兵。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徐光启他们才能在千里之外的京师拼凑出萨尔浒之战的细节。
冉老五来镇江好些日子了,也听过乔一琦的故事。“那佟将军以为,如果我们真能抓到那些鞑子,拿到确凿证据的话。朝廷会怎么处置朝鲜国王?”这回,冉老五不但压低了声音,还左顾右盼了一番。
“对付乱臣贼子,还会有什么手段?”佟乔年反手拍了一下腰刀的刀柄,又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朝鲜国王万一狗急跳墙,镇江岂不是腹背.”
咚!
冉老五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恰在此时,千斤闸的上框却再一次撞到了拱型关门的石槽上。
“冉老五,”四婆也因为这声响动看了过来。“赶紧问问佟将军,咱们是不是可以走了?”
“佟将军,”冉老五收敛心神,拱手一拜。“城门既然开了,我们也就出发了。”
“一路走好。”佟乔年抱拳还礼。“我有职务在身,就不远送了。”
“佟将军客气。”
“祝诸位旗开得胜,早日凯旋。”佟乔年这一拜是冲着舒四婆。
舒四婆立刻还礼,不过回话的却还是冉老五:“承您吉言。告辞!”
“走好!”
“出发!”四婆一声令下,在城门楼下整齐排队的土司兵们立刻动了起来。
佟乔年站在他们的身后默默目送,直到城门再次合上,佟乔年才猛然反应过来,聊了这么一阵,自己竟然忘了请教对方的大名。
————————
袁可立的仪仗走得很慢。当那些与他们擦肩而过的土司士兵走出虎山关城又行进了十里地后,这支缓慢前行的队伍才穿过那两道刚包砖不久的营围,抵达镇江城外的驿站。
队伍停定,当即便有一个留守驿站的锦衣卫疾步迎来扶袁可立下马。对此,袁可立已经完全习惯了,不过他还是下意识地给那个锦衣卫递去一个点头微笑。
“毛游击。”袁可立落地站定,望向毛文龙。
“袁参政有何吩咐?”毛文龙执缰抱拳。
“有劳麾下将士了,”袁可立微笑说,“这里没什么事了,让他们回营吧。”
“那末将也.”毛文龙的脸上写满了讨好。
“毛游击自然一并列席.”袁可立扫了一眼刚下马的朝鲜使节。“对了,张参将那边有新的消息递来吗?”
消息总比军队来得快,早在三天以前,熊廷弼给袁可立回信就以急递的形式返回到了镇江。与急递一道出发的,还有浙江援辽参将张名世率领的五千浙兵。这些浙兵擅长使用火器,装备着由张名世亲自督造,并经熊廷弼本人验收合格的各式火炮、火铳。无论是攻坚还是守城,都是好手。
“暂时还没有。”毛文龙略一思忖道,“不过末将以为,张参将他们最早今天,最迟后天应该就能抵达凤凰城。”
毛文龙的面容平静如常,看不出任何异样。在刻意的掩饰之下,他的眉眼间甚至还隐约流露出一丝期待的神情。可是实际上,毛文龙很焦虑,他担心这位浙江同乡来到镇江之后就不走了,直接一个转身便改为管镇江事参将,或者干脆升职为协守镇江及鲜北四州的副总兵。
不过,毛文龙并不绝望。这种级别的改任和升迁连熊廷弼说了都不算,全天下能让张名世改任或者升迁的就只有在紫禁城里坐着皇帝。毛文龙当然没法对皇帝产生任何影响,他连这位新君主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然而,毛文龙深知张名世的屁股很不干净,这位浙江同乡算是戴着罪来辽东求功求恕的。有这些事情糊在张名世的身上,毛文龙自己再立个大功。他那位敬爱的沈舅老爷就能从中斡旋影响廷议,进而影响皇帝的最终决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