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1章 ,手写文字识别机和111汉字信息处理

      第121章 ,手写文字识别机和111汉字信息处理实验系统,两个建议,羞愧
    计算所办公室内,单云博等人站在窗户外,看着里面正在低头忙碌工作的王多鱼,小声议论着。
    “云博,你们那个王组长真的有那么厉害?上次你和楚玉恒都说他在不到四天时间内就完成了4mb字节的编程工作,不太可能吧?他看着很年轻啊”
    “就是就是,他看着比我还年轻,就算打娘胎开始学习编程,也不可能那么厉害吧?四mb字节的编程工作量有多大,我们还不知道吗?肯定是云博你们看眼了.”
    “我也认为不可能,仙人板板的,那可是四mb字节啊,太可怕了,我们这么多人也都了将近半个月才完成,他一个人不到四天?如果他当着我们的面进行编程,那我也不信!”
    唐喜成、范伟亮、沈忠明他们几人都是工农兵大学生,侥幸通过今年的计算所硕士招生工作,成为了硕士研究生。
    但他们都不是参加高考考上来的大学生,实力有限,眼界、格局都很有限,所以对王多鱼四天之内完成四mb字节的编程工作,感到难以置信,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单云博本来也不相信,但事实就发生在他眼前,由不得他不相信。
    就在单云博准备说话的时候,此时,曾茂朝正好经过这里,唐喜成等人顿时跟老鼠见到猫一样,快步离开了。
    曾茂朝是计算所第六研究室主任,虽然管不到单云博他们几人,但毕竟也是领导啊。
    目送单云博几人离开,曾茂朝并没有过多理会,而是敲门走了进去,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一人,名叫倪光南。
    办公室内,王多鱼、夏培肃等人都在,曾茂朝想要找的人则是前者,准确来说是想要借人。
    “夏教授,我想借你们办公室的王多鱼同志一个下午的时间,怎么样?”
    寒暄过后,曾茂朝就马上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夏培肃闻言,皱眉不已:
    “曾主任,我们现在也很忙,一个下午的时间太长了.你们那个项目不是已经快完成了吗?怎么还需要我们帮忙?”
    对方手底下有不少厉害的人,在七四年的时候,倪光南就代表计算所参加了748工程,并且根据748工程展开汉字处理研究工作。
    换句话说,从七四年之后,曾茂朝他们第六研究室就已经开始研制‘手写文字识别机’和‘111汉字信息处理实验系统’这两大科研项目。
    研究了将近四年之久,这两个项目也应该差不多结束了,咋地还需要麻烦王多鱼呢?
    夏培肃不解,曾茂朝则是示意身后的倪光南说话。
    后者便解释道:
    “夏教授,是这样的,我们听说王多鱼同志可以‘盲打’,正巧我们已经差不多完成手写文字识别机的研制工作,希望他能够参与进来,帮忙提些意见”
    打字机出现已经有很多年了,但这样的设备一直都在改进当中,只不过国外的都是英语打字机,汉字打字机还是非常少见的。
    中文打字机的研发工作对倪光南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因此倪光南这才想方设法地完善汉字处理机,希望这样一款设备能够更加完美。
    在整个计算所,绝大部分研究人员都已经参与过汉字处理机的相关测试工作,也给予过意见。
    唯独王多鱼这位新加入进来,却不是计算所的人,并没有完成过汉字处理机的相关研究工作。
    从单云博和楚玉恒两人口中,倪光南知道王多鱼居然可以‘盲打’,那么说不定他在体验汉字处理机过后,能够提供更多的建议呢。
    夏培肃闻言,恍然大悟,于是便看向王多鱼。
    后者这会儿还在埋头写字,忙着计算呢,因为工作量并不算小,过去三天的时间,他都在处理这些工作。
    察觉到四周气氛不太对劲,又听到有人喊自己,王多鱼这才抬头。
    看到是夏培肃叫自己,王多鱼这才看到了曾茂朝和倪光南两人。
    后两者客套了两句,然后又重复说明了来意,王多鱼这才说道:
    “也好,那我过去了解一下汉字处理机。”
    他的想法是放松放松一下脑袋,其次就是跟倪光南聊一聊。
    后者是未来联想集团的总工程师,实力还是很吊的。
    曾茂朝和倪光南两人顿时大喜,然后就带着王多鱼来到了第六研究室办公室这边。
    “王同志,这就是我们第六室研究的汉字处理机,你可以体验一下.”
    办公室内,倪光南使用光笔在屏幕上点击输入汉字,说实话这项发明还是很叼的,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是巅峰了。
    王多鱼简单体验了一下,虽然有点难受,毕竟他习惯了键盘输入,而且现在的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确实有点不咋地。
    简单来说,那就是效率太低了。
    体验过后,他先夸赞了一下,然后在倪光南的催促下,提出了两点要求。
    后者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感觉他是找对人了。
    因为王多鱼提出来的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倪光南有预感,一旦根据这两条建议修改完成,那么现在的汉字处理机绝对能够超越美国的微机。
    “谢谢,王同志你真是一针见血啊,太感谢了”倪光南十分感激,马上拿出纸和笔记下来之后,然后握住王多鱼的手,连连道谢。
    “倪同志,你太客气了,能帮到你就好。”王多鱼微微一笑,真诚说道。
    他能够感觉到对方确实真心实意,但免费的夸赞,一文不值!
    “不,不,不,我这不是客气,而是你真的帮到了我.”倪光南非常客气,拉着王多鱼继续讨论,并且还表示,等下请他吃饭。
    吃饭?
    王多鱼顿时觉得还是算了吧,晚上他可是要去王府井大街那边,跟朱玲一起吃晚饭呢。
    见他摇头拒绝,倪光南也没多想:“那明天中午,总之你必须让我请客吃饭,要不然,我心里过意不去呐”
    瞧这话说的!
    明天中午倒是没有问题,到时候再一起吃饭就是了。
    晚上,王多鱼见到了朱玲,她脸上带着笑意,笑得特别开心。
    “我有一个好消息,你要不要听?”
    冰城火车站,王多鱼下车之后,便又坐上了汽车,直奔哈工大而去。
    十二月初离开哈工大,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十八日了,离开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
    半个月的时间里,一半时间都是跟陈省身等数学家们进行交流,还有就是碰巧见到了原子所的赵忠尧教授。
    跟赵忠尧教授交流过之后,王多鱼顿时感觉自己的想法清晰了很多,肯定又能够水出来不少论文了。
    其他时间则是待在计算所,完成了高速阵列处理机的部分工作,又帮助倪光南完善了关于汉字处理系统,虽然只提了两条建议,但后者还是缠着他将这两条建议完善落实。
    除此之外,就是朱玲说的好消息,就是她父母想要见一见他。
    王多鱼根本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消息,结果自然是没有见成,太快了!
    他到现在都还没确定,到底是选朱玲还是选刘晓俪。
    并非是他想要脚踏两条船,而是他自己都没有安定下来,更何况,朱玲愿意来冰城跟他一起生活吗?
    不愿意!
    从过去几次见面和信件交流当中,王多鱼就非常清楚她的意思,就是希望他能够来京城定居。
    可他本来就是大红沟村的普通人,尽管他并没有很重的乡土情怀,但让他在京城定居,他还是不太乐意的。
    或许十多年后,他会比较乐意待在京城,但最近这几年,还是算了吧。
    老人即将前往南方画圈,未来在南方啊,而不在京城。
    当然了,京城拥有全国最多的科研机构、大学等,人才众多,可这里是政治中心啊。
    王多鱼并不太想来京城定居,所以他现在就想着能否说服朱玲,让她来冰城。
    坐在车上,王多鱼没有继续想这个问题,因为汽车已经驶入了哈工大的校园。
    从京城带回来的东西还真不少,两大麻袋的读者来信,还有上百本的书籍,以及不少礼物。
    众多礼物当中,其中的那支万宝龙钢笔较为显眼。
    说实话,万宝龙钢笔很耀眼,但更加适合日常使用。
    当然,他对钢笔这些东西没什么滤镜,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拉倒。
    之前领导奖励的那支英雄100钢笔,王多鱼一直都在使用,笔尖都磨损了一些吧?
    十四k黄金跟十八k黄金有点差距,但也是黄金啊。
    “等未来,劳资有钱了,一定搞一支纯黄金金笔来存放纪念一下.”
    目光落在钢笔礼盒上,王多鱼暗暗想道。
    “到了!”
    汽车已经停靠在计算数学系办公楼前,王多鱼下车,但保卫科的两位大哥已经帮忙将那两大麻袋读者来信给抱了起来。
    不用问,这些读者来信都只能够存放在办公楼这边的杂物房里。
    反正冰城气候干燥,倒是不需要担心书信受潮的事儿。
    回到303寝室,屋里没人,估计莫若高他们都还在上课吧,还没回来呢。
    王多鱼指挥着保卫科的两位大哥,帮忙将上百本书、礼物等放在寝室内,然后也跟着离开了寝室。
    他现在确实不适合再住在303寝室了,因为整个寝室有一大半的杂物,都是他的物品。
    不提其他,光是那些书本,就已经有将近五百本了。
    九月份刚开学他就带回来了两百多本书,后续又带回来不少书本,这一次又带回来上百本书。
    将近五百本书可是真不少呢,堆放在书桌上,满满当当的,还有不少则是放在纸壳箱内。
    寝室本来也不算大,现在可倒好,都是他的东西,让整个寝室看起来非常拥挤。
    所以径直来到计算数学系办公室,找到了吴从炘,跟主任申请一下。
    后者一听,当即便安排了。
    现如今的王多鱼,吴从炘可不会拿对方当成学生看,有需求当然要第一时间满足对方。
    于是,吴从炘带着王多鱼来到了校长办公室,碰巧韩绝这位办公室主任也在。
    “校长,韩主任,是这样的,多鱼他之前一直住在303寝室,但是他每次都从外面带回来很多书,现在303寝室已经快放不下了.”
    吴从炘带着王多鱼走进办公室之后,立马开门见山地说道。
    刘德本跟韩绝两人一听,前者面带喜色和一丝懊恼,后者却是皱眉不已。
    对于刘德本来说,王多鱼愿意提出要求,那是极好的事情,他当然开心。
    但他懊恼的是,自己作为校长居然没有提前想到这件事?
    要知道,如果王多鱼乐意的话,他都可以随时前往美国留学,在那边能够拿到更好的待遇。
    所以,王多鱼留在哈工大,却还需要跟其他人挤在一间拥挤的八人寝室内?
    太过分了!
    韩绝之所以皱眉,那是因为只王多鱼拒绝了人民报的采访,让哈工大错过了这样的宣传机会。
    那毕竟是人民报,王多鱼也太任性了,说不接受采访就真的不接受,一点情面都不讲。
    现在又主动张嘴申请单人间寝室,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啊?
    可不等韩绝开口说话,刘德本已经同意了这件事,并且还亲自起身帮忙安排寝室,前者顿时目瞪口呆。
    想阻止都阻止不了!
    十多分钟之后,刘德本带着王多鱼来到了老师住宿楼这边,四楼有间房还是空着的,里面是两室一厅的房子,大概五十七平方,不算小,但也不是很大。
    没有厨房和卫生间,就仅仅只是两间卧室和一个客厅,没有阳台也没有其他了。
    寝室楼这一层尽头有公共厨房、洗浴间和厕所。
    “多鱼,我们哈工大目前能够为你提供的住所就只有这样了,我们不是美国,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但是你放心,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刘德本目光羞愧地介绍着,因为前些日子,丘成桐就已经介绍过美国那边的待遇:私人洋房、奖学金最少一万美金等等。
    与之对比,哈工大却只能够为王多鱼提供两室一厅五十七平米的住所。
    差距甚远。
    “校长,这样的待遇已经非常不错了,我很满足。”王多鱼笑了笑,他现在没办法要远超自己身份的物质享受。
    不过也快了,到了一九八零年,那时候就会相对好很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