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9章 老师和学生

      第219章 老师和学生
    这年头的出版成本很低。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监管不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的推动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不够。环保不够,就可以乱砍乱伐,可以放开量的生产纸张了。
    物料成本低,就意味着纸张价格低。
    除了高端印刷的铜版纸,国内技术落后需要从国外进口。
    其中品类的印刷纸,国内都可以自主生产。
    这就给造纸,以及下游的印刷出版产业创造了很大的利润空间。
    就比如作协这120万元的订单。
    物料成本是40万元。
    其中,纸张成本是30万元,油墨成本是10万元。
    这是绕不开的硬成本。
    至于成本核算里的其他几个成本项,都有着很大的探索空间。
    周浩然要大幅度的降价,主要就是要对其他几个成本项动手。
    “好了,这些模式上的大道理都不讲,就事论事只说这一单。根据我的计划,以60万元的价格来接单,并不会造成印刷厂的亏损。”
    “不亏损?”
    李长兴不明白。
    周浩然就起身,拿起笔去了办公室的白板前,刷刷几笔,把成本项都列了出来。
    物料成本,40万元。
    薪资成本,12万元。
    水电维护仓储等成本,3万元。
    设备折旧成本,5万元。
    金融成本,5万元。
    李长兴指出,在印刷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失误,导致错印,或者是一些其他的不可控项,还要再增加5万元的风险成本。
    周浩然也写下来。
    一共是70万元。
    周浩然先把“金融成本”给打了一个叉,“金融成本可以先砍掉,我们为什么要去贷款?高额利息的短期债,把属于我们的利润都给吃掉了!”
    姜雄给出了他的解释,“金融成本是绕不开的一关,我们账上的确有一些钱,只看这一单,的确不需要贷款。可如果我们真的给市场价打五折,别人要120万,我们只要60万。那全市的书商都一定会找上门!我敢保证!”
    周浩然笑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姜雄道:“我们账上的资金,不足以覆盖所有的订单,短期借债是绕不开的环节。”
    周浩然摇摇头,“所以要改商业模式。”
    “啊?”
    姜雄和李长兴都有些晕头。
    这年头,“商业模式”还是个前卫概念,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
    周浩然像个老师似的,站在几人面前,说道:“老李,之前长兴出版社印刷《少儿百科全书》差点破产,什么原因?因为垫资印刷,导致你必须要向银行大量借债。”
    姜雄大方承认,“我这边运作失误,《少儿百科全书》卖不出去,导致还不上印刷厂订单的费用。这才出现了连锁反应。我要破产,他也要破产。”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周浩然脸色严肃,“一个图书项目的成败,这是书商的责任,为什么印刷厂也要来承担代价?这不合理,必须得改。”
    “怎么改?”
    “先收费,后印刷。”
    “啊?”李长兴觉得很吃惊,“垫资是惯例啊,全行业都是这样做的。”
    姜雄眼睛一亮,若有所思:“如果是先收费,后印刷,就不需要去借债垫资了,就真的可以省掉这10%的金融成本。”
    “这可能吗?”
    李长兴神色错愕。
    周浩然淡然道:“垫资印刷,这是陋习,必须得改!中博书局带个头,给全国的同行打个样!至于书商们会不会接受……我们都已经半价接单了,谁又能拒绝?”
    李长兴像是坐着听课的学生。
    默默思考。
    姜雄很振奋,一下就看到了希望,“我觉得这样行!既可以让印刷业务规避掉不该承担的风险,也可以节省掉金融成本。”
    周浩然回头,在白板上又把“设备折旧成本”给去掉了。
    “设备都已经买回来了,就都是沉没成本。折旧只在做账时有用,在具体的经营里,没必要计算上。设备在那放着,接不接单,都在折旧。”
    “嗯。”
    姜雄和李长兴连连点头。
    没太听懂。
    却连质问的角度都找不到了。
    “账面的亏损,不代表运营的亏损,只要现金流足够充足。”周浩然回过头,又盯上了剩下的几个选项,“用工成本不能降,可是用工效率要提高。效率的提高,就等于成本的降低。”
    接下来的说法就更复杂了。
    周浩然没再给他们发言的时间,自顾自的讲课。
    现在几个月接一单,工人业务不熟练。
    效率自然低。
    如果每天都接单、都工作,技能越来越娴熟,效率就会大幅度提升。如果业务颗粒度更细一些,流水线运作,还能进一步的提升用工效率。
    印刷设备的维护成本,也有降低空间。
    这种大型设备,磨损主要是启动阶段。
    一直运作,反而没什么故障。
    停启停启,或者长时间不用,维护成本才高。
    如果能大量接单,印刷厂里每天两班倒或者三班倒,让设备处于长期性的工作状态,就可以把综合成本降下来。
    而一旦工作熟练了,因为印刷错误、工作失误所导致的风控成本还会进一步的降低。
    大量接单后,跟上游的造纸厂、油墨厂的议价能力也会提升,采购成本下降。
    “对了,还有仓库……”周浩然又展现了他狡猾的一面,“我们没理由给书商当仓库,当印刷任务结束,就要求书商马上都把书运走。如果占用我们的仓库,需要额外缴纳仓储费。”
    “额外缴费?”
    李长兴又被这样的一个策略给震到了。
    “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提高周转率,催促书商不占用我们的仓库。第二,在订单之外,还有额外的仓储收益。相当于降低了仓储成本。”
    周浩然这又是把互联网的手段给拿了出来。
    很多互联网产品服务,都是先用低价甚至免费策略,把客户吸引过来。等客户过来了,想要享受更多的服务,就得二次付费了。
    印刷厂的业务也可以这样。
    “先以市场价五折的超低价,把书商都吸引过来。过来之后,主动权就在我们这里了。要先付费,后印刷;不能占用仓储,否则要付费。甚至想要加急印刷,也要额外排队。”周浩然看了乔诺一眼,“这就是流量思维,先别管赚不赚钱,先把流量吸引过来。等流量来了,后续的变现还不容易?”
    乔诺俏脸红扑扑的,兴奋又自豪。
    这是她和师父的秘密。
    是写信生意的精髓!
    姜雄目瞪口呆,“还能这样?”
    李长兴看着白板,失神的说:“哪怕那些都不算,物料40万,工资12万元,杂费3万,风控5万……总成本最多也就60万。”
    周浩然笑道:“对,哪怕不考虑长期的规模效应,只看短期这一单,我们也没有亏损的理由!”
    “那……”姜雄激动起来,“那我就跟作协那边联系?我们报价60万?”
    李长兴两眼冒光,“我感觉抓住了一波大机会!”
    周浩然道:“抓紧办!”
    ……
    三板斧下来,作协的订单没理由拿不回来。
    周浩然没必要参与。
    他去问乔诺学校的事。
    她毕竟是学姐嘛,刚毕业。
    乔诺说学校已经开学了,只不过是新生还没入学。
    一个夏天,他哥都跟着导师做项目,都没休假。
    “你哥?”周浩然好奇,“你哥也在复旦?”
    乔诺笑嘻嘻的说:“对呀,他读研究生呢。”
    “你亲哥?”
    周浩然记得他有个弟弟。
    乔诺轻轻颔首,“嗯,比我大两岁。”
    “你家这都是文化人啊。”
    周浩然就挺佩服的。
    他去人事那边,开了红星台的工作证明。
    然后驾车去学校。
    要办理休学手续。
    趁着现在新生没入学,不那么忙,办各种手续都不用排队。
    直接去教务处,拿上通知书,当着教务老师的面写了书面的休学申请,又填写了《学生学籍变动申请单》。不过这还需要学院里的审核,还需要退宿舍、暂缓学费等操作。
    周浩然不知道找谁,也怕流程太漫长。
    好在他对计算机学院很熟。
    上辈子,甚至跟程德昌程院长都有很不错的交情,在校期间、毕业后都有很多往来,那是一个彬彬有礼的长者,没什么领导做派。
    不如直接去找院长。
    简单痛快。
    去了院长办公室,发现他不在。
    问了一下,说是在实验室。
    周浩然轻车熟路,直接去了三组实验室,这里是程院长带学生的地方。他是博士生导师,也带硕士,还会给大一新生讲入门的《计算机原理》。
    不需要敲门。
    推门而入。
    就见实验室里吵成一团。
    七八个学生,站在了一台电脑前,似乎遇到了什么技术上的困境,在激烈的争吵着。
    周浩然凑过去,果然见到了程院长在这里。
    坐在电脑前,被学生给围住了。
    电脑显示器里,是一串串很复杂的代码。
    周浩然看到这一幕,下意识的就开玩笑道:“程院长,这是在调用java的绿色线程做动画循环啊,你能看懂吗?可别误人子弟!”
    “嗯?”
    同学们纷纷回头,惊愕的看他。
    程德昌也回头,神色迷茫,扶了扶眼镜,“这位同学,你是哪个组的?”
    周浩然一脑门黑线。
    尴尬了!
    前世今生有点错乱了。
    好在他反应快,连忙郑重其事起来,正色道:“程院长,我这里有一份申请文件,需要学院这边审批,麻烦你给批个条子。我这边很忙,想尽快办下来。”
    程院长似乎没听见他在说什么,神色好奇,询问起来:“同学,你能看懂绿色线程?你对java语言很精通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