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章 荣国府的阴霾

      第2章 荣国府的阴霾
    这一瞬间,永平帝突然觉得自己身上没有了半点力气,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他跪在大周历代先帝面前,一时间忍不住涕泪横流。
    “列祖列宗,你们在天之灵看到了,朕做到了,朕做到了。”
    “朕一雪了我大周百年的国耻。”
    “他没有让朕失望,他真的助朕三年平定了漠北。”
    一国之君,此时竟哭的如同泪人一般,可见永平帝到底背负着何等的巨大压力。
    许久之后,永平帝平复了心情。
    他简单收拾了一下,掩饰了一下自己的泪痕。
    随后永平帝推开了太庙大门。
    此时门外大周三省六部堂官以及文武重臣,宗室勋贵等齐齐站在院中。
    当看到永平帝走出太庙后,众人齐齐跪下朗声喊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镇北军大破匈奴王庭,生擒匈奴大单于。”
    “此乃陛下之幸,大周之幸,万民之幸。”
    “臣等谨为陛下贺。”
    永平帝环视着院中跪倒的文武百官,胸中顿时万丈豪情涌现。
    随后永平帝朗声说道。
    “此番漠北大捷,实乃我大周百年来对匈奴前所未有之大胜。”
    “传朕的旨意,命镇北军元帅英国公率前锋大将贾珏及有功将士,即刻凯旋回京献俘,朕要重赏有功将士。”
    “另外京师九城全部都要庆贺,宫里的宫女,凡是年满十六的,全部放出去嫁人。”
    “京中罪犯,除十恶不赦外,其余全部赦免。”
    “另传旨布告天下,为庆贺此番大捷,朕要在明年加开恩科。”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很快,漠北大捷的消息便彻底在京城发酵起来。
    这一晚,神都的酒楼饭馆皆是人满为患,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整个大周上下,对于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等待了太久太久。
    神都东城宁荣街上,两座相连的府邸此时正是灯火通明,正在设宴。
    坐落在宁荣街上的,乃是大周开国四王八公之二的宁国府和荣国府。
    百年国公府,一门双国公,也算得上是富贵延绵。
    虽然说到了这一代,宁国府已经降等袭爵到了亭侯,而荣国府降等袭爵到了县侯。
    但因为荣国府还有一位正经的超品诰命老封君贾老太太,所以还能维持着国公府的待遇。
    贾老太太是二代荣国公贾代善的夫人。
    贾代善因为立下功绩,所以承袭爵位是并未降等,依然是保持了国公爵位。
    这也让如今的荣国府,留下了贾老太太这个仅存的门面。
    此时荣国府荣禧堂内,荣国府也收到了漠北大捷的消息,正在设宴庆贺。
    荣禧堂主座上,贾老太太端坐于上,虽然脸上也有三分喜色,但眼神之中却流露着心神不宁。
    一旁的贾政察言观色的功夫很是了得,在看出了贾母有心事后,便小声询问道。
    “母亲,今个儿是朝廷大捷的日子,您这是怎么了啊?”
    “我看您好像是有点心绪不宁。”
    贾老太太听后微微叹了口气。
    “朝廷大捷本是好事,只是此番生擒匈奴大单于的镇北军前锋大将,一听他这个名字,我就觉得气不顺。”
    贾政略一思考后笑了笑说道。
    “母亲,您大概是想多了,想来不过是重名罢了。”
    “那个孽障,这会子骨头都碎成渣子了,您又何必如此感伤呢。”
    贾老太太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是啊,都过去三年了。”
    “要不是这个混账,宝玉又怎么会、”
    “唉,罢了,不说了。”
    “你们吃酒吧,我有些乏了,先回去休息了。”
    眼看着贾老太太略显伤感离开了正堂,余下众人一个个自觉没了意思,也都各自散去了。
    荣禧堂内,贾政刚进卧房,就被王夫人给喊住了。
    贾政听后疑惑说道。
    “夫人,怎么了?”
    王夫人看向贾政问道。
    “刚才母亲走的时候兴致不高,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贾政叹了口气说道。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一听到贾珏这个名字,母亲心里就不舒服了。”
    “当年若不是出了那么一档子事,又怎么会横生出许多的枝节啊。”
    一听到贾珏这个名字,王夫人气的脸都抽了,牙根都痒了。
    “哼,一把火被烧死,真是便宜这个畜生了,我恨不能千刀万剐了他。”
    “这个镇北军前锋大将叫什么不好,居然也叫这么个破名字,可见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我可怜的儿啊,若不是那个畜生,他何至于成了今天这幅模样,整日郁郁寡欢,成了神都笑柄,连门都不敢出。”
    一看到王夫人怒火丛生的样子,贾政也是有些无可奈何。
    想起当年那场荣国府大乱,贾政心有余悸。
    这件事也成了荣国府禁忌,这些年但凡荣国府的下人们胆敢提起,若是被王夫人听到了,轻则赶出府去,重则直接打死。
    时间一晃,转眼两个月的时间转瞬而逝。
    此时时间已经即将进入腊月,整个大周神都张灯结彩,准备迎接新年。
    这一日,神都朱雀大街上,整个京兆府尹的差役们可谓是倾巢出动,净水泼街维持秩序。
    承天门城楼之上,永平帝顶着凛冽寒风,身披大氅,负手而立,目光望向城东。
    一旁的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奉上一盏热茶后说道。
    “陛下,天气寒冷,您饮茶去去寒气吧。”
    永平帝接过茶盏喝了一口后淡然问道。
    “凯旋大军到何处了?”
    夏守忠急忙说道。
    “回陛下,半个时辰前侍卫通报,凯旋大军已经抵达城外二十里处。”
    “此时大军应该估计距离外城不足五里了。”
    永平帝微微点头后说道。
    “摆驾,朕要亲自到城外迎接凯旋大军。”
    夏守忠听后吓了一跳,赶忙跪下说道。
    “陛下,这,这有逾礼制啊。”
    “陛下亲临承天门便已经是对凯旋将士们莫大的恩宠了,若再降阶前往城外相迎,恐惹朝野非议,对英国公和贾将军,也非好事啊。”
    永平帝淡然说道。
    “非议,什么非议。”
    “朕此番就是要明明白白告诉天下人。”
    “凡于国朝有大功者,朕不吝封赏,更不会在乎什么礼制条陈。”
    “传旨,命左相右相率领文武百官,随朕出城亲迎镇北军凯旋将士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