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27章 喜欢钓鱼的老板

      第527章 喜欢钓鱼的老板
    “我?”秦大河摸不着脑门。
    自己在太湖这边也没啥名气啊,自己今天过来还得靠大刘介绍,在湖北可是直接被认出来的。
    “您在钓鱼届算挺出名的,我我是专门做钓鱼节目的,还报导过您几篇稿子呢。”她没说的是,稿子台里没付稿费,白嫖的。
    “行吧,录像专访还是文字加图片的方式?”他懒洋洋的说道。
    顺手从兜里把烟拿出来,先给憨娃一根,再递给对方。
    这些事儿他当老板的时候也经历过,没新闻了地方台就喜欢搞这些采访内容,还能弄个专题出来。
    “不好意思,我不抽烟。”看到烟递过来,她赶忙摆手。
    神经哦,自己一个女记者,哪能在大众面前抽烟。
    不过秦大河这洒脱的样子倒是挺让人安心的,采访的人心理素质好省时间
    “做个录像专访吧,就在这里,我对您的几个新式渔具还是很有兴趣的。”
    “先录半个小时,后期我会剪成十分钟,放到转播里面应该可以,毕竟你们品牌有两个选手进入决赛,而且夺冠希望很大。”
    她是专门负责钓鱼这一块的,自然知道最近比较火的抽鲢鳙事件。
    可以说,岛国和湾湾那边还是钓鲈鱼的话,这次比赛基本就输了,前三名都不一定能进。
    一群鲢鳙佬磨刀霍霍等着呢。
    “行,咱们开始吧,你有什么想问的就问。”他笑呵呵的说道。
    能有个宣传总是好的,帮自己多卖点货,以后买个大游艇就爽了。
    女记者先和录像师打了个招呼,等“猪腿”录像机安排到位了,她又理了下衣服,这才开始采访。
    总的来说都是套路,怎么创业、怎么艰难,发展历程什么的先说一遍。
    这些秦大河闭着眼睛都能扯一大篇。
    得知这边在接受采访,那些个钓鱼佬又过来凑热闹,顺便听听他讲的东西。
    “鲢鳙二号已经火遍长江上下游,大河老师真是厉害啊。”
    “刚刚在岸边看到了水下摄像头,这是新出的渔具吗?”
    秦大河不急不慢的喝了口水,派头十足。
    “水下摄像头的初衷是为了验证饵料对鱼的诱惑性,并不是为了钓鱼,毕竟能看到鱼在水下的活动,会让钓鱼少了一丝乐趣。”
    事实也是如此,很多钓鱼佬为的是钓鱼的期待感,他们喜欢提升技术,学习饵料搭配,但就是不愿意买高科技产品去搞鱼。
    要知道,后世随便去淘宝一百来块就能买个水下摄像头。
    “国内其实也有售卖,就是价格高昂,最少也要一两万,还没有哪家渔具品牌在售卖。”
    “那您要是能自己研发出来,准备定价多少呢?”
    “工程师已经做出来试验版,接下来要去深圳采购零部件。”这句话说的他老脸一红,神特么工程师研发,不过现在国内就喜欢这种调调,只能厚着脸皮吹了。
    “具体的成本可能在四到五千块,售价会贵个一千左右,渔具厂商也要赚一点点钱的。”
    女记者闻言点了点头,“确实如此,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多赚点钱是应该的。”
    “大河老师,能说说您为什么能想到这么多新式渔具和饵料吗?我注意到大河品牌旗下还有钓箱、钓台,甚至鱼钩都和别人不一样。”
    这次比赛,大刘他们三个已经做了不少宣传,甚至电视台特意拍了新式钓具,她也了解了一些。
    听到这个问题,秦大河清了清嗓子,认真说道:“我认为,作为渔具品牌的老板,他的初衷一定是为了钓鱼,这样才能把企业办好。”
    “辛记者,您看我肤色就知道,我也是个资深钓鱼佬,做出各种新的渔具,虽然是为了赚钱,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为了方便广大钓友。”
    这段话虽然有些作秀的成分,但也是他的心里话。
    “好!”周边的人都在鼓掌。
    “大河老师设计的阔口鱼钩钓鲢鳙确实好用,那些个狼牙钩简直是神经病。”
    “就是,钩尖向内,太容易脱钩了。”
    大家夸赞秦大河之余,还纷纷吐槽起来。
    很多国内的渔具厂商确实有这个毛病,喜欢抄国外的东西,不会因地制宜。
    国外的资源和国内不一样,渔具自然也要调整。
    录像已经结束,但不少人鱼都不钓了,在这边围着热络的聊天。
    秦大河开始推荐自家的钓箱、钓台,当然,也没少被说出来一些缺点。
    最大的问题就是重,钓箱都十来斤了,钓台更重。
    这玩意没法解决,二十年后都不行,顶多轻一点点,改变不了钓箱钓台在野钓中的局限性。
    “大河老师”
    “别叫我大河老师了,听着别扭,叫我秦哥或者小秦都行,咱们都是钓鱼人,不用那么讲究。”
    说完直接开始发烟,每次出门一条烟打底,就是为了应付这种情况。
    “哈哈,谢谢秦哥。”
    “想问什么直接说。”
    一群人坐在大堤上面抽烟,还挺热闹的。
    “我记得有一种声呐鱼探,我们野钓能不能用?”有人好奇的问道。
    “这个我还真知道。”秦大河乐呵的吸了一口香烟,笑着说道,“现在的声呐鱼探的精度很难发现一米以下的鱼类,除非科技继续发展。”
    因为想着海钓,上网的时候他还特意查过,如今的鱼探精度并不高。
    “咱们野钓不适用,去海里钓鱼还差不多。”
    “这样啊。”问话的人微微有些失望。
    “大河老.秦哥,能给我们说说钓鲢鳙怎么团饵呗,不用弹簧钩我都不会钓。”有个小年轻苦恼的说道。
    他家境还行,想着去玩黑坑或者比赛,但这些地方都不让用弹簧钩。
    “策,没吊事去渔具店买几张光盘,我上面都教了。”他哭笑不得的说道,“只要饵水比没错,三握扣一半刚刚好。”
    顺手从地上抓了一把泥演示了一番。
    “这样,使劲儿一捏,换位置再捏,然后再捏。”手上的泥巴已经是个带棱角的不规则形状。
    “就这样,扣一半挂钩刚刚好。”
    “不需要搞圆形的?”
    “千万别搞圆形的,不规则的形状散落度高,还能避一避小鱼。”
    没看过光盘的恍然大悟。
    现在钓鲢鳙确实是最爽的,哪怕玉米钓的舍不得二十块钱买饵料,都听得津津有味。
    太湖藻类泛滥,白鲢应该不多,但鲢却可以多吃这些藻类繁殖出来的浮游动物。
    上午钓的鲢鳙也是以金胖头为主,真要在太湖钓鲢鳙,不一定亏钱呢。
    “光盘在渔具店卖一块钱一张,你们没吊事去买一张看看,这玩意我都不赚钱你们钱了。”
    光盘真的是在贴钱卖,物料加刻录成本都六毛了,他批发就是六毛,还得发物流给渔具店。
    大家说笑间的功夫,大刘他们终于是上来了,主要原因就是笔记本没电。
    “这玩意真好用,回头我搞几个玩玩。”
    “有钱人。”又是扔了一支烟过去。“沪市应该有。”
    “嗯,我去搞两个进口的试试。”
    钱什么的,从来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实际上在座的好几个都有这个打算,高价买进口货,有钱人在哪都有,钓鱼圈子算比较多的。
    毕竟钓鱼不止要有钱,还得有闲才行,普通人忙碌着生计,很难天天钓鱼。
    大堤上面停了好几辆车呢。
    这会儿说了两句,大刘和付哥叼着烟回去了,肚子饿的受不了。
    他们中午饭都没吃,一直在那钓鱼。
    “娃儿,走,咱们再钓俩小时。”
    “嗯。”娃儿憨笑一声,他对大哥佩服的很,那种在摄像机面前侃侃而谈的气势太牛逼了。
    回到钓位,秦大河先把摄像头收了回来,然后小心翼翼的擦干净水分放入盒子里。
    样本就这一个,可不能弄坏了,回头还得给高材生拿去改进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