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7章 学霸也有不擅长的东西

      第57章 学霸也有不擅长的东西
    胡乱填上了听力部分的答案,徐凌的心态却没有受到影响。
    本就不该我拿的分数,不拿又何妨呢?
    当然不管怎么说,徐凌的这次的英语考试算是彻底砸了。想要超过425分的及格线,徐凌唯一能做的就是烧香拜佛,别无他法。因为最后面的写作部分也是狠狠地给徐凌上了一课。
    “这campus到底什么意思?看起来还挺眼熟的。”
    “校园吗?”
    徐凌凭着模糊的记忆随便猜了一个,便唰唰唰地写完了作文。中间有多少似是而非的单词,徐凌自己也不知道。
    就当做一回莎士比亚了!
    谁能想到,campus这个单词还真让徐凌给猜到了。
    “徐凌,怎么样?四级考得应该不错吧。”
    徐凌回到寝室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来自杨超杰的热情问候,一边问,他还一边迎上来。
    一时间徐凌都有些不适应,看向杨超杰的眼神都有些古怪:“嗯应该还不错吧,除了听力没听明白以外。”
    这孩子不会对我有非分之想吧?
    徐凌瞬间感到不寒而栗。
    而恰好这时,杨超杰脸上的笑容更甚了:“哈哈,听不明白就好哦不,还不错就好。”
    没听清他说的什么,徐凌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他“恐怖”的笑容上,身子忍不住向后缩了缩。
    杨超杰也没有注意到徐凌微妙的动作,检查了一下考试用具,作势就准备往门外走,脸上仍然是挂着一副难以捉摸的笑容。
    然而,这样的动作在徐凌眼里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他!他朝我走过来了!
    徐凌心中顿时警铃大作,惊恐的声音脱口而出:“你你不要过来!”
    “不是,你干嘛?我去考六级!你以为我要干嘛?莫名其妙。”
    杨超杰脚步一顿,看着徐凌那副见了鬼的模样,无比错愕地说道。
    还好,还好。不是我想的那样。
    徐凌心有余悸地拂了拂胸口,松了口气,讪讪地笑了笑。
    徐凌本以为解决了英语四级考试就可以安心地做自己的物理实验了,没想到紧接着的第二天,就要参加近代史纲要的考试。
    而且,要不是看到几个室友反常地没玩儿游戏,在背历史题库,徐凌可能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更让徐凌倍感无语的是,明明只是一个通识水课,它的考试竟然搞得比足足占了6个学分的数学分析还麻烦。
    整个考试分为机考和纸考,机考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题和判断题,而且有题库。
    看起来还挺简单的,可事实并非如此。
    老师提供的题库里足足有700道题,机考会从中选30道左右。最为关键的是,现在距离第二天上午的机考还有多少时间,12个小时有吗?
    真的可以说是火烧眉毛了,尽管极为不愿意,但徐凌还是找到了题库一道道地啃了起来。
    然而,事与愿违,几分钟过去了,徐凌错愕地发现自己竟然看不下去。思维总是忍不住地跑偏。
    那些凝聚了历史厚重感的文字此刻却像是在主动排斥进入徐凌的脑海。怎么回事?
    难道我的注意力只能作用在理科科目上吗?
    不应该啊!
    随即,徐凌不信邪地找出了一道电磁学习题。
    不到两分钟,从头到尾的解题过程一气呵成,而且中间没有任何思维开小差的情况出现。
    所以,我注定当不了历史学家了?
    嗯……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
    罢了,承认吧,哪怕自己是学霸,也有不擅长的东西。
    搞清楚了自己的定位,徐凌索性就不看历史题库了,转而从柜子里翻出了那个都要被自己遗忘的科学图纸——小型超高续航锂聚合电池系统!
    锂聚合电池,又被称为高分子锂离子电池,指的是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中至少有一个是采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电池。
    而系统所说的高续航,并不是直接给出了一个固有续航能力很强的电池,而是给出了一个在现有电池续航能力的基础上的一个改进的方案。
    这让徐凌感到很意外,按照系统的能力,不能直接给出一个从根本上吊打一切的电池吗?
    显然是可以的。
    但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是为了让徐凌更好接受吗?或者说系统提供的关键技术不能太过超前?
    徐凌摇了摇头,放弃了继续猜想,转头开始专注地研究起来这张图纸。
    图纸中是一个由pemfc、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技术组成的系统架构。
    pemfc是另一种电池,叫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在这里是对锂聚合电池的辅助和补充。
    pemfc,锂聚合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在整个电池系统中各司其职。在低功率模式下,pemfc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效率。
    而在需要突然加速的场景下,超级电容器能够提供较大的瞬时功率以达到需求。而后续的稳定运行,就要依靠锂聚合电池的持续发力了。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单一的模块,不管是pemfc还是锂聚合电池,目前能够提供的续航时间都不过两百出头,但相互结合起来,却能够实现这么大的跨越,能够达到三百多甚至四百的续航。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系统并不是几个模块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负载上并不会提高多少。
    看完整个电池系统的介绍后,徐凌总算搞明白了,这并不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更像是一个系统管理的问题。
    而这样的问题就有一个好处了,那就是以徐凌目前的学术水平,至少从外界看来应该像是他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
    那么,接下来,要把这个图纸写成论文发表吗?
    徐凌有些犹豫不决。
    而系统也没有发布什么相关的任务。
    几个问号在徐凌脑海中浮现。
    一个物理学院的学生,发一篇关于电池系统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了?
    刚发完prl,又发一篇新论文,是不是有些赶了?会不会有灌水的嫌疑?
    此外,徐凌还在思考的一点是,这个论文还算自己独立完成的吗?还能触发新的成就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