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章 穷则变,变则通

      第13章 穷则变,变则通
    4天12小时25分钟
    任务的倒计时已经过半,巨大的紧迫感让徐凌压力倍增,现在无论他走到哪,都有草稿纸在手上。
    一旦有了新的灵感,就会立刻停下脚步,开始尝试。
    ……
    “叮铃铃……”
    下课铃声响了。
    这节课是张勇杰老师的线性代数课,徐凌一点都没听,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证明里,下课铃响了他也还没动。
    他已经卡在唯一性的证明很久了。
    “同学?下课了,你不准备走吗?下节课没课吗?”看到徐凌还坐在位子上,张勇杰开口问道。
    “哦,我在写一个证明,没注意到。”徐凌挠了挠头,回答道。
    哦?
    听到徐凌的回答,张勇杰来了兴趣,走到徐凌旁边说:
    “什么证明?我看看?”
    “嗯……我还没有证明出来,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没事!你拿来我看看,我给你找方法。”
    “好吧。”
    见张勇杰坚持,徐凌只好忸怩地把手中的草稿纸递给了他。
    ……
    “同学!不得不说你的思路挺不错的,这个问题选的也很有胆量,对于存在性的证明很漂亮。”
    看完徐凌的证明,张勇杰没有吝啬自己的夸赞。
    “但是——”他话锋一转,“对于这个唯一性的证明,你有些钻牛角尖了。你为什么执意地想要把解的形式构造出来呢?就算你构造了解的形式,你能够说明他就是唯一的吗?你为什么不换一种思路呢?”
    换一种思路!
    张勇杰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徐凌的脑中炸开。
    是啊!为什么不换一种思路呢?
    张勇杰继续说:“一个很简单的思路,你们不是经常在用吗?反证法!平时都会用,怎么现在证明难题了,却把它给忘记了。”
    反证法!
    徐凌恍然大悟,连忙向张勇杰道谢,拿着草稿纸,趴在桌子上就尝试了起来。
    张勇杰很是欣慰,站在旁边看着。
    现在这个时代有多少人能听进别人的建议呢?又有多少人能够立即行动呢?
    反证法的思路很简单,但在一道难题中的应用却并不容易,想要快速地找到矛盾点很难。
    张勇杰也不是干看着,他的脑海中也在不断思考,最后甚至也拿起了草稿纸,在徐凌旁边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和他一起演算。
    两人时而独立演算,时而相互讨论,终于在两个小时之后,证明完成了。
    “小徐,你再从头到尾检查一下,看看还有没有问题。”张勇杰长舒一口气,说道。
    徐凌点了点头,认真地看了起来。
    检查了好几遍,没有问题!
    穷则变,变则通。
    唯一性的证明总算完成了!
    “张老师!非常感谢您的帮助,耽误你的休息时间了。”
    徐凌郑重地对张勇杰说道。
    “哈哈!没事!小徐啊,我也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也要谢谢你啊。你要是后面要写论文的话,你可以再来找我,我可以帮你修改。”
    张勇杰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徐凌再次向张勇杰道谢,然后匆匆跑回了宿舍,在电脑上敲出刚刚写出的证明。
    其实刚才的时间徐凌是还有一节课的,应该是近现代史纲要,但早已被徐凌忘得一干二净了。
    “啪嗒啪嗒……”在电脑上连续敲击了十来分钟,唯一性的证明终于告一段落,这也说明整个猜想的证明已经进行了一半了。
    接下来就是稳定性和正则性的证明,最后还要进行一个能量估计。
    后面的几天里,徐凌干脆就没有去上课,整天要么要图书馆,要么在寝室,有时候吃饭都是求着室友帮忙带的。
    “嗡嗡——”
    【徐凌,你怎么没来上课?】
    林雨欣给徐凌发来企鹅短信。
    徐凌哪有时间看,等他好不容易抽出时间休息,才打开手机。
    距离林雨欣的消息已经过了6个小时了。
    见徐凌没回自己的消息,林雨欣还隔一段时间发一个生气的表情包。
    徐凌有些哭笑不得,只好编辑了一条短信,跟她说明了情况,特别是自己不是故意不回她的。
    有了这样的小插曲,徐凌这几天的时间也不算枯燥。
    0天12小时03分!
    随着倒计时即将结束,徐凌的证明也到了尾声,论文也已经写得大差不差了。
    之前张勇杰说过可以帮他改论文,徐凌是记着的,但看到现在所剩无几的时间,徐凌只好放弃。
    谁能保证张勇杰现在就有空,有空就能短时间给他改好?
    所以,徐凌只能自己看别人的论文,依葫芦画瓢检查自己的论文。
    0天6小时06分!
    徐凌的最终论文版本已经确定了下来,张勇杰的名字也被徐凌加了上去,现在要考虑的是发表在哪里的问题。
    发sci吗?
    单从研究的问题来说,发一篇sci是足够的,甚至发到一个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上也是绰绰有余的。
    但奈何徐凌没有意识到,在他眼里,sci是个多么遥远的目标啊,自己的研究最多算是小打小闹。
    于是,徐凌最终选择发在本校的学院报上。即,《魔都大学物理学院报》。
    对于到底发在数学学院还是物理学院,徐凌也纠结了好久。
    按照应用场景来说,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是流体力学里面的重要方程,发在物理学院报合情合理。
    但自己的所有证明过程都是运用的数学知识,发在数学学院报上也是恰如其分。
    最后,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徐凌不准备做狗拿耗子的事,于是做出了最终决定。
    选择学院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投稿方便,而且审稿很快。徐凌不敢保证倒计时给的时间是要求他发出稿子,还是要包括稿子被接收。
    多次比对收件邮箱地址,确认无误后,徐凌点击了发送。
    系统紧随其后的提示音让徐凌松了一口气。
    “叮!”
    “任务完成!30励志点已发放,请注意查收!”
    励志点入账,徐凌瞬间兴奋起来,撰写论文的疲惫感瞬间一扫而空。
    徐凌打开任务面板,惊讶地发现自己数学和物理的经验值竟然又涨了10点。
    看着仅差20经验值就到lv.1的数学,徐凌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将其点满。
    没有什么金光一闪,也没有系统的祝贺,数学的等级静静地变为了lv.1,后面的经验值变为了0/1000。
    此时的点数剩余为:
    勤学点:100。
    励志点:20。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