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8章 顾氏赐姓,德配天地(求月票)

      第108章 顾氏赐姓,德配天地(求月票)
    北疆的战事确实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羌人、包括匈奴。
    原本就没有想要与大汉正面硬钢的他们立刻便收敛了起来。
    顾易的眼光自是不会只停留在北疆。
    他当初派出的那些人马,无论是羊祜也好抑或是杜预也罢,都是他当初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这些人的能力都能够完美执行他的计划。
    ——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在九州而起。
    这其中自是免不了腥风血雨,可这又能如何呢?
    融合是时代的选择。
    也是历史再次向前迈进的一个里程碑。
    任何风吹雨打都不能改变这一点。
    其实相比于原本的历史,这一次顾易所实行的计划已经要顺畅了许多。
    因为大汉太过于强势了。
    这种强势是要远远超过原本历史之中的,顾氏的出现让这种强势达到了顶点。
    无论是顾熙顾琛的传说也好;
    亦或是顾琛当初便有心实行的迁徙也罢。
    这一代代人的努力早已为今日所发生的一切做好了完美的机会。
    顾易要做的便是将这一切执行下去。
    这其中当然不仅仅只有威胁。
    无论是任何蛮夷之中,都有着心向大汉的部落。
    他们对于大汉当前的文化相比于其他人而言,要更加的了解许多。
    顾易丝毫都不吝啬自己的赏赐。
    赐予他们汉姓,分给他们土地,并提高他们在部落之中的身份。
    虽然这些土地并不肥沃。
    但对于他们而言这一切便已经足够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这一点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有效果,这种联盟制最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彻底暴露出来。
    越来越多的人会为了利益而选择接受容纳大汉文化。
    虽然他们现在只是为了利益。
    但这又能如何呢?
    在这种趋势之下他们的后人终是会有巨大的改变。
    整个融合计划如火如荼。
    顾易丝毫不乱操控着顾烨执掌着一切,根据着他们的文化信仰赐下姓氏。
    为此,顾烨更是对顾易的想法做出了补充。
    让顾易感觉到诧异的是——
    顾烨竟然想出了类似“九品中正制”的姓氏制度,将蛮夷们的姓氏分为了上中下三等。
    其中每三等又分为三个姓氏。
    根据他们的汉化程度,进行分配。
    每一个等级下的姓氏都有着不同的待遇以及地位。
    上等者甚至可以参加大汉的科举!
    而除此之外——
    还有着不入流的复姓之人。
    此举可谓是大大出乎了顾易的预料,但仔细想想之后他又觉着此法绝对可行。
    人就是这样。
    只要在生命没有受到威胁之前,便会有着向上爬的心思。
    用姓氏来进行分化。
    让他们内部的地位之争逐渐演变成姓氏之争,便会潜移默化的让他们接受大汉文化!
    虽然顾易也不知道此举到底会不会对后世造成影响。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当前局势而言,此策绝对可以实行下去。
    就在乾极五年,四月。
    顾易于国内城外举行了盛大的祭祀。
    这一次的祭祀十分特别,与以往的祭祀完全不同。
    顾易将各个蛮夷部族们的信仰之神也摆上了祭坛,只不过这些个神灵所在的位置却要差上许多。
    最为关键的核心——
    仍是大汉最为正统的昊天及五帝。
    就在这次的祭祀之上,顾易操控着顾烨为这些蛮夷正式定下了姓氏!
    上等姓氏为:“炎、昭、玄”;
    中等姓氏为:“安、归、忠”;
    下等姓氏为:“拓、乌、秽”;
    至于不入流的复姓,则要更多一些,几乎都是一些个完全偏离大汉的部族所获。
    此事所带来的影响难以想象。
    整个北疆之上再次迎来了一阵反抗浪潮。
    顾易这祭祀以及赐下姓氏的举动,已经彻底断了一些部落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大汉这一次注定不会轻易的饶恕他们。
    在信仰受到威胁的情况之下,哪怕他们明知道难以抵挡但终是会举起猎刀。
    可这又能如何呢?
    时至今日——
    甚至都不再需要汉军亲自动手,那些被赐下了单姓想要往上爬的部落就会帮着大汉来解决他们。
    顾易给他们的可是切实的利益。
    就不说上等姓氏;
    就连中等、下等也可获得土地,甚至还在互市之中有着一定的优待。
    这种直接的利益足以让太多太多的人疯狂。
    于大多数人而言,与其一直追求那不顾他们生死的信仰,且不如抓住眼前的机会。
    人性——向来如此!
    让顾易没料到的是甚至就连逃跑的高句丽王都被高句丽人给绑了回来。
    相比于对于未知迁徙的畏惧,当前大汉所提出的各种制度对于普通高句丽百姓而言,自是更加具有吸引力。
    大势已成!
    虽然这大势的基础是建立在汉军威胁的情况之下。
    但对于当前而言却也足矣。
    当所有人都明显感觉到了身份的尊卑之后,他们便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护住这一项政策。
    这也就是人性的弱点!
    甚至都已经有部落供奉起了顾烨,以及顾熙顾琛。
    既得利益者为了能够抓住这一切的利益。
    什么所谓的信仰在这一刻终是会烟消云散。
    顾易并未干涉他们的任何动作。
    在定下了一切之后,他便立刻开始了对于互市的筹办。
    他在幽州边境定下了四处为互市,并制定出了对于互市内的一些详细制度,包括开放的时间。
    互市的存在才是重中之重。
    若是没有互市,这一切的基础都注定不能久持。
    顾易必须要保证好资源上的互换。
    这种事注定无比艰难。
    因为幽州百姓对于蛮夷们的态度这些年来从未变过,不过好就好在大汉当前的商业十分繁荣。
    在巨大的利益之下——
    总会有商人选择踏出这一条道路。
    而当这一切渐渐形成常态之时,也就是这一切的制度彻底深入人心的时刻。
    国内城。
    看着一脸苦涩的文鸯,顾易皱了皱眉:“阿鸯,何以如此苦闷?”
    “大将军!”
    文鸯一脸愤愤不平:“末将听闻有部落造反,本想去平贼,却没料到还未等末将到达,那群反贼便被周围的部落给灭了!”
    “这种事已经发生很多次了!”
    “还要末将作甚!”
    文鸯只感觉生无可恋,总有着一种有力使不出来的感觉。
    闻言,顾易不由得笑了笑:“阿鸯,这是好事。”
    这是顾易刻意为之的结果。
    对于那些参与平叛的部落,顾易虽然没有制定出明确的赏罚机制。
    但却会给与赏赐。
    这种行为又岂能不让人疯狂?
    “可大将军,难不成末将就要一直如此吗?”文鸯立刻看向了顾烨,仍是有些不愿。
    顾易操控着顾烨拍了拍他的肩膀,淡然说道:“有些时候,不出鞘的刀才是最能让人恐惧的。”
    没错,大汉现在就是如此。
    汉军不可敌已经是所有人的默认了。
    在当前的情况下。
    连汉军都不曾出手便足以解决掉一切,便只会让人更加畏惧大汉的实力。
    虽然此举对于文鸯这种猛将而言或许不是什么好事。
    但这也是从一个将领晋升为统帅的关键一步。
    有些时候不打比打的收益要更高。
    文鸯虽勇但却不是傻子,他想了一下后便明白了顾易话中的意思,虽然仍是有些无奈但也立刻点了点头。、
    顾易并不会在北疆一直待下去。
    既然已经踏上了这一条路,那他就必须要将这一条路走通。
    羊祜杜预等人确实是让人心安。
    但就算他们的才能再怎么不凡,在没有顾氏这么高的声望之下,他们要做成这些事烨注定十分艰难。
    顾易必须要去看一看。
    时间匆匆而逝。
    不觉间,第一次互市的机会到来。
    并未出乎顾易的预料。
    幽州百姓对于这种互市十分的抗拒,也唯有顾氏的声望才能让他们安静下来。
    但想让他们直接来参加互市却仍是不容易。
    不过倒也有商人前来。
    包括朝廷的人手。
    鲜卑的战马可都不是凡物,它们的速度与耐力都要超过中原的马匹。
    这也是环境导致的原因。
    而高句丽的参药以及乌桓的毛皮也都是稀罕物,用一些粟米就能换来这些东西。
    这可是商人不能忽视的利益。
    互市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平稳结束,并未出现任何的混乱。
    不过顾易却也并未掉以轻心。
    仍是留在北疆,直至又过了数月之后这才起了回去的心思。
    这段时间,倒也发生了让顾易极为诧异之事。
    ——顾翰竟然还活着。
    在彻底融入角色之后顾易便失去了心念一动,便能查看四方的能力。
    原本的他还只能等待着顾翰的来信。
    但随着顾翰走的时间越来越久,这来信也愈发的不容易。
    就连顾易都不知道他当前的具体状况。
    只能通过“家族信息”中的情况,来探查他是否还活着。
    按照顾易的估算。
    顾翰若真的从未停留过,心志如铁的话应该也已经到山越之地了。
    他对于顾翰此行十分的期待。
    众所周知——
    山越之地虽然在封建时期属于那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界,但放在现代而言那可就不同了。
    顾氏肯定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提前入手一些个地方。
    这山越之地毫无疑问的便是其中之一。若是顾翰当真能走通这一条道路,为顾氏打一个好的开局出来,那对整个顾氏意义那可就不同了。
    但可惜的就是顾易当前也无法干涉什么,只能等待着顾翰的来信。
    乾极七年,六月。
    随着各种制度渐渐落实了下去,顾烨终是离开了北疆。
    临别之日——
    文鸯就哭的如同是一个孩子一般无比的不舍。
    前来送行之人不计其数。
    当今在各个部族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供奉起了顾烨,开始的时候这自是为了讨好。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讨好终是渐渐有所转变。
    能够过上平稳的生活。
    哪怕生活的不算特别好但对于当前时代的人而言,仍是一件难事。
    这种改变完全是在悄然之间出现的。
    甚至就连他们自己都没能感觉得出来,面对顾烨的离去他们的心中竟然生出了一丝恐慌。
    ——这已经有了信仰的雏形。
    尤其是看着文鸯那对他们如同杀神一般的存在,竟然会哭的这么惨。
    不少人也受到了影响,在这离别之时留下了泪水。
    但离别无法更改。
    顾氏的脚步不可能始终停在一处。
    从最开始的九州再到如今的蛮夷,顾氏始终都要向前而行。
    顾烨与文鸯说了许多,交代他一些大事。
    顾易并未干涉,只是在顾烨说完之后这才再次操控着他拍了拍文鸯的肩膀:“阿鸯,切莫辜负我的期待。”
    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又包含着无数的期待。
    “大将军放心!”
    文鸯满脸泪水,丝毫都不犹豫的直接跪了下去:“末将定会护住北疆。”
    “无论是谁敢乱北疆之政,末将定会将其千刀万剐!”
    这是他对顾烨的承诺。
    也是对四方暗藏祸心之人的威胁。
    他很久没拿枪了,但整个人的身上却还是有着凶器!
    顾易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着眼前的文鸯又看了看杜预,旋即朝着二人拱手告别:“今日一别,他日再聚。”
    “昔年桓候与定远候分别之时。”
    “桓候曾言——”
    “待得封侯重会日,纵酒长歌叙华年。”
    “桓候与定远候并未再见。”
    “那今日吾便言——”
    “我等今虽星散,各赴苍梧之野,然山河有信,日月无改。俟玄鸟归梁之日,吾等当重会于桑梓之陌,共酌醴泉,复叙兰言。”
    顾烨认真的朝着二人拱了拱手。
    说完,转身便走。
    虽眼眶微红,但却没有半分的犹豫。
    刘谌是想让顾烨返回洛阳的,但顾烨却并未答应。
    这种事讲究的就是一个直接敲定落实下去。
    又何须耽搁时间?
    但顾易却还是将顾氏相继出世的第九代子弟们召了过来,如昔年的顾氏子弟一般带在身旁言传身教。
    没错,顾氏的第九代弟子都已相继出世了。
    但他们的属性却有些不尽人意。
    或许真的是因为顾氏已经连续辉煌了太多代人,终是迎来了衰退。
    第九代子弟之中甭说与顾熙顾琛相比。
    甚至就连与顾良顾烨相提并论者,都未能出现一人。
    对此顾易都有些无可奈何。
    虽然他现在倒是有一些成就点,可以用来抽奖或许便能抽到改善属性的道具。
    但顾易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压下了这个念头。
    万世的家族.
    注定会迎来起起落落。
    哪怕就算他目前还有成就点,但要想保证代代都出现人才还是痴人说梦了一些。
    且现在他还在又何必如此心急?
    将整个家族的信念传承下去,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云开大山。
    作为交州北部的一座高山,同样也是大汉与四方蛮夷交接的一处山脉。
    对于山越之地的蛮夷——
    除却当年顾琛所定的丹阳蛮之外,剩下的蛮夷大汉承继了昔年所定的“羁縻政策”。
    各方蛮夷都保持着高度的自治。
    这也和当前的环境有关,山越之地的气候与环境对于汉人来说确实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折磨。
    相比于当初在洛阳之时顾翰如今已经再也没有了贵公子的气质。
    他皮肤黝黑,整个人看上去也坚毅了许多。
    当初离开洛阳的近千人队伍,如今只剩下了三百余人。
    这一路的艰辛实在是难以用话语来表明,整个过程就是对于意志与身体的双重折磨。
    也好在这些人是顾易专门挑选的。
    对于顾氏他们有着绝对的忠诚,这才保证顾翰能够平稳走到今天。
    坐在地上。
    顾翰丝毫不顾任何体面,一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一边热的撕开了自己的衣服。
    “公子.”
    “在往前走就是俚人部落了.我等若是直接前去,怕是会引起他们猜忌啊。”
    一旁的将士拿着地图向顾翰说着俚人的习性。
    顾翰听得十分认真,但最后他还是摇了摇头:“我等既为汉臣,于我汉土之之中又有何畏惧?”
    他绝不能让步。
    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宣扬汉威,为将来的开拓打下根基。
    若是在未曾见面的时候便直接让步。
    岂不是让人小觑了大汉,小觑了顾氏?
    闻言,众人的表情也是立刻凝重了起来,纷纷点了点头。
    他们就这样修整了一日。
    就在次日——
    便再次沿着山路继续前行。
    古木参天,枝叶相互交织,将日光遮去大半,使得山路显得格外幽深。
    粗粝的树干爬满了青苔,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踩上去松软且带着些许湿润,发出轻微的“簌簌”声。
    所有人都无比的警惕。
    无论是猛兽也好,亦或是可能潜在的威胁也罢。
    都很有可能直接要了他们所有人的命。
    在这幽深的山路之中,仿佛就连时间都已经失去了概念。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
    忽然。
    一阵密集的脚步声从四面八方而来,并迅速逼近速度极快。
    “保护公子!”
    众人瞬间便围住了顾翰,纷纷亮出了手中的武器,紧紧的盯着四面八方。
    伴随着“嗖”的一声猛地想起。
    一道道箭矢破空而来。
    众人连忙格挡。
    也好在这箭矢相比于大汉的箭矢力道差了一些,并未造成太大的伤亡。
    顾翰表情坚定,没有半点的畏惧。
    连忙便根据学来的各种语言大吼了起来:“我乃大汉之臣!!!”
    这是就连顾易都没发现的特质。
    顾翰在语言上竟然有着一些天赋,这一路以来他已经学习到了不少语言。
    声音瞬间传开。
    下一刻,四方的箭矢戛然而止。
    一个个人相继从四方的密林之中走了出来,紧紧的围住了汉军。
    “大汉之人?”
    而一个看上去便身份尊贵的汉子从中走了出来,紧紧的盯着人群之中的顾翰问道:“你来此地作甚?”
    “现在可不是你们能踏入我俚人圣山的时候。”
    他的脸上仍是带着杀意。
    仿佛顾翰若是说不好接下来的话,便会立刻让人射箭。
    与其他蛮夷完全不同。
    山越之地的蛮夷与九州之间的隔阂只会更深。
    “我乃代表大汉,要见你们的王。”顾翰深深的吸了口气,一边说着一边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
    这是属于汉人的礼仪。
    “见王?”那人皱了皱眉,旋即冷笑了一声:“我们的王早已说过,除了特定的时间,你们汉人绝不可踏入我们的圣山!”
    “现在你竟然还说要见我们的王?”
    说罢,他丝毫都不犹豫,当即便挥了挥手,让人再次射箭。
    杀意弥漫!
    闷热的空气之下,滴滴的冷汗不断从顾翰额头上落下。
    看着周围的人群以及那再次搭上箭矢的弓箭。
    他灵机一动,忽地就大喊了一声:“我乃顾氏子弟,此一行更是代表了顾氏前来!”
    ——峰回路转。
    在听到“顾氏”的瞬间,那汉子的表情忽地就是一变,就在那一支支箭矢要射出的瞬间,他忽地就摆了摆手。
    “顾氏?”
    他轻声呢喃了几句,随后直直的盯着顾翰问道:“可是傩虎大鬼主的后人?”
    傩虎大鬼主——是顾琛的封号之一。
    在俚人的文化之中。
    傩代表着驱邪战神;虎代表着山神;大鬼主则是他们信仰之中的最高巫君。
    “正是。”顾翰点了点头,“我乃傩虎大鬼主的后人。”
    气氛陡然一变。
    那汉子的脸上第一次闪过了一丝意外,沉默了一下后终是摆了摆手,让身后的人都放下了手中的弓箭。
    “走吧。”
    他并未多言,只是带领着身后的那一批人继续朝着山中走去。
    一众汉军的脸上都露出了心有余悸的表情。
    顾翰亦是如此。
    哪怕他心志如铁在面对死亡之时,也不可能那般淡然。
    他还没有到达这种境界。
    但他也不会犹豫,深深的吸了口气便跟随着前方的人缓缓朝着深山之中走去。
    这一路过得十分漫长。
    本就沉闷的天气更是加剧了众人心中的紧张之意。
    也不知道是走了多久,随着视野之中相继出现了一些怪异的建筑,那走在前方的汉子再次拦住了顾翰。
    而他自己则是走了进去,似乎是在通报。
    顾翰就这样站在原地等候。
    他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迎接的到底会是什么,整个人的心也是不由得越跳越快。.
    ps:求月票推荐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