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3章 沐英:老弟,听说年纪轻轻就满头白发?

      第43章 沐英:老弟,听说年纪轻轻就满头白发?
    就在朱标思绪着,朱棣到底为何不想要去就藩的原因时。
    朱元璋笑道:“老四能有如此变化,咱欣慰。”
    “不过徐天德,你该不会因为老四是你女婿,你就夸大其词吧?”
    徐达愣了愣,而后应答道。
    “皇上,您是知道我的,当初老四和我家大闺女的婚事,我是坚决不同意的。”
    “要不是看在您和皇后的面子上,老四哪里配得上我家大闺女?”
    虽说朱棣和徐妙云是青梅竹马。
    不过当初他对这件婚事,还是极力反对的,主要是朱棣没有太大的上进心,读书不刻苦,练武不努力。
    还是京城的混混王爷,经常在各大酒楼游玩,妥妥的玩世不恭。
    朱元璋笑了笑:“这倒也是。”
    这件事,还是他和妹子极力撮合,徐达才勉强同意的。
    很快,朱元璋在处理完早朝事宜,便宣布退朝。
    ……
    在朱元璋并朝着尚书房走去,途中。
    他对着身旁跟随的朱标,询问道:“标儿,你觉得徐达说的几分真,几分假?”
    朱标神色略显犹豫。
    他也有些分不清楚,徐达说的到底哪些是假的,哪些是真的。
    最近几天,朱棣有些异常,这倒是真的。
    不过要说朱棣从玩世不恭的王爷,蜕变成为身经百战的老将。
    这可信度不高。
    甚至能够比肩徐达,就更为夸张了。
    想要达到徐达这个成就和能力,没有天赋是不可能的。
    最早参军起义的汤和,常年跟在徐达身边当副将,其能力依旧在所有淮西勋贵中,只能算是第二梯队。
    和晚辈蓝玉是一个平级。
    汤和的年纪甚至比自己父亲都要大。
    但其能力各方面,却只能和小辈坐一起。
    足以说明,想要做到徐达这个高度,光靠努力不行。
    很显然,朱棣从小到大,并没有展现出有这份天赋。
    “儿臣也搞不清楚。”
    “要说老四有变化,儿臣倒也能够感觉到。”
    “可要说老四从玩世不恭的子弟,蜕变成为身经百战的老将。”
    “父皇,这句话,您信吗?”
    朱标反问道。
    朱元璋轻笑一声。
    都说长大都是一瞬间。
    可能力却并非是瞬间能够提升的。
    在功成名就前,他当过和尚,当过乞丐,经历过很多事情。
    在当将军前,他也当过兵卒,厮杀敌军,每天都垂悬在生死中。
    在他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是能够瞬间提升的。
    道理教万遍,不会还是不会。
    经历教一遍,一遍就足够。
    朱元璋思绪片刻,淡道。
    “标儿,蓝玉可还在京城?”
    或许徐达没有说谎,不过,他还是不太相信,朱棣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
    发生这么大的蜕变。
    要是在战场上,或许有可能,但朱棣这几个月。
    都在京城,也没去哪里,不是喝茶喝酒读书习武外,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只可惜,胡惟庸等人被诛连,官员缺失大量,奏疏皆需要他亲自批阅,朝政繁忙,没有时间去关注朱棣的变化。
    不过倒是可以让朱标带上蓝玉,去试试,看看到底有没有徐达说的那么夸张。
    朱标拱手道:“蓝玉和大哥刚征讨西番回来,目前尚在京城内。”
    朱元璋颔首点头。“嗯,明天你带上蓝玉,去徐达府里一趟。”
    “要是沐英有时间,就让他也去,让他们试试老四。”
    “然后把情况汇报给咱,咱倒是想看看,老四到底有没有徐达说的那么夸张。”
    朱标拱手。
    “是。”
    “不过,父皇,让大哥去,会不会有些欺负老四了?”
    沐英要比朱标大十岁。
    在一众开国功勋中,虽然不能算作是名列前茅。
    但也足以在第一梯队坐末尾的位置。
    能够比沐英强的,也就徐达,李文忠他们几个。
    要知道,沐英的嫡长子沐春,就已经能够碾压一众勋二代。
    在凤阳演武上,夺得魁首。
    朱棣连沐春都未必能够比得过,更何况是沐英。
    “既然徐达说,老四像个身经百战的老将。”
    “而老四今年不过二十,二十岁的身体,几十年的战场经验。”
    “自然是有沐英这样的将领,才能做他的对手。”
    “况且,咱又没让你大哥直接和老四打,不还有蓝玉吗。”
    “顺便,让沐英和蓝玉都给咱做出个评价。”
    “咱也好考虑,怎么安排老四就藩后的事宜。”
    要是表现好,或许可以担任徐达副将。
    多加历练,说不定朱棣能够成为下一个明长城。
    要是表现不好,则让他老老实实就藩,呆在徐达帐下,做个文职或者做个小将。
    朱标也明白,朱元璋是想要借着这件事,来安排朱棣的未来。
    要是好,直接让其独自领兵。
    要是不好,沉淀沉淀,等个八九年历练后,再给予其独自领兵的权力。
    想到这里。
    朱标就回想起前些天,朱棣和自己说的话。
    不想去就藩。
    朱标无奈的叹息了一口气。
    “儿臣明白。”
    察觉到朱标异样的神态,朱元璋淡然的询问道:“怎么?有什么问题?”
    “没,没有,只是有些劳累心神。”
    闻言,朱元璋便开口道:“劳累可以休息,但不能懈怠,你是太子。”
    “肩负国家重担,咱废了中书省,国家大事皆由咱处理。”
    “咱都没感觉累,咱现在的生活,便是你的未来。”
    “现在受不了,咱怎么放心把大明江山交给你?”
    朱标只是微微叹息一口气。
    朱元璋便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来告诫朱标。
    虽然有些无奈,但朱标也不得不接受这些。
    他也明白,自己父亲是为了自己好,毕竟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废除。
    现在朱元璋的工作模式,便是自己未来的工作模式。
    劳累和辛苦是必然的。
    想要治理好国家,想要当明君,就必须承担这些。
    “儿臣明白。”朱标拱了拱手。
    “嗯,今天和明天,放你休息两日。”
    “后天继续来咱身边帮着学习处理朝政。”
    说完,朱元璋便径直朝着尚书房走去。
    朱标整顿好心情,对着身旁的太监说道。
    “去西平侯府,叫大哥进宫,顺带把蓝玉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