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章 破的瓦

      史书中记载过万千山川河海,万千山川河海间又有江湖无数。
    在这无数江湖之中,要数那龙枢郡九皋城的江湖最是奇怪。
    这里的江湖没有刀光剑影、侠勇传说,也没有群雄争霸、风云演义。
    运河昌盛、盐铁兴旺、遍地黄金之时,九皋并未因此而镀上一层金边。
    朝局更替、战火连连、风雨飘摇之际,九皋却也百年未见烽烟。
    这里已经许久没有什么变化了。
    在城墙的那一边、无数不为人知的角落,仍有人传颂着经年累世的祭文经卷,怀念着千百年前的释道圣贤,修炼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奇门道法。
    而九皋城中的人,千百年来钻研的都是同一本经——生意经。
    腥风血雨的江湖在这里如入奇穴,衍生出了不一样的派系法则。
    这里是平凡之人的江湖。
    而平凡,未必不见高手。能与生活周旋之人,才算得上真正的江湖高手。
    所谓大隐隐于市,譬如那近几年风头正劲却神秘非常的川流院……
    啪。
    一粒飞枣正中听风堂堂主唐慎言的面门,令他将方才喝进嘴的隔夜茶都喷了出来。
    “怎地又是川流院?!上个月不就是川流院?八百里外都传遍了,还用得着听你在这里胡诌瞎扯?你们听风堂到底行不行,不行赶紧退银子!”
    扔枣子的大汉义愤填膺,身后跟着的一众五大三粗的江湖消息贩子,众人骂骂咧咧、一副起身要走的样子。
    唐慎言自知不妙,鼻子一痒流下一行鼻血来。他连忙从桌上那盘枣里捡起一枚塞进鼻孔,嘴上忙忙叨叨地做着最后的努力。
    “还有!还有别的!黑风渡舵主同碧门教右护法的决斗有没有人想听?!”
    呼啦一下,人群如潮水般褪去,撂了桌的银子又被收走,堂中只留下一地枣核和脚印。
    许久,一个顶着瓜皮绒帽的脑袋在一片狼藉中缓缓升起,帽子下面是一张紧紧巴巴、瘦瘦小小的脸,唯有那双眼睛瞳仁黑亮、闪着精光。
    秦九叶扶了扶一直往下掉的帽子,囫囵一口吞进三个枣,又一口气吐出三个枣核,瞥一眼唐慎言“人走茶凉”的脸,摇头叹道。
    “黑风渡舵主已经年近八十,那碧门教右护法三年前与天同门打架时便被打断了腿。你这消息没人愿意撂银子,也实在是情理之中啊。”
    唐慎言虽方才挨了打,可对着秦九叶却仍然能撑出几分傲气来,他瞥一眼对方手里仅剩的半盘枣子,一把便将盘子夺了回来。
    “秦掌柜在我这蹭了可有一个月的果盘了,也不知您这肚子是不是个无底洞,东西落进去都没个响的。”
    秦九叶讪笑两声,两只手爪子搓了搓、试图遮掩一下袖口的两块补丁。
    “最近不是快开春了,胃口好了些。”她凑近唐慎言,又刻意压低了嗓子,“我知唐兄不止这点能耐,不如来些正儿八经的货,也教我开开眼。”
    唐慎言早瞧惯了这张面积不大、却顶顶厚实的脸皮,看都懒得看她一眼。
    “秦掌柜若不是要给我开张,这点吐沫星子还是省省吧。”
    秦九叶吃了瘪,脸上的笑反而更灿烂了些,从三四层厚的棉褂子里掏出一锭银子来。
    “唐兄可是怪我没有诚意?”
    唐慎言的眼睛瞬间被那锭银子照亮了。
    他那双有些干巴的手在褂子上来回摩挲着,也不知是在纠结些什么。
    “听闻这阵子九皋一带都查道查得紧,看来唐兄确实是没什么可以分享的了……”
    秦九叶手指一转,那胖乎乎的银子便要收回,唐慎言色变、立刻用双手按住了那锭银子。
    “且慢、且慢!”
    秦九叶看着那双抠着银子的手,又抬头看那手的主人。
    “唐兄莫要似方才搪塞旁人那样搪塞我。”
    “怎会?”唐慎言咽了口吐沫,半晌才艰难开口道,“方外观观主,你可听说过?”
    秦九叶一愣,随即两眼放光、声音都颤抖了起来。
    “可是占了秋山派三个山头,又一剑劈死了秋山派掌门次子的方外观观主?”
    “正是。那观主元漱清已多年未曾下山,半年前秋山派有人上山讨教,结果被他一剑劈死了,事后才知是那秋山派掌门的儿子。秋山派掌门得知此事大病一场,元漱清知道后说是要亲自带人前往秋山派赔罪,秋山派第一高手王逍听闻大怒,认定对方是来挑衅、意图不轨,今夜便会带人在清平道劫人……”
    对方说着说着便戛然而止,秦九叶正听得来劲,不禁追问。
    “没了?”
    唐慎言的目光落在手下那块快要焐热的银子上,而那银子的主人还未松手。
    “秦掌柜先把这前半截消息的银子付了,我才好告知你后半段。”
    秦九叶的手哆嗦着,捏着那银角的两根手指却似一把火钳子,任唐慎言如何发力就是纹丝不动。
    唐慎言额角滴汗、嘴角抽动,声音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来。
    “秦掌柜,您这银子是撂还是不撂呀?”
    秦九叶悲愤地最后望一眼那银子,终于还是松了手。
    “这银子我也揣了有半个月,唐兄定要好好待它。”
    唐慎言一边擦汗一边假笑。
    “那是自然。至于这后半段……”
    他伸出两根手指来,秦九叶自然看得懂,心中暗骂、嘴上却还得抹了蜜似的。
    “唐兄做生意向来爽快,银子我定不会少了你的。我人都在这了,还怕跑了不成?”
    唐慎言不肯退让,上下打量着她棉褂子的腰间。
    “带够银子了吗?这嘴皮子不过一秃噜的事,你可得先让我摸到银子才行。”
    秦九叶心知再占不着便宜了,回想方才听得的那半截消息,再开口时一副痛快模样。
    “行,这便给你回去取。”
    她说罢转身向堂子外走去,脚下的步子看起来迈得有些急促。
    哼,这些年同这黄毛丫头少说也斗过三百回合了,她的招他熟得很。还想用老把戏同他扯皮,还是再去练练吧。
    唐慎言心下狂笑三声,目送着那道人影消失在门外,又习惯性地掂了掂手里的银子,突然觉得有些不大对劲,赶紧将那银锭子翻过来一看。
    银元从底部被掏了个大洞,薄薄一层皮里面填的都是盖房子用的夯土,和银子接缝处磨得甚是平整,一看便下了不少功夫。
    急怒攻心、气血上涌,堵鼻孔的枣子飞出,唐慎言的鼻血又流了出来。
    “秦、秦、秦九叶!”
    新招式得逞的秦九叶是听不见唐慎言的怒斥了。
    她也知道瞒不过对方太久,一出听风堂便顾不得那掉了一半的鞋底、发足狂奔起来,此时已在两条街之外了。
    黛绡河缓慢悠闲地在屋舍旁流过,秦九叶扶着小石桥的桥墩子喘气,心中飞快计算着时辰。
    那清平道在洗竹山南侧,需得抄小路翻山而过,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若是此时直接出城直奔那里,不用太过匆忙、太阳一落山便能赶到了。
    可她不能空着手过去,行头装备都在城外果然居,她要绕道去取一趟,就得快着点了。
    秦九叶的药堂名叫“果然居”,就在那弯弯绕绕的黛绡河尽头,名为丁翁村的小村落里。
    迎来送往的人只要路过,定会叹上一句:果然是个破烂地方!
    走投无路的人只要进去,定会骂上一句:果然是家村野药堂!
    药到病除的人只要再来,定会赞上一句:果然还是秦掌柜的药好啊!那真是物美价廉,口感绝佳,居家行路必备良药啊……
    当然,最后这一句,是秦九叶自己加上的。
    她觉得即使现在没人这样说,日后早晚有一天“果然居”的名号也会这样传开的。
    她不仅这样对自己说,每日还会说给金宝听。
    金宝大名司徒金宝,因为名字太长,所以村里人都习惯叫金宝,久而久之没人记得他姓司徒,以为他就姓金。
    金宝是果然居里唯一的伙计,除了不能穿个露膀子的衣服站在门口招揽客人,几乎什么活都能干。其实夏天最热的时候,他自己是愿意露膀子的,但秦九叶说要为来看病的客人们着想,万万不能让人在店里出了问题,到时候还得赔钱。
    金宝确实长得不好看,可他自己从来没觉得。
    他至今还觉得凭着自己一手抓药开方子的手艺,再熬几年兴许便能娶那钵钵街老方家的二女儿为妻,只要出门必寻个借口绕道去偷瞧人家。
    秦九叶不好打击他,只偶尔路过钵钵街的时候委婉提醒那方二小姐,走夜路的时候提防着些,莫要被一些长得奇怪的东西吓到了。
    天色渐暗,再有不到半个时辰太阳就要下山了。
    秦九叶急匆匆推开后院柴门,直奔放药篓的西房而去,一个没留神,便和抱着个木盆的金宝撞个正着。
    金宝细胳膊细腿的,人也不精神,往那一站身上能打八道弯,打眼一瞧仿佛一根不禁烧的柴火苗。
    但他天生有个小肚子,那水满一半的木盆如今正好卡在那肚腩上,倒是稳妥。只是他如今心情不佳,硬是要晃悠两下,将那盆里的水洒出来些在秦九叶身上。
    “你还知道回来?!”
    秦九叶心系晚上的“大买卖”,不想同眼前这棒槌计较,一头扎进西房收拾起来。
    “我今晚会出去久一些,若是回来晚了……”
    木盆在她身后“哐当”一声落地。
    “你若再不将米缸添上,便不要回来了!”金宝斜倚在门框上、语气冷酷,“西边的瓦都拖了半月未补,再下大雨也不用拿盆接了,你我干脆坐在盆里等着水涨船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