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7章 护心镜

      又一年清明, 陆柳准备了些瓜果祭品,跟黎峰一块儿去拜山。
    这是他为数不多的上山机会,住在山脚下, 他就只在山脚晃悠, 去过最深的地方是挖竹笋。
    他之前还说要带哥哥去竹林里找竹汁喝,哥哥难得过来小住,他却临产,身子不方便。再要聚在山下,就难了。他们都要走了。
    他们住得近, 在家里料理过家务杂事才出门。前面排起长队,虫蛇都早早退远。路上的泥土混着腐烂的枯叶与枝条, 里面偶尔有一些冻死的虫蛇小兽的尸体被脚步惊扰,露在外头。
    碰见的人会就地挖坑, 把它们埋了。
    地上滑,往前都是上坡路,走不了多远,陆柳就扶着黎峰的手臂借力。
    等拜完山, 他们原路返回,准备去扫墓。
    他们今年买的纸钱多,叠的元宝也多, 装了两背篓。
    来年说不好回不回,陈桂枝备了酒菜,装了一竹篮, 要跟黎峰爹说说。
    孩子太小了, 家里得有人看着,陆柳不去扫墓,在家看孩子。
    天气慢慢转暖, 家里没烧炕了。
    都说小孩子怕热,陆柳一天要摸宝宝好多次,看他们有没有闷出汗,不烧炕的时候,他们睡在羊毛睡袋里还好。看情况,能睡到三月半。
    睡袋特地做大了些,他俩在里面能伸展手脚,睡袋总是鼓鼓囊囊的。
    陆柳跟他们玩,他们手脚动了,他就会在睡袋外头伸手碰一碰。小宝贝对触碰感到新奇,会再次动起来,寻找触碰他们的手。
    他们三个月了,好带一些,自己都能玩一阵。
    两个孩子躺一块儿,歪着头能咿咿呀呀说说话。也不知道他俩能不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总之是两个小话痨。
    小麦依然倔强,要是壮壮没及时搭理他,他会一直盯着壮壮看。陆柳把他抱起来,他还要看着壮壮,眼睛大大的,舍不得眨。过一会儿眼酸,他掉两滴眼泪,也是抿着嘴巴哭。
    壮壮依然霸道,四肢愈发闲不住,又抓又蹬,给他手里塞个毛球,等他睡着了,都拿不出来。兄弟俩要是拉手手,他怎么都不愿意松开,能把小麦的手抓红。硬给他分开,他闹起来动静大,能哭好久。
    两个小宝哭闹的次数少了些,每次要哭了,陆柳就会把他俩抱起来,让他俩互相看着,大多时候,他们会忘了哭。
    陆柳听说,小孩子扎堆的时候,哭一个,就能带哭一群。他家两孩子没这样。
    与他们玩一会儿,奶娘过来喂奶。
    小宝宝精力比从前好,吃奶要较劲儿,先喂小麦,壮壮就会急。先喂壮壮,小麦就会扁嘴哭。
    陆柳一般是把他俩抱开,跟奶娘背靠背,小麦吃奶的时候,他拿拨浪鼓跟壮壮玩。等壮壮去吃奶,他就拿拨浪鼓跟小麦玩。
    奶娘跟陆柳聊天:“等他俩再大一些,更离不开你了,爬也要爬到你脚边。”
    陆柳说:“炕上爬爬就行了,到地上爬也太脏了。”
    奶娘笑道:“都这样,小孩子管不住,一不注意,他俩就爬地上去了。等学会走路,还爱玩水玩泥巴,往泥坑里打滚。你哪天出门转转,谁家有个半大孩子,每天都要骂。都是打着骂着长大的,皮实得很。”
    陆柳还没骂过孩子,想象了一下,这种事还是让黎峰干。
    过了清明,黎峰就要出发去府城了。
    等孩子吃饱奶,奶娘能哄哄他俩。陆柳就空出手,收拾收拾东西。
    像皮袄、厚棉袄,还有柜顶上的被褥,这些都能先拿走。
    这几样好收拾,不用翻箱倒柜。陆柳抽空把棉靴都洗晒过,一并收拾妥当。
    除此之外,他把帽子、手套都找出来装好。另有护膝、大袖套等保暖用品。
    到中午,黎峰他们回来,奶娘再喂一次孩子,他们准备午饭,下午就把行李打包。
    黎峰这次不带货,让陆柳多收拾些行李。
    普通百姓搬家,锅碗瓢盆都舍不得。陆柳到灶屋清点一番,怕走的时候还要摆酒,先没拿碗碟,转而去各间屋子都看看,看看放置的杂物。
    桌椅不好拿,竹席草席可以拿几张带上。灯笼不拿了,家里有多的盆,是陆柳生孩子时买的,都先拿过去。旧盆就留家里。
    柴火不用拿,扫把竹竿也不用。陆柳满屋子转转,发现主要收拾的行李都是房里和灶屋里的。
    他又过去帮娘收拾。冬季的衣物都收拾出来,薄袄就等下回。再下次就是夏衣,没几件东西,可以把灶屋的锅碗瓢盆都装上。
    顺哥儿的行李都拿走了,除却这些,就剩黎峰打猎的武器和农具。
    家里要料理菜园子,暂时不动农具。武器都带走。
    冬季的衣物厚实,加些杂物,收拾出来很大一堆。放堂屋里很挤,几间房都空了。
    黎峰说:“余下的被子就不拿了,我也要留几身衣裳在家,以后回来拉货,还要住家里的。”
    陆柳点头应下,还说给他留两身厚衣裳在家里放着,黎峰没要。
    冬季衣裳不常换,天冷的时候,他穿一身厚衣裳就够了。
    过了清明,夫夫俩又去了一趟县里。
    黎峰要去鲁家,看看雕版做好没有。陆柳是跟着他出来逛逛。
    他们的生辰挨着,一个是三月底,一个是四月初,今年都不能在一起过了,黎峰带陆柳去挑个生辰礼。
    陆柳把他攒的私房钱拿上了,说给黎峰也买个礼物。
    两人先去了鲁家,雕版已经完工,做了两版。
    一版是照着幌子来的,黎峰拿了白纸包菌子,叠出折痕,来定雕版大小。雕版大,价钱高。这要用很久,木料也用得好。一版就要七钱银子。
    另外一版是商号的雕版,鲁老爷子有巧思,把“黎”字刻得像一座山,下方则是“靠山吃山”四字。这一版要鲁老爷子帮忙想样子,图样不算复杂,价钱一样,也是七钱银子。
    黎峰想把商号的雕版拿到码头用,到时印在红纸上,这样显眼喜庆。他们出货送货,都能在箩筐和麻袋上贴带有招牌的红纸,算作宣传。
    暂时就两版,等以后不够用了,他再请鲁老爷子雕个备用的。
    两家之间有陆杨的关系,之前也合作过,鲁老爷子不怕他们赖账。黎峰试印的时候,他就跟陆柳说话。
    “你们兄弟真是像,但你比杨哥儿胖一点,听说你生娃了?”
    陆柳怀孕期间长胖很多,生完孩子,体重掉了点,这几个月好吃好喝养着,实在没法掉了,看着圆润了许多。
    他说:“生了两个,他俩都三个月了,吃饱就乖。”
    鲁老爷子问孩子叫什么名字,陆柳把大名和小名都说了。
    “大的是小哥儿,小的是个儿子。”
    鲁老爷子跟木头打交道多,他手边就有木料和工具,挑了块好的碎料,刨了两只小木勺,分别刻着“小麦”和“壮壮”。
    他笑呵呵递给陆柳:“你拿着,等孩子大一些,能用这个勺子吃饭。”
    孩子小,勺子也小,落陆柳手上,还没他巴掌大。勺子是浅口,大大的肚子,平平的口,方便挖取食物,也方便送到嘴里。
    陆柳接下了,跟他道谢。
    他们还好没空手过来,从寨子里拿了些新鲜菌子和春笋,再有一些野菜。不然这个礼他都感到烫手。
    陆柳又看上面的字,真是好手艺,拿刀刻的字,都比他写得好看。
    “这本事是不是很难学?”
    鲁老爷子笑道:“不难,你哥哥就学了,他会一点儿手艺,现在是忙了,没空弄。你要学吗?”
    陆柳摆手,说:“我字都没写明白,怕是学不了。您这手艺是祖传的吗?是不是很小的时候就练上了?我这一年看了些书,书上的字没你刻的好,不如你的手艺漂亮。”
    说起这个,鲁老爷子很得意。
    “是家传的手艺,祖上几代都是木匠,我祖爷爷还给在工部当过差,给宫里打过家具,他留下的图样别提多精巧了。”
    后来家里的人丁少了,干不了木匠的活,他爷爷那一辈开始,就慢慢接触了雕版的活,到他这辈,已经是手艺纯熟的匠人了。
    好木匠难寻,贵人家里盖个房子,打个家具,都想要精巧气派的,大方又得体,接一个生意,能挣好多钱。雕版就不行了,一点点的小钱。作坊不够大,糊口罢了。
    陆柳看过鲁老爷子给陆杨送的碗筷,上头的花样很漂亮,筷子都是杨树的样子,放家里都舍不得用。
    他觉着鲁老爷子也可以做些小的木制品挣钱,鲁老爷子说:“早年就是搭着做些碗筷,给人刻个印章什么的挣钱,现在好了,杨哥儿出息,以后我有地方养老了。”
    他这儿天天有雕版刻。陆杨要开书斋,常用书籍刻完,还会刻一些时兴的诗集文集,往后的日子就安逸了。干着熟悉的活,不用到外头奔波,就把银子挣了。
    说起哥哥,陆柳很高兴,叭叭叭跟人聊了很多。
    他哥哥就是最厉害的,做什么都做得很好。人也善良,记恩感恩。
    他俩聊一阵,黎峰找鲁小水买了些纸墨走,还买了一把裁纸刀,这便告辞。
    他们把雕版和纸张送到铺子里,让三苗两口子忙起来。
    黎峰让堂嫂裁了很多纸,今天一并拿来了,让苗小禾先印一批包装纸,包些干菌卖卖看。他们不在铺子里留,要去逛县城。
    陆柳一直想去铁匠铺看看,他早说要把黎峰的武器修修,黎峰不修。他就说去铁匠铺看看还有什么东西能买。
    铁价浮动大,五十文到一两银子之间都有过。黎峰来问价,都是六十到八十文钱一斤。打成想要的东西,价格会再提提。他之前买的铁箭矢,一百文钱就买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