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枭雄落幕
第315章 枭雄落幕
田中角荣深知女儿性格,知道她基本没往心里去。
但他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能交给老天。
“希望我这次没有看走眼吧。”
田中角荣心里沉思片刻,然后略微疲惫的低声对女儿说。
“你也回去吧,早点休息。”
“没事,我在陪你一会。”
田中角荣的状态很糟糕,他自己知道,田中真纪子作为旁观者自然更加清楚。
她想尽可能多的陪陪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机会了。
随着田中角荣身体状态越来越糟糕,他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
“真纪子,以后的路就要你自己闯荡了,希望你能控制住脾气,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我,我知道。”
田中真纪子现在根本无心想这么多,脑海中充满着悲伤。
她无法想象,那个一直宠溺着自己,在她眼中顶天立地的父亲就要离开。
“如果可以的话,你要多亲近亲近你那位性格圆滑柔和的星海集团小学弟。政治上想要走的远,必须有足够多财富。”
田中角荣早就看透本国政治的真谛,搞出有名的钱包战术。
每次有什么大事,直接一个塞满纸币的皮包丢过去。
如果还不行,那就再丢两个。
他一个小学毕业生为什么能战胜东大精英成为首相,最主要的就是这个。
当然,宣传上面也不能少。
比如他的日本列岛改造论,绝对可以媲美后世白头鹰政客的让xx再次伟大,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
因为田中角荣确实做了许多实事。
比如开发本州通往北海道的青函海底隧道、东京成田机场、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以及新的高铁线路……
可以说,他再次完善了日本交通网,有效缩减城乡差距。
至于某总统,一上台就发虚拟货币割韭菜的家伙,很难说清上台是要做什么。
再说了,这家伙口号也是仿照里根,可能是想要复制昔日对苏故事。
但国情完全不同,国际形势也是如此。
当时世界岛几乎被控制,全世界都面临空前大的压力,所有势力不得不团结。
21世纪情况完全不同,就算东方大国重新崛起,也无法直接威压世界岛最西边一侧。
所以口号喊的再响亮,大家也基本没有行动。
田中角荣清楚,自己女儿因为从小出生富足的原因,性格只继承了自己的倔强傲慢,没有继承超强敛财能力。
如果没有财阀在幕后支持,就算登上高位也会很快丧失。
当然,走上高位也可以靠低头做小。
但田中真纪子性格高傲,不可能低头。
“我知道,放心吧,父亲。”
田中真纪子只是性格直,但并不傻。她很懂这些,只是无法完全放下。
不过早稻田的学弟嘛,她就没有那么不自在了。
“嗯,很好。”
田中角荣很欣慰,心中又有了希望。
不过就算心情有所好转,依然挽救不了他的身体。
两天后,一则轰动全世界的新闻出现。
那位以快刀斩乱麻之果决,极速解决中日问题的首相。
病逝了!
“唉,我们损失了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收到消息的竹下雅人放下手头的工作,无言的望着电脑屏幕。
田中角荣是出色政治家,无论是他果决处理两国关系,还是提出日本列岛改造计划,都在证明他的雄心壮志。
后世每有提到地方发展,基本都会参考此书。
至于后来的竹下登、岸田纹雄之流,只能算是政客,基本没什么担当。
唯一可以勉强算是政治家的,可能只有小渊惠三。
这位首相出色解决了金融领域的深层问题,没有让国家经济被再次引爆。
外交上也没有盲目转向,走平衡战略。
可惜,天不假年,病逝在首相位置上。
田中角荣的病逝属于大事,但操办却比较隐私。
因为竹下登的分裂行为气倒田中角荣,田中真纪子只邀请了少数未离开田中派找人,以及一些关系私密者。
竹下雅人作为最后与田中角荣密谈的少数,自然也在邀请之列。
“田中夫人,田中前辈,请节哀!”
“谢谢!”
虽然现在最适合谈合作,但青年不是政客,自然也不需要借此完成类似操作。
所以他老老实实听指挥,别人做什么他也跟着做。
就在竹下雅人忙碌参加葬礼的时候,另一边的竹下登和小渊惠三也在高档茶屋小聚。
“我们那位性格强势的老领导,彻底走了。”
“是的,彻底走了。”
两个人都内心复杂,因为两人曾经都属于田中角荣亲信。
如果不是田中角荣对手下控制的太死,压抑大家成长,很难有背刺一事。
田中角荣的老领导佐藤就很懂得放权。
在争夺首相宝座时,他更希望福田上位。
但手下不满意,直接在田中角荣带领下架空他,他也什么都没有表示。
没问题,你们选谁当首相我都同意。
后来的竹下登明显吸取田中角荣教训,参考更早的佐藤。
手下想要竞争首相,不仅不阻挡,还大力进行支持。
桥本、小渊,先后成为日本首相。
当然,两人都能上位也有些偶然。
1993年自民党失去首相宝座,党内争端被党外竞争压制。
几大派系不再针对竹下派,而是团结在竹下派旗下想要夺回首相宝座。
成功后,出力最大的竹下派自然拿到最丰厚果实。
至于紧接着的小渊惠三,他在98年上位。
这一年亚洲爆发经济危机,日本无论是经济还是就业都搞得一塌糊涂,自民党议会席位大跌。
可以说首相位置完全是烫手山芋烂摊子,大家都不想接手,都想甩锅给别人。
小渊惠三一方面是想要借机拼一把,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政治梦想。
另一方面,也是党内实在没有人。他这个自民党领袖不接手,实在是不像话。
结果出乎所有人预料,也包括他自己。
日本挣脱金融泥沼,为21世纪创造了一个还算稳定的开局。
“听说,我们那位小学弟也前去吊唁了?”
“嗯,雅人学弟一直交好早稻田一系政客。”
虽然早稻田一系也有许多更偏向和美国合作的,但青年依旧一视同仁。
政治这种东西,就是要朋友多多敌人少少。
很多关键问题可能无法让这些人支持,但小的方面很容易劝导成功。
大家都不想因为一点小事,得罪自己的金主。
长期发展下去,说不定可以改换门庭。
至于早稻田一系之外,就只和更偏向亚洲的一派发展。
比如大平正芳一系,以及三木武夫一系。
至于竹下系,自然更要发展。
这是自民党内最重要的中立势力,更看重实际。
后世日本首相石破茂,就大量继承该派系思想。
平日里和稀泥,只看重日本本国利益。
随后,小渊惠三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悄声问。
“前辈,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在学弟的劝导下和解。”
娃娃脸的竹下登摆摆手,
“不可能的,我们那位学妹,脾气你是知道的。”
田中真纪子根本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就连政客也算不上。
真正的政治人物别说仇人,就算敌人该合作也合作。
“可惜了。”
小渊惠三还是很希望两家友好的,因为田中角荣声望太高,田中真纪子也在民间有着良好形象。
两家合作,可以加强竹下派对日本的控制力。
“没什么可惜的,人太多很难管理,也容易遭到围攻。”
自民党派系,规模最好不要超过百人。
一旦人数过百,就会遭到大家联合肢解。
前不久的田中派如此,后来的安倍派同样如此。
“是啊,人多确实难管理。”
不久前的竹下派内乱,不就有人数太多的因素吗?
“你说,我们这位小师弟会为田中家投下多大的资本。”
面对竹下登的询问,小渊惠三试着推测道:“估计不会少,和我持平吧。”
“嗯,我猜也是如此。”
每一位当上议员的早稻田系成员,竹下雅人都会进行投资。
捐款建厂,都是必然会有的选项。
位置越高权利越大,或者是那些有潜力的,都会得到重点扶持。
竹下雅人为此,成立了各种零部件工厂。有一部分甚至在亏损经营,为的就是增强星海集团政治实力。
当然,这些也就短期搞搞。
等星海集团势力稳定,才会解决亏损问题。
交好的议员势力依旧稳固,那么就换成赚钱的行业。如果换了新的无关系议员,直接选择放弃。
工人愿意跟着离开的,直接换新部门。不愿意离开的,发足遣散费。
“我们这位小学弟有大野心,让你们家那位多多交好吧。”
竹下登心中留有遗憾,甚至羡慕被自己背刺的老上司。
因为田中角荣有自己的政治继承人,而他的直系后人都不打算从政。
以后竹下家就算有所发展,也要依靠弟弟一脉。但弟弟的政治能力,还不如田中真纪子。
反而是小渊惠三,家里人还有从政的机会。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早,只是加深下联系。
“嗯,看出来了,小学弟的目标是三井三菱。希望能成功吧,增强我们早稻田的力量。”
东大在日本政治的影响力让人绝望。
早稻田一系政客已经在努力抬高自己,但差距依旧非常大。
以公务员为例,
东大每年两百多人,早大多的时候100多,少的时候七八十。并且部门方面,也把控着权利最大的大藏省。
“很难,小学弟这些财富都是空中楼阁。”
越是基础的行业,越容易实现长足发展。
比如那些掌控水电煤、粮食石油的巨头,活的都非常滋润。
而科技企业和零售行业,太容易被颠覆。
一场科技革命,许多老牌科技巨头或者破产或是规模变小。
比如几年前还赫赫有名的王安电脑,就在去年倒闭破产。
规模更大的ibm也差不多,处于破产边缘。
不过ibm救命措施做的好,找来了郭士纳,公司很快实现复苏。
零售也一样,无数品牌出现又消失,无数企业崛起又倒闭。
“我觉得不会,他明显察觉到了这些,开始向稳定行业发展,每日新闻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竹下雅人也知道要向基础行业发展,不过现在时间还早,他还想聚集更多资金。
等公司发展的差不多,再向最基础行业扩张。
比如东京电力,就是个很好的目标。
这家日后海洋核危机的罪魁祸首,有着明显的安全漏洞。
他准备偷偷收集资料,然后借助亚洲经济危机老财阀弱势的有利时机,通过每日新闻大肆宣传。
核泄漏是全球危机,他可不想自己生活的地方出现这种烂摊子。
“嗯,可能吧。”
竹下登不想争辩,顺着往下笑着说:“说起每日新闻,被收购真是件好事,舆论方面,我们可以更占优势。”
“是的,起码我们竹下派会如此。”
竹下派能崛起,就有早大新闻界全力支持的因素。
现在多了每日新闻,竹下派在自民党内部的统治更稳固。
至于其它派系,情况则并不一致。
毕竟自民党是个大箩筐,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加入。有思想非常偏左的,也有极端右。
聊完竹下雅人,两人很快又回归田中角荣葬礼。
“洛克希德案,可能也要迎来终结了吧。”
“我估计是,大家没必要再强撑下去。”
“嗯,就这样结束也好。”
洛克希德案爆发后,田中角荣一直有官司缠身。
因为他抢先和中国建交,并且违背美国意愿在中东战争中宣布支持阿拉伯国家,美国一直都想干掉他。
最开始是以丢掉洛克希德公司信誉,打掉他首相职位。
后来更是揪着不放,想让田中角荣蹲监狱身败名裂。
但日本政界有一条潜规则,巨头不蹲监狱。所以政客们死顶着美国压力,就是不判刑。
毕竟今天可以是田中角荣,明天可能就是自己。
现在田中角荣已死,判刑也无所谓,那就给美国人一个面子,象征性的完成宣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