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2章 编制改革会议【求订阅!】

      第82章 编制改革会议【求订阅!】
    翌日一早。
    军政部直接越过第二战区,将改编命令传达到黄绍竑受手中。
    排除一切阻碍因素后,358团在阳泉,正式加入华北战斗群的作战序列。
    但番号被撤销了.
    方立功被软禁,由警卫连连长领兵亲自关押。
    王奉心里清楚,夜里的事情可大可小,说的好听些——在部队整编时双方发生了分歧。
    讲得难听些,就是一场军事哗变。
    眼下这个关头,还不能和阎老西撕破脸皮,要尽可能的阻止消息外流。
    赵方远和谢尔盖推门走进。
    王奉开口问道:“张虎的情况怎么样?”
    赵方远笑了笑:“那家伙好着呢,医生说再过一个月,就能重新返回战场了。”
    王奉点点头。
    幸亏有这个野战医院,不然士兵的战后医治,还真成了件麻烦事。
    赵方远将手中的资料放到桌上:“长官,这是原358团士兵的名册,已经统计出来了,还请您过目。”
    “关于部队整编一事,还请长官指示。”
    王奉抿了口热茶,不慌不忙道:“先将这三千多名士兵编入预备役,以后再说。”
    “召集所有营以上军官,半个小时后召开军事会议,操场集合,全员到场。”
    “把张虎那货也给叫来。”
    赵方远:“是!”
    说完之后,他快步出门。
    屋内只剩下二人。
    王奉站起身:“谢尔盖,我又请来一名教官,十五分钟后到达阳泉城西门,你现在去接一下。”
    谢尔盖心中有些好奇:“长官,又是苏联人?”
    王奉摇摇头:“中国人,闲话少说快点过去,一会儿回来开会!”
    正是【口袋防御】的战术教官。
    这次拟定的信息时,将身份设定成了中国人。
    战术教官的国籍和出身很有讲究,王奉已经将其摸了个七七八八。
    虽然自己拥有系统面板,但要明白的一点是,这是现实世界。
    并不是游戏中的虚拟世界。
    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就如同谢尔盖一般,虽然是【人海突击学说】教官,但在必要时刻,也会提出一些与自己理论相悖的建议。
    并且也会在空闲时刻,学习当下最先进的战术。
    不同国家,不同出身的教官,在军事素养上也有很大差别。
    【机动作战学说】类的教官,最好设定为1936年后的德国军官。
    同理【优势火力学说】类教官,最好设定为1936年后的苏联,或者美国军官出身。
    【埑壕战】类的教官,最好有一战背景,参加过索姆河,凡尔登战役的最佳。
    【口袋防御】的主要增益,在增加携带补给量,以及减少非战斗补给损耗惩罚上。
    骑兵在未来不是主流,就算增益效果再大,也如同鸡肋一般。
    综合多方因素,王奉在拟定教官信息时,加入了参与超长途战略转移的背景经历。
    超长途战略转移,期间要穿过许多复杂地区。
    雪山,草地,沼泽,丛林.
    对降低非战斗损耗的能力要求很高,同时因为沿途补给点很少,每一次获得补给时,都要尽可能多的携带。
    长途行军,也考验部队的移动速度。
    正好和【口袋防御】的增益效果相吻合。
    简直是天衣无缝。
    谢尔盖忙不迭应下,快步跑出房间。
    半个小时后。
    众军官齐聚一堂。
    为了能成功拉拢到王奉,黄绍竑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将各个细节处理的都非常到位。
    在得知华北战斗群要进入阳泉城后,将城中最大的校场让出来。
    阳泉作为娘子关一带重镇,太原的东侧门户,军事设施条件没得说。
    近两个月来,王奉率部辗转多地,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大的会议室。
    全华北战斗群一万多人,营及以上军官三四十号人。
    校场内的大会议室足以轻松容纳。
    在卫兵的簇拥下,王奉缓步走进会议室。
    见有人进来,赵方远侧过头,随后立马神色肃穆:“全体立正!”
    “长官好!”
    列座的军官立刻起身,身体转向门口,立正敬礼道:“长官好!”
    众人齐齐开口,声如洪钟,气势磅礴。
    张虎肩上绑着绷带,行动不便,但也依旧站起身用左臂敬礼。
    王奉微微颔首:“坐吧。”
    话虽这么说,但众军官仍在原地站立,直到他坐下后才纷纷落座。
    赵方远位列一旁,会议议程已经交到他的手上。
    说起来,这还是首次召开如此规模的军事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确定今后的部队番号及编制。
    关于这点,王奉想了很久。
    既然常凯申将传统团,旅,师,军的升级道路堵死了,那就索性另辟蹊径。
    反正华北战斗群属于临时编制,想怎么搞都可以。
    王奉清了清嗓子:“咱们部队自晋中整编之后,已经过去了好一阵子。”
    话音未落,在场的军官们不自觉的直起身子,侧耳倾听。
    会议主题就是编制改动,现在的团以下部队编制,除了扩充营级兵力以外,基本没啥变化,还基本沿用着暂一旅的那一套,
    之所以要参军打仗,除了保家卫国的初衷之外,谁都想借此机会出人头地,加官进爵。
    这可是跟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东西,必须要好好听。
    王奉抿了口茶水,继续道:“目前的情况,大家也都很清楚,我们要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
    “这个独立作战,可不是说打一场伏击战,打一场遭遇战这么简单。”
    “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是能独立的,不依靠任何友军辅助的,进行一场大规模战役。”
    “就像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一样。”
    “不只是大部队,下属的各个作战单位,也要尽可能的拥有独立作战能力。”
    “不要搞什么.合在一起所向睥睨,分散开就如同烂泥,这是绝对不行的!”
    听到这,下方军官会心一笑。
    都是自家兄弟,在开会时也没有必要打官腔,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把事情讲明白才是重点。
    王奉将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经过指挥部考量,先组建三支山地战术兵团,军制上,与同国民革命军的步兵旅同级别。”
    “方远,宣读一下名单。”
    赵方远向前一步,托着一个巨大的文件簿,念诵道:“下面我宣读具体的人事任命,请全体起立!”
    哗啦!
    众人纷纷站起。
    “第一山地战术兵团,兵团长张虎,团副吴光胜,辖第一,二,三,四山地战术大队,兵团部直属后勤保障大队,战地急救支队,及山地侦察支队。
    “下面宣读大队长名单”
    原团级军官的位置并未变动,刘志坚任第二山地战术兵团长,孔志勇任第三兵团长。
    总体来看变化不大,只是名称上多了个‘战术’二字,将营改成大队,连改成支队,排改成分队。
    不过是换了个名称。
    又在原有基础上扩充了一个营的兵力。
    但各级军官在实质军衔和待遇上,都上升了一步。
    这只是明面上最显眼的。
    而真正的变化并不起眼,但作用很大。
    经过改编后,一支山地战术兵团的兵力,大约在5000人左右。
    战场宽度足够,已经是丘陵山地所能容纳的极限宽度。
    再多就会适得其反了。
    在配属了后勤保障大队,和战地急救大队后,独立作战能力得到了较高提升。
    继续说下级编制。
    山地战术大队是基本作战单位,相当于之前的山地营。
    战术兵团相当于旅,之所以没在其下组建类团级单位,主要还是考虑整体作战的机动性。
    一个团的人数,少说要在1500—2000人之间。
    而战术大队满编1000人,班组兵力由13人转变为10人,空余出来的缺额,转交给了新组建的后勤支队。
    相当于在营级单位,就部署了后勤连。
    别管眼下能不能发挥作用,先把框架搭起来再说。
    在保证战斗力的情况下,缩减部分规模,可以确保部队能有快速的响应能力。
    山地作战,重型武器无法展开。
    况且山地不比平原,部队无法大规模集群作战,不能共享统一的后勤保障。
    因此设立后勤支队是必要的。
    从今往后,战术兵团这一编制,就会成为基本战略单位。
    赵方远每念到一个名字,下方便出现一道声音。
    “多谢长官栽培!”
    宣读完三支山地战术兵团人员名单后,赵方远翻动文件簿:“接下来开始会议第二项议程。”
    “经上层指挥部考虑,组建预备战术兵团,兵团长楚云飞!”“.”
    听到喊自己名字,楚云飞‘蹭’的一下站起身:“谢长官栽培!”
    王奉满意的点点头。
    这可不是预备役的意思。
    所谓的预备战术兵团,的的确确是一支一线作战部队,各项武器标准足额发放。
    之所以称作‘预备’,主要是王奉还没想好具体兵种。
    可以看作普通的步兵部队,没什么特色,但也没什么弱项。
    一支多边形部队。
    也可以在大规模的集群作战中,承担填线作用。
    其次就是山西地形太复杂。
    平原,山地丘陵,高原样样都有。
    只部署山地兵团,局限性太大了。
    如果未来有可能,直接将预备战术兵团,转为机械化战术兵团,或者是其他兵团。
    由于一直按照一线部队标准训练,也有大量的实战经验。
    到时候改编的速度就会快上不少。
    这并不是亏待了楚云飞,反而是一种培养。
    会议进行到这,基本上已经宣告结束了。
    只剩一件事还没有说。
    在王奉的眼神示意下,赵方远的文件簿又往后翻了一页,看着上面的文字,立马神情肃穆,朗声念诵道:
    “华北战斗群原一团,该部在柏木井一战中表现英勇,面对日军的空地协同打击,坚守顽抗,寸步不让,成功完成指挥部下发的阻击任务,授予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荣誉称号!”
    张虎猛地抬头,他刚从野战医院里出来,事先对此并不知情。
    都以为会议要结束了.
    他站起身四下张望,看着二团,三团的军官不停的鼓掌,用羡慕的眼神望向一团军官。
    而一团军官,则齐齐望向自己。
    气氛烘托之下,腰板不自觉挺立起来。
    心里有些不敢相信。
    全军第一个荣誉称号,就这么落在我身上了?
    歪头看向肩膀上的伤口。
    嗯.就应该落在我身上!
    几名卫兵踏步走进,打头的士兵肩上扛着一杆红旗。
    正是那日遭受轰炸后,张虎在阵地上竖立起来的那面红旗。
    旗帜经过了裁剪,从一块单纯的红布,变成了一面真正的军旗。
    在贴近旗杆的一侧,缝上了【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的荣誉番号。
    王奉站起身,双手从卫兵手上接过红旗,又转身亲自递给张虎。
    第一次授予荣誉称号的过程十分简陋。
    最起码在王奉看来是这样的。
    没有军乐,没有红毯,没有勋章,没有礼堂,观礼人数只有寥寥几十个人。
    最关键的是,没有军事委员会下发的明确委任书。
    但这些在张虎眼中都算不得什么。
    他的眼中只有两点。
    长官亲自授勋,全军第一荣誉称号!
    张虎从座位上大步走出,右臂行动不便,就用左臂敬礼:“多谢长官授勋!”
    “第一山地战术兵团,定不负长官所望!”
    说罢,双手接过那面象征着部队荣誉的红旗。
    王奉拍拍他的肩膀:“尽快把病养好,还等着你给我上战场打仗呢!”
    张虎斩钉截铁道:“是!”
    “保证完成任务!”
    楚云飞站在下方,一边看着授勋仪式,一边偷偷观察着在场军官。
    他的原副官孙铭,现在任预备战术兵团的副兵团长,此时已经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目光憧憬的看着那面红旗。
    荣誉,是军人毕生所追求的东西。
    马革裹尸还,是对牺牲军人最隆重的葬礼。
    权利只是暂时的。
    赢得生前身后名,才是内心深处真正向往的。
    楚云飞算是明白了,这才是中国军队,真正该有的样子。
    不仅在武器装备上要先进。
    从上层军官,到下级士兵,都要有一种精气神。
    楚云飞刚刚加入,还不到一天的时间,对这支部队接触不多,很难明说着这种感觉。
    但绝对要强于大部分的国军部队。
    制约精气神的因素有很多,士兵的主观意识,军僚主义,双枪将,腐败.等等一系列问题。
    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从根上传来的毛病,很多番号越老,历史越久的部队,问题越严重。
    说到底就是老兵油子太多了,作风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在一滩浊水之中,清水根本没有容身之地。
    新进来的士兵满腔热血,时间一长就会被这种风气所感染,最后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兵痞。
    部队风气已经定下,即便最后兵痞都在战场上牺牲了,也于事无补。
    还会有出现新的一批兵痞,真正做到了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其二就是老生常谈的军僚腐败。
    这两点在华北战斗群中,楚云飞都没有明显的感受到。
    “难怪是一支常胜之师.楚某佩服,佩服啊!”
    授勋仪式后,会议进程彻底完毕。
    王奉率先离开了会场,临走之前补充道:“各部队立刻收整军备,四个小时后前往太原!”
    改编的方案已经下达了,眼下事情多着呢,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整编,只能先这么放着。
    等彻底安顿下来再说。
    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尽快赶到太原。
    已经在阳泉耽搁了一天时间,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太原兵工厂是发展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万万不能有失。
    他一早边和黄绍竑打过招呼,列车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战端一开,所有铁路全部划过军用,现在已经不开通民用车组了。
    娘子关的打成这个样子,已经没有从太原方向驶来的列车了,整条铁路仿佛变成了单向轨道。
    只有一批一批的溃兵运往太原。
    列车站台上。
    得知王奉要走,黄绍竑亲自前来送行。
    “此行太原,万事多加小心。”
    王奉点点头:“黄长官的好意我心领了,在下感激不尽!”
    虽然对这些国军将领好感度并不高,但这句话确实实打实的掏心窝子话。
    没办法,和卫立煌一样,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临了之际,黄绍竑又送了两千预备役,这是整个娘子关一线仅存的预备兵力,一直紧紧的攥在手中,谁要也不给。
    列车即将开动,王奉挥手告别:“黄副司令,我就先走了,有缘再会!”
    看着远去的背影,黄绍竑心中不禁感慨。
    抗战形势之下,各战区几乎屡战屡败,没人能挑起大梁来。
    举国上下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
    像王奉这种能打胜仗,还是连着打胜仗的将领,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拨划预备役一事,是委员长的直接意思。
    大厦将倾之际,哪个上位者能不惜才啊!
    除此之外,电报中还有一个要求。
    就是命令华北战斗群转移至长治,在此驻守抵御日寇进犯。
    长治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属于晋东南地区,与河南交界。
    若是王奉率部驻扎于此,向西可收复整个山西,向东可参与保卫津浦线的战斗。
    日寇来势汹汹,占领了山西,华北。
    下一步就是华中。
    津浦线作为重要交通干线,定是日军的主要进攻路径。
    而作为华中地区交通枢纽的徐州,定会爆发一场大规模战役。
    委员长的战术指挥能力不行,但战略眼光还算凑合,在一众幕僚的提示下,已经注意到了徐州的重要性。
    他曾和王奉提及过。
    但不解的是,王奉执意要回太原。
    这给黄绍竑弄懵了,既然已经和阎老西划清了界限,为何还要往晋绥军的老巢里钻。
    这不是羊入虎口吗?
    再三劝阻无效之下,黄绍竑也只好由他去了。
    娘子关战事马上就要结束,南京政府那便已经传来消息,
    等收拾完眼下这堆烂摊子后,他就要回南京述职。
    列车经过两天一夜的行驶,终于抵达了太原。
    如今的太原城,已是一座危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