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44章 在秦国

      第344章 在秦国
    “不过扩张的这么快,治理起来一定很困难吧!”
    在秦国的安都城中,
    赖在新夏两三年,
    靠着拉进跟秦国距离,这才刷满了进度,来到这边的何博正在逗鸟。
    大环水的水伯在本体手作的鸟架子上摆出“金鸡独立”的姿态,荡着秋千。
    听到本体的话语,他歪了歪头,睁着自己绿豆大小的眼睛说:
    “不难啊,遵循孔子的教导,治理这里的蛮夷可太轻松了!”
    “嗯?”
    “孔子?”
    “不应该是法家吗?”
    何博好奇的眨了眨眼。
    于是,
    玄鸟就为他解释起来——
    虽然他俩的脑子是共享的,
    但分身自然明白本体惫懒的本性,
    当有人可以替他动这份脑筋,做一个外置喇叭的时候,他是不愿意多折腾的。
    “《论语·颜渊》里面,孔子回答子贡对于治国理政的问题,曾经提到过:‘对于国家,可以在艰难的时候去掉食物,去掉军队!’”
    “秦人辛辛苦苦打仗,获得这么多的土地,其过程想想就知道有多艰难。”
    “所以去掉蛮夷的食物,去掉他们的军队,这样才能让他们尽快的习惯秦人的统治,服从秦国的管理嘛!”
    说完,
    玄鸟换了只脚站着,并扑腾起自己的翅膀,发出感慨:
    “真不愧是孔夫子,讲的话就是有道理!”
    何博也跟着“哦”了一声,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他随后便发出感慨,“先贤的智慧,不管放在何时何地,都能发挥它的作用呢!”
    “所以,你能不能多努力点,从中原那边输出点人才过来,传播更多先贤的智慧呢?”
    玄鸟倒腾完了自己的两条细腿,飞到本体的肩膀上,对其说道,“秦国距离中原还是有点远了,根基也的确不如新夏深厚,还是需要更多养分的。”
    如果只靠当地蛮夷的献身,
    那还不是足以让嬴秦茁壮成长的。
    “你已经在新夏那边,跟大王八商量了相关的事情,那也得考虑下我这边吧!”
    “别以为两河这边就不念经了!”
    “你也不希望以后秦国这边的死鬼,个个都是非善即恶的二极管,还大搞同姓相亲吧?”
    嬴秦,
    对于波斯这片土地来说,
    到底是外来的。
    虽然诸夏君子凭借自己的亲手努力,让这里的蛮夷接受了一定的教化,
    但这并不代表,旧时的一切就此消散。
    百年不到的功夫,
    怎么可能就能将这片土地,完全浸染为另一种颜色呢?
    所以,
    本就为波斯推崇的拜火教,仍然在这片已经被纳入“诸夏大九州”的土地上传播,并且还有影响力残存着。
    而拜火教的主张,则是包含有“善恶二元”、“圣血亲亲”、“善恶有报”等等。
    最后一个不用多提,
    毕竟一个宗教若能广为传播,一定会宣扬道德——
    用儒家的话语来讲,
    那便是因为人之降世,自有善良恻隐之心。
    世间的苦难多种多样,
    但善良和道德却是通用的。
    当然,
    当阶级被严格划分开,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人与畜牲还要巨大时,
    “道德”自然也会跟着分化。
    就像身毒人从不认为,
    婆罗门的道德,适用于首陀罗身上一样。
    而前两者,
    虽有善恶之分,却没有了诸夏君子特有的“中庸调和”之美。
    在婚姻的看法上,更是违背了诸夏的道德提倡。
    “哪怕秦王对此颁布了严苛的法令,但还有不少地方,阳奉阴违着。”
    “如今秦国强大,还可以镇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让其不继续壮大下去,但等它衰落,却还没有将这里的人教化完毕,使其融入诸夏的时候,会不会受其伤害呢?”
    “我跟嬴辟疆他们,都很担心这个问题啊!”
    “那他们为什么不来到我面前,亲自跟我说这个呢?”
    何博对玄鸟如此问道。
    玄鸟理直气壮的挺起自己饱满的鸡胸说,“你别装傻!”
    “牛马现在当然是在做牛马应该做的事!”
    何博的分身们,各有各的性格。
    但在不想处理文书这件事上,
    态度是非常统一的。
    玄鸟比安河大王八唯一要善良的一点,
    就是他不会在手下死鬼长时间的加班后,还要将其拉出来端茶送水。
    对此,
    何博只能撇了撇嘴道,“行吧行吧。”
    “我想办法帮你运点鬼才过来。”
    正好,
    中原那边,
    在对匈奴作战取得了一定胜利后,膨胀起来的猪宝陛下又打算把张骞派出去,加强大汉跟域外的往来,并希望通过逐渐复通的商路,为汉朝获取更多的财富。
    不过,
    除开赚钱之外,
    提拔小弟交南、向秦、夏炫耀大汉的武功,警告他们不要觊觎“正统”……
    也是这次出使的目的所在!
    哼,
    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秦夏这两个分支对大汉这个主干的挑衅,
    但刘彻陛下的心胸,一直就不怎么宽广。
    甚至只比何博差了一点。
    即便现在,
    大汉的天兵还打不到域外,
    但这并不妨碍他通过奔波的汉使,向域外宣扬大汉的强而有力!
    看看!
    即便没有新夏和大月氏的帮助,
    大汉同样可以对付匈奴!
    等着吧,
    等朕解决了可恨的匈奴人,
    就要把外面的前朝余孽,还有前前朝余孽,都送到天上去!
    只有可怜的张骞和堂邑父,
    还没有在家乡享受几年,
    就要再次踏上旅程。
    而且这次出使,
    路途更加遥远,是要一直走到秦国,探查暴秦如今具体情况的。
    对此,
    张骞和自己的搭档堂邑父,
    只能与各自的妻子含泪道别,然后带上比起第一次出使,要更加充足的行囊和人手,再度走出长安城。
    何博完全可以趁机塞几个死鬼罐头进去,让张骞他们帮忙带来秦国。
    反正现在张骞有出使的经验,
    匈奴人也因为跟大汉的争斗,将大部分的精力,转移去了燕赵之地附近,
    他们对河西走廊的控制,自然跟着松懈了下来。
    哪怕没有鬼神的暗中帮助,
    凭借张骞的灵活走位,还有堂邑父这个既能探路又能打野的先锋指引,也可以轻松跨过这片土地,到达西域。
    至于如何走向秦国?
    新夏届时必然会出手的,
    也用不着何博担心。
    他只需要在阴间挑选鬼才,将之装罐、打包、发送就好。
    ……
    “这个是去域外教化蛮夷!”
    “你总不至于劝阻这件事情吧?”
    蒿里的大殿中,
    回到自己地盘的何博,正闲适的在自己的宝座上叉开腿,毫无姿态的坐着,并对侍立在旁的西门豹笑道。
    西门大夫十分双标的说,“这种事关诸夏的大事,我怎么敢阻止呢?”
    “而且我一直不希望的,是鬼神插手人间的事务。”
    但蛮夷能算人吗?
    域外那些蛮荒的地方,
    能算“人间”吗?
    在这种方面,
    西门豹跟孟轲的态度是非常一致的——
    当自己提倡的东西,
    跟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一样时,
    那肯定不会是前者的问题!
    孟子说的“人性本善”,
    那可是毫不留情的把没有恻隐、羞耻、辞让、是非之心的家伙,通通开除人籍的!
    只要与我相左的都死光了,
    那剩下的,
    就是支持我的了!
    所以在西门豹看来,
    没有诸夏君子活动的地方,
    都不能视为寻常之地。
    鬼神想在那里做什么,也就随他折腾。
    何博因此哈哈大笑起来。
    他对神色坦荡的西门豹说,“你这个老鬼,真是满脑子都是诸夏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