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00章 黑户

      第200章 黑户
    长平之战的后续处理,
    对黑户来说,
    必须是沉重的工作负担。
    因为他必须考虑,新夏那边可以接收多少“人才”,秦国又能迁多少去西域——
    人数太多的话,
    这路费和安置,
    又成了问题。
    而要是不好好想办法,以当世杀神白起的性格,多半会把俘虏给活埋了,从源头解决麻烦。
    黑户虽然没有太大的才能,
    而黑氏能被安排负责西域商路的事,也多是凭借祖传的老实肯干,得到了秦王和那些贵人的赏识。
    但有条件做点好事,他还是尽量多做一些吧!
    听说凡人去世之后,会进入鬼神的国度生活。
    而在鬼国之中,鬼神会根据死鬼生前所做的事,进行赏善罚恶。
    黑户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毕竟他没有死过。
    可根据这些传闻,
    黑氏的子孙总忍不住想:
    如果自己行善,万一就能替祖先积德呢?
    黑氏的人有德行,死后的生活会不会更好呢?
    唉,
    如此一想,
    谁都有死亡的一天,
    黑户可得多做准备!
    他摆出一副“好累但还是要努力工作”的模样,最后突然一拍脑袋:
    “我要向大王进谏!”
    “进谏什么?”吕不韦问他。
    “也是赚钱的事!”
    黑户搓了搓手,觉得几十万的战俘,尽数打发到西边,实在是痴人说梦。
    新夏方面,也不可能吃下太多“人才”。
    于是,在前线得胜的消息传回咸阳后,
    黑户便求见了秦王,并且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我听说长平之战,俘虏的人数太多,这让武安君非常苦恼。”
    “所以,臣私底下认为,可以让赵国出钱,将人赎买回去,既减轻秦国的负担,也可以进一步夺取赵国的财富。”
    “可这并不能损失赵国太多人口,以后他们恢复过来,对秦国就有伤害了!”秦王说道。
    黑户说,“可以将青壮运送去西域,先放老弱回去!”
    于是秦王同意了他的建议,并且让他去前线告诉白起这件事,顺便出使赵国,再通知赵王。
    黑户挠了挠自己的头,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加班了。
    但君令难违,
    他只能前去。
    吕不韦也跟着一块去了。
    毕竟战争已经结束,秦国还要释放一些俘虏回赵国,他完全可以搭顺风车返回邯郸。
    而当白起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也松了口气。
    他作战的方式,一向以歼敌有生为目标,而不在于拔城夺地。
    因为国家的重点在人而不在于土地。
    存人失地,以后自然人地皆得。
    存地失人,空城不过是掌中之物罢了。
    是故,白起被世人称为“杀神”,无非是他在战争之中,力求“杀的够多”而已。
    以前战后,
    俘虏不多,秦国有足够的能力,将他们运送到西域,变成一种货物。
    但现在他手下有四十万之众,运送一事,必然艰难。
    白起都打算找理由杀一批了!
    现在倒好,
    他的杀孽可以减轻一些了。
    不过白起对此还有问题,“该如何说服赵王,让他拿钱出来呢?”
    黑户看向吕不韦。
    他脑子里没有太多阴谋诡计,想做坏事都是很直接的那种。
    好在,
    路途之中,吕不韦已经给他出了主意。
    见黑户的目光移向自己,连带白起也打量起了他,吕不韦便出列说道,“我在邯郸经商,很有人脉,可以先行返回,将俘虏的情况宣扬出去。”
    “赵人如今战败,正是惶恐的时候,没有胆气来反击秦军。”
    “他们自然会要求赵王,将自己的亲人赎回。”
    “可以!”白起直接点头道,“那你们就去做吧,不过我这边不会拖延太久!”
    哪怕三天喂一顿,几十万的战俘还是太多了。
    随后,
    吕不韦便跟着黑户成功返回了邯郸。
    他悄悄的溜回家,先让人转告嬴异人,自己这边一切顺利,然后便执行起了“买卖幺喝”的计划。
    黑户那边,面对着十分生气,颇有对他“杀之而后快”之意的赵王,也显得很淡定。黑氏祖传的个性,倒是让他挺顺其自然的——
    来都来了,
    难道还能跑?
    安心做自己的任务就行了!
    管那么多干嘛!
    而赵王听说自己不但打了败仗,还被要求出钱的时候,当即大怒!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
    但黑户说,“可要是失去了太多人口,赵国空虚,以后怎么办呢?”
    “现在失去钱财,但以后还有机会积攒。”
    “如果人死国灭,有再多的钱财又有何用?”
    赵王知道,这个道理是对的。
    但赎买战俘的钱实在太多了,他并不想出。
    “把人给我叉出去!”
    赵王不敢杀害秦国的使者,只能呵退了黑户。
    黑户回到专门为各国使者准备的宅院中,直接躺下呼呼大睡起来,也不管门口有看守自己的赵人。
    一天之后,
    邯郸城中便喧闹起来。
    很多人拥挤到赵王宫前,希望他可以赎买自己被俘的亲人。
    “我们自己可以出钱,难道赵王还不肯同意吗?”
    “我听说秦军残暴,不会存留俘虏太久,如果慢一点,我的家人就要被坑杀了!”
    “大王还在犹豫什么!”
    赵王因此气的牙痒痒,质问臣子,“秦国的要求,怎么这么快就传出去了?”
    臣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劝谏君主,“大王还是先将邯郸籍贯的将士赎买回来吧!”
    “邯郸,是赵国的国都,也是直接受大王管辖的地方,是您权力的核心!”
    “如果邯郸人心动摇,损害了大王的威信,乃至于出现暴乱,对您的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
    至于其他地方的人,
    还是且让他们等上一等!
    国都户口的命,可比地方户口的更珍贵!
    赵王无奈,
    只能听从了这个建议,先把邯郸的人赎了回来。
    然后他又愤怒的发现,秦国归还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康健的青壮甚为稀少!
    赵王生气的召见了被看守住的黑户,问他秦国究竟是什么意思。
    黑户只瞪着自己清澈的眼睛说,“老兵难道不好吗?”
    “士卒年纪大,说明他替国家效力了多年,至今仍旧有拳拳爱国之心,敢为国捐躯!”
    “而俘虏的生活艰难,老兵难以忍受,武安君心善,特意让老者先行返回,难道赵王觉得,老兵无用,只有青壮才值得赵国赎回吗?”
    赵王被他说的大怒,直接拔剑,意图砍人!
    但身边的大臣拦住了他,让黑户得以逃出生天。
    ……
    到了最后,
    赵国实在掏不出来更多的钱了,
    赵王自觉邯郸与其附近的城邑,已经得到了安抚,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到底是稳住了不会发生暴乱,于是也停止了赎人的事。
    而当赵王扣扣搜搜掏钱的时候,
    白起那边,
    早已挑出来了足够的青壮,将之转运去了西域,甩掉了身上的包袱。
    他打算停止对赵国的征战,返回秦国了。
    白起对黑户说,“我原本的想法,是趁着长平之战胜利,赵人胆气尽丧的时候,一鼓作气,将赵国灭亡。”
    “但是现在看赵王还愿意为了赎买国人而出钱,赵人更是不吝啬自己的财产,也要捐助此事,便知道他们的心气仍在。”
    “而为了打赢这场战争,秦国的府库也已经空虚,百姓的负担很重,我不能强求灭国的功劳!”
    黑户点了点头,“急流勇退,这是明智的。”
    然后,他又悄悄跟白起说,“大王春秋已高,虽然灭国是一件喜事,但总免不了刺激到老人家……”
    黑户服侍过自己的父祖,对老头子犯浑的事,可太清楚了!
    人一老,
    判断力就要下降,做出糊涂的事,而且随着老迈,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恨不得临死之前,将自己想要的一切都得到!
    赵国如果灭亡,
    那秦王会不会想着,自己再坚挺个几年,就可以“奋三世之余烈”,做到天下一统了?
    只要心里有了这样的想法,
    老人家总是要急切起来的。
    但鲸吞四海之事,岂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越急躁,
    越是不成!
    黑氏可是在秦国扎根了的,如果秦国这棵大树枯萎或者倒下,黑氏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
    白起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忍不住感慨的说,“你看上去,对大王的心思非常了解?”
    黑户摇了摇头,“不是的,只是我的父祖也是这样!”
    他真心的叹息了一声,“老头子可难伺候了!”
    白起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本章完)